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

西亚 - 耶路撒冷:犹太文化; 东亚 - 东方圣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正文

《中国书法发展史》06(转帖)

(2006-02-13 06:09:31) 下一个
8、 颜真卿(公元709-785)
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
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
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
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
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
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
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
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其主要作品:
1)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 其一传为王羲
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此碑额篆“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
”,唐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时年颜真卿四十六岁。碑阳赞12行,
阴记17行,行楷30字。额亦二,一篆书,一隶书,皆十三字。苏东坡曾学
此碑,并题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此碑为清雄。字间不失清远,其后
见王右军本,乃知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明人有云:
“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传世
有宋拓佳本。
2)多宝塔感应碑: 乃颜真卿墨迹,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四十三岁时,楷书。
碑文结体严密,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与他后来所书
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而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
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
艺术吸取营养。 
《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
撰史家鼻祖。”此碑最便于初学书法者临习,现藏于系西安碑林。
3)颜勤礼碑:大历十四年,颜真卿撰并书。除《集古录》, 《金石录》
著录外,他书无言及者。1922年10月在长安出土,现藏于西安碑林。此碑
是颜真卿为其曾祖所立,因久埋土中,故未受损,历历如新,雄迈遒劲能
传颜书之本来面目,宜于初学。
4)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 30字。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
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张晏评
云:“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
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
真妙见于此也。”元代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在此帖真迹中,
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
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原迹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5)中兴颂: 全称《大唐中兴颂》,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于摩崖,时年六
十三岁,楷书,现在湖南祁阳县浯溪。元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罢官后居
于浯溪,溪边山岩峰峦叠障,石壁嶙峋,《中兴颂》就刻在其中最大的一
块石壁上。此文记平安禄山之乱,颂唐中兴之事。此刻石书风磊落奇伟,
石质坚硬,经千年尚保存完整。《集古录》称赞此摩崖刻石“书字尤奇伟
而文辞古雅”。《广川书跋》评为:“太师以书名,中兴颂尤瑰玮,故世
贵之”。
6)麻姑仙坛记: 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撰文并
书。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四月立。碑旧在江西临川,明季毁于火。楷书,
据传世剪裱本计共901字。 此碑楷书,庄严雄秀,历来为人所重,是颜体
代表作之一,为颜真卿六十多岁时的作品。此时颜真卿楷书风格已基本完
善,不但结体紧结,开张一任自然,而且在笔画上也从光亮规整向“屋漏
痕”的意趣迈进了。欧阳修《集古录》中说:“此碑遒峻紧结,尤为精悍,
笔画巨细皆有法。”
7)颜家庙碑: 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
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颜真卿撰文并书。唐建中元年(公元780) 七月
立,碑在陕西西安。四面刻楷书,两面各24行,行47字,两侧各6 行,每
行52字,额篆书“颜氏家庙之碑”六字,为李阳冰书。明赵涵《石墨镌华
》云:“此书结法与《东方赞》正同,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王世贞
云:“余尝评颜鲁公《家庙碑》以为今隶中之有玉筋体者。风华骨格,庄
密挺秀。真书家至宝。”
8)争座位稿: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是唐广德二年(公元764)
颜真卿与郭英之书信稿。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宋时曾归长安安师
文,安氏以此上石,石现在陕西西安碑林,墨迹不传。苏轼曾于安氏处见
真迹赞曰:“此比公他书犹为奇特,信手自书,动有姿态。”此帖为颜真
卿行草书精品,后世行草书有成就者大都对此帖下过一定的功夫。通观全
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
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刚烈之气跃然纸上。此帖本是一篇草
稿,作者凝思于词句间,本不着意于笔墨,却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
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
9)自书告身: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然疑为伪托。 共386字。
书法苍劲谨严,结衔小字亦一丝不苟,清淡绝伦。詹景风称此书:“书法
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
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
此帖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是后人学习楷
书不可多得的良范。原迹现在日本。


9、柳公权( 公元778-865)
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旧唐
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
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
书。”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世称“颜筋柳骨”,指出他们书法的不同点。
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
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又吸
取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
其代表作有:大和三年 《李晟碑》(石在陕西高陵),会昌元年《大达法师
玄秘塔碑》(石在西安碑林),《苻嶙碑》(无立石年月,柳碑中最完全者),敦
煌石室藏旧拓《金刚经》,《神策军碑》等。“书贵瘦硬方通神”,柳公权的
书法就是以此取胜的。
1)金刚经:
是柳公权早期的书法作品,原石于宋代已被毁,现仅见敦煌石窟发现的“
唐拓孤本”。柳公权早年曾广采众家之长,而且特别注意向前辈书家学习。
从《金刚经》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取法诸家的痕迹。《广川书跋》云:“
此经本出于西明寺。柳书谓有钟(繇),王(羲之),欧(阳询),虞(世南),
褚(遂良),陆(柬之)体。今考其书,诚为绝艺,尤可贵也。”此语基本上
道出了此帖的艺术价值,对于研究柳公权楷书形成的过程及发展线索,无
疑是很有帮助的。
2)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柳公权书。唐会
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神策军碑》 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
之一。此碑较人们熟知的《玄秘塔》的书法风格更成熟,更具有特色。结
体布局平稳匀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
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典型地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中见开阔的
艺术特点。正如岑宗旦《书评》云,柳书“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读
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神策军碑
”原石立在封建王朝的禁内,一般人难以进去摹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
3)玄秘塔碑: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
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玄秘
塔碑》立于唐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十二月,碑在陕西西安碑林。楷书28
行,行54字。
刘熙载《艺概》谓:“柳书《玄秘塔》出自颜真卿《郭家庙》”,王世贞
云:“柳法遒媚劲健,与颜司徒媲美”。《玄秘塔》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
所书。王澍《虚舟题跋》说此书是“诚悬极矜练之作”。《玄秘塔》结字
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
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