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民国史杂谈(12)--毛泽东与蒋介石

(2004-01-12 09:45:19) 下一个
毛泽东和蒋介石打了一辈子交道,成为死敌直至最后,如果今天我们重新来看他们当初在重庆的那一张唯一的合影,就会觉得真是比较有意思。而我感觉,即使大家多年以来互相以匪徒来称呼对方,而内心深处,毛和蒋都是不免惺惺相惜的。有一件事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他知道蒋介石从不吸烟、从不饮酒,而毛泽东自己烟瘾很大,然而,在和 蒋介石会谈期间,毛泽东竟然一颗香烟也没有动,只是不停的喝茶。事后,蒋介石对身边的 人说:“你们研究过毛泽东吗?据说毛泽东在延安时每天要吸一听的香烟,但是,他知道我 不吸烟,居然在我面前一颗未吸,其人的坚毅实在难得,也实在可怕。”由此可知,二人是 彼此洞穿肺腑的。 抗美援朝以后,蒋介石就和蒋经国说:“以后,台湾可以高枕无忧了。”蒋经国不明其故, 蒋介石说:“毛泽东是最讲斗争的,国外的事情一旦平静了,他就不可能不斗争了。”果然 此后开始反右直至文革。蒋介石的政治目光是非常敏锐的,他最早看出共产党借着孙中山的 三大政策进行和平演变国民党的现实,而此时国民党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点,陈独秀的总体设计就是通过溶入来达到共产党全面取代国民党或者同国民党并立的局面,但是 ,他的后面没有枪杆子支撑,而且,他没有看到危险正在向他们逼进的同时把所谓危言耸听 者打成盲动,所以,恽代英说他是独夫家长。当时,连薛岳这样的国民革命军的高级将领都站在共产党一边,蒋介石动手之前,薛岳居然给共产党通风报信,最为戏剧化的是,此公竟然问共产党要不要反击国民党。难得他后来做了追击红军的总指挥。不过,蒋介石借重李黄白来清党也说明第一军中,蒋介石已经有指挥不动的迹象了。虽则在1927年的时候,国民党 宁汉双方都认识到了共产党是空前的敌人,但是,把这一想法贯彻始终的恐怕只有蒋介石。 我在翻检明末历史时,有了一个假设,如果崇祯假以袁崇焕事权的话,袁崇焕所作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和满洲人议和,因为糜烂的辽左太需要修养了,而满清以一隅对抗九州,同样需要 必要的战略调整。当然,明朝的显得更加迫切一些,然而,崇祯没有这样做;南明时期,大敌当前,农民军虽然就抚于旗下,但是,双方的摩擦一直处在升级的状态,南明的统治者怯懦无能,藩镇跋扈难制,欲为南宋之续仍不可得。时间转了三百多年以后,中华民族再次面临几乎同样的背水一战的局面,身为当时主宰中国全局的蒋介石显然做的比崇祯要好。他竟然放弃了他一贯剿共的主张,和敌人坐到了一起,虽然,你可以强调是西安事变和以后的八一三惊醒了蒋,但是,如果蒋的本心不是站在抗日的这一边,恐怕最后也会成为汪精卫的同道。我认为,蒋介石在1937--1945年这八年之间应该是相当出色的政治家,他看清了大局 并且努力实践之。使得中国没有再继续重复上演甲申的悲剧。 是不是只有蒋介石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个局面的翻动呢?不是,还要有毛泽东,可以说,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毛泽东和蒋介石把中国的民族大义和生死存亡都放在了党派内讧之上,真正做到了可贵的“兄弟阋墙于内,犹外御其侮”这一点。记得在八路军更换帽徽的时候,大雨倾盆,很多红军将士心中不满,以朱德、刘伯承为代表的红军首脑带头把青天白日戴在头顶,他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中国人众志成城的决心,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策略,这是战略, 但是,仅仅是战略和策略而没有应具备的胸怀和眼光,能够达到吗?李自成不就是例子吗? 一方面,蒋介石疏缓了对于共产党的压制,另一方面中共暂时承认了蒋介石的领袖,经过十年的血战的国共双方为了整体民族不再沦落人手而做了最大限度的内在协商和牺牲,仅仅就这一点,毛泽东和蒋介石在中国历史上都应该被添上浓重的一笔。 如果你看过毛泽东起草的《祭黄帝陵》这篇文章,你就会为这个影响中国多个世纪的政治家 的雄浑所感染;如果你读完蒋介石的《庐山讲话》,你也会因此对这位曾经被历史的迷雾湮没了多年的真正的民族主义者的胸襟所震撼。诚然,在国共合作期间,很多次反复和倒退, 很多次暗斗和明争,但是,毕竟没有决裂,毕竟最后一起赶走了日寇。太平有象、日月重光 之时,我们再来回顾这段沧桑的经历,我们能不为这些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杰出的政治家的 政治决策叫好吗? 一九七五年,毛泽东听说蒋介石死了的消息以后,说道:蒋介石毕竟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他是不甘心作亡国奴的。这句话是隔岸的敌人对他的评价,我以为胜过台北的哀乐和国葬。 次年,毛泽东逝世,他和蒋介石打了一辈子,最后,二人是平手。蒋介石在台湾反省自己在 大陆的错误;毛泽东在大陆则重蹈蒋介石和其他一切历史悲剧人物的覆辙。如果能在九泉之下相会,我不知道蒋介石和毛泽东能否再度握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