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正文

第3集:民居建筑

(2006-06-11 23:26:16) 下一个
        曾有人比喻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固体的文化。的确是这样,走进徽州,给人印象至深的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下徽州的建筑。从高空俯瞰就会发现,在青山绿水花丛中,总有黑白相间的老房子蹲伏在那里。以黑白为底色的古建筑,在青山绿水的背影下就像是一副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长卷。青山逶迤,绿水蜿蜒,树影婆娑的水口,峥嵘矗立的牌坊,粉墙黛瓦的民居,伟岸宏大的祠宇,桥吐新月,塔摩苍穹。徽州就像一副宁静自得的桃花源画卷,也像是一座露天的古代建筑博物馆。徽州的古建筑代表着历史,她饱经沧桑,又平静自得,有时候她甚至像是老人,或
者就是历史本身。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房子是有生命的,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梦想和性格,更有着属于各自的神秘,徽州老房子给人总的印象是封闭的,虽然它在表面上看起来是那样明快淡雅,徽州民居的外墙都是用砖砌成,表面涂抹白石灰,室内的间壁大都以木板构成,整个房屋是框架结构,很坚硬也很牢固。徽州的老房子从不给人以华丽之感,它一概以用小青瓦而几乎从不用琉璃瓦,门楼和屋内的石、砖、木绝少用五色勾画,隔扇、梁
栋等也不施髹漆。徽州就是这样的崇尚本色,大气而朴实,不动声色坚持着自己的审美观念。

        从整体风格上,徽民居显得殷实和精巧,有点儒雅,更有点莫测高深。除了粉墙黛瓦外,在当地被称作“五岳朝天”的高低错落的五叠墙或马头墙,也以其抑扬顿挫的起伏变化体现了徽州民居的独特韵律,这样的感觉就像由萧或者是由古筝奏出的曲子,余韵悠远。

        老房子屋角上的饰物也很多,总是有一些带点抽象意义的画,代表着吉祥和丰收,体现了农业社会人们的共同愿望,虽然每个村落基本上是同祖同宗,但在建房时依然不与邻共墙,这就形成了狭窄的小巷,仅容一人通行的一人巷也到处可见。曲曲弯弯的小巷,纵横交错,相互连通,把徽州的村落编织成形形色色的迷宫。

        民居的内部与“五岳朝天”并称的是“四岁规堂”,这也是徽州民居的主要特征。徽州民居往往在进门之后便是天井,天井居中组成了整个房屋的结构。天井不仅仅有着肥水不留外人田的意味,更多的还是一种上古之风,也可能来源于中原一带原始人类的穴居方式。

        徽民居的特点当然是徽州人意识和思想的体现,从建筑学的一般角度来说,通常把徽州的古民居分为七个部分:庭院,大门,门厅,天井,厅堂、厢房,格门、格窗,屋顶、火巷。这样形式上的分类可以让人们一目了然。

        “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这算是徽州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井”指的的是天井,而“雕花”则是指的徽州民居无所不在的“三雕艺术”了。跨进居室目之所见,那华板、柱棋、莲花门、天井四周、上方檐条、沿口、下方石墙裙、屏门隔扇等等,都是一些精美无比的砖、木、石雕构件。

        徽州古建筑中剔透玲珑的砖、木、石三雕可以称作民居中的精华,甚至可以说是民居中的眼睛。三雕的内涵包括: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楹联以及戏文故事等等,还有一些几何形图案。有写实记像的,也有写意变性抽象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这些三雕艺术是当地人生活的写实,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体现了强烈的艺术创造力。

        徽州人不爱露富,不张扬,从民居中也可以看出,徽民居从外面看平淡无奇,但却极重视内部建设,那些精美艺术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都是建在屋内,愿意“锁在深闺人不识”,独自欣赏,独自品玩。这当中除了具有一种审美意识之外,应该还有着一种狭隘的提防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徽州民居的厅堂庄重而严谨,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曾有人说:中国人的厅堂就是西方人的教堂。这是指的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教育意义,徽州民居简洁的陈设,书卷气十足的布置,宁静而不失庄严的氛围,包括各种各样的对联,都在传达着徽州人的理想和愿望,表达着人们对于文化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