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欢迎大家来坐坐,聊聊
个人资料
悟空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儿女情长 兄弟恩仇

(2014-07-25 09:59:22) 下一个


偶然间看到一则消息:倪亦方老先生过世了。震惊之余,不禁为一个人感到惋惜:倪匡。倪亦方,倪匡的大哥。
 
倪匡,著名作家。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称之为“香港知名作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可是倪匡却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更是地地道道的大陆人、中国人。

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倪匡是内蒙古某劳改农场看管犯人的公安干警,因为生性“自由散漫”而“乱说乱动”,一不留神就成了反革命。于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倪匡骑着一匹老马出逃,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偷渡成功,到达香港。
 
其后的40多年里,倪匡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了有史以来“写汉字最多的人”,其实这个“汉”字都大可不必,倪匡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为写字最多的作家。

1992年,处于对香港回归的恐惧,倪匡再次“出逃”美国,并发誓:“共产党不死光,我绝不回来”。然而,2006年,倪匡又返回被其称为“故乡”的香港定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晚节不保就是了!儿女情长一定英雄气短。”

倪亦方,如果不提他是倪匡的大哥,人们很少知道此人。但是,在中国大陆从事化工或英语教育的人,如果不知道倪亦方夫妇,那有可能都是混饭吃的。

1951年,当父亲迁居香港的时候,倪亦方坚持留在大陆,投身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之后倪亦方去香港探亲,又拒绝了父亲的挽留,在父亲生气不给买回程车票的情况下,倪亦方卖掉了手表“逃离”香港,回到大陆。
 
1957年,倪亦方因不知趣地向领导提意见并顶撞苏联专家,被打成反革命进了监狱。然而,倪亦方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处逆境,对党忠贞不渝”。
 
出狱后,倪亦方忘我地工作,细节不用多说,只看看这一连串的荣誉:

研制的特种炭黑获得中国国家优质银质奖
被评为辽宁省鞍山市劳动模范
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
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企业家
被评为中国石化系统廉洁奉公先进工作者
被评为中国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被评为中国全国劳动模范
获得中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辽宁省鞍山市委发出共产党员向倪亦方学习的决定
……

倪氏兄弟二人的思想和行为竟如此不同。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另一对兄弟:董鼎山和董乐山。
 
董氏兄弟俩早年都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专业,学贯中西。哥哥董鼎山不久赴美深造,曾任报刊编辑、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弟弟董乐山参加了中共地下党,解放后任职于新华社,五七年被打成右派。
 
或许是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轨迹,兄弟二人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减行渐远,以至于最后积怨成仇,分道扬镳。
 
董鼎山曾多次回国探亲访友,讲课。他的文章表达出对中国巨变的兴奋与欣慰,有对亲朋老友的真情怀念,也有对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无情抨击。老朋友评价说:“他爱国之深使他忧国也切”,虽然“针砭时弊,说出这些肺腑之言对他是痛苦的,但是他不能缄默。”
 
相反,经历了反右和文革残酷折磨的弟弟,对于中国社会就不仅仅停留在“针砭时弊”之上了,这位老右派心灵上的那一道道从未愈合的流血伤痕,“经历带来了太深的伤害,回忆是一道化脓的伤口。”
 
身心的创伤使他郁郁寡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说:“即使人可以再活一遍,你肯放弃你的工作,与我交换受一辈子屈辱,坐一辈子冷板凳吗?”
 
不同的信念使兄弟俩产生了巨大的争执和隔阂,弟弟至死都没有原谅哥哥“为中共张目”,也仅仅因为哥哥的一篇书评,厉声大骂,斥为“帮中共讲话”,从此,兄弟俩老死不相往来。
 
1999年1月16日,董乐山身患癌症,病逝于北京。临死之前,弟弟没有给哥哥留下一句话,却留下一个令人震惊的遗言:骨灰不留在中国。1999年3月的一天,弟弟的家人将他的骨灰带离祖国。他在这片土地上的使命已经结束。骨灰被家人安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临近太平洋的一个山岗上的陵园里。也许,若干年之后,兄弟俩能在天国里握手言和。
 
信仰,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让一个人背叛家庭,背叛亲人甚至背叛爱情。我们曾经不屑于一个人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三过家门而不入,面对重病的妻儿与父母不顾而专注于工作的人,可是我们是否意识到像董乐山这样因反共而不顾兄弟亲情,拒绝和解;倪匡离开大陆50多年竟从不返乡,连亲哥哥过世都不回来送葬的行为也是出于同一种思维模式呢?
 
正如董鼎山说的:“在极权社会中成长的知识人士,往往养成一种看事物很极端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非黑即白”,是“文革陋习”。
 
“文革陋习”,在大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有一些烙印,但是可悲的是,有些人带着这种烙印走过一辈子。
 
我欣赏这四位兄弟,欣赏他们对自己信念的坚定不移,欣赏他们的浩然正气和气节,但是我却不能理解董乐山带着如此愤恨与积怨走向死亡,更不能理解倪匡既然承认自己“晚节不保”、“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却又离开大陆后50多年不归。
 
既然倪匡最后皈依了基督教,“放下了一切”,为什么心里还有那么多的积怨,那么强烈的忿恨?也许倪匡内心从来都是江湖的义气和嫉恶如仇的悲情,这也难怪他用个人的恩怨来诠释民族与国家的历史,他那世上码的最多的汉字也终究免不了囿于魔幻和武侠的小圈圈。
 
董乐山和倪亦方已离开人世,活着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放下恩怨,扔掉政治斗争的狭隘,从而唤醒内心深处宽容友善的宗教情怀呢?
 
在今年香港第二十五届书展上,倪匡的自传《倪匡传:哈哈哈哈》与读者见面了,历尽人间的沧桑之后,大概也只有哈哈哈哈四声大笑可以包容世上一切难以包容的东西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