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BeautyinAutumn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人生之不归路

(2007-12-27 21:08:17) 下一个

星岛日报12月26日 副刊 http://www.singtaousa.com/122607/su01.php

最近读完于丹的《庄子心得》,很有感触。

 

其中有一章“谈笑看生死”中,于丹提到一个寓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兄弟俩住在高楼的第八十层,深夜回家,电梯停了,只好背着重重行禳爬楼回家。爬至二十楼,觉得背上的包包太重了,于是寄放在二十层,想以后再来取。 上到四十层时,两人开始感到累了, 也开始互相埋怨, 这样一路吵吵闹闹着继续爬楼,直到六十层,两人疲乏不堪,懒得再出声了,于是反倒安安静静的爬那最后一程,终于爬上了八十层楼,站在自家的门口,两人才想起家里的钥匙被遗忘在寄存在二十层的行禳中了。 

 

于丹用这个寓言比喻人生。每一层楼比喻一个年岁,在我们人生之初,我们都是精神抖擞、意气奋发的,背上的行禳里满装着我们最初的抱负、理想。到了二十岁左右, 大多数人开始进入社会认同社会规则,这个世界给我们很多其他的负担,诸如金钱、社会地位、别人认同等等,那些行禳中的梦想便先卸下来,想着 回头再捡起来就是了。

 

轻松上路,快乐向前。这一路上,年岁越长,内心越焦虑, 身心皆疲,难免报怨。 这样到了四十不惑之年, 所有的意气风发都随风而去,人生除了累还是累! 一路吵到六十岁, 便也懒得吵了,来日不多,好好珍惜吧,相互扶持到了八十岁,这个接近人生终点站,回头再看,怅然所失,想到这一生最初的梦想被留在二十岁的行禳中了, 原以为会回头去取,如今再也没有了机会,二十岁回不去,因为人生是一条单行的不归路! 

 

这样看来庄子是否悲观了一点? 其实不然,庄子之所以可以笑谈生死,正是因为他对死亡之旷达的态度!

 

于丹提到在这个问题上道家和儒家的相似点:孔子也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意思是想知道死,先要懂得生。道家强调“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儒家追求“杀生而取意”。两者殊途同归,那便是让生命获得价值!

 

我们中华文化其实说到底是一种中和道儒两家精神的集合体,儒家提倡礼仪,所谓君君臣臣夫夫子子,是 一种入世的个人的自我实现; 道家提倡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道家教我们出世,实现人格的超越。

 

其实在人生道德和哲学思想上,道家的很多理论与圣经里的有些话语不谋而合。道家提倡“乐生”,圣经教导我们“常常喜乐”。我还在读达赖剌嘛的《快乐的人生》一书,对于佛家的思想也有很多新的认识。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如此,你何必去信一个“洋教”,我想说,我了解得越多,对这些大师们的智慧越加赞赏, 也便越是明白这些各家门派实乃和大多数的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分不开来,总之是人间的学问,而与圣经的根本大异在于一个是人学一个是神学!

 

我很高兴于丹能把庄子、论语这种古文难懂的中国文化瑰宝用通俗的语言讲得深入浅出的,证明今天的中国也意识到在伦理方面和道德修养方面国人的欠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83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罢了的评论:
你真是说了我想说而不知道该怎样表达的想法.
罢了 回复 悄悄话 有些人信仰上帝是因为受了从小信仰环境的熏陶与影响,有些人信仰上帝是因为有所求。每个相信上帝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信仰者,对此,我很不以为然。当然,我不怀疑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信仰者,只是很鲜见。在网友《爱河鱼饵》的文章后,我有一段有关信仰的阐述,放在这里和大家商榷:

“就我个人而言,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和倾向,我有的只是做人的准则;当然,对于别人的宗教信仰,我一贯持尊重态度。我不怀疑一个真正的信仰者具有远离诱惑,洁身自好,守一方净土的能力,如特丽莎修女这样的人。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包括你我,虽然内心有从善向上的愿望,但是要把这些愿望转化成现实,却是一个十分艰巨和艰难的过程。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信仰者在我的眼里不是真正的信仰者,而是假信仰者,我对他们没有信心,当然,这个“他们”既包括你,也包括我(虽然你我信仰的内涵有所不同)。

人的精神性自我有两种状态;当你站在高处俯视尘世时,你看到了人生的有限性,局限性,和必然性,因而有了一种达观的认识和超脱的心情,这就是智慧。当你站在尘世仰望天空时,你因永恒的缺陷而向往完满,因肉身的限制而寻求超越,这就是信仰。

然而,信仰有真假之分,它的分界在于你有没有内在的精神生活。伟大的信徒都是那些有着伟大的内心世界的人,相反,一个全心全意相信天国或者来世的人,如果他没有内心生活,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真实的信仰者。

如果说,认识到人的无知是智慧的起点,那么,觉悟到人的不完美便是信仰的起点。 凡真正的信仰,那核心的东西必是一种内在的觉醒,是灵魂对肉身生活的超越以及对最高精神价值的追寻和领悟。 唯有锺爱精神价值本身而不要求看见其实际效果的人,才能够走上信仰之路。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我所见到的大部分信仰者,都是属于那些能希望见到实际效果的人。由此推断,做一个真正的信仰者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并不否认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信仰者,是否是一个真正的信仰者,并不是他自己说了就能算数的。一个真正的信仰者要具备许多条件,这些条件中包括:胸怀、正直、深刻、执著、自律、富有牺牲精神、悲天悯人、博爱忘我等。很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所谓的“信仰者”很难达到以上这些条件,因此,我才会说,我很难相信你是一个真正的信仰者。”

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很少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看破名利,超越生死,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向这个方向努力。一个人的悟性绝对和他的阅历和素养有关,这素养既包括知识,也包括理解能力。一年前我读了网友“边城秀才”的文章《优游林下》,我写了一篇读后感;半年之后,我再读一遍,感受和理解却有很大的不同。可见人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网友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文章的连接是: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9&postID=23257&page=1#mark

很有些喧宾夺主,为此向楼主打个躬,作个揖,唱个诺。还望楼主多多包涵。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9&postID=23257&page=1#mark
windcat 回复 悄悄话 reply to BeautyinAutumn:

If you go to church, you will find believers from 10s to 80s, searching spirit life has no age limit, I begin searching in 20s:)
BeautyinAutum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indcat的评论:没有人一生出来就相信上帝!生活的磨砺使得精神层面的需求随着年龄的渐进而一点点增强。很多人都是年过四十以后,才开始寻求灵里的依靠,这点上来说, 也应证了罢了先生的“一个人的行为和他人生态度常常和他的年龄有关”的论点。
windcat 回复 悄悄话 I believe eternal life from God, always hopeful, positive, loved and be loved, age makes no difference.
BeautyinAutum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罢了的评论:罢了先生句句真理!

我也是,文归文, 讲归讲,真正能看开又是另一回事。不知应该是归于“没出息”呢还是归于“难开悟”!

日子还是要一天天得过,祝新年愉快!
罢了 回复 悄悄话 还是那个老例子。德国前总理说:一个人十八时不是共产党,他的心脏有问题。因为十八岁是激情最燃烧的岁月。一个人若是到了六十岁还是共产党,他的脑子一定有问题。因为人到了耳顺之年,对世上的事依然看不明白,那他的脑子一定坏了。

一个人的行为和他人生态度常常和他的年龄有关。于丹的那些话和她现今的人生观,是她在走过大半人生之后的感悟。有些人生的弯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免不了要走一遭。所谓的“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一定有它的道理的。我一直认为,若是再给我一次重走人生的机会,我还是会犯同样错误,做出同样的选择,走同样的弯路。因为这些错误、选择、和所走的弯路,实在是年龄的衍生物。

说到生死观,最近一两年来,在秀才朋友的影响下,我倒是读了不少有关书籍。我赞同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生死观,但比较喜欢道家的 “生死气化,顺应自然”的生死观。老子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保存自己。很欣赏道家的“无为”,但对其“寡欲”一说很不以为然。西晋玄学家郭象说过一段话,我觉很有道理:“夫死生之变,犹春夏秋冬四时行耳,故生死之状虽异,其于各安所遇一也。今生者方自谓生为生,而死者方自谓生为死,则无生矣。生者方自谓死为死,而死者方自谓死为生,则无死矣。”因此,生死两字实乃见仁见智,不同的立场有的不同看法,故应“生时安生,死时安死”,如此这般,生与死则可以在顺应自然中与道同体。

应该说,我最赞同的还属禅宗的佛教生死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教认为,人世间充满了大苦难,没有人能逃避得了人生的“八苦”。但是人们可以尽量使自己“明心”而脱离苦海。 六祖慧能认为,佛性就是人的本心(或本性),明了人之本心,即可洞见佛性,而把握生命的内在本体则是超越生死成佛的根基。根据禅宗的“无念”法,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修炼超越生死成佛的功夫。修炼超越生固然需要大努力,成佛则需要悟性,超越生死成佛之境界,全在人们的一念之悟中。“悟”只是一瞬间的事,所谓“顿悟”,就是在瞬息间克服“无明”而达到永恒的超越生死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成佛”境界。

用浅显一些话来说,那就是人生中虽有“生、老、病、死”等之苦,但只要自己不以这些“苦”为苦,时时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么你就超越了“苦”,于是也就远离了“苦海”。也就是说,人的痛苦常常在于他自身的执迷不悟,在于“无明”之心不能除的执著之中。

其实呢,这书是读了不少,也能唠唠叨叨地引经据典一番,但全是纸上谈兵,读了半天,还是最怕“生、老、病、死”,所以说,我这人没出息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