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太平天国史杂谈(8)--“小阎王”张宗禹

(2004-01-12 06:39:48) 下一个
太平天国失败后,余部在赖文光率领下和捻军主力张宗禹会合,继续抗清达4年之久,其间 有很多人和事都是值得人们回忆的。 张宗禹,绰号:“小阎王”,捻军创始人张乐行的族侄,早年追随张乐行起义,名冠皖省。 其后,捻军一度进入低潮,张乐行被清军所杀,张宗禹旋即和后来的赖文光合兵一处,张宗禹不计较个人地位(他是捻军实际上的第一号人物,名义上是幼沃王张禹爵),和捻军诸将公推赖文光为主帅。完成了新捻军的组建。 张宗禹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唯一连续挫败三个被清朝称之为“柱石”的第一人,曾作为陈玉成 之后又一个被清军感到恐惧的重量级人物! 1866年9月24日,张宗禹率捻军一举突破曾国藩辛苦酿就的“贾鲁河防线”,此次打败曾国藩直接导致清朝剿捻政策的首次破产,而且,就曾国藩本人而言,这是他自靖港之后又一次 亲自督师遭到的惨败。 1867年1月23日,张宗禹在陕西灞桥设伏,一举歼灭陕西巡抚被曾国藩曾经捧上天的湘系的所谓思想家、军事家刘蓉及其麾下14000人,陕西震动! 同年10月,张宗禹再度出奇兵大败号称“当代武侯”的钦差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 在接到东捻军的告急文书之后,张宗禹率军连夜渡过黄河,再败左宗棠,经山西、河南进入河北,军队的 前锋直抵卢沟桥!清廷大惊失色,宣布京师戒 严! 西捻军兵贵神速、锐不可当,湘军名将刘松山等人只敢尾随,而不敢接触。 西捻军进入京师附近以后,满清贵族震恐异常,这是继太平军北伐以来又一次的大规模的围攻京师的军事行动,而且此次的距离较之北伐军更接近北京。恭亲王会同醇亲王调动神机营 保护北京,继而,大骂李鸿章、左宗棠、官文等剿捻的主帅,严令火速入京勤王。这时候, 云集北京附近的清军多达20多万,而张宗禹只有60000人。而张宗禹并不畏惧,同敌人在河北境内连续作战多次,阵斩清军20000余人,李鸿章因此被拔去双眼花翎和褫夺黄马褂。 1868年4月27日,西捻军进抵天津,清廷再次宣布京师戒 严!并且立刻调动崇厚的洋枪队来 助战,而且,正式约会英法军队给予协助。英法专门出动军舰进行拦截。据当时的史料记载 清军为了剿灭张宗禹,花了自立国以来的最大力气!统兵大员共有:两亲王、三大臣、一总督、三巡抚、四侍郎、一将军,阵容异常强大。湘军、淮军的几乎所有名将均参与战斗!曾国藩亲自为之办理军饷! 最为精彩的天津外围战打响以后,张宗禹英勇向前、一马当先,直取李鸿章,李鸿章平生以 卖 国为主业,哪里会料到张宗禹会直接杀奔他来?吓得滚落马下,极为狼狈!淮军名将鼎军统领杨鼎勋(提督)前来救应被张宗禹当场击毙!如果不是李鸿章的亲军护卫拼死,李鸿章很有可能被张宗禹杀掉或者活捉,这件事李鸿章多年以后,尤心有余悸,他在《复陈做梅 观察》一信中写道:“张总愚(张宗禹的蔑称)则似刘(刘邦),专以智取,老亮(左宗棠)绝非敌手。余至今觉有余悸。” 张宗禹后来因为众寡悬殊,而且划地为守,终于重蹈东捻军的覆辙,于1868年8月16日兵败 徒骇河,后来,张宗禹隐姓埋名达20多年,落户沧州,1892年病故,死前向周围邻居透露出 自己的真实身份。据说张宗禹晚年仍然怀念当年驰骋沙场的情景,情不自禁的时候大喊杀字 ,别人均以为他是疯子。 张宗禹大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三位号称“中兴名臣”的满清的最后倚为长城的人物 ,这是无人可以企及的。 名将一称于张宗禹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