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章 兄长会试上京城 浪子回头苦读书

  如前所叙,程矞采中举后,并未在地方安排职位,而是继续与老三以及万良他们在牛头山读书。这里非常清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蔡嘉全(字子卓)有诗单表半云庵夜读书(庵在牛头山顶):

  禅房容住理芸编,暂结名山啸傲缘。

  一点红尘飞不到,伴人惟有月婵娟。

  闲暇和农忙时,矞采兄弟还是帮助父亲干农活或帮助母亲到菜园锄草。园边的椿树长成一片青绿,下面的萱草开出美丽的黄花,紫色的茄子、嫩绿的黄瓜挂满了棚架。有时早晚还要去赶鸭子回鸭棚。夜晚他们在家中温习功课,在“望庐楼”高声诵读。兄弟俩读“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读“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庐山之所以高得令人仰慕,也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天天一点点积累,天天有点进步,小苗也会长成参天大树。

  又经过十年的努力,矞采决定参加嘉庆辛未(1811)会试。此前万良、胡攸愉、潘疑真、蔡嘉全和老二、老三也参加了几次乡试,都没考中。老二干脆不考了,回家当塾师。他最喜欢陶渊明的田园诗和《五柳先生传》《陋室铭》,他也很喜欢小孩子,在教学中自得其乐。

  兄长上京会试的头天晚上,老二焕采转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披衣起床,点亮清油灯,提笔拟成四首《秋柳》诗:

  一

  西风昨夜报秋凉,瘦影摧残各一方。

  曾为封姨拖鸭绿,转因青女染鹅黄。

  暮烟深锁寒堤外,宿柳微留古道旁。

  记得系青垂缕缕,软丝犹比别情长。

  二

  几番三起复三眠,却谢莺梭故故牵。

  碧玉有痕迷暮雨,黄金无色艳朝烟。

  眼青望断斜阳岸,腰瘦低垂夜月天。

  探得晴桥红日暖,依然桃李并争妍。

  三

  一派清凄古渡滨,敢将秋老较芳春。

  薄阴不荫三三径,败叶难穿六六鳞。

  爱是月华筛影碎,怯教风阵扫青颦。

  匆匆更有征途瘁,聊折疏枝赠故人。

  四

  忆昔眉痕锁翠微,只今萧瘦对柴扉。

  柔枝暗逐金风老,细叶轻沾玉露稀。

  落落鸦声栖别坞,疏疏雁影衬斜晖。

  漫云染汁还须待,指顾春光送绿归。

  诗歌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过去在一起立志苦读的艰辛,也抒发了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和对兄长寄予的殷切希望。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送矞采出发,焕采就把诗赠予了兄长。矞采一把抱住焕采,含着热泪说,吾弟珍重。

  程矞采从家乡后面的小河坐大篷船去吴城。吴城为江西四大集镇之一,四面环水,是鄱阳湖中的陆地。这里帆船云集,木排、竹排布满水面,城内商贸繁荣,市场喧闹,官员、名流、赤膊罗汉什么人都有。矞采由于要急着赶路,无暇逛街,只在这里的会馆待了一个晚上,再经湖口进长江到南京,经水路至上海到杭州,经大运河北上,一路上也长了不少见识。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奔波,终于到了北京。他找到北京新建会馆住了下来,又在会馆复习了一段时日。馆长夏修恕是个热心肠的人,见矞采夜晚看书很晚,就催他早点休息,并教他在考试中应注意哪些事项。经过三天两夜的紧张考试,矞采终于交上了一份自认为比较满意的答卷。黄榜一出,竟中得第二十七名进士,殿试二甲第十八名,与林则徐同榜。消息传到程家,程楷一家喜上眉梢,又是在祠堂挂匾,又是在堂前树旗杆,并且别出心裁,在旗杆上立了一对金鸡,意为“金鸡报晓”,功成名就。矞采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家中的后生小辈也觉着很荣耀,发愿要像兄长这样,努力学习,定要取得功名。亲朋好友都来庆贺,仪式搞得热热闹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牛头山半云庵,尽管熊先生要求很严,老三楙采仍有非常人所为。除了按先生要求再读“四书”“五经”外,连本文带朱注也都要读熟能背,烂熟于胸。可一有空暇,他就会外出招惹点是非。

  半云庵有个道士,他习惯每天下山后就去找张寡妇,半夜才返回庵中。有一天晚上,老三躲在道士必经之路边上的一棵大樟树上,当道士返回时,老三在树上大把大把地抛砂。道士认为遇到了鬼撒砂,一边打醮(即咬破中指把鲜血洒向空中),一边奔跑。第二天,这位一生作法催鬼的道士竟然吓病了。

  看到侄子矞采中举后又中进士,逢禄(达先)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大侄子终于金榜题名,为程家争了光;难过的是,自己的儿子不争气,虽然书也读得不错,但太顽劣,担心他不走正道。这年花朝节(二月十二日),他派长工送去了一车竹鞭子,并带了一床被子去学堂,请先生严加管教。夫人勒氏心想,这次老三会受重罚,她心疼儿子,就选了一刀最好的腊肉,用油纸包好,悄悄地裹在被子里。但说来也怪,这时的老三已痛改前非,开始发奋读书了。他食不甘味,寝不解带,日夜攻读,送去的竹鞭自然也派不上用场。快到端午节,母亲派人把被子驮回家洗换,谁知打开被子,看见里面烂掉了好大一块,那刀腊肉原封未动,但已变色发臭。这一年秋天,老三果然考取庠生。这时的楙采已经十分懂事,他特别喜欢读《战国策》,喜欢读《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而且时常想起程聘野先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临终告诫。嘉庆癸酉(1813),老三楙采登拔萃科,中乡试第十三名举人,次年甲戌科(1814)中第一百四十名进士,殿试二甲。他就是程懋墩的亲高祖。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