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清longhair

走走看看, 天天天蓝; 风清云淡, 轻舞飞扬
个人资料
longhair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穷游法国(六): Le Mont-St-Michel圣米歇尔山

(2012-08-21 17:37:18) 下一个


其实,帅哥叔叔跟小朋友说的时候,我只在心里感叹他的帅去了,并没能听得十分地认真和真切,所以,只得了个大概:他说,以他的经验,这些鲜花很可能就是当地人送的,因为当地有很多人一直与美国有着联系,他们经常会代葬于此的美军
将士的战友亲人、来这里看望他们的。

离开美军公墓,我们开始驱车赶往两小时车程之外的圣米歇尔山Le Mont-St-Michel)。

对了,提一个小插曲。我们的车租了两天了,开到美国公墓、停车场里停车的时候,大朋友才终于在偶然之间,找到了挂倒退档的小按纽。我们终于可以,少了一大点在法国开手动车的紧张,可以轻松的挂档倒车了。:)

好了,言归正传。
圣米歇尔,其实是属于诺曼底的,不过,因为它的著名和独特,所以,单独成篇了。

据网上言,大文豪雨果曾说:
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更有人说:没来过圣米歇尔山就不算到过法国。圣米歇尔山著名和独特,由此可见一斑。1979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圣米歇尔山 是一个方圆 900 米、 80 米的花岗岩岛通过一个于 1877 年修建的堤坝与大陆相连。它的岩石与海湾是连成一体的,部分海湾已经填满

1)


之前在网上定旅馆的时候,看到
歇尔山上和桥(堤坝)的那段,旅馆选择不多,贵且评价不高,所以就定了一个去那的路上,离那不到十分钟车程的小旅馆。一直都没想这会有什么不便,直到我们登记好房间,放下行李,开车过去歇尔的时候。

在路上,很快我们就遥望到远处的歇尔了。我们想靠近一点,看看歇尔的夜景,好好拍几张夕阳美妙光线下的靓片子。结果,在距离堤坝还很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我们无路可走了。转来转去,就转不出那个硕大的停车场,因为除了我们进来的这个口,所以的出口都是有杠子拦着。看到有辆车正停在一个挡杠前,我们也开过去,想问问是啥情况。

没想到还是一对香港同胞,他们说,试了半天了,想付费通过也未果。大朋友一细看,那里有个可以通话的按键(后来发现不少收费器都有这个功能,包括高速公路上的),于是就按了并跟里面对上了话。原来,那时侯,歇尔开放时间已过,我们没法开车进了,除非是住在里面旅馆的客人,可以用旅馆的密码进;想游览,得第二天再来,车也只能停这里,付停车费就可以进,里面有穿梭巴士过堤坝,上山不用门票(进隐修院需要门票)。

那么,我们只好灰溜溜的呆在路边,远远得看日落圣米歇尔山了。不过,路上没车、路边是漫漫田野,很是恬静,除了山太远看不真切有些遗憾之外,其他的浪漫感倒也没逊色多少。

2)

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来到了这里。日光里的圣米歇尔山,又是另一番风味。

3)


太阳很大,风也一样大,见不到水,却有海风的感觉。

停了车进去,走了好远好远,走过了一片田野,好多餐馆、旅馆,还有一个市场,才终于到了可以坐穿梭巴士的地方。这时候,我开始跟大朋友叹了,早知如此,当初多花点钱,住在里面就好,省停车费、省脚力、还灵活自由。

4)


坐车过了堤坝,下了车上了岛,过了一段栅板路,进了城墙,就是陡峭的小路了。路通向修道院,而路边是村落里十五、十六世纪的建筑。

5)


狭窄的小道

古时,这里是凯尔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708年,亚夫航什主教欧贝,岛上最高处修建一座神殿,奉献给圣米歇尔大天使,此地便成为重要朝圣只地,故称米歇尔山。圣米歇尔是战事之神,在中古世纪的宗教信仰中,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性。

6)


公元
969年,本笃教会在此兴建了隐修院,山下也逐渐发展出村落的形式。1211-1228年间,在岛北部,又修建了一个以梅韦勒修道院为中心的6座建筑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罗马教堂的风格。岛上还现存有11世纪罗马式中殿和15世纪哥特式唱诗班席,13-15世纪的部分城墙和哥特式修道院围墙等。

圣米歇尔山上设有坚固的堡垒和城墙,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成功地抵御了英军的攻击,所以,他不仅是军事建筑的典范,更成为法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法国大革命以后,教会的修士遭到解散,隐修院 1863年均被充住作监狱,直到1874年才被视为历史古迹,获得大规模的整修,工程迄今持续进行。

进入Abbey修道院,通过具有防御功能的守卫厅后,从大楼梯就直接攀爬到了第三层,也就是顶层的大平台。小路右方即是修道院附属的教堂。

7)

圣米歇尔教堂:

圣米歇尔教堂的建造,从1017年投下第一块基石到1080年落成,持续了60多个春秋。教堂分祭坛、耳堂和大殿三个部分。由于高低不平的山顶无法提供宽阔平整的地基,人们便沿山坡修筑了几处建筑使教堂修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大教堂呈十字形,正面是建有三扇拱门的大门廊,从门前的平台上即可俯瞰大海。教堂集罗马与哥特建筑艺术于一身,典型的罗马风格大殿和哥特式的三层圆形祭坛。这种教堂的风格在诺曼底一带很有代表性,曾经风靡一时。

大教堂建成以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朝圣者,把对大天使圣米歇尔的崇拜推向了巅峰;圣米歇尔山也更是披上了神奇的面纱,在诺曼底无数教徒的严重无异于东方的耶路撒冷。由于圣米歇尔的无限感召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一直是这一广大地区行政管理与精神统治的支柱。

圣米歇尔山周围通常是被广阔的沙滩所包围。平台正是俯瞰海湾美景的好地方。

8)


9)


10)


11)


在海水潮夕的作用下,
河水的入海口总是发生迁移。 据说,圣米歇尔山的海潮是很壮观,看着这么阔大的海滩,潮涨之下,很快就会没入海水之中的,都可以想象那潮的迅猛。很遗憾,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这奇观,只好转一段网上的介绍。

“圣米歇尔山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闻名遐迩,最高潮与最低潮时海平面的落差高达15米。由于海湾深水区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时大海距离岸边有1520公里。通常涨潮的速度相当于一个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时4公里,顺风时速度则增加到每小时30公里。因为圣马洛海湾潮水如此"善变",流传着许许多多可怕的故事,比如,会追赶骑士的涨潮,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满载货物的马车,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惨死去的旅人,等等。据说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墻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靠的就是它的天险,每天作战就只要守住半天,当潮水上来时,敌人就不敢再犯,而使得守军得以休养生息。

潮水落差巨大,涨潮时速度惊人,如今,许多游客就是冲着这潮汐的声势而来。过去,整个岛屿曾被海潮淹没过,许多来此朝拜的人因此而丧生。在岛的入口处,设有海潮涨落的时刻牌,涨潮时不允许游客到海滨游玩。最大的海潮到来时,退到18公里之外的潮水,会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奔涌而来。很多年来,涨潮时再也没有淹没整个岛屿,不过,如果有一天曾淹没西西森林的海啸再次奔涌而来,或许会再现昔日的景观”

从观景的大平台下来,就到了修道院的内院。

12)


修道院虽然经诸多建筑师设计,但依然保持着朴实无华、古色古香的格调,令人无处不感受到本笃教徒那静思冥想、严苛简朴的苦行僧生活。

13)


内院及其回廊

14)


回廊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品,其圆柱看似纤圆脆弱,但实际上它们却支撑着回廊那专看风景的页岩大屋顶。廊柱的排列错落有致,其梅花形的格局使柱头是对角拱顶的台基,从而形成了柱林之上的连拱廊。

15)

回廊经过设计,显得特别轻巧,以双排石柱错开的排列方式,营造出变化多端的视觉效果。

通过回廊,穿过修道院的食堂就下了了第二层。那里有过去用于接待国王也贵族的贵宾厅,有用于支撑上层修道院附属教堂的、歌德式的巨柱地下小教堂,还有一只建于1820年的巨大转轮。巨轮仿自中古世纪工地建造专用的动力轮,在修道院被充作监狱期间,专门用来运送囚犯的食物。

从二层下来便到了一楼,位于贵宾厅正下方的施舍厅,使修士接济穷人和各类朝圣者的地方。

看完出来就感叹,这里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修道院,它的整体设计绝非其他任何修道院可以比拟的,是完全依据金子塔的山形,围绕着花岗石山向上建设而成的。难怪小朋友又说那句,他在法国说得很多的话:那个时候,他们怎么建的这个呀?

16)

最后给大家上张全景。你们猜猜这是进去之前、还是出来之后拍的,为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longhai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oon1210' 的评论 :

谢谢你美言。有点小好奇,这是两年前的老帖子,这位妹妹还是大侠怎么会现在看到的呢?
moon1210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
moon1210 回复 悄悄话 xiexie
陈默 回复 悄悄话 几篇一起顶了。

青清的旅行计划做得无可挑剔,以后去玩心里就有谱啦。
小泥山 回复 悄悄话 真不错,很特别的地方!

谢谢长发,你真的很有心,分享这么多旅行的细节,对以后要去的人很有参考价值。

最后这张照片,是你进去的时候拍的,因为所有的人都在往里面走,对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