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也谈谈《黄金时代》

(2014-12-04 17:03:34) 下一个

 

                                                  也谈谈《黄金时代》

前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评论。 下了一跳, 以为是我写的。 可是我没有写呀。 是说, 很温暖的电影, 感激许鞍华。 最后, 很多人在电影院, 久久不忍离去。 这就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 当时很多人留在影院,静等音乐结束。上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 是《花样年华》。真是个很好看, 很吸引的电影。

其实, 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都有很痛的时候, 只是作为普通人, 没有被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而已。 我想这就是我们需要感激许鞍华的地方。萧红这么一个有悲悯之心的作家, 也需要大家的爱护。读读《呼兰河传》吧, 大学时读到, 当时真是震撼,一个是故事, 一个是文字。 那个文字, 跟现代是没有任何隔阂的, 没有任何时代的痕迹。她也把主人公的痛放在显微镜下, 但是她对他们只有同情。 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对待萧红呢。

中学时读了《生死场》, 那种悲剧的力量震撼心灵, 到现在不能退去。也不忍再去读一遍。我在数年前跟一个朋友谈到萧红, 谈到《呼兰河传》传。我说这么好的作家, 中国人都不理她。 朋友大笑, 告诉我, 国内现在是“南张北萧”。 当时真是很欣慰。年轻的时候, 非常迷恋张爱玲, 现在渐渐淡了。 张爱玲的技巧极佳, 我想无人能出其右。 但是随着年龄渐长, 我更欣赏萧红。

我看过一种说法, 为什么鲁迅对萧红极好。 因为, 在中国, 描写百姓的愚昧,麻木,对他们充满同情,又气他们愚蠢,欺负更弱小者。在这方面, 萧红跟鲁迅是最接近的,也几乎是唯一的一个。其他作家,也同情可怜人, 但是他们大多高高在上,或者置身事外。

我的外甥女是在北美长大的, 三岁就来了。 她谢谢我带她看这个电影。 她说, 这不只是萧红的电影, 也是那个时代的人的电影。 我说, 很多人不喜欢这个电影,因为他们不认识电影里面那些人。 外甥女反驳说, 我也不认识他们呀。

我想也许这只是一个小众的电影。 不能强求大家的喜欢。 这种类型的电影, 50年, 100年以后都会有人看。看看好莱坞那些经典吧,3040 年代的电影, 重新制作得那么好, 一代又一代的人都会看。我想这个电影是一样的。 很难指望再会有人像许鞍华一样, 那么认真, 那么有能力, 那么有号召力,来为萧红做这么一个这么高水准的电影。它会跟萧红的作品一样永存的。

它的悲剧是它生在这个时代, 它只有那么6,7 天能收到票房,然后它被盗版, 投资方血本无归。那些电影界的大鳄们, 从市场抢了那么多钱,可以每年装装样子,拿点出来做严肃电影吗?要有多少天地的精华, 才会有许鞍华的存在。看看台湾在侯孝贤那一代,出来多少精品,那些记录我们生活中逝去的一点一滴的在心头萦绕的影像, 那些看完以后让你感激涕零的电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