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笔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正文

陈冠中:看北京的一百种视角

(2006-06-03 21:21:57) 下一个

《在北京生存的100个理由》徐淑卿、沈帆编(台湾)大块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8月版 定价:880新台币

    近

年国内外写上海的书比写北京的多,令一些北京粉丝忿忿不平,其实在北京是要看你降落在哪里,稍转向就可能找不到北。芜杂,是因为头绪线索太多,你的北京可能不是我的北京。我知道十多年前,很多老外直把偏东北的酒仙桥那边的丽都假日酒店当作是北京的城市中心,而我自己在北京住了前后九年,至今还基本上离开朝阳区就算是出游———上述地点在不久前大多还是郊区农地。

    我们常看到上海人与北京人的反差对比,但现在谁是北京人呢,只能再做一个比较,连一个新字都不够用,且不说三代在这里的老北京本身就需要细分,民国时期进京的人士是新北京人,1949年以后来的已应算是新新北京人,再排下去,改革开放后进城的和扩市后的郊区居民应叫新新新北京人,至于一些长住北京的外籍人,只能是“其他”北京人。大家对北京的体验、记忆与期待是不一样的,我们真需要大量的论述,才能较像样地拼出一个北京的临时图像。

    来北京玩几天,然后去西安、拉萨的游客是幸福的,光是观光世界级的历史文物已不枉此行。自命较认真的初次游客,譬如那些要去逛潘家园或非去利群吃烤鸭不可的文化客,也只需要翻一下《孤寂星球》或本地《这是北京》每年度编的英文北京指南就够使了,可能已经是过量了。

    但喜欢文化的重访者呢?北漂呢?在京住了一段时间,仍没感到熟腻者,如我呢?我们知道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大场域,不管过去与现在如何毁它灭它,不管它有多少不足与讨厌,它还是伟大丰盛的,作为基本知识,随随便便可数出一百个以上、非知不可的谈资,但我们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谁来照顾我们这些杂食者?我们应看哪一本书?答案是没有一本书,你要看的是很多本书。

    台湾大块文化出版的《在北京生存的100个理由》是为文化杂食者而设计的,如满汉全席的每一道菜都给你试一小口。《化石》一节十一章,由中轴线写到北京的海,《天地》十一章,由看不见的隆福寺到沙尘暴的美学,《人》十一章,由清华园和燕园到小脚侦缉队,《转变》十一章,由八大胡同到阳光灿烂、动物凶猛的大院,《新》十二章,由新东方学校到北京血拼地图,《爽》十四章,由北京的香烟哲学到没有招牌的酒吧,《飘》十章,由艺术家村宋庄到来自他乡的胡同串子,《隙缝》二十章,写到红门雕刻时光盒子万圣迷笛马克西姆老莫高碑店潘家园……可见选题之心思,兼顾着经典传统与当时得令,从文字看,执笔者有地道北京人、学者、北漂与港台文化人,都不是在写导游,而是带功摆姿态的,每人多少融入些个人视角,故不乏可读性。

    当然,一百篇文章远不足说遍北京,何况,每群人的“一百”是不一样的。

    《在北京生存的100个理由》拟出的是喜欢文化的重访者、北漂、在京住了一段时间仍没感到熟腻者的“一百”。

    老舍《四世同堂》小说里有个英国人叫富善先生,是个在京住了三十年、热爱一切旧的中国文化的“北平通”,“他的眼睛变成了中国人的,而且是一个遗民的”,他最讨厌新的中国人和那些到北平来旅行的外国人。今天的富善先生应该看些什么书呢?姜德明编的《北京乎》和邹仲之编的《抚摸北京》收集了最多文人写北京的文章,从上世纪初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相信在北京呆久了的人都会看得津津有味,不过里面很多作家是外来的,有些文章读起来更有点夹生味儿,但这不影响这些文章的可贵,只是上几辈的富善先生们和京味遗老遗少,当时恐怕还看不上。

    谁也不敢包办北京。

    林语堂在《辉煌的北京》中说,才住上十年就说了解这城市,是勇敢的妄言。老向说:“我在北平住三十年了,但是我不能说已经认识了北平。”看北京真是一百种视角也不嫌多。

    北京可写未写的更多得是。譬如说,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我对此间生活一无所知,在北京却对官场留白,我反问自己还算懂北京吗?当然不算。

    只是,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才有个当代的德龄公主(其实是郡主,1911年就写了《清宫二年记》),或来个揭北京上流社会底的,如《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的再世张恨水?奈何就是没人没文没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