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My Diary 234 --- 【ZT】读李碧华:在烟花三月里东张西望

(2006-02-25 04:01:56) 下一个

 

【读李碧华】:在烟花三月里东张西望

 

文章来源: 文学城 文化走廊  作者:网上无名 于 2006-02-24 09:27:53   

 

李碧华的《烟花三月》,是一本记实性的小说作品。它以袁竹林这个女人坎坷的一生为主线,从她十八岁起被迫在日军侵华期间被骗充当“慰安妇”,到她于解放以后继续的遭遇和出国见证侵华恶行,还有她同刻骨铭心爱着的廖奎失散三十八年后终得重逢又无奈再度分离,每一步都是惆怅和辛酸。除此之外,这部作品还涉及了其它人物,包括廖奎晚年的老伴姜春兰,袁竹林的养女小毛,侵华大军中的忏悔者东史郎,等等,以及大量的相关史实和近旁事物描写,内容涵盖丰富,气势宏大,是一部很有力度的作品。关于它的内容介绍,还有文学、历史等价值的评说,我虽然没有找过看过,但相信很多书评都已经做过认真的详述,我这里就不重复去干这件事了。

只粗粗谈谈我在阅读的时候记录下来的一些作者于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矛盾组合之和谐与突兀,是纯粹个人的东张西望,算不上评论。

 

朴素与优美

这两者在本书中的共存,我想基本上是有目共睹的。初初开读的时候,感觉李的文字风格较前有很大不同,当下感叹她的精妙。这是一部小说,但它其实更是类似于记录片的东西,跟她从前的《霸王别姬》和《胭脂扣》之类绝对不可隶属于相同的领域。如果用同样的编排甚至铺华,可能会让读者赞许她的笔力,但是对作品本身是一种不公平的处理。所以作者四处摆放简单朴素的描述,很多根本就是这个没有文化的妇女的原话,因而不会以耀眼的光华掩盖事实本身浓重的怅然。

顶多也就是,用一些比较流动的字句,把作者的情感带过一笔。比如在第三章中,写这个老婆婆晚年索赔无门生活艰难,引用了她的一些话语之后,有这样两句:

“袁竹林大哭。但很快,她又把眼泪抹去。明天一个人上街买菜,或到路边乘凉。”

如此简单的字句,也能显现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十分可贵,而更可贵的是她以作品而非以作者为基准的创作姿态。

再多举两个例子。在第七章中,写到“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上的控诉,本来是可以大兴笔墨渲染一下儿气氛的,作者却选择写下:“许多苦痛的故事,仍是人间秘密,渐埋于尘土中。”又如第八章中,提到李登辉下台,她也是轻轻叹了一口气:“国家代表同一个在民间如昆虫般存活的老人没有什么牵连。也听不到她一把微弱的声音。而我们也各自生活。各有各的快乐和烦恼。”

是啊,除此以外,还能说什么呢?侃侃而谈的确实大有人在,但是然后呢?

与之迥然不同的,是这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可谓大力泼洒自己的感想,全力介入事件的始末,甚至在景物描写中搀杂了大量的抒情。这种变化一来是事实造成的 - 她不再是一位旁观者,而转成了正在经历事件的人。因而她无法再以复述的形式继续自己的作品,于是便很自然地改用最舒服的方式写下去了。这表面上是矛盾,变成以人为本,其实却不是。遭遇是用事实讲话,爱情是用心灵讲话,就这么简单。所以看到有些评论觉得她这部作品过于散乱,如果是指这一方面而言,我倒不能完全同意。

 

严谨与随意

与上一部分的讨论的内容近似,《烟花三月》也同样优雅地结合了严谨与随意这两种写作风格。书中的事实部分,作者都查考过大量资料,并且进行了许多实地考察,尽量在做着详实的工作。毕竟这是一段残酷的历史,不是一部悲情的小说而已。

然而,通篇的认真之外,又有着一种行云流水的自如,给人感觉李碧华还是李碧华,她的脑子游走四方。单从本书的小标题,就可以看出一点儿痕迹:“五块钱买了个指环”,“火泽睽”,“星星月亮一罐醋”,“像一块转的姜汤”。。。讲老实话,其中的许多标题,看得我哭笑不得。我想,如果不是她,换了一个小字辈,这种写法大概是会难被认同的。不过因为是她的缘故,大家尽可以看成是飞驰的风度啦。

再进一步看看“蒲松龄和狐狸吃不吃爆米花”一章,简直就是博客风格的文字,呵呵。作者自己多半会形容为“半明不昧最动人”,倒也没错。比它更厉害的是“死去的季节遗下赤绳”,从袁婆婆写到$法$轮$功$到水果到白光到阿炳到台湾地震到迪士尼到史诺比到村上春树到《续玄怪录》,好不热闹,我列不全,就这样都累得够呛了。

那都还是有阅读的快感的。至于“黄鹤楼·情花·热咖啡”,我个人感觉真有点过了。在这一方面,我倒颇能赞同上文中提过的“散乱”一说。

 

宽和与狭隘

既然提到了“情花”,那就顺便把这组矛盾也写一写。

“情花”其实就是作者特看不上的大陆的一种劣质纸巾。类似的被李碧华不惜笔墨贬低过的,还有中国女人的悍,武汉人的凶,国人不懂预约的可厌,“极具社会主义特色的旅馆”,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李碧华无疑是宽和的。她在整个寻夫事件中的所做所想,都是出于她宽和怜爱的一颗心。在这方面,我想我不必多说,书中有很多文字说明,一看就知道了。

但是她在一些小事方面的不宽容,我只能不以为然。并不是她说了我国家的不好令我心里不平衡,而是因为她在描述这些的时候,用的不是同样宽和的心态。不是用爱怜,而是用一种类似于阶层的东西,甚至不惜把它们都放在这样一部厚重的作品里面。是为了加重人物的悲剧色彩呢?还是为了表达自己深刻的悲哀?不论是什么目的,其实又何必?

 

悲悯与自我

其实这一组矛盾跟我上面的一组也很相近,尤其是在悲悯方面,带人悲伤流泪又温情绵绵,少半出于文字,多半出于作者的大爱。

至于李碧华的自我,在行文当中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凸显出来。她每一次给别人金钱资助,包括一个红包一笔电话费,都不厌其烦地写了下来,或许也被她看作是祥实的一个部分了吧。甚至在接受袁婆婆礼物的细节上,也没忘了描绘一下自己非常体贴的一面。老天有眼,看那是多么有玲珑爱心的一个人!我垂头丧气地看着这些细节,心里想,是人总脱不了俗,真是一点不错。

这其实也是正常的。李碧华对人的生命状态怀着如此悲悯又慈爱的心,甚至不会放过一丝让人生出希望的努力。她用有力的笔,写那段沉重的历史;她借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帮助一对普普通通的老人;她任由自己沉浸在那些怆然的日子里,去感知他人的情怀。但这一切都不可能带她脱离自我。人类本来就是以一已为中心的,那么悲悯的存在,大概也不应该是指责同一个人太过自我的理由。说到底,任何一个人,能够在自我之外,还存很多悲悯,都理当被庆贺被敬重。

所以呢,写了这么多组矛盾,不过是我自己东张西望下的矛盾。回到写书回到做人,有矛盾,也就意味着有矛盾中的积极一面,都应该算是可以骄傲一下的成就了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