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率真奇崛翰墨独运的龙源

  龙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太昊伏羲氏乃龙之始祖,甘肃是龙的故乡。传伏羲生于成纪。人首蛇身,继天而王,以龙纪官,遂有盛德,为后世祖。其作网罟、养牺牲、画八卦、造书契、制嫁娶诸端,功耀天地宜可征信也。考诸史册舆图,古成纪地在甘肃。故吾陇长期以来尊崇伏羲,因及神龙。龙源之建,良有益也。正因如此,在白塔山下,黄河之滨,金城关旁,白马浪西,建起了一座临河的公园,名曰“龙源”。

  兰州龙源从2000年10月开始策划。2001年3月,王国文受众委托,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呈送请示报告,即蒙欣然批交兰州市。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为黄河风情线建设项目,同年7月龙源建设组织委员会宣告成立。由是在省、市政府支持下,开始选址建设,2002年3月正式开工。其间,多得社会有识之士鼎力赞襄,专家学者稽考论证,艺术家们热情参与,新闻媒体宣传推动。组织者、设计者、建设者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克服困难,通力合作。2004年市政府再次投资二期工程,建设了“千龙字碑廊”等景点,终于2004年11月28日克竣其工。占地20余亩,东西长300米,南北最宽处60米的龙源多数景观项目完工,向社会开放。

  龙字书法汇萃一园

  龙之图腾,来自远古:龙之形象,变化无穷:龙之精神,传于万代;龙之崇拜,盛于古今;龙之文化,高古深邃。而究其源,则龙之传说,贯于黄河;龙祖伏羲,源在陇上。故龙源之建,创自兰州,实乃三陇之瑞,盛世之征也。斯园之成,必将以其主题之宏大,创意之新颖,底蕴之深厚,以及环境之优美,交通之方便诸端,而蔚为陇上之光,从而发挥激励我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之动力也。

  龙源其景观设置,居中为王国文草书“龙”铜雕,屹立于八卦台上,象征人文初祖;其西巨龙横空出世,石破天惊:其东龙生九子圆雕挺立,栩栩如生;其北下沉广场伏羲、女娲功德浮雕,呈现人类始祖肇始文明;陇上百余名书家所书龙文、龙诗石刻引经据典,声情并茂,以证龙文化之源远流长。由东而西,龙图腾浮雕,内涵丰富,瑰丽多姿;镌有1470个龙宇的千龙宇碑廊气势磅礴,琳琅满目:龙凤呈祥金属透雕雍容华贵,流光溢彩,展示龙文化之灿烂辉煌。龙亭鸟革翬飞,龙池波光潋滟,园林建设与雕塑景观融为一体。入此园中,大河奔流,神龙飞腾,芳草葳蕤,移步换景,赏今怀古,怡情益志,诚乃洋洋之大观也。

  “千龙字碑廊”汇集我国从古至今1470个书法“龙”字,形成一座长110米的龙书大观,堪称全国之最。其以龙为立意,借龙为契机,在如龙的母亲河边做足了“龙”文章。兰州龙源汇聚了全国最多的龙文章、龙诗词、龙绘画、龙书法,龙雕刻等等,不一而足。形成了在整个龙源“处处有龙,景景现龙”的独特景观。它以龙为主题,融和中华民族古今龙文化之大成。龙神为一身,融历史、哲学、美学、文学于一体,借以表现丰富的龙文化内涵。2005年开工的三期工程将使龙源的面积扩大至百亩。即龙源将向东西两侧延伸,东延至白马浪,西延至六号园,使面积扩大为百亩规模。初步计划在白马浪建造大型龙马和白龟,体现河图洛书的传说故事。建伏羲广场,塑伏羲和女娲雕像,利用白马浪对面的公路墙做成甘肃最具特色的伏羲园。在六号园建一座大型的九龙壁或直径9.9米的九龙球。

  远眺龙源,只见其背靠巍巍的白塔山,面临波涛滚滚的黄河,依山傍水,主题雕塑“龙源”巍巍屹立于诸多景区建筑群之中,气势宏伟,宛如巨龙昂首,吞吐风云,吸引着人们情不自禁地走向前去。

  走进龙源,一股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在喧嚣城市里的浮躁心情顿时宁静下来。极目四望,一座座造型独特、形态各异的浮雕蓦然跃入眼帘。首先迎面立一巨石,姜黄色石底上面锲刻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教授94岁时专门所书“龙源”二字。其顶端雕着一龙头,昂首向天,似要破石而出,又像即将横空腾飞,大有“石破天惊”之势。转至背面,锲刻着一篇红色书法《龙源创建记》。由龙源建设组委会撰于2004年年底的文字,详细地介绍了“龙”之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龙源”在创建过程中表现出的精神意义。它不仅带领人们进入眼前的“龙源”,更能让人们步入心灵深处的龙文化家园。

  以书法建公园的王国文

  这里我们要说说建造龙源的核心人物王国文先生。他1938年生于福建惠安,1965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工作在陕甘一些贫困地区,历任县、地委书记等职务,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兰州龙文化研究院、龙源书法院院长、陕西太白书画院副院长。长期以来王国文在从政之余,倾心于书法研究,注重理论,勇于创新,著有《我的书法观》一文,作品以独特的风格饮誉书界。

  1993年,他的17米书法长卷毛泽东《沁园春·雪》被毛主席纪念堂正式珍藏;1996年12月至2000年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厦门、福州、银川、兰州举办个人书展,全国有60多家报刊宣传其书法作品和书法成就;一些作品被各地文化馆、博物馆、名山寺庙、旅游景区收藏或勒石纪念。1996年甘肃新华分社出版《王国文书法选挂历》;2000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王国文龙字书法艺术挂历》,数万册传播全国各地。

  1995年1月21日,王国文先生灵感攒集,乘兴泼墨的一瞬间,不经意间将一点墨滴在纸上,后因墨点而书成了一个龙字。后被誉为“惊世之作,传世之宝”、“华夏神龙”、“千古一龙”的榜书“龙”字(136 cm x 68cm),极具灵性。自左视之,恍如女娲怀抱婴儿,其右则如伏羲俯首关注。太初传说之精神表现无余。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钟明善先生在看到王国文的榜书“龙”字后,也欣然命笔题写了“率真奇崛,翰墨独运”的评语。

  也许就因那个出神入化的“龙”字,这位来自南国的书法家便有了日后与龙难分难解的缘分,便有了以后蔚为大观的龙源。2000年10月,王国文着手策划将其榜书龙字做“龙源”雕塑,建造“龙源”公园,此举立即得到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得以实现,兰州黄河岸边一处壮丽的龙文化景观被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作为旅游参观的最佳选择。2004年中国邮票总公司出版16个龙字书法邮票(版票),出版龙墨神韵《王国文书法邮票集》;王国文从事书法艺术活动,和他从政一样,不忘百姓,用义卖所得共救助380名失学儿童。

  其实,兰州与龙的确有着久远的缘分。1947年,在兰州海石湾曾经发现有“马门溪龙”的恐龙骨骼化石;在永靖黄河三峡发现巨型恐龙足印化石,被专家认定是世界上迄今最大的恐龙足印。在发现的上百个恐龙足印中竟是由十多只分属于3种不同类型的恐龙踩出的,它们是巨型蜥脚类、小型蜥脚类和虚骨龙;在兰州之南的广河、和政、东乡和临夏部分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令世界古动物学界为之震惊的“龙骨”,它们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晚中新世——更新世古气候、古地理、古生态环境和古动物群演化变迁及青藏高原隆升的重要物质证据和信息源……

  世界首创:以书法建园

  龙源内最为醒目、最为壮观的便是那个狂草“龙”字的主题雕塑。这座紫铜铸雕高10.2米,重8.5吨,立于高达2.4米的象征八卦的八边形高台上,加上12米高的铜雕底座,总高共达24.6米。它雄伟多姿的外观造型,让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书到极时书似画,画臻妙处画似书”。此后几年,这幅字不胫而走,广泛流传,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喜爱,100多家新闻媒体给予报道,并被制作成石雕、影雕、漆雕、铜版画、挂毯、金泊画、明信片、首日封等多种工艺品和台历、挂历等,广播海内外。

  整个八卦台的设计也颇具匠心,外观为立体三阶圆坛,阶上种有红、白花草,每面阶梯的平台处置一石质大球,顶层台面上,有黑色花岗岩横条组成的八卦符号图形,格外醒目。整体布局浑然一体,寓意深刻,令每一位观赏者不由得敛声屏气,仰观深思。八卦坛的南侧,紧邻黄河岸边,另挺立着一组雕刻精美的龙柱。它是由一门八柱等距离的花岗岩石柱组成,每根石柱高7.6米,直径0.8米。龙柱上端锲刻九龙,成龙子戏海之观。它们环绕主题雕塑而立,亭亭玉立,呈拱卫之势,是“龙生九子”的系列浮雕。如今,“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这种故事更多地被用来教育人们,要物尽其能,人尽其才,必须重视培养和使用人才。

  继续向东北走去,游人既可选台阶,又可走坡道,龙行蛇穿,不远处就是下沉广场,北墙镶嵌着112块石碑,其上锲刻着陇上百余名书家所写的龙书、龙诗石刻,其文引经据典,神情并茂,足以证明龙文化之源远流长。中间又有四块刻有龙图腾的红色花岗石材作为隔饰,加之精美的边框,凝重又不失秀美。南墙嵌有高2.5米,长30米的伏羲女娲功德汉白玉龙图腾浮雕,由东而西,从作网罟、养牺牲、画卦至造书契、制嫁娶,整个浮雕雕工精湛,内涵丰富,瑰丽多姿,呈现龙祖肇始文明。

  龙源是为弘扬龙文化而兴建的,传说伏羲乃龙之始祖。伏羲是公认的中华民族最早的先祖,位居“三皇之首”,是“中国第一位王”。甘肃是伏羲诞生地,“龙祖伏羲源在陇上”,江泽民总书记曾亲题“羲皇故里”,而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形象的“蛇身”便是龙的原始形态。

  谈到龙源,神情所系的王国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建造龙源公园对甘肃的宣传、旅游具有深远的意义。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甘肃是龙的故乡。这个意义不可低估,我们企盼有那么一天,龙源成为炎黄子孙拜祖的地方。”他认为,龙源是“龙”的主题公园,而炎黄子孙均自认为是龙的传人,因此该园应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龙的文化源远流长,但许多人对龙文化了解甚少,龙源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全面的龙的文化知识,这样综合性的龙文化公园,在全国是第一个;该园集书法、雕塑、绘画、绿化于一体,又地处黄河岸边,风景独特……

  龙源做尽龙文章

  龙源西边,还有四景:一是其西南角龙凤呈祥的钢板透雕,借陇东剪纸艺术的形式展示龙文化之灿烂辉煌。二是正西为18组两面共72米长的龙图腾浮雕长廊,其以浮雕为主,兼有透雕、圆雕、线雕、沉雕、影雕等6种雕刻艺术。三是在这里人们可以全面了解龙文化在五千年中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西北角的千龙字碑廊汇集了古今中外包括一些少数民族在内的近两千种书法,字体上有真、草、篆、隶,书者有秦始皇、鲁迅、毛泽东等,仅一个“龙”字就有1740种写法,琳琅满目,而且字字不同,形态各异,其磅礴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四是往回走时,便见一龙形音乐喷泉,两侧各立亭阁一座,楹联牌匾交相辉映,龙形“龙”字互为呼应。

  细细揣摩,整个龙源中处处有龙,时时现龙,除了雕刻的龙,还有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地形造成的龙,花草装饰的龙。除了刻在石料上的静龙,还有随风而摆,活生生的动龙,龙柏、龙柳、龙槐、龙榆、龙桑、龙枣是也。雕塑与园林的结合,可谓是龙园的一大特点,这自然就赋予了龙源鲜活的艺术魅力。

  龙源一、二期建设总投资为800余万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源建设中一部分资金来源于民间资本;许多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无偿地为龙园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长期以来,白马浪这一带留下了许多传说,最为瞩目的就是唐玄奘、吕洞宾曾经在此留有足迹。为了纪念这些人文传说,新建中的龙源三期工程,将在黄河河心修建,河心岛将建栈桥,制作成“八卦图”的内容,展示深远文化精髓。它的设计也将遇到很大的挑战性,它的建成将开辟河心建造文化景点的先河,成为中国文化景点史上的奇迹。

  据考古发现,龙的原始形象,是一条巨蛇却又长着四条像羊腿的东西。殷墟甲骨文中的龙字,其形象也是一条蛇,但头很大,嘴张开。出土的殷商时代的一个玉龙,其造型是虎头而蛇身,头上则有两枝鹿角。很显然,这些都是龙的创造过程的演进遗痕。目前,开放的龙园已经接待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吸引着更多的外地游客慕名前来看龙、赏龙。在建设文化兰州的步履中,龙源建设将纳入到兰州旅游项目中,把这一体现兰州特色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景观做大做强。

  的确,正如许多专家所说,龙源巧用天时、地利,以书法、碑刻及摄影、剪纸等多种艺术手法在大河之畔做足了龙文章,成为与兰州碑林上下呼应的兰州文化旅游景点中的“双璧”。其实它创出以书法建公园、以书法创作雕塑的世界第一;创出在一个公园里,汇萃龙字书法、龙字碑刻、龙字植物的全国第一的实践,为建设好我们的城市,留下了诸多的启示与思索。

  §§民间艺术

  古朴、简练、单纯的民间工艺,承载着西部丰厚久远的文化积淀,昭示着无数生命的繁衍。

  形态各异、乡土情浓,又不乏现代意味的民间工艺,其原初大约都是基于民间图腾崇拜和喜庆装饰功能而诞生和发展的。随着社会文明的变迁和嬗替,抽象、夸张、凸显西部艺术家想象力的乡土艺术,正在超越民族和本土文化的界限,以传统的古朴遗风和今日城市的文明新风,观照着西部人精彩的生命图景和他们的精神境界……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