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章 地位变迁

  经过和左大人的一番交谈,胡雪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他想,看来这位左大人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只要能筹集到军饷,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可以。当然,前提是他不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当然,他胡雪岩也不可能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就这样,胡雪岩在接左宗棠的行辕之中待了几天之后,才返回杭州。

  他走的时候,左大人极为热情,说什么也要派一支亲兵小队来护送。胡雪岩虽然自认为现在今非昔比,好歹也算是极有身份的人了。因此他也没有推辞。就这样大摇大摆地乘着轿子往回走了。

  一路上,胡雪岩想了许多的办法来考虑粮草的事情。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就算是眼下今年的筹集够了,那么还有明年、后年。他胡雪岩要有个长远之计才好。既然左大人这么相信自己,他也得拿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办法来,好让左大人高看自己一眼。

  这样想着,他的心里也舒服多了。这回去自然与来时的心境不同。来的时候紧张得要命,真的很担心左大人一个不高兴,把自己扔到江里喂鱼。常听人们说左宗棠是“湖南骡子”,脾气又犟又硬。可是如今一见,左大人却是颇有大将之风,而且做事一心极有魄力,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当他们这一行人离杭州城门越来越近的时候,手下一个小兵过来禀报:“胡大人,前面有人在接我们,您看是不是……”

  胡雪岩一听,诧异极了,难道家人听说自己回来了,跑到城门口接来了。

  他在马上向远处一看,只见一群很体面的人正站在武林门外。他赶紧下令放缓速度,然后慢慢走了过去。

  下得马来,胡雪岩的脸上立刻浮起一个和蔼的微笑,然后双手向迎接自己的这伙人作揖。这些人中,一大半是杭州的绅士,其他的都穿了体面的官服,不过胡雪岩却一个也不认识。从外表神态来看,身份地位绝对属于杭州城里的上流社会人物。

  这些人一个接一个过来向他施礼,有的还亲切的寒暄几句,那样子就跟一别十几年没有见过似的,亲切得不得了。胡雪岩一边敷衍,一边抬头往远处看了一眼,他发现在城门洞里面有一顶绿昵大轿,不知道谁在里面,更不知道这是派什么用场。

  胡雪岩心里犯了嘀咕,这些人是接我的吗?会不会接错了。

  就在此时,有人笑容满面地跑过来,高声说道:“这里前天晚上就得消息了!盼望大驾真如火旱之望云霓!”这句话差点没把胡雪岩的下巴笑掉。他心想这些人还真能说话,以前去官府衙门走动,虽说有王有龄撑腰,可那时也不及现在有气派。自己何德何能,居然有这么多的人赶过来巴结。

  就在此时,有下人过来,请胡雪岩坐上那顶绿昵大轿。胡雪岩见多识广,当然明白,那种大轿子并不是普通人所能乘坐的,他有自知之明,当然不敢乱坐。

  旁边的人连忙代为解释,这轿子是蒋大人派来的。其实他本来打算亲自来接,只不过公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因此特地将自己的轿子派来代为伺候。说着,有人呈上一个拜匣,里面乃是蒋益澧的一份名帖与一份请柬。

  接着,还有的人在一旁说明情况,“蒋大人还请胡大人一到就见个面,而且这是他特意吩咐的,说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

  胡雪岩明白,这些人如此厚爱自己,抬高自己的身份,自然是得知了左宗棠重用自己的消息。另外,官府的人也一定是接到了左宗棠的指示,要不然也不会对自己如此恭敬。那么这样一来,自己去筹集粮草可就顺利多了,有了左大人这块大牌子,那么做什么都比较方便。

  这蒋大人找自己,一定是为了筹集粮草的事情。此外,一些赈灾的事情也一定需要与自己商量,这样才好动手兴办。

  不过,胡雪岩却不想现在就见蒋大人。有许多的事情,都需要等他回来了解情况之后才能再做决定。如果现在去,还不是最合适的时机。这也是胡雪岩做事周密的地方。不过,蒋大人这么热情,再加上接待的规格如此隆重,如果不去的话,会不会让蒋大人下不了台呢?

  这蒋大人可是相当于一省的长官,必须找一个特别妥善的借口,要不然是不可能推脱过去的。

  胡雪岩细细一想,立刻有了主意。他笑了笑拱手道:“我也急于去求教蒋大人。不过,现在我一路风尘,衣服脏得不成样子。如果现在就去见长官的话,显得极为不敬,有失礼数。不若再下先回家洗漱一番,等换了衣服再来。这样也免得大人见外。”

  这一番说辞非常巧妙,这些人也不便多说,只得怏怏地回去复命。

  但是胡雪岩却不敢耽误时间太久。他先到家中暂时稍作歇息,然后把准备要办的善后的事情,以及需要蒋大人支持的事情,逐条分列了下来,然后把这小纸条揣在了怀中,这才换了衣服去见蒋大人。

  我们说胡雪岩行事缜密,其实他也是逐步锻炼出来的。他怕自己有想不到的或者在当时同蒋大人谈的时候遗漏的,因此用纸笔书写一番,一方面加深了记忆,一方面也仔细斟酌,这样避免遗漏而且有重点有详略地与蒋大人交流。两个人毕竟是第一次见面,总得留下个好的印象才行,以免贻笑大方。

  胡雪岩很快便应约赴宴。两个人相见,自然皆大欢喜。蒋益澧当面递了委札,以表示正式的让胡雪岩承办粮草等相关事宜,也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正式的手续。

  蒋大人开门见山的说道:“以前米价二两多银子一石,现在涨到快六两了,而且还不容易采办,不知道胡大人有什么妙计?”

  胡雪岩微微一笑说道,自己原来有个朋友杨坊,做的是米面的生意。后来有一年米价大跌,他求到了胡雪岩的头上。胡雪岩从钱庄筹集了一部分银子,以稍高的价格买下了他所有的米,让他不至于血本无归。现这位朋友从湖广和江西各运来了不少米贩运到了上海,而自己恰好可以借他一臂之力。

  蒋大人一听,立刻眉开眼笑,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放心,“请问胡大人,您的这位朋友大概能提供多少米给我们?能凑够一万石吗?”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