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宗教,說「非神」必是「泛神」嗎?

(2006-09-05 10:57:58) 下一个

前文最後鈎畫印度宗教如何為一非神之教,怎樣言「梵」,不說神又說神。最早的吠陀時代,梵是頌,有關神之祝與咒。再到梵書時代,梵是宇宙力量,大梵與神我本一,無所不有,包孕一切。最後印度教時代,梵分上下,各由上下明所對,無論智愚,一樣解脫,僅頓、漸之不同。上梵沒入世界為下梵,成有體性位格的自在天,一神又化三身三大神,並現三億三千萬諸天,予人皈依篤信,是為印度神教。

雖說印度宗教盛言無所不入之梵,神即一切,一切皆神,是泛神,非像神教之說神,但人如因此便以非神教就不真會說神,或即使說神,神也絕非同神教之神,此則大謬。印度宗教說梵,不即不說神。梵的形式,既是人無以言表的大梵,亦位格神自在天,既有位格又具無限之真主上帝雅威那樣的超絕特質,通于無以為說之那名、那神,那百中隱一之奧妙不言之神名!「泛神」本是歐西神學發明的術語,用以區別與其不同的一神信仰。殊不知所謂的泛神,仍可以多神,或尊一主神,或尊獨一神,其中一些信仰與神教實無根本差別。具體的非神教,也並不因你派它個泛神義界,便成絕非一神之教,其說仍有似神教的尊一神真宰上帝,也有多神諸天而為上天真主作差役天使,再入深層體驗,更不離以不言事神。《吠陀》謂「梵」二色,即形式作上下二分。上梵無德沒有體性,無行相,無分別,全無所依附;其原本不壞滅,不可觸,不得聞,故不思議。此至大無可限量的上梵,如依生根心、造作、身體,則限制成下梵。下明之人因乏智知,當以虔诚皈依,做人規範生活,在世作業致福,引入智知正見,日燒無明,經過輪迴,一樣能夠漸成解脫。

人或謂,印度教不也言「幻」嗎?這些諸天或三天或自在天都不過權說。且印度教頂多權教,佛教才是實教,雖方便說有,但一切實相,不得離「空」。非神的空、幻,不也泛神之謂嗎?疑者這裡含二問題:一印度教的「幻」,二佛教的「空」。當知印度神教的解脫之道,特講「彌曼差」,即重視思維審察、理智探討,曾經過祭法、智慧、皈依三階段。前彌曼差,又叫祭或法或業彌曼差,簡稱彌曼差,因其能開出智思于前。但繼有後彌曼差,又叫智或梵彌曼差,正稱吠檀多彌曼差,因講思考需去到吠陀終極大梵,不當止于祭法。前、後彌曼差由祭進至智,最終演變為自在天彌曼差,即崇敬位格尊神的彌曼差。約言之,印度教深思熟慮的解脫之道,是彌曼差,由作業解脫道為起點,完成于覺悟解脫道,最後實現于皈依解脫道。

首先祭彌曼差,思考四吠陀與梵書,宗旨在闡明祀法。法乃人必行之義務,實本之常住的聲量。聲出自常人與吠陀,可是常人之聲未必可信,唯吠陀與聖人之聲乃法之所出,可以為量。聲為證言,量為標準,聲量中合有音、義、事,獨立而實在。祭祀便是要從聲中獲取無前的新力,並當下真實,得到現世利益後世福樂,故客觀世界獨立且真實。這全與吠陀、梵書思想一致,不存幻不幻問題。繼此有智彌曼差,思考奧義書與梵經(Brahma-sutra即吠檀多經Vedanta-sutra,並非梵書Brahmana),宗旨在吠檀多即吠陀之究竟目的,由祭法業報轉到梵我智慧。奧義書本是專講梵為內宰,梵入個我生命,可宰知萬有而為神我,此外無物,唯一梵我才實有,至于世界是真或幻,則未深求。但此時代正探研吠陀終的,乃揭出梵我是實,世界如幻,此學說大成于商羯羅。他注疏聖典,將印土凌亂無序的教說歸分十部,效法佛教設四大寺院修道,振興吠檀多正統宗風。商羯羅乃為一代大宗師,辯才無礙,力辟佛教空宗,然又遭教內非議為假面佛徒。原因在于他的主張,梵本體、最高我不二,乃一永恒不變上梵,但受無明妄識所限,則為下梵,生天神、個我、世界,這些經驗現象,全是因為下明之人有「摩耶」maya--「幻」變現。此種視萬有一概如幻如化,同于佛教以諸法皆屬假相無實。「摩耶」一詞在吠陀,原義等同行動,初指大自然中的幻力變化;及至奧義書,其義開始連繫到心識的幻象;商氏注疏,於是把神、我、世一下子盡歸入這心識之假,其說正與所辟之佛法相似。當時佛教正盛,他充分吸收大乘空宗的妙理為己用,你言幻我也言幻,下明所對,確都不過是認識相對的虛幻萬象,空無所得。然他還拿出奧義的另一面,上明隨受親證乃成正覺,才是無分別相的真實存在。唯一之純粹存在,你若道是空,我卻說應是梵,大梵體性無德,卻最為絕對真實。如此一來,梵的意義廣化深化,印度教因以重奪理論優勢。在祭、智二彌曼差以後,又有第三種的自在天彌曼差,思考聖典三源的奧義、梵經、梵歌(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又稱世尊歌,不是梵書也不是梵經),
宗旨在闡明虔诚,由信仰皈依世尊即聖者薄伽梵,而得解脫。早此八世紀的商羯羅解脫道,原本所謂勝諦第一義,是我梵不二,下明俗諦,才作天神、個我、世間之分別。其後一二百年,受伊斯蘭教影響,民間出現一種新敬虔运動,由南至北激勵人心對印度天神的信愛,神前種姓平等,也無需要血祭,皆可解脫。再後四五百年,完成新信仰的神學解說,商氏的梵我不二論,漸發展為一「準梵我」的不二論。不二的梵我,無體性無行相無分別,同時也在條件限制之下作依附,而作自在天,並顯現為現象界的天神、個我與世間。梵是神,梵之為現象界,不是幻化,是真實的轉變,因實,果實,無不真實。大梵與現象,體同然又用別,現今已是二,不過互相制約。梵創造生成,毀滅解放,關懷攝持,梵、我、世三者常為一有機的關係。自我覺悟我梵的解脫道,此時成了個我皈依梵天的解脫道,梵、我皆獨立實體,梵自存而我依存,如是甚至變二元論。有謂這是因與穆民、耶徒接觸使然,才肯定至上神觀念,梵、我、世都真實無幻。但教理轉變,會由不二論再到準不二論以至二元論,這自印度神學本身說,都可以因是純為盡理而來,自然順遂的發展。

上說印度教「幻」的理路曾經演變,梵、我、世之萬法存有,先從實而又幻,再到幻化不實又實。再說佛教。佛教自立斥吠陀,喜言諸法如幻如化,空無假有,但以印度教立場看仍未出吠陀智慧,講業講識,斷苦解脫,出離輪迴,也算廣義印度教一支。佛教三法印中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二印,可全從下梵說;涅槃寂靜印,滅惑業達不增不減周遍圓滿,應亦回歸上梵第一義。佛教立場當不這麼看,吠陀教你黜多執一,歸為梵我,不論說得如何包含天地,紊然不亂,不外仍一全能全智全嗅的有,未看破無常無我空幻,不得寂靜湛然,入滅度脫。印度教圖拿個「幻」做幌子,佛之覺者視透「空」才分明!然佛教「空」的理路亦經演化,由少說到多談。佛法首重修證,自悟正道出世間,滅世間迷中之招集因、諸苦果。苦集滅道四諦,內道外道都會說,又該怎麼區分?佛陀親自印定的三法印可作準則辨別。既然內道修因行證,戒定慧三學,又怎麼信解?便難免再起異執,十八部紛出,根本說有上座部、大眾部分裂,終為小、大乘對立。大家同尊釋迦,然而領會生前本生及死後有生,無常無我因緣和合生滅作何意義?上座長老以佛身法相而說有,大眾青年重法身佛性而談空。不過這些部派佛教即使談空,最多還是過去未來諸法並非實有,再空也是相空性不空,我空法有。故小乘以諸法本性並非盡空不有,聞四諦老實證道果,經典雖言佛身無漏法身常存卻不明講佛性,而成佛只認唯世尊一人。大乘慕成佛,證菩薩利他道,則有新見解:佛果廣大不可思議,性相皆空,我法二空,「空」連著「法身」才提成佛法綱骨。部派講佛身,是壽量無邊威力無限之生身,但能至絕對無漏清淨的,是理佛法身,此佛之為佛根據,非肉眼所見。以佛之教法為法身,小乘停在這裡。及至大乘擴大其義,以佛之法性真如為法身,特強調與應化生身相對的真身。大乘初期般若學,名之法性身,遍滿十方虛空無量世界。法性為諸法總相別相之同歸,各各相頓失前相,相無自性不可得是「空」,融而為一是「如」。法性身為佛之自體,即萬法實相,真空真如,心物一切最常如其真實本相之空。這空無所得,卻非一無所有,當作「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乃一空、假、中三諦圓融的真空假有中道,空不礙有,性空幻有,空有相即,只能由般若即無我執束縛的真實智慧觀照,以之為基礎的,稱中觀派或空宗。法身性空,此岸污染世間與彼岸清淨涅槃的差別全在無明,去掉無明入空,真如實相便是涅槃。大乘中期涅槃學,便要來講這成佛湛寂的心境。或華嚴世界,一心透空起萬象,法界圓融,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別為一乘。或妙法蓮花,純潔完美,示佛意本懷,開方便之權以顯真實,教化行迹即久遠本門,無不微妙,究竟一乘。又欲成佛涅槃,需討根源。或說如來藏性,眾生自性,盡為如來功德含攝胎藏。或說阿賴耶識,眾生心識,一切了別思量,皆剎那有的根本開發轉變,萬法唯識。小乘是有宗,大乘早期空宗說真空,續以中期這妙有和剎那有。大乘後期,中觀和唯識鑽研空有,教卻盛于密教,即事而真,這時的空,盡成不離神佛的有與事了。

(本文係原創,轉載或徵引,請說明出處,並保持完整。謝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