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

西亚 - 耶路撒冷:犹太文化; 东亚 - 东方圣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正文

科学究竟是什么-03(转载)

(2006-01-12 06:12:01) 下一个

2.8. 历史主义: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常规科学,科学共同体,范式,疑难,科学革命,范式转换,不可通约性。
    后来到了6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库恩(T. Kuhn, 1922-1997)写了一本书叫《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他提出新的想法,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实验证实、证伪的问题。因为逻辑经验论的看法,科学就是不断地证实。证实的东西就是真理了,证实的东西就不断地积累。波普尔是不断地否定、证伪、反驳、排除。库恩提出另外一套,认为科学发展有一个模式。它由常规科学到发生疑难、发生危机,产生科学革命,革命以后又产生新的常规科学。他认为科学有一套范式,这个范式里面包括世界观、方法论,包括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这套东西是科学共同体大家共同遵守的。大家一起按照这套理论、方法、规则进行工作,这就是常规科学。所以像我们一般的研究所里做的工作都是按照既定的理论,不断地使它更精确化或者作一些新的修正,这些都是常规科学。但是后来发现一些问题。用过去的常规理论、方法解决不了了,这就出现了疑难。解决这些疑难,假如在常规科学范围内能解决,那还是行,但是有些疑难到了常规科学范式内解决不了,这就要革命,要推翻过去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进行科学革命。比如牛顿力学变成相对论,这是革命性的变化。革命成功以后又是一套范式,再继续常规科学。到了一定的时候又出现新的理论,又解决不了,又危机,就又一次科学革命。所以,科学发展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又一次常规科学这样跳跃发展。这里面的基本概念是范式,他认为这一套常规科学、这一学派、这个科学共同体有一套范式,科学革命后有一套新的范式。这个范式要转化。转化以后,很多的问题就跟原来的看法完全不一样。这里面提出一个不可通约性的思想。他认为科学革命前的科学与科学革命后的新的科学,这两种科学没有公约数,它不可以用一个测度来衡量。这个概念,接近不能比较、不能翻译的意思。比如,他说像牛顿力学有个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而相对论里的时间空间这两个名词虽然一样,但概念完全不一样,是两套东西。所以科学革命前和科学革命后范式转化,但是这个范式转化不是讲讲道理或者做一两个实验,大家就接受了。往往是老的科学家按照老的范式做惯了,他不容易轻易地接受新的范式,所以他还是按照老的。新的范式要战胜老的范式不是一下就行的。像狭义相对论提出来,当时还有考夫曼(Kaufmann)等人做实验,反对爱因斯坦的学说,不接受狭义相对论。大概过了十几年以后,更多的实验证明爱因斯坦是正确的,狭义相对论才被接受。所以范式转化,可以认为是老的一派科学共同体还是按照他们的那个老的范式做,新的共同体按新的范式做,两个竞争到最后转化。而且范式转化,好像是整个看法都转化,就是说很多东西,观点变了,很多东西看法就变了。所以叫格式塔转换。库恩做出这套东西来,不是对科学很不了解的,他是学物理出身,是物理学博士,研究过关于量子力学的原始资料,做过大量的历史研究,访问过几乎所有创建量子力学的大物理学家,工作做得很细。他对科学很理解,所以他写的这套,很多科学家都觉得科学发展就是这么一回事。当时杨振宁到中国来就说,他看了这本《科学革命的结构》,认为跟物理学的发展吻合。所以这样对逻辑经验论有很大的冲击,科学不是累积的,它可以革命,可以把原来的完全推翻掉。关于不可通约性,从1962年发表差不多40多年了,到现在还在争论。到底相对论跟牛顿力学可不可以通约,科学革命前和科学革命后的科学能不能通约,到现在还在争论,最近清华大学一个学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念哲学博士,他的哲学博士论文还是讨论这个问题。总之这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法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怎么都行。
    后来还有个科学哲学家,法耶阿本德(P. Feyerabend, 1924-1994)。这个人在物理学方面也很有素养,还当过演员,很有演说天才,所以他的著作影响很大。但是他喜欢唱反调,他有一本书中叫《反对方法》。他认为,科学不可能被一些固定的方法框住,特别是一些探索性、创造性的研究,要用创造性的方法。他的一句口号叫"怎么都行"。科学家可以用任何方法来试探,只要能得出好的结果来。逻辑经验论、波普尔等正统观点都比较强调理性的严格的证实或证伪,到了库恩、法耶阿本德以后,就觉得是个范式的转化,这里面带有自己信念的因素在里面,所以有很多人批评他们说是相对主义,科学还有没有绝对的标准?说他们是不要理性,是反理性主义。他们实际并未走得那么远,还是理性的。科学是有进步的。库恩对科学提出几个标准:精确性、一致性(理论内部没有逻辑矛盾)、广泛性(理论可以说明广泛的现象,说明越广泛这个理论越好)。像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它不但可以说明电磁现象,还可以说明光的现象,这就是广泛性。狭义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即牛顿力学服从相对性原理,麦克斯韦方程不服从相对性原理,通过改造使之都可以服从相对性原理。所以理论说明的问题越广泛,这个理论越好。理论要有简单性,即基本假设越少,这个理论越好。
    过去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认为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是两回事,天上运动有天上运动的原因,地上运动有地上运动的原因,天上运动是圆周运动,地上运动是直线运动。牛顿力学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苹果掉下来)找到是一个原因,一个万有引力。简单性,是科学理论的好的一个标志。有效性:科学理论的好坏要能预测新的现象。所以从这几个标准看,科学理论还是可以比较的,有好有坏。五个标准不是同时都好,有的理论逻辑自洽性较好,但预测性不一定好,有的预测性好,但从其它标准看不一定好。比如量子力学,它解释、预测了好多现象,但它和原来的理论有很大的矛盾,跟相对论也有矛盾,所以它的一致性就达不到(当然量子力学内部还是一致的)。不同的科学家强调的标准不一样,比如有的强调一致性、精确性,有的强调简单性,等等。但是,科学的评价标准: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说明)、简单性、有效性(预测,新颖性),科学家、科学哲学家都是承认的。

2.9. 新康德主义(建构论),实在论,经验论。观察渗透理论。
    科学哲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有三大派,势均力敌。一派是新康德主义:建构论,他们不赞成反映论,认为我们的科学理论不是简单地反映外部世界。还是由我们人主观能动地建构起来的。另一派是实在论:认为我们的理论反映了客观世界,这个理论的真假决定于跟外部实在是否符合。再有是经验论:理论的好坏,在于能否对经验能作出合适的说明。关于实在论,主要争论的一个问题是理论实体的问题,桌子、椅子是客观存在,是常识,大家都承认。但原子,更小的到电子、强子、超子、夸克等这些东西到底是真的存在物,还是人建构出来的?这是科学哲学家在争论的问题。有的人说,只要从粒子物理演绎推理出来的结果,可以用乳胶片、气泡室观测出来,确实有这样的图像,说明理论是对的,那个东西就是真的。有的说,你看到的照片就是这么个照片,基本粒子是建构出来的东西。到底真不真,不知道。
    现在越来越玄了。电子作用、引力、强作用、弱作用,物理世界中的四种相互作用,电子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通过规范场理论可以统一起来了。现在大统一理论想把强相互作用也统一进来,把引力也统一进来。这当然满足简单性的原理,但是很难用实验检验。现在提出超弦理论,最基本的东西是个弦,有十度空间,真让人难以想象。科学反映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客观知识是不是真的反映了,是不是真的客观?这个问题到现在科学哲学界都得不到一个肯定的、一致的解答。
    有两点是比较一致的。一个是观测渗透理论,观测里面渗透着理论。做实验时有一套理论的背景在后面。一张照相乳胶片,一般人只看到很多线条,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就能看出存在新的粒子,因为物理学家有理论储备,因此才能够观察出来。一个植物学家,到森林里去会发现新的植物物种,但外行人只知道是野生植物,看不出名堂。因为植物分类学家有知识储备,知道哪些植物过去已经知道,哪些是新的发现。观测总是渗透着理论。
    第二个是整体论,从实验数据或观测资料到理论,其实,经验证据不能完全决定理论。对于实验结果,可以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事实上,是科学家大家约定,这个理论比较简单、比较好,就选择这个理论,并不是只有某个科学理论独一无二地符合经验证据。科学哲学对目前对这个问题看法比较一致。科学究意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人的建构,各个学派仍有争论。有的强调反映,有的强调建构。这涉及对科学知识体系怎么看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3、从科学社会学到知识社会学
   
默顿科学社会学,科学的精神气质。
    下面讲科学作为一个社会建制,科学建制里面有一些规范。默顿(R. Merton, 1900- )叫它做科学的精神气质。他归纳出四条:第一条是公有性,科学的成果是大家公有的,发表在刊物上大家都可以共享。第二条是普遍性:科学讨论的是普遍规律。第三条是无私利性:科学家为了求真理,不把个人的利益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去,是客观的、无私的。第四条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科学机构有这么一套制度,科学研究成果先要怀疑,实验做出来,它是不是准确、是否可重复;硕士、博士论文写出来,要接受导师、评委审查,要答辩;投稿到杂志社,编辑部要请人审查,即使发表之后,人们还要复核检查、批评。所以科学通过这么多有组织的各种怀疑,千锤百煉,结论就比较可靠。这个与伪科学不一样,如一些邪教头目,不许别人怀疑。科学不是这样,出来一个东西,要大家反复怀疑、反复检验。
    默顿的成名之作,是《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他1932年的博士论文,最近我重新校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在书中有个两命题,称为默顿命题。默顿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又受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 Weber, 1864-1920)的影响。他认为英国科学在十七世纪能够成功,一个是生产的需要,采矿、航海、军事等需要,促进了当时科学的发展,这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默顿的工作比较细致,他作了很多论证,查了很多英国科学家的传记词典,翻阅了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汇刊》和会议纪录,看到英国科学家的选题很多都是适应当时生产需要的。所以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他又强调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这是受韦伯的影响。当时英国科学为什么能够突飞猛进?这是受清教伦理的影响。当时很多科学家都是清教徒或是倾向于清教的。清教信奉上帝。他们认为上帝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大自然。研究大自然越研究得深,把大自然的奥秘探索出来,那就是理解了上帝的智慧和伟大。科学家就是在这种动力下工作的。牛顿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科学著作,没几本书。但他有200箱的书稿都是注释《圣经》的,所以牛顿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默顿的科学观和逻辑经验论还是一致的,比较谨慎,他说社会条件可以对科学家选择职业和选题有影响,但科学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这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事务,不受外部社会条件的影响。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的科学社会学还讨论了科学这种社会建制的各种规范、制度,例如科学发现的优先权、科学奖励制度、名人效应(马泰效应)等等。

知识社会学爱丁堡学派:拉图尔,《实验室生活》;富柯。
    后来科学社会学发展出一个新的学派,叫知识社会学,爱丁堡学派。他们认为不仅选题兴趣受社会条件影响,而且整个科学理论、知识内容也都受社会条件影响,所以叫知识社会学。尽管有些论断比较牵强,但影响很大,在当今西方科学社会学界占了绝对优势。另外他们对默顿的四条规范也提出挑战。法国的科学社会学家拉图尔(B. Latour),写了一本《实验室生活》(1979)。他跑到一个研究所,蹲点蹲了2年,跟科学家们一起生活,看他们如何选题、申请基金、如何做研究、发表论文、如何评级评奖等等。他发现科学家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神圣、没有私利的。争奖金、争课题经费、抢先发表等,私心也多得很。也有弄虚作假、修改数据、剽窃抄袭等不良行为。他们不强调科学结果要符合自然,强调科学的社会制约因素。法国还有一位哲学家富柯(M. Foucault, 1926-1984),他写过《知识考古学》(1969)、《性意识史》(1976-1984)和《权力/知识》(1980)等著作,他认为,真理仅仅是权力的结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