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后记

  尤溪,位于八闽中心,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建县,素有“闽中明珠”之美称。早在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古闽越族的先民们便在此繁衍生息。自东晋以来,一批批移民几经迁徙落户到尤溪,与尤溪土著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尤溪人民共同的民族风情,并定性于明清时期。南宋建元四年(公元1130年)九月十五日,朱熹诞生在尤溪,他的思想对尤溪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溪人的祖祖辈辈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在这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热土上,创造出丰富的优秀文化,积淀了千年古县所特有的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中农耕文化就是尤溪多元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尤溪县域面积3462平方公里,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在相当的历史时期之内,尤溪就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社会,农民耕作的农田散布在平洋和地垅,生活主要就靠农耕。山垅的梯田,是尤溪先民征服大自然的一大创举。

  尤溪的农耕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据文物普查发现,在尤溪境内就有两处古文化遗址,其中下蔡寨遗址就位于梯田遗产保护区范围内的联南村,为新石器末期至青铜时代。可证,早在3500多年前,尤溪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生活劳作了。尤溪的山民们朝出夕归、上山下水、狩猎捕鱼,并开始用原始、简陋的工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村落的小山坡上凿出一丘丘山垅梯田,进行耕作。从刀耕火种到使用犁锄,从人力拉耕到鞭牛耕作,梯田维持着一家家的日常生计。到了宋代,尤溪的梯田群日渐形成规模。如今,层层梯田,依山顺势,连绵阡陌,直上云端,如图如画,美如仙境。

  万亩良田,蕴藏着千古文化。巍峨险峻的山上,尤溪人民以其超常的智慧和勇气,开辟出神奇瑰丽的农田,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许许多多反映农民们生产生活情境的动人的故事、感人的歌谣和通俗的谚语,更是在老百姓中口口相传,长唱不衰,犹如一颗熠熠闪光的瑰宝,给尤溪人民留下一笔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为了丰富农耕文化的内涵,我特撰写这本《尤溪农耕文化荟萃》,本书的编写得到尤溪原文联主席周治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在百忙中为本书写了序,书中的照片均由县摄影家协会、县农业部门以及县博物馆提供,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因时间仓促、资料匮乏,加上本人水平有限,书中谬误之处定然不少,恳请各方人士提出宝贵意见。

  蒋新文2014年于朱子故里尤溪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