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抚仙湖探奇——寻访“水下金字塔”

  细节的力量总是让人无法忽视,而最容易被遗忘的恰恰是细节。前人的建筑艺术、缝纫技术、陶瓷制作工艺、金属抗蚀防锈的处理能力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很多时候,文明最精妙处带给我们的感动往往是由一些细节创造的。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的建造艺术

  乘前启后,时代先河

  发现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邙山区古荣镇孙庄村

  分布范围:位于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聚落群的中部

  距今年代:5300~4800年(仰韶文化晚期)

  考古地位: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雏形城市,对于研究华夏早期文明的起源

  和形成及中原地区在其中所起的历史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的特点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位于郑州市北郊23公里处的邙山余脉上,这里属于枯河北岸的二级阶梯边缘,西北连着连绵不断的豫西丘陵,东南是一望无际的黄淮平原,南倚巍巍嵩岳,北濒滔滔黄河,地势险要,气象万千。在我国已发现的40余处史前城址中,西山文化城址距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也是国内发现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早期城址。

  西山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仰韶文化城堡只占遗址的一小部分,城内面积约为31000平方米,目前揭露的面积达4700平方米。城址平面大体呈圆形:西垣残存60余米;北垣西段自西北向东北方向延伸,长约60米;中段向东延伸,略向外弧凸,长约120米;城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形状略同,与交接城垣各呈约135度夹角,类似于八角形的平面,残长约50米。城垣现存高度保存最好的一段,残高约3米,宽约5.6米;城墙折角加宽至8米;西北角城垣基底宽约11米;城外壕沟宽57.5米,深4米。

  仰韶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平面大都略呈圆形,即围绕着居住区有一条又深又宽的壕堑,这是为保护居住区和全体氏族成员的安全而挖的防卫设施,其范围和形状大致与居住区的状况相适应。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是一处较为完整的仰韶村落遗址,村落的轮廓呈东西长、南北阔的椭圆形,面积约18000平方米,居住区的中央有一片4000平方米的广场,周围是一圈排列整齐的房屋,房门都朝向广场。这种圆形村落形式,被称为“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而西山古城不仅继承了“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同时还具有自身特点,开创了我国古代圆形城的先河。这与世界上一些著名古城的规划是非常一致的。如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伊朗的弗拉斯巴等,平面均为椭圆形。埃及的厄尔卡勃,伊朗的塔布里斯、图斯伊斯法罕、玛沙德、席拉兹等,平面均为圆形。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城市更是被表达为一个圆形圈,圈内的十字交叉路把城市分割成四份。这些例子表明圆形布局属古代城邑之典范。但到了龙山文化时代,城池平面则大都发展为方形,从而形成了我国古城形制的基本模式。及至夏商周迄明清之际,圆形之城已属罕见。

  西山城堡的建造程序是:在将要建城墙的区段,将上层堆积全部挖掉直至生土,作为城墙基槽,然后在经过修整的基底平面上夯筑城墙。随着城墙高度的增加,所需的土方量越来越多,则就地取材,在城墙内外两侧挖沟作为土方来源。城墙外侧沟在城墙筑好后不再封填,自然成为保护城墙的防御设施。而内侧的取土沟在城墙筑起后要立即予以封填,以保护城墙基础不受破坏。城墙建筑是分层逐块逐段夯筑起来的。在建造过程中,局部地段可能采用中间立柱固定夹板,四面同时逐块夯筑的方法,因此在局部的板块与板块之间,往往保存有埋设立柱而形成的宽约30厘米、深约40-50厘米不等的基槽,基槽内分布有直径12厘米左右的柱洞。在西山城址东北角城墙的解剖发掘中,就可以看到直径3-4厘米、窝深0.3-0.5厘米的圆形夯窝,筑城者是用3根一组的集束棍,来完成夯筑城墙这种浩大的工程。这种建筑技术,在当时来说应该是最为先进的。

  郑州西山城址外有一条环绕城墙的壕堑,沟宽5~5.7米,深约4米,它已初步具备了后代城墙外围的城壕性质,可以看做是护城河的萌芽。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往往城池并称。关于城,《说文》云:“城,以盛民也。”就是说,城是用来装载人民的。《古今注》说:“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墨子·七患》中也说:“城者,所以自守也。”《管子·度地篇》谓:“内之为城,城外之为郭。”汉刘熙《释名》谓:“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从金文“城”字的结构考察,像以武器守城状。由此看来,古代筑城的目的在于自守,而护城河就是城外的壕沟,中国称之为池。《说文》云:“池,陂也。”又说:“沼,池也。”城墙与壕沟的关系极为密切,修城与挖沟往往同时进行,从壕沟中挖出来的泥土,用来修筑城墙,一正一负,从而构成了双重的防御体系。秦蕙田《王礼通考·社稷篇》中“而城隍所以卫人,且浚隍为城,亦土之功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孟子·梁惠王》云:“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死而民弗去。”由此可见城池的防御功能。西山古城的城墙与壕沟,实为我国最早的双重防御体系设施。

  西山仰韶文化城址的性质与地位

  关于西山仰韶文化城址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西山城址是一代都城,因为黄帝所都的有熊国地望就在新郑。而从秦王寨类型遗址的分布来看,有熊国的地域并不限于新郑,还应包括新密、郑州和荥阳等地。西山遗址就处在有熊国的辖区内,应属有熊国文化,当时的氏族部落也属于有熊国的组成部分,在西山发现的古城就只能是有熊国的城,如果别处没有发现第二座城,西山古城必是有熊国国都。另一种观点认为,西山遗址不能算作城,因为城垣作为一种防御性设施,在其早期阶段不具有阶级性。并且,有城垣建筑的不一定是城市,城市也不一定有城垣建筑。

  通过对西山城址的分析,史学家普遍认为其始建年代可定为黄帝时代,但并没有足够证据说它就是有熊国的国都。西山遗址有技术先进的城垣建筑,城外环绕着类似护城河的壕沟。在该遗址发掘的200余座墓葬中,有父子合葬和夫妻合葬墓,这表明当时已经发展到父系社会阶段。从一些废弃的窖穴底部,发现有扔弃的人兽同存的骨架、完整或零散的人骨、整具或同穴两具完整的兽骨架,这些可以认为是举行某种祭祀的牺牲。在古城东北角还发现了城门及贯通城内外的道路,道路东西两侧分布着颇具特色的建筑遗存。种种现象表明,西山城堡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它不一定是有熊国的国都,却可看做是一座“雏形城市”,不能完全否定地说它不算城市。

  据考古资料证实,我国早期城址很少或根本不带有“市”的性质,即并未使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也没有达到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人阶层的异军突起,所以,中国古代城堡的出现并不是商业发达的结果,并不具备贸易中心性质。也就是说,中国初期的城市,不是经济起飞的产物,而是政治领域中的工具。它们虽具备了城市的雏形,但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城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州西山古城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雏形城市”。

  郑州西山城址位于仰韶文化秦王寨类型聚落群的中部,是这一聚落群中的唯一城址,地位高于聚落中其他遗址。虽然西山古城迄今仅发现了遗址中的城垣,但这意味着与之相应的庙、坛、殿、堂等重要建筑有存在的可能。因此,古城址的出现被认为是人类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西山城址是当时国内发现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早期城址。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开启了后代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对中国古代城址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程及特征

  古代城市的发展,首先是防御的需要。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经历了一个筑城的高潮。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均有深而广的城壕,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

  其次,社会形态影响城市布局。在中国的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占据中心位置,且面积很大。

  最后,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布局。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小农经济虽然是社会的经济基础,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城市往往分布在一些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或者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的地方。

  所在地点:云南中部玉溪市郊

  发现时间:1992年

  距今年代:2000多年

  考古地位:为古滇国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抚仙湖景观

  在云南省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有一座名为“抚仙”的雕塑。雕塑上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净,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致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

  民间则把这段话编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一日,久居天庭的玉皇大帝步出宫门,远眺人间,发现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竟然镶嵌了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明珠上闪耀着湛蓝的波光,明净空灵。玉皇大帝爱上了这人间美景,传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此景,带回天宫。

  肖、石二仙遂腾云驾雾,降临到明珠所在的东南方向,他们定睛一看:这明珠原来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泊,湖水清亮如镜,无风时柔和妩媚、静若处子,起浪时水花飞溅、如玉落银盘,确是一处人间仙境。再看湖泊四周怪石遍布、姿态各异、极富情趣;湖中有孤山独卧,云雾弥漫时,孤山忽隐忽现,似一位娇羞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时而缥缈、时而真切的远山近水令两位仙人只顾赞叹,早就把玉皇大帝交代的任务抛到了爪哇国。时间一天天、一年年地过去了,肖、石二仙依旧陶醉在美景之中,舍不得离开,慢慢地,他们就变成了两座搭手抚肩、俯视明珠的石人山,抚仙湖之名便由此而来。

  抚仙湖是个高原断陷湖泊,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距昆明60多公里;湖容积为206.18亿立方米,为云南省第三大湖;湖水最深处为155米,是我国除天池外的第二深水湖泊。抚仙湖三面环山,湖面北部宽而深,南部狭而浅,中部细长,如葫芦状。湖底多是岩石暗礁,起伏很大。抚仙湖水主要来自雨水聚积,属淡水湖泊。湖水呈蓝绿色,含磷量高,清澈透明。由于抚仙湖周围的自然环境没有遭受大的破坏,水质较好,且其水温冬夏变化不大,故为极佳的游泳之地。

  抚仙湖探奇

  对于抚仙湖的探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1992年,生活在抚仙湖当地的职业潜水员耿卫,就在水下发现了成堆的石块。为弄清原因,后来他又携带水下摄像机,对水下景观进行了拍摄。拍摄录像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极大兴趣,认为这些水底建筑有明显的人为加工过的痕迹。鉴于此发现的重大意义,2001年,考古人员在抚仙湖进行了我国首次湖泊水下考古。

  抚仙湖的水下遗址主要集中在湖的东北部区域,这是考古探测的重点。这次考古活动不仅有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还动用了一个专门执行水下探测任务的潜水器,以便对水位较深的区域进行勘测。这一次的考古收获是:在水深15米处发现了一堵长约60米,高约2米,呈正南北向的石墙,石墙下有散落的石块,石料多为大青石和石灰石。这片区域还有石块堆砌的石道,石料大小不一,大的约60-70厘米,小的约20-30厘米,每个石块上都有一两面是平整的,有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历史地理学家于希贤教授认为,这种建筑特点带有当地彝族的古代建筑风格,类似普通城市里的“一般居民居住区”。

  通过大约40米的开阔平地以后,潜水人员发现了一座带有台阶的高台式建筑。这片区域较之前一个区域要小,但是这里的石料明显大而厚,其中还有二三十米长的石墙、两三米宽的石板等。石料三面都有加工的痕迹,修造得十分平整精细,有的还凿有圆洞或石槽,就连所有散落的石块都排列有序。这一区域内还有数米宽的南北向石板大道,两旁则建有大型的建筑物。于教授推测,这里可能是古城的“富人区”或者是寺庙及祭坛。绕过一道长200多米、宽9米的石质城墙后,又是一片建筑区域,该片区域的建筑物的规模、数量、体积和石块的加工程度都远不如前两个区域,大概就是“贫民区”了。

  到2005年年底,近两年的水下考古工作已经探明抚仙湖古城遗迹面积达2.4平方公里,分布在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2公里的水域中,主要建筑共有8个,其中两座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两座阶梯状建筑中,一座高为16米,分三层,底层宽60米,中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从相关部门所做的声呐扫描图上可以看出,这座建筑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另一座阶梯状建筑则分为上下五层,每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第一级大台阶则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整座建筑高21米,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逐层递减,第五层宽27米,三四层倒塌严重,无法计算。这种构造非常类似于中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面有各种几何图案。在另外一个建筑区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其底部直径为37米,北面倒塌得比较严重,东北面有个缺口,南面偏高,依稀还可以辨别出台阶,类似于古罗马的斗兽场。

  这种台阶式建筑的图案曾在一些青铜器上出现过。带有这种图案的青铜器是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属于古滇国时期的物品。更令人惊奇的是,一些刻画在青铜扣饰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图案,几乎与水下发现的圆形建筑形式一模一样。青铜器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有十余人,第二层有三四个人,坐在台阶上观看斗牛或者其他表演。因此,有专家认为,该圆形建筑是古代的娱乐设施或体育场。但也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如果这种建筑作为古代的娱乐设施未免过于奢华,不切实际。

  在抚仙湖水比较浅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还可以看到直径约8-15厘米的孔洞,与在水下建筑上发现的一些孔洞类似。如果把这些圆孔插上木桩,再用绳子连接起来,会形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这非常符合干栏式建筑的基础。所谓干栏式建筑就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层悬空,再修墙而形成的建筑,这是古滇国建筑的主要形式。

  从水下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和石料雕凿工艺来看,湖底的建筑群与滇中发现的古长城颇为相似,应与其处于同一年代,即距今大约两千年前。这为“古滇王国”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佐证。并且据史料记载,公元110年的东汉时期,这片区域曾经发生过一次大地震。那么,水下古城有可能就是在这次地震时沉没的。但这座水底古城是否就是一直未被发现的古滇国都,它的陷落是由于灾变,还是因湖水上涨而导致的,它陷落的确切年代是什么时候,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考古证实。

  “庄开滇”

  这是一个关于古滇国历史的故事。战国时代,群雄逐鹿,楚国作为南方大国,也不甘示弱,它在逐鹿中原的同时,还把霸业大旗伸向了西南。楚威王时,大将军庄开始带兵出征西南各地。庄是苗人的后裔,勇武善战。在一个黄昏,楚国的大军跋涉千里来到了滇池。一场场激烈的厮杀以后,滇池之畔的大小部落尽归楚国,将军庄的威名也响彻了云南。但是,就在他准备凯旋的时候,秦国也开始南侵,恰好切断了他的归途。无奈之下,庄只好带领将士返回滇池,在那里生活下来。他们逐渐适应了当地的风俗,还与滇人一起从事农、牧、渔、纺织,并经营采矿。庄始称“滇王”。到了汉武帝时代,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但是,由于历史记载的不足,古滇国的消失至今还是不解之谜。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