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自称“治疗哲学”的分析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 I

(2007-02-04 16:21:06) 下一个


http://blog.sina.com.cn/u/4047fb69010008he

维特根斯坦无论是在分析哲学中还是在现象学中,甚至是在眼下西方最为时髦的后现代思潮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的名字被看作某种象征,某种精神,以至于某种预示,他的哲学被作为任人挖掘的一种宝藏,一种源泉,甚至可能还是一种陷阱。只要研究当代西方哲学,就没有人可以完全摆脱这个幽灵,哪怕是仅仅知道一点当代哲学,也都会对他有所耳闻。就维特根斯坦而言,他的哲学恰好有着这样的双面效应: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分析哲学的产生以及语言哲学的最终形成,都根植于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而从消极方面来说,后现代哲学思潮对哲学的消解以及“哲学终结论”的再度泛起,又都与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可以说,维特根斯坦是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留在了西方哲学史的记录中。他的哲学无处不在,是当代哲学无法逾越的一步。维特根斯坦这个名字及其哲学,就是二十世纪的哲学“路标”。维特根斯坦甚至称自己的哲学为“治疗哲学”,哲学是一种活动,通过对语言的整治,以达到彻底消解传统哲学的目的。并对语言、思维与世界(逻辑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对于可说的,就能说清楚;对于不可说的,则保持沉默。”、“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边界”。
一、生平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犹太工业家庭。他是他父母八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和其他兄妹一样,他也是在家里接受小学教育的。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工程师,让他来到英国学习航空工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他想到数学基础的问题,读了罗素《数学的原理》一书,激起了学习逻辑和哲学的兴趣。1903年他被送到林茨(Lin z)的一所中学学习。1906年毕业。值得注意的是,1904-1905年希特勒也在这所学校上学。不过,没有确凿的证据显示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和一些伟大人物一样,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
  中学毕业后,维特根斯坦到柏林一所高等技术学校读书。1908年毕业。毕业后,他便转到曼彻斯特大学就读,专业是空气动力学。1911年暑假期间维特根斯坦到耶拿拜访弗雷格。后者建议他到剑桥跟罗素学习。他于1911年到剑桥,以罗素为师学逻辑,罗素非常欣赏他的这位学生的才能,把他视为最理想的接班人,预言哲学下一步的重大发展将由维特根斯坦完成。1913年秋-1914年春他写出了一些重要哲学笔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维特根斯坦自愿参加奥地利军队,任炮兵中尉,战争后期被俘。在战俘营里,他总结长期酝酿的思想,完成了《逻辑哲学论》。他把书稿寄给罗素,罗素此时因为反战被关在监狱中,也完成了一部书(《数学逻辑导论》)的写作。两位朋友在战后重逢,但终由意见不合而分手。在罗素的推荐下,《逻辑哲学论》于1919年出版,次年出版英译本,立即在哲学界引起轰动。但维特根斯坦以为他已经解决了一切哲学问题,退隐山林去当小学教师。他的早期著作还有《1914-1916年笔记》。在战争期间他写了4-7本笔记。1918年夏,以上述笔记为基础,维特根斯坦完成了他前期的名作《逻辑哲学论》。
    一战结束后,维特根斯坦在奥地利农村教了几年小学。1929年,他又回到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自此以后,他写了若干本哲学笔记。并于1936年接替穆尔成为哲学教授。经过长期思考,他放弃了《逻辑哲学论》中以逻辑规则为意义标准的思想,转而采用日常语义规则为意义的标准。他后期的主要著作为《哲学研究》,他在写作、思考过程中写了大量的笔记,被辑录在《哲学评论》。《哲学语法》、《蓝皮书和褐皮书》、《关于数学基础的议论》。《关于心理哲学的议论》、《片断》等书中,临死前写了《论确定性》。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前言中说,这本书只有和《逻辑哲学论》相对照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这不仅是内容上的对照,而且也是风格上的对照。
    大致以20年代末30年代初为界,维特根斯坦向人们提供了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哲学。
  1947年秋,维特根斯坦辞去教授一职,专心哲学写作。
  1951年4月29日,维特根斯坦与世长辞。他的临终遗言是:“告诉他们我这一生过得很好!”。
二、所属流派
    分析哲学是由弗雷格和罗素开创的,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中达到了顶点。早期的分析哲学家都主张在语言和世界之间有一种先天的同构关系。他们认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有着严重的缺陷,它的语法形式模糊或掩盖了反映语言本质的逻辑形式,形而上学就是由于把表面的语法形式误认为真正的逻辑形式而引起的。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澄清和揭露这种掩盖,有必要时甚至可以用人工语言改造和替代日常语言。分析哲学家把组成世界的所有事实划分为最小的单位,维特根斯坦)称其为“事态”,描述这种最小的事实单位的就是基本命题。基本命题是按照逻辑的结构组成的,所以事态或原子事实必定要符合逻辑结构。这样,每一个命题都是描述一个事实的图式,无数的小图式逐渐按照逻辑结构组成了大图式,分析哲学得出了语言是关于世界的图式的结论。
三、主要思想: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部分。
    1、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介绍(维特根斯坦I)
    哲学的真正任务是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结构和解决人生诸问题。(现实)世界是事实的最大的类。本来可以共同实现但是事实上未共同实现的事态的最大的类构成可能世界。诸可能世界的总和构成逻辑空间。维特根斯坦所谓人生问题是指如下终极问题:绝对的价值--绝对的善和绝对的美--何在?如何获得绝对的自由?如何享有绝对的安全?如何获得绝对的幸福(至福)?如何生活于永恒之中?一言以蔽之,人生意义何在?生活于(现实)世界之中的任何正常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为这些问题所困扰。但是,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也不可能存在于任何可能世界之中,而只能存在于它们“之外”的某种超验的神秘领域之中。“进入”这种超验的神秘领域的途径只有一条,这就是:无条件地接受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于你身上的一切事情,也即“安命”。在对世界的本质结构(或本质)问题和人生问题给出这样的回答之后,维特根斯坦接着断言:它们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因为它们的答案均不可言说。我们的语言或者说构成其的命题--最终说来基本命题--按照其本质只能言说偶然的东西,本来可以是其它样子的东西,或者说与其具有相同的结构的东西,即世界中的事实,而世界的本质结构是必然的,不可改变的,为人生问题提供答案的那种超验的神秘领域是没有任何结构的,不可分析的。既然真正的哲学问题只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似是而非的问题,那么作为一种由命题构成的理论学说的真正的哲学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想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维特根斯坦的建议是这样的:分析其他哲学家就真正的哲学问题所说的话,指出它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它们或者违犯了我们的语言的逻辑语法,或者包含有无所指的词项。
    图像论
    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作为命题的终极要素的名称与作为事实的终极要素的对象一一对应;
    2)命题与它们描述的事实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维特根斯坦在阐述图像论时用了四对基本概念:名称与对象、基本命题与事态、命题与事实、语言与世界。这八个概念又可分为两组即:对象、事态、事实、世界及名称、基本命题、命题、语言。整个图像论就是围绕着这四对两组概念展开的,其内容也包含着四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层次:
    (1)名称代表对象。强调名称和对象的简单性。一方面保证二者分别在市太和基本命题中成为终极的、不可再分的要素。另一方面也是要确保二者的对等关系,以使名称成为对象的合法代表。名称与对象之间的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是图像关系的衣橱里的先决条件。对象只能被命名而不能被描述。
    (2)基本命题是事态的逻辑图像。基本命题是最简单的命题,由名称组合而来。事态是对象之间的各种可能的配置,如果某种配置是实际存在的,则这一事态便是最简单的事实。基本命题成为事态的逻辑图像的首要条件就是:组成基本命题的名称代表组成事态的对象。另一个必要条件是:名称之间的结合方式对应于对象之间的结合方式,也就是说,二者必须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只有符合逻辑句法的基本命题才是有意义的,也只有作为对象在逻辑空间中的合理配置的事态才能成为基本命题描述的对象。由于事态只是对象间的可能配置情况,所以描述事态的基本命题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这就是基本命题的真假二极性。但是,由于每一个基本命题都是合乎逻辑句法地构造出来的,所以无论它是真的还是假的都是事态的一幅逻辑图像:它为真时是某个实际存在的事态的图像;它为假时是某个并非实际存在,却在逻辑上可能的事态的图像。
    (3)命题是事实的逻辑图像。命题作为事实的图像只有通过基本命题作为事态的图像才能被理解。将基本命题连接起来的逻辑联结词乃是一些真值运算符号,并不代表任何东西,表现出了为命题和事实所共有的逻辑形式。事实由事态合乎逻辑的组合而成,具有确定的逻辑形式。
    (4)语言是世界的一幅总图像。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总体,而语言是由命题构成的总体,因此语言构成了世界的一幅总的图像。
    逻辑哲学
    维特根斯坦认为所有逻辑命题都是重言式。永远取真值的命题就是重言式,永远取假值的命题就是矛盾式。而重言式与矛盾式不是无意义的,而是缺少意义的。因为他们分别只有一种真值可能性,而有意义的命题则有真假两种可能性。所有逻辑命题都是重言式,什么都没说。逻辑命题本身已不再是实在的图像,但它们都是由作为实在的图像的命题所构成的,因而仍然保持与世界的联系。逻辑一方面是外在于世界的探讨推理的必然性的形式系统,另一方面又是对世界所具有的逻辑形式的反映。它所关注的不是经验的普遍性,而是先与经验的世界的逻辑特性。
    不可言说的领域
    首先,这样一个神秘领域是确实存在的。这个领域就是截然不同与事实世界的价值世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则是超出这一偶然世界之外的。其次,关于这样一个领域不可能提出任何有意义的问题,因而关于这一领域的任何一种言说也都是无意义的废话。人生问题不可能像科学问题那样得到确切的解答,而只能被消除。
    2、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介绍(维特根斯坦II)
    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体系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如下几点内容:其一,不存在所谓世界的本质结构或世界的本质(特别是不存在维特根斯坦I所理解的那种对象),也不存在所谓语言的本质结构或语言的本质;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生活形式组成的异质类聚物,语言是由各种各样的语言游戏组成的异质类聚物。如果说存在着世界的本质或本质结构的话,那么这样的本质或本质结构并不是经由逻辑分析分析出来的,更不可能是经由科学探险发现的,而是经由相关的语法规则给出的,因而它们是发明的结果。其二,语言中的命题之所以具有它们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功用(描述功能只是这样的诸多功能中的一种,而决非其全部),并非是因为它们与人们借助于它们所做的事情具有相同的结构的缘故,而是因为我们在它们所处的语言游戏中对它们做了这样或那样的合乎规则的使用。其三,由于通常我们用来谈论世界本质或本质结构和所谓超验的神秘领域中的诸事项的那些语言表达方式或其使用是合乎语言规则的,因而它们是有意义的。这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着世界的本质或本质结构,存在着所谓超验的神秘领域或处于其内的那些神秘事项,那么它们应当是可以言说的。但是,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项。其四,不存在人生问题的惟一的答案。在不同的生活形式中,或者说对于不同的人而言(甚至对于同一个人的不同的人生阶段而言),人生问题必然具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在任何生活形式中,人生问题的答案都不可能存在于所谓超验的神秘领域之中,而只能存在于这个特定的生活形式之中。其五,因而哲学的正当任务不应当是寻找所谓的世界的本质或本质结构,也不应当是为人生问题寻找抽象的答案,而应当是分析传统哲学家们所做出的哲学断言,指出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语法误解的结果。实际上,哲学研究就是语法研究或概念研究。
    “语言游戏说”
    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用言语和行动所完成的交流活动就是语言游戏(language game),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无限多样性。语言的使用是无限多样的,表达的方式也是极其丰富的。他举例说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科学家、军人、演员等等,或者从事不同的日常活动:致谢、问候、祈祷等所从事的语言游戏便是不同的。“想想一种语言游戏就是想象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不同类型的语言游戏乃是不同的生活形式的一部分。语言游戏深深根植于生活形式之中,而想象一种语言游戏就是想象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人们生活丰富多彩,所以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谈的方式也是异常复杂、多种多样的。
    2)主体的参与性。语言的使用是同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脱离生活本身谈论语言纯属虚妄。这便把语言的使用放在了人类生活这样一个背景中了。人是语言的使用者,是语言游戏的主体。
    3)语词和语句的工具性。它们的意义只能在使用中表现出来。这也就是说,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它的意义只能在具体的使用情境中才能被确定出来,语句的意义并不是隐藏在它的分析中。逻辑分析不再被当作确定语词和语句的意义的有效手段。未经分析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我们正常的交际工具,其意义是在使用中被赋予的。在特定的语言游戏中,语词和语句的意义都是可以确定的。
    语言游戏间的家族相似性
    维特根斯坦指出早先主张的语言图式说错误地认为语言和世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事实上,语言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词汇,它们既不是事物的名称,也不是与事物一一对应。维特根斯坦用语言游戏说代替了语言图式说。他说,运用语言是一种活动,是一种生活方式,语言游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语言的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在于它的用法,一句话“意义即用法”。语言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这样任何概念都没有什么确定的本质,一个概念和事物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定义和描述,我们不能赋予它固定的意义,只能用众多的描述性句子来表示它的意义。这些描述一个概念的不同特征的属性,被维特根斯坦称作“家族相似性”。
    总的来说,维特根斯坦所讨论的家族相似性概念主要包括两类情形:形式概念(如命题、语言、名称、数)和心理学概念(如思想、理解、意愿、相信、试图)。就形式概念而言,在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中,因此也在主流的“哲学语法”中,总有一种诱惑去设想某个形式概念之下的一切事物都具有某种本质,即便无法说出这种本质是什么;就心理学概念而言,也有一种诱惑,对不存在某个心理学概念之下的所有事物的共同的心理现象这一事实耿耿于怀,而去设想无意识的心灵中深藏的心理现象,或假设某种快得无法把握的心理过程。家族相似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抵制这两种深层诱惑。这个概念本身只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用以指导我们对语言现象的观察,而不是形式概念或心理学概念;或者说,它不是传统的“哲学”概念,虽然它并不缺乏哲学上的功用。与其说维特根斯坦用一种理论去论证传统的共相理论、本质主义的缺陷,不如说他在使用多种方法让我们看到传统哲学中若干思想的误区。
    遵守规则的悖论及其解决
    维特根斯坦的“规则的悖论”--“既然每一个行为过程都可以使之符合规则,那么就没有一个行为过程能为一条规则所决定”。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不可能独自地遵守规则的论证:“一个人以为在遵守一条规则,并不就是在遵守一条规则。因此,规则是不可能‘私下地’遵守的:否则的话,以为自己在遵守一条规则,就会与遵守规则是同一回事了。”规则的同一性和规则的有效性是从头到尾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遵守一条规则,意味着在每一个场合遵守同一条规则。规则在其多样的实现之中的同一性,并不依赖于可观察的不变性,而依赖于它的有效性的主体间性。规则之成立是虚拟的,所以就有可能对规则支配的行为进行批评,并评价它是成功的还是不正确的。一个主体如果要能够遵守一条规则,或者说,遵守同一条规则的话,这条规则就必须对于至少两个主体而言主体间地具有有效性。
    也就是说,维特根斯坦之所以在“以为自己在遵守一条规则”和“确实在遵守一条规则”之间做出区别,是因为对一个主体来说,如果他的行为无法受到另一个主体的批评的话,他是无法确切地知道他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的。规则的同一性取决于规则的主体间的有效性,而规则的主体间的有效性,是指只有通过一个主体在另一个主体的批评面前成功地捍卫了说自己是遵守了一条规则的立场之后,才能说他不仅仅是认为他在遵守规则,而确实也有理由说他在遵守规则。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存在着一条适用于两个主体的行为的规则。
    私人语言论证
    维特根斯坦治疗性哲学的任务是通过语言分析消除哲学的谬误,将语法与事实分开是这一任务的一个方面。“私人语言不可能”是语法分析的必然结果,反对私人语言是维特根斯坦对语法分析的具体运用。私人语言一方面拒绝规则,另一方面构造规则,但它所构造的规则是具有语法错误的无效的规则,维特根斯坦的论证过程采用了归缪法。
    维特根斯坦反对私人语言的原因是,在他看来语言是一项遵循规则的活动,任何语言都必须遵循一套语法系统,语法是公共的,所以语言也是公共的。“私人语言”这个概念蕴含着语法矛盾:“私人”的语法与“语言”的语法不兼容,不能将“私人”和“语言”两个词组合在一起。用私人语言表达或描述“可意会的东西”也同样犯了语法错误,“可意会的东西”包含着不可表达的意思,语言是个公共的行动,二者存在着冲突。维特根斯坦设想了不同情况下用私人语言表达个人体验的语言游戏,他的反驳从两个层次展开,首先私人语言无法表达经验主体的感受,其次私人语言不可能在主体间实现交流。
    哲学观
    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消除哲学问题。过去的哲学似乎解决了许多哲学问题,但实际上制造了许多不必要的新问题。几千年来哲学家们像困在瓶子中的苍蝇,为那些形而上学的问题争吵不休。他揭示了哲学产生困惑的原因是由于追求一般和忽略特殊的思维倾向。我们通常的语言中有一些词汇是可以用多种语言方式表达的,例如“时间”用各种特殊的时间来表达,如“早晨”、“明天”、“1900年”、“一小时”等等。而哲学家却要追问“什么是时间?”这样的问题。事实上,“时间”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即只有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说明什么是时间,时间没有本质的定义,所以追问时间的本质(是什么)必然走进了死胡同。维特根斯坦认为一般化的趋势是人类思维的通病,哲学的任务是通过廓清语言的意义,消除对语言意义的误解产生的哲学问题,从而纠正各种固执的思维,他称这种哲学是“治疗型哲学”。由此可见,分析哲学经过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转向,迈向了后现代的反本质主义的立场。
四、主要著作
    《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的代表著作是《逻辑哲学论》。他当时探讨的主要问题是:语言的本质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换句话说,语言是怎样描述世界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逻辑哲学论》强调的是解构。
    《哲学研究》
    后期哲学的主要著作是其身后出版的《哲学研究》(1953年)。这本书代表了他的更加成熟的哲学思想。这时他的哲学观点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他认识到语言并没有单一的本质,相反,语言是由各种不同种类的语言游戏组成的集合。语言除了其描述世界的功能之外,还有其他用于不同活动的重要功能。语言的意义不再限于指示外界事物,语言的意义在于它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所实现的许多用途。这种语言观不仅批判了作者自己在《逻辑哲学论》中所主张的论点,实际上也是对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传统语言观的彻底革命。
    《论确实性》
    《论确实性》是维特根斯坦在其一生最后18个月中对知识和确实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结果,实际上是他这一时期哲学思考过程的记录。人们在阅读中不时会发现个别语句闪耀出思想形成时进发出的光亮夺目的火花。《论确实性》是一位大思想家以全新的眼光探讨知识和确实性这些最困难的认识论问题的思想结晶。维特根斯坦在这里最有力地抨击了笛卡儿以来认识论只顾追求某种“完全确实”的东西这一错误方向。可以肯定地说,《论确实性》代表了20世纪哲学在认识论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


五、名言名句
    你在哲学中的目的是什么呢?--给捕蝇瓶中的苍蝇指明飞出去的途径。
    私人语言的规则只是对规则的印象?--人们用来称量印象的天平并不是对天平的印象。
    时空中的人生之谜是在时空之外解开的。
    可说者应该说清楚,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对于不可知的事物,你最好的态度是保持沉默。
    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
    我语言上的界限就是属于我的世界的界限。
    语言是世界的边缘。

六、学术及社会影响
    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唯一创造了两种不同哲学而又各自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者则以《哲学研究》为象征。告别了传统西方哲学以理想语言为基础,试图探索语言本质的静态逻辑构造论,重新将语言哲学捡回到日常语言中,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语言的功能作用作为出发点。他所提出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类似”对语言哲学的发展贡献巨大。
    维特根斯坦I提供了一个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其最独特之处在于:以前的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具有时间或空间关联的个体或实体构成的最大的类聚物,而他则认为它是已经实现的事态的最大类聚物--所有事实的总和。他认为,作为世界的最终实体的对象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存在于与某些其他对象的特定结合或配置之中,即只能存在于基本事态或事态的关联之中。
    维特根斯坦另一个具有永恒价值的贡献是独树一帜的逻辑观点。按照一种传统观点,逻辑是关于思维过程的规律的科学,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经验科学。而他认为,一种知识如果是关于实在的,它就不可能是必然的而只能是偶然的。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先天综合知识。逻辑知识既然是必然的,它们就不可能是关于实在的。所谓逻辑对象根本不存在。逻辑真理实际上是语言的副产品,它们就是语言的同语反复式。语言按照其本质结构必然会产生或包含无数同语反复式。
    形而上学家通常都认为他们的断言是关于实在的一般本质的。维特根斯坦II则认为,形而上学家们误解了自己的断言的真正性质。他认为,他们断言或维护的并非是实在的本性,而是某种特定的说话方式,某种特定的语法规则或用法规则。进一步说,实在本身既不是个体的总和,也不是事实的总和;既不是由共相和个体组成的,也不是由纯粹的个体组成的;它既不是物理的,也不是心理的,亦不是由所谓中立的元素构成的,……。所有这些范畴区分都与实在本身无关,都是人造的。如果说诸如实在论、唯名论、唯物论、唯心论等等传统的形而上学理论具有永恒价值,那么,维特根斯坦II关于这些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当然也具有永恒价值。
    在反思和批判传统哲学的过程中,他认为许多哲学家都持有下列错误观念:描述私人对象的任何符号形式也是绝对地私人性的,它们一起构成了所谓私人语言(私人语言并非指某种怪异的语言,而是指哲学家们对于日常语言的某种误解)。维特根斯坦II严厉批评了这种语言观,指出它是语法误解的结果。许多传统哲学家都或明或暗地坚持维特根斯坦所批评的这种观点。维特根斯坦对于私人语言观的批评具有永恒价值。因为它让人们认清了哲学家持有的一系列根深蒂固的偏见。
    综上所述可见,维特根斯坦I和维特根斯坦II都对哲学本身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我们当然可以不同意他的具体的反思结果,特别是他关于哲学的正面规定(哲学就是语言的批判,哲学就是语法研究等等),但他的反思本身应当是具有永恒价值的。任何哲学家在提出和回答问题时,都应当注意不使自己的观点建立在维特根斯坦所指出的语法误解的基础上。

2006年06月15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