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编辑碎笔

  第一次外出组稿

  我在时事组工作几年后,调到文艺处,第一次外出组稿,乘火车去抚州。同行的有老鲍、小蔡。我和蔡都是文艺处的新兵,为此,两人都买了新旅行包,以示重视。

  抚州是著名的才子之乡,文学艺术氛围很浓。地区文联负责人吴、李、苏热情接待。住地委招待所一号楼,据说当年毛主席住过。文人之聚,讲究气氛,喝了酒精度很高的汾酒。晚上看电影,中途退场回宾馆,因我们中间有人喝多了酒,支持不住。在外应酬,不喝点酒没气氛,不容易与基层同志融洽;喝多了,自己身体又扛不住。难!

  第二天召开作者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党报副刊的意见,主要是反映上稿太难,许多人多次投稿未中,都没信心了。老鲍讲了党报副刊的要求,也谈了我们的苦衷,要求高,版面少,人手不够。双方通过交谈,增进了相互沟通和了解,也加深了友谊。办副刊,没有一支自己的有实力的作者队伍是不行的。

  到高坪镇参观和采访。这个镇农民文化活动开展得好,有全省第一家农民文化宫,我们准备写个新闻稿。我们在内是编辑,出外就是记者,编与采总是分不开的,报人走到哪里,始终想到的是出作品,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这是使命,也是责任。

  后又去了资溪、崇仁、金溪县,历时五天,一路走来,虽然很累,但有收获。这次下去组稿,发现了一个文学新人,名字叫程文科,他在农村种田,爱好文学。他后来寄来了小说《命运》,省报副刊用大半个版刊登,在当地很有反响,后借用到地区文联刊物学习提高并帮助工作,终因编制问题最后还是回农村去了。他想用文学来改变命运,可命运终究没有被文学这根细微而脆弱的绳索所拉动。编辑下去,看起来别人有求于你,但你不能善待老作者,发现新人才,编出好作品,你就得不到基层同志的尊重,有负于编辑这个神圣的岗位。

  遇上一位很牛的作者

  那天,一位同事打电话给我,说是他有个低一届的校友,今年大学毕业,写了一篇小说想发,请我看看。并说,这是一位高材生,发表作品对他毕业分配至关重要。

  那作者来了,是个高大的小伙子。他的作品题目为《官村传闻》。内容为一个叫官村的山村,一个穷汉过去总是受老婆欺负,在家没地位,被赶到外屋住。改革开放后,穷汉经过努力慢慢富裕了,老婆也看得起,把他接到里屋住了。作品想通过人的由穷变富,来说明经济变化带来家庭地位的变化,赞扬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立意是好的,有积极意义。但篇幅太长,文句也拉杂,文中还有不少“床上”描写,不宜在省报副刊上发。

  当我把我的意见告诉作者时,小伙子满脸不高兴,说,这篇稿子省文联某主席看了,说好;某著名作家看了,也加以称赞。并说,你看过卡夫卡的《变形记》吗,人为什么一夜变成小甲虫?我就是学他的写法。我向他耐心解释,省报副刊有自己的用稿要求,专家说好,你可以给他们的刊物。你还有没有适合我们副刊发表的作品,我定极力推荐。他还是不接受我的意见,坚持要发这篇,一脸“才”大气粗的样子。甚至咄咄逼人问我:你写过什么作品,拿给我看看。我说,我写过什么不重要,我今天只是以一个编辑的身份和你交流。你的打印稿可留一份在这里。

  小伙子气呼呼地走了。我向处长就此事作了汇报,并把打印稿交处长过目。处长看稿后,赞同我的处理意见,并说我把关好。后听省文联某主席说,我什么时候说过他的稿子好,他拿我的牌子作虎皮,他的稿子我们刊物也没发。后碰到给我打电话的同事,他告诉我,那作者太自负,毕业分配一般单位看不上,挑来挑去没处去,最后回老家教书去了。

  这件事发生在我任文艺编辑之初,记忆深刻。特别是作者要看我写的作品,对我有强烈的刺激。促使我在认真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写出自己有分量的作品来,这样才能在作者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有个称职的好形象。

  对敏感话题要慎之又慎

  今天对发展江西建言摘登稿审稿时,对“南昌瀛上墓地开发搞工业园”、“老洪都机械厂要整体搬迁”这样的意见我给删除了。因为这种敏感性的话题容易以讹传讹,给百姓带来恐慌,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虽然是网民的意见,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些地段涉及千家万户,属于许多人早就有想法、却是件很难办好的事情,不能轻易去触及。另外,地方政府不能轻易把许诺登在报上,把群众的胃口吊得太高,到时要出事的。如:《××市五年解决群众住房》,这样的许诺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做不到的。

  好事办好,说起来轻松,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坏事变好事更难。好事办成了坏事,这方面的教训过去是有的。如某设区市为了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打造其核心增长力,想把某城市的几个乡镇划拨出来,结果酿成大规模的群体事件。所以,媒体首先要在舆论上把好关。

  文章要尽量不讲官话套话

  我们在看突发灾情新闻稿时,有一句常见的话:“目前灾区群众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井然。”这话很正面有效,但有点像套话,最少是模式化。我的观点是:新闻可以用一点规定用语,如“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新闻消息”、“事故正在进行调查,有结果会随时通报”等。但最好的办法是将事情的情况写详细一点、透明一点。捂的结果往往是引来更多的猜疑,谣言更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详细一点和透明一点可以让读者了解更多事情的真相,也是政府自信、媒体客观的表现。如多写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和干部群众交谈的内容。用细节来表达人心稳定、秩序井然,这比干巴巴的几句套话要好得多。

  城乡统筹发展不能只图形式

  赣中某县是个小县,人口集中,他们把全县的初中生集中进城上学,并说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后来我还问过一名县中学校长,他也说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是大趋势。问其原因,他说是为了拉动城市消费,扩大城市框架。)我认为,让农村全部中学生享受城里一样教育的待遇,看上去很好,很光彩,实际上是有点不切合实际的做法。这是因为全省很多县市是人多地广,生源不集中,如把中学生都集中到城里来,城市压力太大,也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学生扎堆也不能安心学习。

  如今一说“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建房子,把农民集中起来居住。城里有城里人居住的好处,乡村有乡村生活的优点,真正的城乡统筹应是把城乡优势互补,实现最佳环境的呈现。

  “一锅端”做法往往走极端,不利于事物的全面发展。涉及政策导向问题是方向原则问题,要因地制宜,不能含糊,不能操之过急。

  这是我今天处理教育稿件的一点体会。

  副刊是报纸的一张文化脸谱

  井冈山副刊,我该为您说点什么?

  我1983年由时事组调到文艺处,到2006年去群工部,23年与这块文艺副刊有关系。从编辑到主编,从分管文艺副刊副处长到全面主持工作主任,我目睹和见证了这块文艺副刊的成长和繁荣。

  在以新闻报道为中心工作的报社,新闻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正道”;副刊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补充部分,是摆在次要位置的,始终姓“副”,这是实话。理由是:记者里外吃香,编辑默默无闻;职称评定、职务提升、奖金收入、荣誉获得,记者都比编辑要略胜一筹,这是事实。所以,“重采轻编”在新闻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编辑中,新闻稿件的编辑因要和省市县宣传部和企事业单位打交道,还有点“实权”,而文学副刊的编辑只和文学圈子内的人交往,在新闻单位的大聚会时,没几人会认识文学副刊编辑的。何况在文学地位一落千丈的今天,许多青年不再以爱好文学为荣了。在这个以权力决定身价的大千世界,人生价值也要在你手上有多大权力这个天平上去衡量和认定。

  走过从前,结合副刊,想到编辑的经历,我要说的是六个字:奉献、坚持、责任。

  奉献不要多说,编辑就意味着奉献,不图名、不图利,有时还要受委屈,遭到冷落和埋没;坚持就是坚守阵地,为先进文化鼓与呼,在低俗化、快餐化、弱化成流行化的当下,坚持高品位、高品格尤其可贵;再就是责任,我想多说几句,这是当前中国人流失最多、急需补充的东西。没有责任担当的民族是最没有作为的民族,没有责任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人。如今,责任意识因结构调整等因素冲击下,已经淡化得像水中捞月,看得见捞不着了。农民种田不交公粮,弱化了对国家的责任;工人以“打工者”身份出现,只为钱干活,也少了主人公的责任。有的父母溺爱子女,实际上是对子女未来不负责任;有的国家公务员消极怠工甚至贪腐,是对党和国家不负责任。责任意识,是干好编辑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最可贵的品质,从这一点出发,副刊编辑为全民责任意识的强化提供了一个楷模,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在井冈山副刊千期纪念的时候,我主编了一本作品集,把新时期以来的井冈山副刊发表的好作品结集出版,书名为《无声瀑记》,意义深远,象征当编辑的奉献精神。在井冈山副刊1500期,我策划了纪念活动,请了北京的专家到会,扩大了副刊的品牌影响。井冈山副刊的作品也多次获得过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类)最高奖。井冈山副刊目前已到了1800多期,越办越好,一个副刊能坚持这么久,作者涵盖省内几代作家,声远全国报纸副刊圈内,这在省级党报中是不多见的。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文学绿洲,作家摇篮。

  我站在此“山”,放眼文海,只想说一句话:文学之山高万仞,民族脊梁铸千秋。

  文字功底是编辑的看家本领

  当编辑不但要善于把好政治关,还要善于把好文字关,这是当编辑的基本功,也是水平高低的体现。察疑,是编辑的一种职业修养,编辑工作的生命是价值判断。编辑的功底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是平时的长久的工作实践才积累而成的。老编辑“老”在文字水平上,他们看过的大样,我常常是仔细琢磨,认真思考,为之叹服,真能学到许多自己不曾掌握的知识。

  当下报纸上的文字用法差错和不规范问题太多了。举个例子:“解决”这个动词,意思是处理问题,使之有结果。如解决困难、矛盾、问题。可报纸上经常出现“解决重大隐患”的句子,这里应用“消除”;又如:“解决燃眉之急”,应为“解救”;“解决就业门路”,应为“开辟”、“打开”;“解决行业不正之风”,应为“纠正”。

  还有,和风是指春风,朔风是指冬风,金风是指秋风,熏风是指夏风。可有人在夏天写“金风送爽”,在秋天写“和风细雨”。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用新观念统领工作这个可以有

  今天编某县村村通广播正式开播一稿,文中说,乡镇圩场上的高音喇叭又响起来了,每天早中晚都能听到中央、省市县以及本镇的新闻,还有农村信息、天气预报等。

  这是进步,还是“复旧”,我一时拿捏不准。我有公社广播员的经历,知道那年代高音喇叭广播动人心弦的情景,那是一种美好的生活记忆。时代变化了,如今听广播的人不多了,连晨练的老人都是用手机听新闻和天气预报。现在再用高音喇叭去吵醒不用早上出工晚上并开始有文化生活的农民,好不好?是不是农民都进城了,乡村太静了,来点喇叭增加点热闹气氛?还是要保证党的政策入村入户,才增加这一思想教育措施?不得而知,我要作调查再作结论。此稿先放一放,待发。

  我的感言是,时代进步了,农村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特点,要有新观念、新方法,才能有新效果、新业绩。好的传统要保持,关键在于创新,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人民大众的需求着想,就能把事情办好。

  发有个性的作品要承担风险

  我曾在井冈山副刊编发了一篇纪念张志新的诗歌。

  张志新作为一名普通的党的宣传战线干部,在那个思想盲从的年代,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自己的认识高度、有自己的坚定立场、有自己的生死观念,为了追求革命的真理和民族的未来,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的确不可多得。她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一个能写进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英烈传的人。如果中国多一些像她这样的人,中国的民主文明进步将大大加快其步伐。我特别欣赏这么几句诗:

  只因你沉思的慧目,中国三代人触电似的感到革命者的痛苦、美丽和尊严。

  只因你是光明,我们痛恨一切黑暗。

  只因你的大苦大难,中华民族其将大彻大悟?

  我喜欢张志新这个形象,首先是她的美丽、她的风度、她的气质。有美丽外表的女人,有自己思想的人不多;而有思想的女人,其外表往往不美。我把报纸上发表的纪念张志新的长篇通讯、评论、诗歌、插图,以及新华社发的张志新照片,剪贴成一本专辑,经常拿出来翻看,常受感动,引我思索。

  写的这里,我又想起我编的另一首诗歌《欠账的不是梁三喜》。

  这是一首对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中英雄人物赞扬的诗,诗的旨意在于批判极“左”路线,牺牲的烈士生前因贫困欠了不少债,可欠账的不是梁三喜,是那个年代的极“左”路线。观点犀利,锋芒毕露,撼人心魄。此诗在党报发表后,有人打电话为我和作者担心。还好,风平浪静,可见思想解放程度已到了一个新高度。

  头条应把经济和文化新闻并重

  在头条新闻安排上,经济新闻往往占先机,文化新闻往往只是陪衬,难上头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趋势下,可以理解,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固定下来,那就不容易做到创新,也就不能让读者满意。

  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发《(引题)一把二胡一万三 一把古筝四万元(主题)“敦煌”身价文化铸》短文,消息题,通讯体,有事情、有人物,有因、有果,还配照片,附上记者手记,是个好头条。做到了事情是新闻,吸引了读者;有新闻人物,抓住了新闻主体;报道形式多样,言简意赅;最重要的是突出了文化这个内核,提高了文化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

  我们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结果往往是“文化搭空台,经济也没戏”。文化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文化。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反作用于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要知道,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就越突出。随着文化的扩张和渗透,文化与经济日益一体化,文化力与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等共同构成综合国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经济荡舟、文化添彩”,文化正从新的层面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然而,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总量20%以上的份额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有巨大空间。重视文化在各方面包括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重视文化新闻的地位,就是新闻界重视文化这个发展战略方针的一个具体体现。

  珍惜这份多年积淀的情感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从深圳打来的电话,是一位多年交往的文友打的,他身边还有一位我熟悉的文友,他们在一起,想到当年在省报副刊投稿的经历,想到我这位责任编辑,就打个电话来问候。电话里话语亲切,充满情感,令人感动。

  编辑和作者的感情,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基础上的友谊的固态,是经过长时间打磨而光亮的。编辑以发现优秀作品为己任,让默默无闻的作者脱颖而出为荣光;作者以相信编辑的慧眼而投稿,常常背着人情债而呕心沥血。缘分啊!

  我有时会把我主编的副刊作品集,翻开目录阅读作者,一张张面容霎时浮现在眼前,别有一番情感在心头。这目录里边的作者,有的作者已经老了,过着退休后的生活,或南下、北上,随子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他们的事业已经画了一个圆圆的句号,他们努力过、成功过、幸福过,无怨无悔,过去的辉煌成为美好的记忆;有的已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离开了人世,去另一个世界搞创作去了,他们不会闲着,因为生前就是勤奋的,曾经“忙得要死”,如今“忙得死去活来”;有的失意,在事业上有挫折,生活上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但他们追求理想的信念没有丧失,就像当年追求文学一样,他们在坚持,不退缩,勇敢地向前走,不向命运低头,祝福他们;有的是成功人士,或正在主席台上作主旨演讲,或正在举杯庆祝自己的建设项目落成,他们也许忘了自己还有一段文学创作的经历,这需要我提醒吗?不能忘啊!文学曾经焐热了你的人生,她的光和热也将温暖整个世界。

  书的名录是一幅集体照,记录了历史,也记录了人生。记住了:生活是一条河,生命是一座钟,文学就是撞响生命之钟飘拂在生活之河上的悠扬旋律,长久地在历史的天空上起伏飞扬。

  人生在《俯仰之间》,重在《无声瀑记》。(两本副刊作品集书名)

  作者与编辑“正是无为而为,无声地发出光和热”(一位作者文中的句子)。

  让历史告诉未来说易做难

  太阳能产业本来是新型产业,它节能环保,是替代煤炭、石油的新能源。但在生产太阳能产品时,对环境有污染,而且是技术在外、产品出口在外,受制于人。某市引进这项投资规模很大的项目时,是顶着巨大压力的,落户后,因太阳能产品当时国际市场行情还行,该市作为一项政绩被广泛受到赞誉。某记者出于对此项目一哄而起的走势和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担忧,写了一份内参,这本是好事。可有关领导看过后,认为稿件大方向有问题,是对本省太阳能这个“朝阳”产业的打击,更重要的是不利于重点宣传。这样,内参上又发了内容和观点完全相反的文章,把我省太阳能产业赞美了一番。

  几年以后,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太阳能产业一落千丈,企业举步维艰。内参想再反映一下都感到没多大意思,因为要挽救的时机都已经错过了。这种事情不能怪谁,谁也不是神仙,未来发展有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说不定以后太阳能产业又会火起来,如今坚守的人会说,还好当时我们咬牙坚持下来了,否则哪有今天。

  不过,我还是要说,当编辑要有点前瞻性发展的眼光,要有点创新思维的定力,要有点坚持自己观点的立场,才能出点有价值和有分量的稿子和作品。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警钟长鸣,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什么人都是有益无害的。

  典型宣传也有个环境问题

  典型宣传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适时推出重大典型是宣传战线的大事,对提高宣传报道质量至关重要。在新世纪之初我省推出全国领导干部先进典型吴成生时,我有幸参加。在中宣部汇报时,就听说全国有30多个先进典型在此排队等待安排。当时也确实是先进典型一个接一个推出,全国形成了一个学先进促发展的高潮。这些年,党报推出先进典型还是不少,但比以往的密度减少了些,多以报道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的形式出现。我这里关心的不是宣传先进典型的数量,而是学习先进典型的环境。

  据报载:著名演员李雪健扮演了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人物。据他自己介绍,当年演焦裕禄是一夜成名,走到哪里都有人叫焦书记。可2011年演了杨善洲,他进电影院看了两场《杨善洲》,一场只有观众2人,一场只有3人,两场还都包括他家属1人。李雪健说:“焦裕禄和杨善洲一样,他们都是时代楷模,怎么观众的反应就天壤之别。我思考的结果很模糊,时代不同了?观念不同了?我闹不明白。”

  看过李雪健文章后,我在网上搜寻了杨善洲的事迹,他的感人故事绝对不亚于焦裕禄,看得我的眼睛都有点湿润。焦裕禄是县委书记,杨善洲是地委书记,从领导的范围和影响面来说,后者也要大许多。可要去街头寻访一下,知道焦裕禄的和知道杨善洲的谁多?可能前者有一些,后者几乎无人知晓。仅仅是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还是现代人关注的东西太多?我感觉问题的实质是,当今的信息源太多,包括负面的、不良的信息和典型,它冲击和动摇了受众心中接受正面信息的地位,包括对先进典型的认知,总觉得不会那么好、那么纯。真有那么好,也是凤毛麟角,不能代表当今社会的主流,即时髦的提法“正能量”,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所以,我这里要强调的是,不论是记者和编辑,都要采写和编发大量真实可信能学的先进典型,要让我们新时代的先进典型的事迹充分放大,让其英雄行为化作灿烂的鲜花覆盖腐败土壤上的罂粟,不让那些肮脏的东西毒害和屏蔽善良人们的心灵和眼球。

  推荐一篇抗震救灾的好通讯

  新华网的“新华视点”专栏发了一篇题目为《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的通讯。全文2700多字,作者是朱玉等三人,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新华社记者朱玉深入灾区采写了这篇引人注目的文章。

  文章的开头是从讲故事开始的:

  地震了,在绵阳办事的安县桑枣中学校长急忙往回赶,路上他一句话都不说。他担心学校的实验楼能否经受地震考验,更担心师生们的生命安全……那教学楼建筑时花了17万元,在他当校领导后,加固用了他化缘而来的40万元;他平时严格进行紧急疏散演习,不顾反对意见,每学期都要演练一次……硬件和软件的“双建设”,使这所中学在这次强震中,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教学楼有程序撤离到操场上,无一伤亡。校长面对老师报告全校师生平安,激动地哭了……

  结尾:“他叫叶志平,是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四川省优秀校长。”

  我个人认为,一篇好的人物通讯标准是:选材要好,人物有个性,写作有特色,还要让读者受感动。应该说,这篇稿件是具备了这些条件的。

  先看选材。四川发生地震后,众多记者赶赴灾区,大部分都采写军民如何抢救废墟下灾民的英勇事迹,或是报道各行各业支援灾区的生动事例,而作者却另辟蹊径,挖掘地震中不倒的校舍后面的感人故事。做到了题材新颖,别具一格。既抓了热点新闻,又有了主题厚度。人物通讯,选人是第一位的。选好了,文章才有其新闻价值,才有作者的用武之地。作者的目光和视野注意盯着基层的、普通的人,发现平凡的人中间不平凡的东西,把“灾区”、“农村中学”、“避险意识”和一个“校长”联系起来,形成一条有情节、有细节的“叙述链条”,使文章因事而动人,因人而闪光。

  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是写人最关键的方面。人物通讯很容易流弊于见事不见人。这篇文章以生动的事例,从不倒的校舍,表现了一个校长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心里始终不懈系着学生安危的崇高思想境界。新楼盖好后“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他生气”;“学校没有钱,他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缘而来。”……主人公的形象通过一点一点这样的叙述和描写,形神兼备,跃然纸上,使一个普通的农村中学校长的形象逐渐地高大起来。

  文章似山不喜平。新闻人物都是有故事的人,好通讯就是讲好一个与时代精神、人物命运以及真善美有关的故事。讲故事也是新闻报道出新出彩的重要手段。这篇通讯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的,情节连贯,细节生动,突出故事的起承转合,层次递进,有可读性;句子很短,没有套话、空话,叙述少,描写多,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文气,读后令人有种美感;用事实说话,素材都是通过采访得到的第一手材料,鲜活、平实、可信。

  我们常说,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鼓舞人,就是作品首先要感动人。“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关注来自基层的老百姓身边的活着的先进典型,已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共识。这位农村最基层的校长,很卑微、很辛劳,也很执著、很智慧,在“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的口号召唤下,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抓安全,抓细、抓实,卓有成效,在大震面前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样的先进典型可敬、可学、可信,值得大树特书,大声赞扬。

  再补充一点,这篇文章之所以有新闻价值,还在于敢于从当前社会和百姓关注的校舍质量问题、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及政府机关“以人为本”的执政水平等方面入手,抓热点问题,解难点之惑,由此带来的思考意义深远,给人启迪,令人警醒。

  以读者最关心的事件为题材,挖掘新闻背后闪光的故事;记好事,更写好人;既抓大情节,又不失细节;讲究叙述风格和表达文采,才会有好作品问世。这是我作为一名高级编辑读这篇通讯的一点感受,并向广大通讯员推荐这篇范文。

  写通讯细节描写很重要

  在给通讯员讲课时,说到如何写通讯,我都会讲到这样一个细节--

  上世纪80年代初,某市有个电机厂,一位一线女工病重住院急需做手术。可厂里因一时资金困难,拿不出手术费的钱,经厂党总支研究决定,卖掉厂里唯一的接送职工上下班的大客车,将所得款交付医院的手术费,以挽救一个女工的生命。当大客车被别人开出厂门时,聚集在厂门口的女职工哭了。这时,厂党总支书记站出来,对着心情难过的职工大声地说:同志们,别难过,生命比金钱重要。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努力把生产搞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买辆新的大客车,接送职工上下班……

  每当我讲到这个故事的结尾时,我的声音都会有点发颤,甚至会激动得停顿下来,说不下去。这是写一个工厂党组织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的一个细节,很好地突出了厂领导以人为本,善于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力争取得两个效益双丰收。细节生动真实感人,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通讯员的来稿中,通讯的写作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也就是没有细节。往往是只交代事情经过、工作措施、成绩数字。经常出现的是“领导重视,大家努力,效益明显”的三段式。特别是人物通讯,如果没有细节,就没有血肉、没有风骨,也就谈不上生动感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这篇名通讯,在描写焦裕禄事迹时,有许多感人的细节,40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还牢牢记在脑海里。如:焦裕禄为治理风沙、洪灾,带着技术人员,冒雨站在激流里,查洪流,探风口,编号绘图,绘成了详细的排涝猲洪图。焦裕禄发现大儿子去看戏,是因为收票叔叔听说他是焦书记儿子,没有收票就让他进去了,焦裕禄当即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焦裕禄开会、作报告,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不断用左手按住疼处;有时,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天长日久,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这些细节对塑造模范人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大地升华了模范人物的精神境界,读之感动,催人泪下。

  好细节成就好文章,这是一条简单但需牢记的道理。

  §§第二辑 行走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