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红墙:也是哈佛的中国女孩

(2004-03-29 11:23:49) 下一个
也是哈佛的中国女孩 红墙 《哈佛女孩刘亦婷》这书我没看,但听说过。沸沸扬扬地在国内畅销,压过了多少美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也压过了许多名作家们太太老公孩子们一起上阵的壮观。我认识的哈佛女孩不叫刘亦婷,我认识的那个哈佛大学的中国女孩女孩叫曹恁。有一点,她与刘亦婷相似,那就是她从一万九千多名报考哈佛大学的候选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哈佛大学2006届的学生。而她又多多少少与其他哈佛大学的中国女孩不同,她是个“头儿”,a leader。曹恁现任哈佛大学中华学会的联合主席,手下集合着哈佛大学形形色色的五六百华裔大学生。今年二月二十日,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成功地主办了哈佛的中国春节联欢会,节目表演加晚餐,约四百五十人参加了这一盛大聚会。 我打电话去找她时,问她有没有时间聊天,曹恁说:现在刚好。昨天刚刚有一门化学考试,前天晚上几乎没有睡觉。而上周更忙,是哈佛的春节联欢会,那么大的聚会,特别特别多的事情。预约场地啦,邀请节目表演者。。。 我很理解,我知道工作量有多大。我只担心曹恁,这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一边忙碌着哈佛沉甸甸的功课,一边在联欢会前前后后指挥若定。。。我问她,你能忙过来吗? 曹恁笑笑,很平常地说:还好啊,我一直是这样的。 其实,这也是我写曹恁的初衷。一般人对华裔学生的STEREOTYPE就是满分学生再加上文体方面的才能。然而,我所知道的曹恁是一等优秀学生却并非那种满分学生。曹恁SAT成绩很一般,年级排名前25,却也不是第一第二第三,她本人学东西很快,但终因种种原因,她既没有把时间花在弹钢琴拉小提琴,既没有花在在画画雕塑上。所以我开玩笑说她既不是排球女将也不是跳高冠军,又不会弹琴也不会唱歌,只以这些来衡量,曹恁大概算不上“多才多艺”。然而,在我采访这么多的孩子中,曹恁却是唯一一位能听中文,说中文,读中文,写中文的孩子。这可能要归功于曹恁在中国读过三年的书(五,六,七年级),也归功于曹恁的父母。他们在曹 恁在进入美国高中之后,能够鼓励帮助曹恁对中文的学习和坚持,是件“高瞻远瞩”的决定。 这一点便让曹恁与众不同。 但这一点能让曹恁走进哈佛大学的校门,成为百万里挑一的中国女孩吗? 曹恁的爸爸这么形容曹恁:小时候是特别害羞的人,时时刻刻躲在妈妈的身后,不肯露头。她去和人家小孩子们玩,也一定要妈妈在跟前,一遍遍对妈妈说:你可要在这儿等我啊,不能离开我啊。。。玩三分钟回来看妈妈一眼,生怕妈妈在她眨眼的功夫溜走了。 我又一次愣住。我大笑:不可能吧。中国不是有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吗?曹恁属双子座,据说出生在这个星座的人比较活泼好动。曹恁在高中四年里面的活动能力好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曹恁的业余时间几乎被排满,而且常常是从一个课余小组冲到另外一个去。她那张小嘴呱呱啦啦的,十分利索,一点也不惧站在人前说话,哪里能想到小时候的曹恁竟是个跟在妈妈后面的little shy girl? 曹恁的爸爸好像并没有像刘亦婷的父母那样,让孩子踮着脚尖走半个小时或者握着刺骨的凉冰15分钟来训练曹恁的毅力。曹恁的爸爸说,从孩子九、十年级就督促孩子复习SAT来着。不过,有时候,孩子根本不听话,把我们急得要命,但也无可奈何啊。在中国,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要听我们的话!在美国这里,讲究的是尊重孩子的“主权”。 曹恁说:爸爸妈妈在很早的时候就教我“独立思考”。我记得有一次因为什么事情,我哭着去找爸爸妈妈商量,妈妈很严肃地问我:你要先冷静下来,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说我不是不知道才来问你们的吗?妈妈说:你总有一天要长大,要离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能永远在你的身边,为你那主意做决定。你要自己学会面对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曹恁说,她特别感激父母这一点。到了哈佛之后,听见她的室友动不动就打电话给妈妈,一会儿问她妈妈这事怎么办那事怎么办时,曹恁说,我的爸爸妈妈很英明,早早把我锻炼出来了。现在我遇到问题,总是让自己先冷静,想想该怎么办,然后去做。 曹恁的爸爸说:孩子申请大学基本上没用我们插手。我们好像就给她proofreading了一下她填写的申请表。孩子有时候粗心,会把自己的生日写成填表的日期什么的,犯特别明显的错误,其他的。。。无论是申请大学作文还是面试准备全是孩子自己做的。我们有时候也出点自以为不错的主意,不过曹恁说,爸爸妈妈,心意我领了。言外之意,她知道怎么做。 曹恁的父母说:天下的父母和孩子没有不唧唧歪歪的。我们也一样,有时候看着孩子,急啊。孩子不做功课,我们做父母的急。有时候,孩子特别用功,我们做父母的,心疼!在一边也急。 孩子做事特别认真,有次为中文学校的《小语世界》做编辑,折腾到半夜一二点钟还没有睡,第二天不到六点就要爬起来去上学。爸爸妈妈就劝孩子:差不多就行了不?咱还要注意身体啊。曹恁头也不抬:爸爸妈妈,你们先去睡。我答应过了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做好。爸爸妈妈说:那明天再做行不行?曹恁还是不抬头:明天有明天的事情,今天是我的deadline。 那年,曹恁十六岁,二八年华。那也是我初见曹恁,她那时正领导《小语世界》,在美国这地方,把中文学校的一个中文学生杂志办的有声有色。做为《华夏园》同事,我们拼命夸奖曹恁的父母教女有方。曹恁朗朗地笑,开她父母的玩笑:哪里啊,我的聪明是从爷爷那里遗传来的,但我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是从奶奶那里继承来的! 曹恁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从那个总躲在妈妈身后的女孩身上没有体现出来,但在慢慢长大的日子里,在爸爸妈妈教育她要独立思考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她在中国上学时便是班长或者少先队中队长。。。然而真正的锻炼还是在美国的高中。 曹恁说,还说呢。我小时候在英国呆了三年,之后回中国上了三年学到初二,来美国的时候已经是八年级的下半学期了。稀里糊涂就上了高中。开始时,我根本不知道有课外活动这一说。我还以为所有的学生都跟我一样放了学就背上书包坐上校车回家呢。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告诉我她要坐“late bus”回家。我问,什么是“late bus”? 那位同学给我一个大白眼:连“late bus”也不知道? 曹恁回答我是真不知道。那位同学后来不太情愿地解释说,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可以坐“late bus”回家。曹恁追问人家:什么课外活动啊。 第二天,曹恁还不回家了。找了一个课外小组就钻进去,这么看看听听,听听试试,就进去了。真正开始了她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事情常常是这样,一件事情做好了,有了自信心,再做其他的事情就容易多了。曹恁就这么着成了一个小社会活动家,在学校里组织了很多活动。 不过,曹恁强调:很多活动都是与中国文化有关的。 在哈佛大学面试中,曹恁告诉面试官:我在中国生活读书过,我现在在美国读书生活。但我觉得很多美国人并不了解中国文化。我觉得我的背景让我有一种义务和责任,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这是我主要的课余活动,也是我的passion,我做这些事情并不是为了申请大学。以后不论上什么大学,我会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组织这方面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面试官显然被这个坦率执着认真又充满朝气的女孩子打动了,他给曹恁出了一个古怪的问题,绝对不是他本来准备的问题:请回答,新泽西的那一家餐馆最好? 曹恁的爸爸在国内参加过招生工作。他深深体会到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录取上的不同。通往中国大学的是一座独木桥,全看高考这一锤子,砸响了就跳了龙门。砸不响至少再等一年。过了独木桥的学生也不是个个幸运。中国的好学校还可以在进一步挑选:什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没有什么缺陷的。。。曹恁的爸爸说:如果曹恁在中国,她高考的成绩大概没什么问题,但她那深度近视眼。。。 我说不会吧?北大清华也不是挑媳妇,还管学生近视不近视? 曹恁爸爸笑了:一般近视无所谓,但深度近视就难说了。美国大学招收新生看得比较全面,不是由单一的条件所决定, 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招进去的学生各式各样,并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曹恁进了高中以后开始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我们也比较支持她,比如她要去 《小语世界》做编辑,是花费了很多时间,连我们也要跟着她去开会。。。开车带她嘛。但她也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和锻炼。 我还是追问曹恁有没有被名校录取的秘诀?哈佛大学到底看重曹恁的是什么呢?除了全A的学生,SAT高分? 秘诀不保留,泄露无商量。曹恁很实在地说:其实,我SAT成绩并不高,年级排名也不在最前面。当初我们年级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很多,最终哈佛只录取了三名。我觉得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那一部分,另外三个部分是很重要的。第一,具有说服力的推荐信。第二,个性化的大学作文,第三,成功的面试。 怎么?这么说除了一般人common sense认为的,SAT,年级排名,SATII, AP课程,特殊才能,之外,还要好的推荐信,优秀的大学作文,最后连面试也很重要?真正的过七关斩八将才行?!对于前面几项,基本上是“硬性指标”,分数在那里,排名在那里,比较容易掌握。而后面的推荐信,申请大学的作文,也面试则都是“软性标准”,能把握好,才是水平! 曹恁说:比如说面试吧,要预先准备,面试时不要太拘谨。尽量不要人家问一句,你回答一句。也给面试官准备一些问题,这样可以把面试变成一种双向交流沟通的过程。 我吃惊不小。这种面试与工作面试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而这样的面试要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来面对?我问曹恁:这些经验是别人告诉你的? 曹恁说,不是啦。我自己总结的。我第一次面试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特惨。面试官一句话也不说,我也不知该怎么办。。。自己呱呱说了半天,对方一点反应也没有,面部麻木。。。 面试之后,我好好总结了一番,接受了这个教训。 曹恁说,美国的学校比较强调个性。推荐信也好,作文也罢,都是看出你是不是独特的一个。找老师写推荐信,最好让比较熟悉你的老师给你写,而不是仅仅看那门功课得了A就去找那个老师。申请好学校的学生大都是A学生,对老师来说,每年他都会给一大帮A学生写推荐信,如果老师很了解你,他便能写出详细的一个你,而不仅仅是他/她很聪明,考试总得A,之类的常规用词,显得学生很没有特点。 同样,曹恁认为:申请大学的作文不能照搬别人的,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表达方式让作文表现出一个特别的你来。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SAT靠满分难多了!所以哈佛大学每年会拒绝掉许多满分的学生。 曹恁的爸爸说,所以,在美国申请大学是几个月的事情,但准备大学是三年半的事情。家长帮着孩子早一点计划,早一点准备是正常的。当然,关键还是在孩子。在美国,机会很多,美国并不只是一个哈佛,也不只是八所常春藤大学。。。就看孩子愿不愿努力。父母只能在一边引导,鼓励他/她向某一个方向发展。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做事要有目标,努力就行,成功不成功无所谓。世界上比你能的人有的是,所以,尽心尽力去做是你自己的事情,能不能达到目的却是要看许多因素。也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我问曹恁的爸爸,他对自己的女儿是怎么评价的,曹恁爸爸想了好半天,在我的帮助下,列出四条: 性格活泼开朗 学东西比较快 适应能力很强 做事认真负责 我问曹恁,爸爸的评价是否正确,曹恁笑:比较公正客观。其实,曹恁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显然超出许许多多的同龄的孩子,无论中国孩子,还是美国孩子。难能可贵的是,在美国天空下飞翔的曹恁一直坚持,“我有责任让别人了解我的中国文化。”这一点,充满了曹恁个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