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啸尘: 美国随笔:文化“边缘人”

(2004-04-04 11:04:23) 下一个
 美国随笔:文化“边缘人”                 ·啸 尘·               ……               异国的               总不合水土               故乡的               越看越糊涂               回归的我               收缩在时光的夹缝里               像是外星坠落的石柱               耐心倾听时代变性的歌喉               醉眼忍看潮流迷乱的舞步               禁不住阵阵茫然               一种无所适从的凄苦               ……                 —— 卢新华:《落伍》                   一   在作了要去闯荡美利坚的决定之后,我正经地修过一门叫做《美国文化》的课。   记得第一次上课时,我们的老师LINDA——那位跨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我们那座南国小城授业传道、后来因缘与我私交甚笃的美国姑娘,首先在黑板上给我们画了一口很漂亮的大锅。她将一只手优雅地插在她那条橄榄色的棉布长裙的口袋里,用另一只手指着那口她精心涂描出来的锅说,这就是美国和美国文化的标志,美国就是一口巨大的MELTING POT——一个文化的熔炉、种族的熔炉。说到这时,她开始用五颜六色的粉笔往那锅里填色。她边涂边说,所有来到美国的各种族裔,他们所带来的自身的民族文化,起初就宛若她手中这些缤纷的色彩,可慢慢就会彼此融合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种最后让人再也说不出色彩的色彩,就是美国文化的精髓,美国文化的骄傲,美国文化的追求……LINDA越说越动容,到了后来,她那一双镜片后的碧眼,竟让人看着似有莹光点点。   我们当年的美国文化课上得很过瘾。我们像孩子过家家似地体验了美国人的婚礼,观摩美国人如何无声地喝汤、下馆子如何点菜,实习怎样用刀叉吃饭,了解美国人怎样约会、找工作、在不同的场合怎样从容地和陌生人搭讪,什么是美国人听来得体的笑话,也懂得了美国人忒注重个人隐私很忌讳人问年龄和婚姻及财务状况等等很多的细节。有一天在课堂里听着BETTE MIDLER在录音机里以哲人的智慧唱着深情的“ROSE”,我忽然有一种我自认是象我听一些中文歌子时所拥有的那种直入心扉的感动,我就非常天真地微笑了起来。再看到美国版图的时候,我敲在上面的指音,就有了一点从容和镇定的意思:我会是有备而去的。   我是在早春的梅雨晦暝里踏上去国离家、浪迹天涯的不归路的。那是中国南方最让人感伤和情绪低落的季节。LINDA在去西双版纳前赶来与我道别,执意要送给我一只真皮的手袋。见我推辞,她就开始说,你到美国总是要用的,不然让人看着怪怪的;她接着又说,到了美国,千万要注意在穿裙子时不可穿那种这边满大街中国女人穿的那种不过膝盖的半截子尼龙丝袜;中国女人穿那么透明的裙子却不穿衬裙,在美国是非常有伤风化的事——虽然比基尼是很平常的东西……。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她站在我家楼下急急地说着那些细碎的事情时那一脸难掩的忧虑。   如今在美国已经住了好久了。而那种所谓的“久”的感觉,实则是随着对新大陆的好奇心的消失和对所有曾经不习惯的习惯,心理上和思想上生出的一份挥之不去的颇有倦意的情绪。在这些年的放洋生涯里,我走遍了美国的东、南、西、北、中,许多生命中精美的收藏,一一写进了北美各处或谓旖旎、或称雄奇的风光;在这一路的风景里,结交过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经历了生离死别世事沧桑,偶然想起当年修学《美国文化》的情形,再忆及LINDA为我们用心描画的那口锅,竟总不禁让人心生恍若隔世的慨叹。因为我已经看到,并且明白,在这口看似美丽的锅里,有很多的斑斓色彩是永远不能够、或者也是彼此不希望相互融合的。                   二   后来的美国经验,让我再想起LINDA的《美国文化》课时,就拒绝不掉脑子里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如果把美国比拟成深不可测的汪洋,那我和我的同学们在LINDA那儿接触到的所谓“美国文化”,就仅仅是从那汪洋里舀出的一瓢水。当然从那瓢水里,我们可以尝出那汪洋的些许咸味儿,可以看到它折射出的几缕阳光。然而,假如你不曾来到美国,没有在美国认真地生活过,你就永远不可能做成一尾对那汪洋的潮汐波澜、炎凉冷暖由心感身受进而知之甚深的鱼。   初到美国的不少人,经由各自的途径,大抵上是都喝过一、两瓢海水的,所以在还没有变鱼之前,常会颇为迫切地有那种一厢情愿的对“融入”的要求,“我就是不喜欢跟中国人在一起”的言语行为,不时宛若时尚,流行在耳边眼前。   虽说我是一个凡事随意随缘的人,但在面对“主流”的当初,我虽没有刻意,却也在为人行事时心存过一种着意。也许是LINDA在我行前所表现出的那种忡忡的神色和急急的言语在我的潜意识形成了一种压力,我的“融入”之旅便是从非常细小的地方开始的。比如我很仔细地学习过着装的配色,那是因为我很在意耳边飘过的诸如“中国女人乱穿”的那类评语;虽然很不习惯,但我也总不忘提醒自己吃食的时候不要开口说话,因为我知道有教养的美国人都不认同那样的举止;对头发的清洁、衣衫的每日一换、说话时音量的控制等等细枝末节的事情,我都不敢掉以轻心。我不属于那种把“融入”当口头禅的人,但是我是用心的,那种用心开始是因着一种入乡随俗的初衷,后来却是为了一种认真的对那种“融入”的追求。   我有一阵很忙。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一切洋派的花样,对美国的每一个节日都饶有兴趣,每周都会到查经班里听人注解各自的宗教观,认真地问很多有关圣经的来龙去脉的问题,而好莱坞的暴力和轻浮同时看在我眼里却也有一种别样文章的风流。我那时会常戴着耳机在办公室里如痴如醉地随着POP歌星唱唱叫叫,总得等到有人来敲门抱怨才会意犹未尽地收声;在周末里最高兴的事就是跟着老美同学到酒吧里跳舞胡闹;虽然徒有冒险的心愿而没有越轨的胆量,却特别愿意听“前卫”的朋友们向我讲述他们跟着他们的老美朋友尝试大麻、结交同性恋朋友等等的那些“乱得一塌糊涂”的经历;而嫁了白人的女友们在电话告诉我的她们玩的所有新鲜玩意儿,比如滑雪、打猎、露营、SAILING、享受BED&BREAKFAST等等,都让我欣赏不已,跃跃欲试。   而就在这时我遇到了燕。我待她有如待一个大姐的那种相依的情感,很多的时候我是愿意听从她的。大概那时她看着我对“融入”的追求所持的那份苦心总不禁有一种怜惜,她就向我提到了“边缘人”这个意味深长的概念。   她告诉我说,不管你如何努力,你永远也不可能变成“他们”——她当然是指所谓“主流”的白人社会。“更可悲的是,你还会发现到头来你什么都不是,你会连中国那边也回不去了。几十年下来,你就成了‘边缘人’。你没有根,灵魂也没有家园。NOTHING。”燕解释说,这一切,都是她那位在美国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姑妈在她来到美国的第一个晚上就给她打的预防针。她在美国一路走来,对姑妈的悲哀如今是感同身受,已有了一种“心死”的放弃。听她的口气,她的美国生活好像成了多少带点破罐子破摔色彩的、很有点悲观无奈的自我放逐。   我当时听了自有些许的心惊,但是我还是以一种在燕面前我常要显出的那种凡事总是有些无所谓的样子,笑了说:“‘边缘人’说不定也可以做出滋味的呢。”燕竟有些不快。她是这么向我传达她的不快的:“那你就走着瞧吧!”   于是我就走着瞧着过来了这么些年。我发现其实LINDA和燕都是没有错的,她们说的不过都是一个关于愿望的话题。如果把那个愿望比喻成一把扇子,她们在向我展示她们手中的扇子时,有意无意地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都没有让我看看那扇子的两面。   我如今已经明白,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我曾经非常在意的种种细节其实都是最为浅表皮毛的东西。如果没有它们,“融入”无从谈起,但是将它们做得再完美也是不能保证你的“融入”会成功的。就是如此简单。                   三   如果将在文化上“融入”的过程画成一条以来美国的时间为横座标、“融入”的热情和程度为纵座标的曲线的话,不难看出,我们很多人的那条曲线的走向会是在初始的短期内开高走高,骤然攀升。可到了一定的高度后,仿佛就会有一个阻碍点,从此曲线就开始趋于平稳,甚至还会回落走低。   从文化的意义上讲,应当说美国是一个相当开放的民族,对异族文化的冲击和挑战,还是有一种“兵来将挡”的从容自信的。那是因为他们的经济实力和那种实力带给他们的霸主地位理所当然地使他们有一种很功利的、近似于“财大气粗”的牛气,无可厚非。所以我在文化上的“融入”之旅中所体会到的挫折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来自于我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在忙活中度过晨昏轮转、寒暑更迭的流浪岁月。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心里竟有了一种疲塌的情状。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在哪里有一个断层,使我无法在“融入”的旅途上走得更远,切入得更深。与此同时,我的那些“前卫”的女友那里,开始不时传出对着“百孔千疮”的现状“欲说还休”的啜泣;而那些家有儿女初长成的朋友们,则在自己都没有缓过劲儿来的境况下,与子女之间的文化冲突的乱仗已开始在家里拉开了序幕。   而也正在这时,我意识到自己开始对我曾一度以“无暇顾及”为由搁置一边的中国文化忽然有了一种倦鸟思归的情感。记得有一天当我翻开那本我总是带在身边、但却久已不曾翻阅的《徐志摩诗集》。看到扉页上女友当年为了志摩的重新时髦而题赠予我的话:“请放在你的书兜里——这本曾被遗忘的诗集”,我很久很久都没有移开我落在那赠言上的目光。而到了这时,到了我要重新面对中国文化的当口,我又面临了如何给自己定位的问题。我开始体会到燕当年所说的那般“什么也不是”的困惑和尴尬。   就在这期间,我应邀参加了一个美国女友的家庭BABY SHOWER。那是一个非常温馨感人的、脂粉气十足的小型聚会,到场的只有我和一个法国姑娘是外国生长的背景。女人们在一种起说说笑笑、吃吃喝喝、展示礼物时,一切都是平实的场景,我没有一点点隔阂的感觉。可后来到了玩游戏的时候,我和那位法国姑娘就开始老要听到别人道歉的客气。因为她们起初准备的时候,就没有想到有文化的不同,所以她们所设计的很多游戏都是与她们从小唱的儿歌、念的童谣、玩的芭比娃娃、看的卡通片紧密相连的。看着她们在那儿带着一种怀旧的感动又唱又笑,我和那位法国姑娘一样,却只有一种戏外人的不尽投入的沉默。当然后来的一些游戏我们也有接得上的,比如排一些歌星的名字,一些州的风情、汽车的品牌等等。   就在这时,我第一次清晰无疑地看出了我的文化断层出在了哪里,我的阻碍点又生自何处。   文化其实是一种深浸体肤毛孔的东西。就是没有人为的障碍,要将与生俱来先入了我们的毛孔并已为主的故国文化洗净重来,不是痴人说梦,也是缘木求鱼。而那种深浸我们毛孔的母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难以洗刷和我们在被反差强烈的异族文化的斑斓色彩迷惑后,想以洗尽本色,添描重彩铅华来达到“融入”目的的挣扎,往往就是“边缘人”难以逾越的路障。   我终于明白,其实文化只有不同,却没有高下。而不同的文化正是因其各有长短而生其利其弊,其实色彩纷呈、五花八门。有你有我,那才是美国文化的内容、美国文化的现实、美国文化的优势。   我那条表述“融入”状态的曲线,从此开始描绘出一种大释其然后心平气和的状态。   人总是要在认识到了必然之后,方能拥有自由。   我记得有一个美国朋友在听说我是来自一个盛产芒果的地方时,很兴奋地向我讲了他听到过的一个关于天堂的描述:天堂就是一个你可以完全放松地泡在一池温度永远相宜的春水里、手里捧着香甜的芒果品尝的地方。   直面了美国的真实,对于“人间天堂”的神话,我已经没有了激情和迷信。然而,在对于文化“边缘人”循序渐进的认同过程中,我会时常想起那个老美朋友讲过的关于天堂的幽默比方。我想,我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在绝大的程度上就是深沁我体肤毛孔、主导我的基本价值体系的中国文化。因为种种的误解,我尝试过疏离它、摆脱它,但终是不能。我如今看到的中国文化精华的部份,于我恰似一池温度永远相宜的春水。重新回归于它并浸泡其中,便使我有种心安舒适、有信有靠的感觉。而正是因为有了那种归属感,再面对姹紫嫣红、五味杂陈的美国文化,就宛若有了在“天堂”里捧食芒果的愉悦心情。而在那捧食过程中,剥皮、去核的动作也开始做得从容优美,方寸不乱了。   从文化的意义上讲,作为“边缘人”,我觉得我是幸运和富足的。我独特的生活体验和多彩的心路历程,是分隔于中美两国境内的两个中西主流社会中的人们所不可企及的、专属于我的一份财富。只要我学会珍视它,善用它,我就会是一个超然而快乐的行者。   是的,在精神世界的层面上,那个留在太平洋云水那端的大“国”小“家”是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难以回归了。那种不舍放弃而又必将并且终将放弃的痛,总是追随在心头。然而我明白,去国离家是我自己的选择。正如对我生命中所有其它事情的选择、取舍一样,我必须对这个选择了流浪的决定付出我应付的代价。   所以我知道:我没有可能再奢望能与那些把一生留在了那片我称之为祖国的土地上的人们分享那里的一切,包括欢乐和痛苦,归属和拥有;而且我更明白,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我在流浪之途中经历过的心灵、思维、习惯上的所有改变,都已经使我绝不可能对故国作出那种完璧似的回归。所以为了心灵的无羁,我只能放弃那种对不可能的追求。我别无选择。   而这些,正是当我从美国回到中国,再次站在我当年和LINDA拥别的楼前,在久久的沉默之后,给自己这些年的从故乡到异乡、从异乡到异乡、而后变异乡为故乡的心灵之旅打上的一个简洁的逗号。   距离当年的道别很多年以后,当我和LINDA在一个美国西南部典型的沙漠带的夏天里,坐在SANTA FE街边的树荫下喝着柠檬茶,看广场上的印第安艺人在那里手舞足蹈。听着他们用我们不懂的语言歇斯底里地吼唱一段段如泣的歌谣,我忽然向LINDA提起了我生命中的第一节美国文化课。我告诉她,我终于明白了她曾经是那么用心地在给我们讲着她心中的一个美丽的梦想,那真是一种写满了善良愿望的梦想。LINDA伸过手来,握了握我那只因为拿了很长时间冰茶而变得很凉的手,很轻地说了一句:“FORGIVE ME。”   我记得我笑了起来,那是一种释怀的笑。在那个时刻,我当然还想起了我的朋友燕。我非常希望告诉她:我们在美国游走于“边缘”的日子,真地是可以过出心平气和的滋味的。 □ 寄自美国硅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