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芦随笔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能够思想。
个人资料
思芦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西安访古(2)穆王陵墓何处寻,西安城外柏森森

(2017-05-19 09:32:16) 下一个

辞别仓颉造字台,又去寻找周穆王陵。

周穆王是西周的第六代君王。周穆王在位55年,算是一位明君。他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驴友,从长安镐京出发,周游天下,到了西域的西王母之国。与西王母相互爱慕。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款待周穆王,赋诗相赠:"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之间。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穆王即席回赋:"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后来穆王失约,西王母白等了三年。

想去悼念一下这位风流天子,负心汉兼旅游爱好者。

网上地图表明,从仓颉台往西就会走到周穆王陵。我先经过一个停车场。停车场外是一个垃圾场。过了垃圾场,一直沿着一个围墙走。围墙里是一片园林。猜想穆王陵应该在里边,但是找不到门。一直走到亚迪路。继续绕着围墙往北,终于看到围墙有一个缺口,牌子上写着恭张新村。顺着道路往里走,到头是几座小楼。小楼旁有一条土路通向园林深处。我的直觉告诉我,穆王陵还在的话,应该是这条路。

路上看不见人,树密林深,静悄悄带有一点儿神秘味道。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十字路口。往哪里去呢?东边路上看见一个鸟笼,似乎还有人语声。于是走过去,看见三个玩鸟遛弯儿的老人。连忙打听周穆王陵。老头向西一指“就在那边。”

几乎已经不抱希望,闻言心喜。连忙谢过老人,转头奔西而去。路尽头,是一座土山,周围是一圈小树。转到山包南侧,有一个断裂的石碑:上书周穆王陵,陕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碑旁躺着两辆黄色自行车-ofo共享单车。看来我道不孤,有人和我一样,骑车来探寻周穆王。再想,不对,难道这两位徒步回去了?或者根本就没有回去?再看看这座土陵,似乎没有入口。顿觉鬼气森森,毛骨悚然。硬着头皮绕着土陵转了一圈。西面开了一片荒地,种了菜。北面野树蔽路,除了一坨屎,没有看到任何人踪。

紧邻穆王陵西是一片菜地,侵蚀着土陵。

周穆王是大约3000年以前的人物。年代太远,他是否真埋在这里,难以核对。宋人张茂中在《游城南记》中写道:“西望三会寺,寺边有大冢,世传为周穆王陵。”可见至少在1068年,这里就被当做是周穆王陵。明嘉靖《陕西通志》里也记载穆王陵在此地。1986年4月该墓曾被盗掘,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墓冢建筑风格似汉代陵墓。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在陵前竖"周穆王陵"石碑:石碑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这个毕沅也是个风流人物。他是乾隆朝的状元。作为当时陕西的父母官,他跑遍了境内几乎所有的古迹,又考证,又立碑。比如我之前去的仓颉台,也是他立的碑。几年前去看过的秦二世墓(旧文:一日看遍长安花,偷得浮生半日闲。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3923/201307/22160.html),也是毕沅考证后,立的碑文。他还整修了西安碑林、华岳庙,翻修了司马迁祠,修缮了苏东坡祠,重建了西安灞桥等。

他经过考证,对周朝的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勇诵、康王姬、宣王姬静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鲁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树碑立记,虽然他的考证,后人又有异议。但他实实在在做了不少文物保护工作。当今的陕西省长,在这方面,远逊于前清。

离开时发现,南边围墙有一小门。我来时没有看见,多绕了一圈。从南门出来后,我明白为什么没有看见这个门了。门口遍布垃圾,不注意是看不见。

正午时分,我离开了垃圾包围的周穆王陵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