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神农故乡--沩山,沩水的人文史话和景观

(2007-07-18 19:35:51) 下一个

                                
亦文

农耕文化的始祖姜姓炎帝,又称神农氏,从其发现水稻,试种推广,到尝百草奠定中草药的基础,一生的活动几乎都在湖湘地区,死后葬于酃县。一些学者根据新的考古发现推测,湖湘地区,应是华夏文明的又一源头。

              
                         一.重镇黄材的远古身影

在诸多的发现中,沩水上游黄材出土的青铜文物和大沩山蕴藏的丰富的文明景观,引发了人们对远古呼唤的特殊关注和兴趣。

长沙以西二百多华里的大沩山,属雪峰山脉,位于湖南宁乡,安化,益阳三县交界之处,最高处海拨927米。在半山之中,有一片田连阡陌,小涧流水的世外桃源。相传,舜的儿子沩曾受封于此,故得沩山之名。

沩水起源于大沩山麓,其流由南北两坡,沿山萦回而下,蜿蜒一百五十公里,穿越宁乡和长沙的望城县境汇入湘江。在修建黄材水库之前,江水浩翰,舟船来往如梭。木排和竹排源源不断地把山区的木材和竹料运往长沙。沩水上游的重镇黄材的老一辈人,很多都以放排为生。修筑了号称中国第二大土坝的黄材水库之后,沩水潜入平湖,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和功能,但又造就出另一番平湖美色。

黄材位于沩水上游,水库土坝之下,过去是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的大区。此地姜姓人家甚多,历史上就有“黄材姜难吃”之说。沩水横穿黄材首府大沩古镇(现名黄材镇)而过。七十多年前,当地农民集资在沩水之上,架了一座木石结构的拱桥,取名姜公桥。当时,宁乡籍名人,民国监察委员何瀚文曾受乡亲委托,为此桥落成,向于佑任等一批社会名流征联,结果均不能获得乡亲们的认可。后来,选中的竟是镇上一名小学生的作品:利涉已多年,垂名有自;功成虽一姓,济物无私。于佑任得知,大为感慨,亲笔书此联于桥头。当地文化底蕴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遗憾的是,此桥毁于“大跃进",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四平八稳的水泥桥,那位天才学童的楹联和于佑任的手书也随风而逝。

 



         
四羊方尊

最初让世界从这一重镇看到中华远古文明 身影的,是一九三八年出土的商代四羊方尊。这年春天,
 家住黄材月山铺的农民姜景舒兄弟,在山上挖土种红薯时,锄头碰到一块硬物,两兄弟继续挖下去,这件沉睡在地下3000多年的商朝末期青铜四羊方尊渐渐露出了瑰丽的身影。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345公斤,是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出土后,被黄材镇的古董商以400银元买进,经过保甲长层层盘剥,姜氐两兄弟仅得248元。据说,很快又以上万银元转手到了长沙,但随即被当时的政府没收,交由湖南省银行收藏保管。1938年下半年,湖南省银行为避战乱,西迁到了湖南西部的沅陵县。不久,四羊方尊就在日军的空袭中,炸成了20多块。1952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专家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的仓库中,找到了四羊方尊的碎片。修复后,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其四大镇馆宝藏之一。

传统的观点认为,夏商时期,华夏文明不过长江。持此看法的学者认为,四羊方尊工艺复杂,做工精致,应产于中原,而后被人带入沩水上游地区。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方尊上的蕉叶形图案和体现的风格,为何散发出浓郁的南方风情。而且,随后一系列的商代文物在这一区域大量出现,加深了人们对传统说法的疑问。

 



           人面方鼎

一九五九年,
黄材乡的一位农民上山开荒种地,挖到了商代青铜人面鼎。他没意识到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把人面方鼎砸成了十几块碎片当作废铜卖给了当地的废铜收购店。经专家追回修复。方鼎的四面一个大而醒目的人面主题纹饰。人脸颧骨凸起,双唇紧闭突出,具有南人的特征。鼎腹的内壁有铭文“禾大”二字,“禾”字象形,是江南稻谷成熟时沉甸甸下垂的形象 现存的中原出土的商周青铜方鼎,有四面鹿头纹的,有四兽纹的,就是没有四面饰人面纹的。历代的金石录也未见记载。它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出土的人面青铜方鼎

 



         兽面纹铜瓿

几年前,黄材镇几名儿童在沩水河游泳时,在河沙中发现了一件瓮形青铜器。据专家初步鉴定,这件青铜器名称为兽面纹铜瓿,铸造年代在商末周初,距今约有3000多年历史,铜瓿是商周时代的一种酒器,国内出土较多,但体积都小于这件兽面纹铜瓿。此次发现的兽面纹铜瓿,通高62
.5厘米,顶端开口直径为58厘米,最大腹径为89厘米,重量55公斤。铜瓿体积和精美程度均为国内罕见。

 



        
西周古城遗址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黄材沩水岸边,名为炭河里的地段,发现了西周古城遗址,
1973年和2001年曾进行过小规模发掘,2003年到2004年进行了大规模发掘。

这一发现,被定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目前,已发掘了西周早期大型建筑基址、城墙遗址,城内保存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城外新发现保护面积为21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达40多万平方米。

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黄材地区先后出土商代青铜器和各类古陶,玉器等文物二千多件,件件珍奇,不少还属国内首次发现。在炭河里地方国古城发掘之前,此地还出土过商代铜铙,铙中藏有240多具小铜斧。铙是编钟的祖先,斧应是该地的货币。从铙的图纹和斧的式样来看,都与同期中原地区使用的不同,处处展现出南国的秀美和精细。

如果这些青铜器,陶器和玉器孤立地作为一批古文物出现在这一区域,很难说它们代表了一种远古文明现象。但是,随着古城垣,用于宫中享乐和祭祀的乐器以及货币的发现,它们逐步被历史发展的逻辑贯穿一起,华夏文明的另一源头的神秘面纱正一层层的揭开。

 

                    二.虚实相间,烟雾萦绕的史实和传闻

 

驾舟从古青洋湖(现黄材水库)沿沩水而上, 碧波荡漾,清风徐来,两岸奇峰突兀,云腾雾绕。抛开尘世的喧嚣,沏一壶沩山香茗,静静地回味茶的香醇,风的甘甜,任思绪随幽幽禅意,去探访远古文明在这风光如画的山水之间得到的沿续和承传,会使人产生一种超越时空,回归古时的感受。

 

 


                 古青洋湖(现黄材水库)

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唐代禅派风水大师司马头陀云游到此,走的也是这条水路。他看出这秀水青山中的悠然灵气和丰富的古文明沉淀。觉得此处是块弘扬禅学的风水宝地。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开创佛教“清规戒律”的百丈禅师。当时,百丈禅师正在江西大雄山弘扬佛法,门徒甚众。

百丈禅师怦然心动,想亲临开拓主持。司马头陀直言,这块宝地将要成就一代宗师,以大师的慧根,仍不堪担此大任。百仗问道:我的大弟子华林如何?司马头陀答曰:何足挂齿。百丈又问,此人现在何处?司马头陀笑答:心外无佛。百丈顿悟,想起了与门徒灵佑的对答。

冬夜,百丈禅师一觉醒来,伸手探探床前的火炉,尚有一丝温热,于是吩咐侍立一旁的灵佑说:你拨一拨炉中,看有无火种? 灵佑拿起了根柴禾拨了两下,说:师父,炉中没火了。百丈禅师起来,深深一拨,火星闪烁。随口说道:火如心性,迷时不见,悟时乃逢。灵佑听了有如醍醐灌顶。

次日,灵佑随百丈禅师上山劳作。百丈问灵佑:火种带来了吗? 灵佑随即拾起一根柴禾吹了两下,递给师父。百丈禅师惊讶,灵佑一夜开悟,青胜于蓝。

唐宪宗元和末年(公元820年),灵佑被选派大沩山,在天竺峰下七星坪结草为庵。讲道传法,著书立说,成了禅宗之后五家九宗最早开宗成派的一代宗师沩仰宗。他所著的《沩山警策》成为历代禅学入门必读经典。

 

                                                                     

                   密印禅寺

唐代宰相裴休被贬谪潭州(湖南)观察使时,常与夫人一道来大沩山与灵佑法师切磋佛学。裴休官复原职后
申奏朝廷,经唐宣宗准奏,敕建密印禅寺。在灵佑法师主持修建密印寺时,裴休和夫人陈氏捐钱出力,留下许多美好的传说。

禅寺珍藏的《大藏经》相传为裴休亲书裴休之子,那个曾把白娘娘压在雷锋塔下的法海和尚,当年高中状元,却被其父以代唐太子李恒出家为名,送到密印寺出家,做了和尚。从此了断俗缘,走上了与青灯古佛相伴的不归路。

寺内有一奇石,建寺时,僧众成千上万,全靠这石头上的一眼小洞,不断涌出来的油和盐食用。而石上的两个似鞋印的痕迹,就是裴休之妻陈夫人之足迹。寺外的美女笕为全寺供水道,乃陈夫人捐资修建。它用数百块凿小槽的石头互相衔接,从殿后一里以外的龙王井引水入寺,乃禅寺的景观之一。

据史料记载,密印寺曾藏经文5048卷。唐宋鼎盛时期,僧众多达3000余人,寺田3700亩。当时寺内铸有千僧锅,可作1000人的饭。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铸5048斤大钟一口,涂以黄金,置之钟楼,晨夕钟声,数里之外可闻。

自唐代以来,到密印寺参禅,访问的各方人士,不绝于途。沩水两岸,大沩山中留下了他们的虔诚的足迹,美妙的诗章。许多人甚至看中了山水中悠然灵气,在这里找到了身后转世的归宿。

晚唐诗僧齐己,世代为沩山密印寺所属的同庆寺佃农,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留下了大量诗作。《全唐诗》收入其诗作800多首,他是唐代除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位的高产诗人。

如今诗僧已乘鹤而去,但他在大沩山中留下的《听泉》诗:落石几万仞,远声飘冷空。高秋初雨后,半夜乱山中。只有照壁月,更无吹叶风。昔曾庐岳听,到晓与僧同。仍伴随着大沩山中的泉流,浅吟低唱,潺潺而下。

裴休晚年,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依然梦系魂牵这里的山山水水。死后不求落叶归根于祖籍中洲,但愿葬于此地,与灵山秀水相伴,倾听密印禅寺的晨钟暮鼓,经声佛铎。

裴休和陈夫人墓地,距密印寺25公里。背靠沩山,面临沩水,坐西朝东,以花岗石及青石砌成。墓碑刻有唐故相国裴休之墓。碑左右有石刻对联: 亮节高风,乾坤并老; 慈清道气,天地长存。 另有花岗石刻宋代宁乡籍状元易祓所作七言诗:万重云捧古人坟,花木争奇紫翠纷。神气丽天经夜月,山光映水度秋雯。 田犹荷锸耕罗汉,法有金城赖相居。 掷却金鱼逢佛选,至今完壁颂元勋。

灵佑法师圆寂后,肉身不朽,被供奉于沩山脚下,青洋湖畔一座灵塔之中。此处因塔得名,被称之为祖塔,现在这一带都叫祖塔乡。传说,灵佑法师圆寂之初,每隔三年就有新发长出,要请寺里的和尚剃度。一次,剃度和尚想试试灵佑是否真有灵性,有意用剃刀在灵佑的头上划了一道小口,只见血流如注,霎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从此,塔门不再开启,大师也不再让人剃度了。此塔初毁于土改,彻底毁于文革,灵佑尸骨无存。密印寺有田有山,灵估法师属地主阶级,是革命对象。

南宋理学大师张轼(11331180),曾执掌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多年,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闲时,其亦好来此游山玩水,指点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流连忘归。

                 张浚墓

张轼之父乃抗金名相张浚,因重用岳飞,韩世忠等人抗金,受秦桧排挤,贬为潭州安抚史。后复出,封魏国公,主持北伐,出师未捷,客死江西。病时遗嘱:吾当相国,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即死,不当葬我先人墓左。张轼为其父择墓,立即想到了位于大沩山麓,沩水之滨的官山。张轼死后,亦葬于其父墓旁。明代,世宗敕旨,在张轼墓侧建南轩书院,清代同治曾立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三.近代历史人物增添了山水的风韵与神秘

 
当年毛泽东与同学肖子升游学,也到沩山密印寺,曾与住持太虚大师,论剑沩山,海阔天空了三天二晚。据说,密印寺万佛殿有塑金佛像12182尊,其中有一尊为纯金铸造。入得殿来,能找出真金佛像者,将来前程无量,不富即贵。毛泽东当年慧眼睛星,一眼就看出了这尊真金佛。迄今,万佛殿后还保留着毛泽东住过的房间和用过的家具。参观万佛殿,讲解员一定会带你到毛泽东住过三天两晚的房间一游,顺便捎上这段似乎己经灵验了的故事。

                                密印寺万佛殿

然而,文革后期,笔者当知青时,
曾遇到过一位密印寺还俗老僧谈及1918年,密印寺佃农张三元纵火焚烧密印寺和同庆寺的往事。当时,寺中所有僧人,都相信金佛的存在,有两个和尚,为了保护万佛中的宝藏,甚至不肯离开万佛殿一步,最后葬身火海。火灭之后,众人将残砖碎瓦,逐块清理,也未见有什么金佛。金佛的 传说,纯属以讹传讹。本来无金佛,何以出慧眼?毛泽东慧眼识金佛的传说,应是他功成名就之后,造神季节的产物。

肖子升晚年在海外曾出版<<与毛泽东乞讨>>一书,把沩山误写为微山,将他去过的何叔衡家和云山学校的地理位置全都弄错,可见他也只是跟着毛泽东稀里糊涂地在宁乡转了一圈。 

曾与毛泽东一道参加过创建中共的一大代表何叔衡以及谢觉哉,王凌波,姜梦周等中共早期革命家,都出生于这一地区。何叔衡和谢觉哉都是前清秀才,王凌波,姜梦周在省城接受过新式教育。四人曾是小学同窗,志同道合,都作过宁乡著名学府,云山书院的教员和校长,对当地的教育颇多贡献。被当地人尊称为“宁乡四髯”。他们后来信仰共产主义,投身革命,赴汤蹈火,义无反顾。除谢觉哉看到革命胜利,当过内务部长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外,其余三人则在革命的不同时期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生命。

乡里传闻,宁乡四髯,唯谢觉哉大难不死,成就功业,皆因其祖坟的风水好。谢家的祖坟位于清羊湖畔,五马峰下。远远望去,五匹奔腾的骏马自天而降,在清羊湖畔突然回身一转,骤然而止。清羊湖仿佛是天马解饥释渴的天然食槽。风水师称此处为“天马回槽”。说来也巧,修建黄材水库时,洋羊湖水位陡涨,无数古墓葬身水中,而谢家祖坟则刚好在水位之上。天马气定神闲地喝着湖水,无论狂风暴雨,山洪倾泻,水位上涨,从来都只到马前便悄然退去。此中玄机,只有天晓地知。

宁乡四髯的学生甘泗淇原名姜凤威,也出生于离四方羊尊出土的黄材月山铺只有几华里的地方。后来改名换姓参加革命,曾留学于苏联莫斯科,回国后当过红二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后做过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和总政副主任。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其夫人李贞亦被授于少将。是当时中共中唯一的夫妻将星。五九年受彭德怀事件牵连,甘曾受到批判,被控制使用,家中电话长期被肖华指派专人监听。六四脑冲血逝世。乡下的风水先生说,他家祖坟犯熬,不改名换姓将难成大器。那时,他的两个未改名姓的亲兄弟,一个在黄材镇上的小食店当厨师,另一个在乡里作草药郎中就是见证。

此处地灵人杰,景象万千。青铜文物,神秘难懂,应有真相大白的机会。而村言玄语,浅显通俗,妇孺皆晓,却真假难断,只能顺其自然流淌,信舍由人。然而,不论真假虚实,喜好臧否,它们都承前启后,汇入并成就了今天的华夏文明。也许,正是这种是这虚实相间,烟雾朦胧的人文景观,更有风韵,更令人神往!

 

 

 

 

 

 

 

 

 

 

 

 

 

 

 

 

 

 

 

 

 

 

 

 

 

 

 

 

 

 

 

 

 

 

 



此文首发于<<世界周刊>>, 因篇所限, 删去部分内容, 现补齐贴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