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

西亚 - 耶路撒冷:犹太文化; 东亚 - 东方圣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正文

《中国书法发展史》07(转帖)

(2006-02-13 06:10:05) 下一个
10、释怀素 (公元725-785)
是唐代的草书家,字藏真,俗姓钱,湖南长沙人。相传他为练字种了一万
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勤学精研;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写至再三,盘板都
穿,秃笔成冢,以“狂草”出名。“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
万变,而法度具备”。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颠”
,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怀素晚年草书趋于平淡。
其主要作品:
1)论书帖:
草书墨迹,纸本,纵38.5厘米,横40.5厘米,9行,共85字。
怀素草书,一般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张旭的草书,所以有“以狂继颠”的说法。
董追《广川书跋》云:“怀素于书法,自言得笔法三昧。观唐人评书,谓
不减张旭,素虽驰骋绳墨外,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今其书自谓真出
钟(钟繇), 草出张( 张芝)。”但无论如何,他的草书总是以奔放纵逸为
基本面目的。而《论书帖》则与我们常见的怀素的草书大有不同。他的《
书帖》写得“匀稳熟”,“出入规矩,绝狂怪之形”。是今草中有章草遗
意的佳作。
2)小草千字文:
小草千字文墨迹。贞元十五(公元799年书)怀素千字文有多种,而以“ 小
字贞元本”为最佳,又称《千金帖》绢本,八十四行,一零四五字。
明莫如中说:“怀素绢本千字文真迹,其点画变态,意匠纵横,初若漫不
经思,而动遵型范,契合化工,有不可名言其妙者”,此本为怀素晚年所
书,当为绚烂之极而复归平淡之作,故历来为书林所重。
3)圣母帖:
怀素草书。王世贞评说:“素师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书独匀稳清熟,妙
不可言。”
4)自叙帖:
《自叙帖》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126行,共698字。帖前有李东
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叙”四字。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
《自叙帖》 是怀素晚年草书的代表作。通篇为狂草,笔笔中锋,如锥划沙
盘,纵横斜直无往不收;上下呼应如急风骤雨,可以想见当年操觚之时,
心手相师,豪情勃发,一气贯之的情景。明代安岐谓此帖:“墨气纸色精
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11、钟绍京
钟绍京,唐虔州赣(今江西赣州)人,字可大。“以工书直凤阁”,唐武则
天时甚为所重。他嗜书成癖,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十百卷。
宋曾巩《元丰类稿》云:“绍京字画妍媚,遒劲有法,诚少与为比。”宋米芾
《书史》称钟绍京书“笔势圆劲”。明董其昌说:“绍京笔法精妙,回腕藏锋
,得子敬神髓。赵文敏正书实祖之。”有《转轮王经》、《灵飞经》等作品传
世。

其主要作品有:转轮王经

12、孙过庭(公元648-703)
孙过庭,精于书法,尤以正、行、草书擅长。唐张怀瑾《书断》称他:“
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劲拔刚断”。唐《续书评》云:“过
庭草书如悬崖绝壑,笔势劲健。”《宣和书谱》说他:“得名翰墨,间作草书
咄咄逼羲献,尤妙于用笔。”传世作品有《书谱》和草书《千字文》等。另有
论书著作《书谱》。
其代表作有:
书谱:
是孙过庭撰文并书写的一篇书法理论文章,也是历代传颂的书法名作精品,
它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孙过庭提出了他著名的书法观: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书谱》在书法
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旁采意草融二者为一
体并出之己意,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宋米芾评道:“凡唐
草得'二王 '法者,无出其右。”
《书谱》墨迹为一卷,历代均有摹刻本,真迹现在台湾。

13、李世民(公元599-649)
我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便是
行书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将封建社会
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
煌的一页。他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不惜重金搜购大王墨迹三千六百纸。
李世民“以书师虞世南”(《宣和书谱》),常与虞世南论书,并云:“吾
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
书法观,亦是相当开放的。唐太宗书法师承魏晋,《书小史》称其“工隶书、
飞白,得二王法,尤善临古帖,殆于逼真。”《晋祠铭》为其书法杰作,当时
各国使节都将精拓本带回去,广泛宣传。

主要作品
1)温泉铭:《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
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一九oo年发现于
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
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
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
高。此碑书法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
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
2) 晋祠铭:
晋祠铭》全称《晋祠之铭并序》,唐太宗撰文并书。碑高195厘米,宽120
厘米。 碑额高106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九字。贞观二十
一年(公元647)八月刻,碑现存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亭内。此碑行书28 行,
行44字至50字不等。
杨宾《大瓢偶笔》云:“今观此碑,绝以笔力为主,不知分间布白为何事,
而雄厚浑成自无一笔失度。”清钱大昕云:“书法与怀仁《圣教序》极相似,
盖其心摹手追乎右军者深矣。”清人王佑作诗赞曰:“平生书法王右军,鸾翔
凤翥龙蛇绕,一时学士满瀛州,虞褚欧柳都拜倒。”
此碑书法浑然天成,笔画结实爽利,无做作之态,实开八大山人之行楷书
先河。

14、李白(公元701-762)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东),隋末其先
人流寓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出生于此。虽然李白的书
名为诗名所掩,但是在历代书史专著里仍然有着记载。宋黄山谷曾经评说:“
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清人周星莲《
临池管见》也说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
可见作为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充满着浪漫主义的
写意情调。
书法作品
1)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墨迹,李白书。行草书,5行,24字,有款,款署“太白”二
字。帖前隔水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
帖》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结体亦参差跌宕,
顾盼有情,奇趣无穷。帖后有宋徽宗赵佶一跋,跋文为:“太白尝作行书'乘兴
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
白不特以诗鸣也。”元代张晏跋曰:“谪仙(李白)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
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极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
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

元代书法家欧阳玄在观赏了诗仙李白的此帖后,题诗云:
唐家公子锦袍仙 文采风流六百年
可见屋梁明月色 空余翰墨化云烟

七)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

公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称五代。又有前蜀、吴、楚、闵、南唐、荆南、后蜀、南汉、吴越、北
汉十国。这种分裂混乱的局面持续五十四年,其间兵戈叠起。书法艺术虽承唐
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向。苏轼评及五代书
法时曾说:“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
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
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
代,可谓中流砥柱。杨少师之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
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渐变入欹侧纵肆,以后北宋“四家”
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代表书家介绍
1、杨凝式(873-954年)
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也
称“杨太师”。他曾佯疯自晦,所以“杨疯子”便成了他的雅号。他能吟诗,
多杂诙谐,尤善于书札。杨凝式的字多写在墙上,笔法纵逸遒放。黄庭坚至洛
阳遍观僧院壁间墨迹,他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画为
洛中二绝。”又说:“有晋以来,难得脱然都无风尘气似“二王”者,惟颜鲁
公,杨少师仿佛大令尔;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
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此后,书坛以“颜
杨”并称。
杨凝式留下的墨迹已不多,著名的是《韭花帖》。杨凝式变晋,唐楷行书
匀密成法,黄庭坚有诗指出:“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
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后人以为善评。杨凝式的行草书也奔放奇逸,有
《卢鸿草堂图跋》,气势雄浑,极似颜真卿《祭侄文稿》。狂草《神仙起居法
》纵横恣肆,《海岳书评》说其“如横风斜雨,落纸云烟,淋漓快目”。他有
一首《题怀素酒狂帖后》诗,可视为他自己书法创作的经验总结:“十年挥素
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全唐诗》
卷七一五)
他的书风直接影响北宋书坛,是由唐入宋的一大枢纽。
其主要作品:
1)韭花帖
楷书,麻纸,可视为杨氏楷书的代表作。明人董其昌曾为此帖题跋,称此
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以此视帖,我们会发现不仅字体,用笔有萧
散之感,更重要的是《韭花帖》的字距,行距均拉开至极限,然而其行气
纵贯而舒朗空灵,因此在行款上独树一帜,为前代未有。仅此一点,便使
它独立于古代各家的名作之林了。此外,《韭花帖》在单字结体上独出机
杼,或戴高帽,或左右分离,或重心偏移,或轻头重脚,妙趣横生。又似
出于自然,并无造作之感。
2)神仙起居法帖:
小草书。麻纸本。《宣和书谱》说杨氏“尤工颤草”,此帖草法,可窥一
斑。《神仙起居法帖》在草书中,还时时夹入一些行书,后人称其为“雨
夹雪”。此法始于颜真卿稿书,而杨凝式能融会贯通,使人望之无迹可寻,
几入化境。黄山谷曾评此帖为“散僧入圣”,米芾则称其“天真纵逸”。
初看似粗头乱服,其实在用笔上轻重、缓急,结体上纵横取势都十分讲究,
并于一气贯注之中,显示出其控制韵律节奏的高超技艺。

2、彦修
梁乾化时人。他的草书写得很有特色。北宋李丕绪题其书尾说:“乾化中
僧彦修善草书,笔力遒劲,得张旭法。惜哉名不振于时。”他还把彦修草书模
刻上石“以贻同好”。王世贞对彦修的狂草看不惯,他在《王氏法书苑》中说:
“彦修与亚栖,訾光齐名,书法如淮阴恶少年,风狂跳浪,俱非本色。”仔细
分析,彦修草书气势磅礴,狂态逼人,有特色。但也有“粗”、“生犷”的瑕
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