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安静

世事烦乱多忧,外不能省其身,内不能察其志,啾啾然无以排扰,唯有素笔书胸臆。字里藏庐焚香,心内淡然飘远。采丹青渲雅意,握点滴现美丽
个人资料
安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的古典文学情结

(2005-10-04 23:59:42) 下一个











无论谁要问我最喜欢哪几本书?都不会得到满意的回答, 因为我根本无从谈起。每一本我读过的书,都会给我留下点什么,我如何再去讨厌它呢?更何况我还有不知多少书尚未去读。可是,我喜欢书,也很尊重写书的人,这里指用心写书的人。

从小就喜欢看书, 随时随地地看。 更确切地说是喜欢看字,凡是家里带字的纸我都会拿起来看看。 这里不包括学习教材。记得刚刚飘洋过海不久,没有书看的日子让我几近发疯。跑到一个大姐那里找书看,她说没有,我说只要带字的就行,结果给了我一本她孩子学中文用的:古汉语常用字典,我照例有模有样的看了半天,这不是笑话。

说起读书,提及最多的往往是名著,我也看过许多名著。有些是真心喜爱,有些嘛是因为它们太有名啦,简直就是学问的代名词,不读的话觉得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别人的惊讶。所以一定要读一读的。在我略微的识了几个字以后,就读了我平生的第一本书,或者说是一本图画册:“二十四孝”。彼时的心得只是应该做一个的乖孩子,而现在的体会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极痛!至今不忘杨香打虎,孟宗哭竹,莱子斑衣,王祥卧冰。。。。。。这些感天动地的小故事。那年网上和一个朋友说起我这启蒙课本,对方接连打过来一串的问号,质疑我是否已近暮年,庆幸我比他想象的年轻的多,然而心情也陡然低沉下来:难道我们真的已到了一个真空时代吗?高堂竟非至亲,孝义也做糟粕?

父亲的藏书不少,但多以古典文学为主。所以我早年读书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诗词歌赋,伴我晨昏,学习驾驭文字的代价就是翻烂了无数本精品典集,遗憾的的是目前想信马游缰的倾诉一下心境,依然不能得心应手,想来自己也太过低能,实在惭愧。红楼梦是我一读即爱且永远不能忘情的书。那里面我可学可思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书内却没有我的最爱,一来是因为无论爱哪个人物都是对其他人物的不公;二来嘛因为我已爱上书外的曹雪芹,我常常捧着红楼去想象他的样子,一个能写出如此奇书的人的样子。最疯狂时,我对朋友们说,如果曹霑生在当前,我一定要嫁给他,结果笑倒了一屋子的人,我依然执着。水浒中我喜欢燕青:一个出身卑微,忠义过人;文武双全,智勇皆备;行止洒脱,淡泊名利的真男子。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可他推金山倒玉柱,于李师师裙下那八拜何止万两黄金可比?此时写来,不禁心下又在赞叹。尽管如此,水浒中依然有着我永远解不开的疑惑:那些好汉们反贪官污吏,杀不仁富绅个个豪情满怀,浩气长存。可是究竟有多少无辜也因他们而断送了性命?单单黑店之中,黄牛馒头,水牛馒头,听听就寒浸浸的发渗!就不论其他行当了。而后,聚义厅前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却因归顺朝庭开始走向离丧。打方腊实在是惨烈。梁山泊究竟该不该招安?小时候想不明白,没成想现在依然不通透,真是白活了这许多年!西游记可能是我唯一一次当是看热闹看的书吧?真的,那时要说有什么想法的话,尽是南天是否有道门?门内是否有座宫?宫内是否有飞来飞去的神仙了?还有就是厨房里妈妈用了多少年的旧家伙什是否会突然冒出一阵烟,变出个什么形象的东西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了林庚先生的“西游记漫话”,深受启发,回过头来再读几遍,理解了所谓童话的久远意义与艺术价值,儿童与成人都是需要童话的,而这中间行走的过程是真实的:路在脚下。“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中最早吸引我却最晚读完的书。开篇一曲临江仙,首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让人荡气回肠;中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又勾起无限人生易逝的无奈悲伤;末句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又渲染出一种淡泊超脱的襟怀。或许是对词的注意力过重,又或许是幼心太稚。后面的纷纷争争,打打杀杀看得不甚耐烦,只多记了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二读三国,是因为五个字的缘故:“老不看三国”,我有个坏脾气,越是有分歧,加佐料的东西我越要看,不想当裁判员,只看自己研究研究为什么?虽然我不老,但真的想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不让老年人看?反复研究过了,为书中一些人的文治武功瞎叫了无数次“了不起”,并崇拜起“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诸葛孔明来,用一张纸端端正正地临了他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以期自戒。其次喜子龙恶奉先怜貂婵。虽然没就内容做更多的评论,倒是迷上了书外的一个游戏“华容道”,抓点空就玩上一会儿,浪费了不少时间。再读三国是小人书的功劳。小人书可以说是我认字的基本工具。很小很小就在家人的指引下翻看,慢慢的竟养成了收集小人书的习惯。偶然在一个书摊上发现了几乎全套的“三国演义”后,不假思索就买了下来,然后几乎跑遍了青岛市终于有幸补充齐全了。少年心切,借着刚得的这股热乎劲,一鼓作气看完了这套连环画。可能是图文并茂的缘故吧,觉得很好看并有些不足,于是再一次打开了厚厚的三国。这一读,读出了让我毕生难忘的九个情节:夏侯敦拔箭啖睛时大呼:“父精母血,不可弃也!”;杨修笑解“绝妙好辞”;刘安杀妻煮肉以媚刘备;刘琦公子三求计;刘皇叔三顾草庐访卧龙;曹操煮酒论英雄;“前后出师表”VS“隆中对”;曹植七步成诗“相煎何太急”和不可思议的空城计“素弦退敌”。说起我的坏脾气,就要说说金瓶梅了,下了无数次决心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偷着看看这本长久以来被烙上淫秽之名的书里究竟写的是什么?看完后,很不喜欢。用十个字来概括就是:男人无不坏,女人无不贱!再压缩:世上没好人。整部书里充斥着糜烂的心态和沉黑的绝望。我很不服气:即便是一个濒临衰亡的朝代,也断然不会是全体疯狂的场面。多妻,滥情,伪善,谎言,杀掠侵害,权钱交易,无论如何这部小说有着其自身严重的缺陷。之所以流传至今又为不少的人称道,想必是因为其在塑造人物的完整性,鞭策社会没落的必然性上所展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吧。但这一点惟有把目光移开下三路,才能挖掘和欣赏的到。而这本书里我唯一喜欢的就是 “四贪词”,“酒色财气”听说是“仙家大忌”然搁人身上也比较实在。三言二拍是对我信仰影响比较大的一套书,我是有神论者,所以对言拍之中所谓的因果报应与与人为善的观点是很易接受的。里面的一些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卖油郎独占花魁”,“白玉娘苦忍成夫”。。。为我后来学艺时把握剧中人物性格做了很多的提示。说到这儿还不应漏了让我几度陶醉的元曲曲目诸如:“桃花扇”,“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等等,喜欢只有红楼里面的一句话可释: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清代文学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是让我击节叫好的作品。鬼怪神仙不缺积极的态度;狐魅花妖也持浪漫的思维;讽喻封建制度,阐释伦理道德。“促织”, “书痴”,“婴宁”;“崂山道士”,“画皮”,“香玉”。。。辣讽的,直揭的,娇痴的,自欺的;蒙人的;多情的。。。俱是看似简单实不简单,道是梦幻也非梦幻的故事精品。妙在这既简又繁之中,亦真亦幻之下:如同宰相刘罗锅里的主题歌一样: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全凭自己的心念去悟化它。古语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对此有不堕之志。究其根源,一本“镜花缘”里列国的游历与百女的才鉴;一本“徐霞客游记”里山水的详描与风采的细述,有不可磨灭的诱导之功。两部书所展现的世界,或虚或实,都成了我对远方的向往。当然书中的妙趣远不止这些,想起无肠国,我次次如约倒胃;忆到林之洋被强做人妇,我回回忍俊不禁。而百花之品貌则每每让我自惭形秽。在和他人尤其是异国同事谈起乡土风情的时候,“徐霞客游记”里面的记载给了我不少意气风发的谈资,实在是值得再三赏阅的文字。到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起读上了历史,野史看热闹,正史品味道。从商纣的摘星楼宴与周幽的峰台火起直看到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虽然中间有不少的空白没曾读全,但手中所有已不下数十次让我掩卷长叹,红尘之劫,民生之艰,世事之莫测。

顺便讲一个我最有感触的小故事:《东周列国志》上记载了一个著名的盲人琴师师旷,说他是因为觉得眼睛看到的东西使他无法专心地做一件事,于是就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这种残酷的修炼意志与禅宗二祖慧可在少林寺达摩祖师前断臂求法如出一辙。且不说他此举是多么的不可效仿,也不说他此举是否能使他达到真正的清净和很高的精神境界,单就这份决心和毅力真该成为求学创业的路标,当然是刻上了尺度的。

但愿如此!

安静草于2005年10月4日夜德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澄心如水 回复 悄悄话 MM看过的书,大部分也看过,都是小时候(初中之前)看的,那时真的看书成痴,有点象MM说的,只要是有字的书,都想要来看。不同的是,MM读到了精髓,我只看到了皮毛。
paul2008 回复 悄悄话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若尘liu 回复 悄悄话 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少,看好书的人更少.我最喜欢红楼,很希望自己能读完东周列国志.
安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lapis的评论:

人如果能擅于发现别处的亮点,则生活更美。
lapis 回复 悄悄话 几千年沉积的垃圾糟粕多看无益不如不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