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章 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1)

  第一个黑人共和国

  海地位于中美洲大西洋西部的圣多明各岛(又叫海地岛)的西半部,原来被强大的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后来法国打败西班牙,占领了海地。“海地”其意是“多山的地方”。海地人大多是非洲黑奴的后代,世代忍受着殖民者的残酷压迫与剥削。早在1790年,海地的黑白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发动了武装起义,试图用暴力手段争取与白人完全平等的公民权,但是由于起义准备不足,也没有提出反映广大黑奴要求的革命口号,所以没有得到广大奴隶的支持,在法国殖民者的血腥镇压下,起义失败了。

  但这并未阻止海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决心,一年以后,1791年8月,混血种人和黑人再次发动武装暴动。他们高喊“宁愿死也比当奴隶好”的口号,猛烈地向殖民统治者和白人奴隶主发动进攻。起义军放火焚烧了咖啡园和甘蔗种植园,烧毁了殖民者的豪华别墅和其他建筑物,杀掉了残酷压榨奴隶的法国殖民官吏和白人奴隶主,起义军受到广大黑人奴隶的拥护,队伍迅速壮大,声势越来越高。起义刚开始两个月,烽火便燃遍了全国各地,有200多个咖啡园、甘蔗园被毁坏,有2000多名法国殖民者被打死,法国人胆战心惊。

  在这次起义中,涌现出不少起义英雄,如杜桑·卢维杜尔、克里斯托夫、德萨利纳等。其中杜桑更是一位杰出的海地黑人领袖。他原是奴隶出身的种植场马车夫,与一般奴隶一样,他从小就受到法国殖民者和奴隶主的欺凌。杜桑对于这一切早已暗下决心,誓把法国殖民者和奴隶主杀掉,争取黑人的自由。所以后来他刻苦学习了法文,还经常阅读卢梭、孟德斯鸠等思想家的著作,接受了新的思想。

  参加起义以后,杜桑以严明的纪律统率部队,所到之处,敌人望风而逃。他率领的部队发展壮大,很快成为起义军的主力,他本人也成了海地奴隶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杜桑要求外国军队撤离海地1793年,法国因国内混乱,只派出了6000人的军队去镇压起义,被起义军彻底摧毁。西班牙、英国看到有机可乘,又先后派兵入侵海地,去镇压方兴未艾的起义烽火。但杜桑领导起义军英勇奋战,终于相继赶走了英国、西班牙侵略军,把他们赶入大海,英、西军队狼狈逃窜。同时,杜桑又平定了黑白混血种人上层集团的叛乱活动,最终统一了整个海地岛,并建立了革命政权。

  1801年6月,海地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宪法明确规定废除奴隶制度,所有海地人不分人种、肤色一律平等,都享受自由的公民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贸易自由。海地宣布独立。在这次会议上,杜桑被选为终身总统。正在欧洲战场驰骋的拿破仑得到消息后,他立即召见他的妹夫黎克勒,命令他远征海地。

  1801年12月,黎克勒率领54艘战舰、3万名士兵,开始了企图恢复法国殖民统治的远征。

  杜桑领导起义军坚决保卫自由海地。他对战士们说:“我们已经取得了自由,我们黑奴世代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法国人又回来了,他们企图从我们手中夺去我们的自由,我们宁可战死也决不能答应他们!让我们共同奋斗吧!我们要让法军饿死、渴死、累死,让海地变成这些强盗的活的地狱!努力吧,自由属于我们!”

  当3万法军来到海地的时候,起义军就在他们要登陆的地方点起火来,烧毁那里的一切,法军所到之处,一片灰烬,只有满地尘土、满眼浓烟似乎在怒视着这些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

  法军找不到吃的,饥饿难忍。他们甚至找不到喝的,因为水中已被起义军下入了毒药。法军的战斗力大大削减,黎克勒大伤脑筋。此外,起义军利用有利地形,四处出击,法军不时有人阵亡,法军狼狈不堪,到处挨打。

  法国的统帅勒克莱尔,阴险毒辣,无恶不作,他想出了一个坏点子。原来,杜桑有两个儿子在法国留学,勒克莱尔就把他们抓来,强迫他们写信给杜桑,信中说,如果杜桑不投降,两个儿子就要被勒克莱尔杀掉。

  杜桑看了这封信,难过极了,心疼得像刀割一样。可是,他想到了海地人民正在流血牺牲,毅然下了决心。他说:“不投降!我绝对不能牺牲人民来救出自己的两个儿子。”接着,他亲自率领战士围攻法军的进剿部队,把法军打得大败。

  过了几天,杜桑又接到勒克莱尔的一封来信。信里说,为了谈判和平,希望杜桑到法国军营去商议一下。勒克莱尔在信的最后,用肯定的语气说,一定保证杜桑的生命安全,并且自我吹嘘地讲了这样一句话:“你将不可能发现比我更诚实的朋友了!”

  杜桑心想,法军吃了败仗,现在请求和平,一定是真心,就于6月7日应邀前往谈判。但是,当他一踏进谈判的营房,就被法军逮捕,并于6月15日押上军舰,送往法国。

  红白蓝三色的法国国旗在军舰上飘扬。杜桑愤怒地指着它对法国侵略者说:“你们的自由、平等、博爱在哪儿?你们的旗帜只是一块强盗的遮羞布!它沾满了我们同胞的鲜血!只要我们黑人手里还有一杆枪,你们的屠刀总有一天会掉下来的!”

  “嚷嚷什么!到法国去再说。”法国侵略者在义正辞严的斥责下,狼狈不堪,无法正面回答。

  到了法国,拿破仑将杜桑关在阿尔卑斯山上的一个监狱里。半年以后,这位英勇的黑人领袖被折磨而死。这一天是1803年4月27日。

  法军的罪恶行径激起了海地人民的极大愤怒。他们作战更加英勇,斗争更加激烈。4万名法国侵略军,有的被杀,有的病亡,没有多久,死去了80%,连侵略军的总头子勒克莱尔也死在海地岛上。

  1803年下半年,海地起义军大举出击。10月,解放了法军占领的最大海港——太子港。11月18日,残余的8000法军全部投降。拿破仑侵略海地的意图彻底破产!

  这一年的11月29日,海地人民通过了《独立宣言》,并于第二年——1804年的元旦,正式宣告独立。地球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终于在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上诞生了。从而揭开了整个拉丁美洲黑人革命的序幕。

  埃及总督阿里

  在12世纪末,曾有一批奴隶被埃及王朝从中亚等地买来。这些奴隶的后裔后来组成了军队,掌握了政权,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他们被称作马穆鲁克。埃及人民不仅受他们的奴役,还受土耳其统治者的压迫,苦不堪言。

  1805年,埃及名将阿里迫使土耳其的素丹任命他为埃及总督。但是时间不长,素丹发现阿里有抱负,便对他产生了戒心。阿里被撤了下来。对于素丹的做法,阿里自有他的对策。他一方面不断给新总督出难题,另一方面让人去给素丹送厚礼。经过种种努力,阿里再次被任命为埃及最高统治者。

  埃及是通向东方的咽喉,欧洲许多国家都想得到它。1807年,欧洲再次爆发战争。对埃及有控制权的土耳其允许法国在埃及有行动权。这下引起了英国统治者的惊慌,他们连忙派兵前往埃及。此次他们早就和马穆鲁克商量好了,马穆鲁克答应和英军一道作战。

  1807年3月,英军在亚历山大港登陆,一个星期内就打到了罗塞达。罗塞达的守将用很巧妙的战术,打败了英军。在开罗的阿里得到此消息后,精神大振。他立即宣布组织志愿军,开到北方去杀敌。不久,英军再次准备了4000人扑向罗塞达。罗塞达的人民和阿里的援军并肩作战,从三面展开了对英军的包围。英军眼看要吃大亏,只得撤退。本来答应和英军一起对付埃及人的马穆鲁克,由于内部发生矛盾,没有去帮助英军。孤军奋战的英军只好向阿里求和。9月,双方达成协议,英军撤出埃及,埃及释放全部俘虏。

  外患除了,阿里就着手对付马穆鲁克。他先故意对马穆鲁克表示亲近,以消除对方对他的隔阂感。他请马穆鲁克到开罗来居住,让他们过非常舒适的生活。当马穆鲁克放松警惕之后,阿里就请其中的400多个上层人物来参加阅兵式。那些马穆鲁克根本不知道阿里为他们设下了圈套,就带着亲兵如期参加。当马穆鲁克的许多人走到一个下坡处,两边的高墙上出现了很多士兵。那些士兵举起手中的巨石,使劲地朝马穆鲁克砸去。走在队伍最前面和最后面的阿里部下,也猛地将武器对准马穆鲁克。没费多大劲,阿里就消灭了马穆鲁克的所有上层人物。随后,他在全国大规模地清除马穆鲁克。

  阿里在埃及取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后,便决心建立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以便摆脱土耳其的控制。阿里花了很长时间,对埃及进行改革,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有了一定基础之后,阿里就发动了兼并苏丹的战斗,并在三年内使苏丹成为埃及的殖民地。1820年,阿里又出兵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土耳其对阿里的行为非常不满,下令革除阿里在埃及的职务。阿里根本不理睬土耳其的决定,因为他明白凭土耳其的实力已经不是自己的对手。后来,俄国也出面干涉阿里,阿里只好停止进军。

  面对阿里势力的强大,英国统治者也坐立不安,他们暗示土耳其素丹进攻埃及。土耳其素丹与阿里展开了战斗,但土耳其人依旧不是阿里的对手。于是,英国出面了,在1840年7月于伦敦搞了个英、奥、普、俄四国协定,同意让阿里在埃及享有世袭总督权,但阿里必须放弃在土耳其的一些领土。阿里根本不买四国的帐,坚决地拒绝了。

  阿里的不合作态度让四国十分反感。1841年,英国海军公然在土耳其的亚历山大港登陆。阿里此次无法抵挡英军的武力,只好屈服。

  这件事给阿里的打击非常大。他把在埃及的统治权交给了他的儿子。谁料他的儿子不久就离开了人世。阿里顿时苍老了许多,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差,在第二年离开了人世。

  圣马丁的功勋

  何塞·圣巴丁是南美解放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他被称为秘鲁、智利、阿根廷三个共和国的“祖国之父”和“自由的奠基人”。

  圣马丁

  1778年,何塞·圣马丁出生在阿根廷。早年到西班牙学习军事。1808年,法国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圣马丁投入反法战斗,初显军事才华,被晋升为中校,时年20岁。

  1812年春,圣马丁回到阿根廷。由于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家卢梭、孟德斯鸠自由独立思想的影响,他决心把祖国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他接受反西班牙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的委派,组建了一支骑兵团。1813年2月,圣马丁亲率骑兵团,在圣洛仑与西班牙殖民军交锋,采用两面夹击的战术,打得殖民军难于应付、溃败而去。这次胜利,大大鼓舞了阿根廷人民及毗邻国人民反殖民主义的斗争。

  为了广泛发动人民,圣马丁联络爱国者们组成了“劳塔罗支部”,主张“坚决为民选的共和制而斗争,决不承认殖民政府和它的傀儡政权”。

  1814年初,圣马丁被任命为阿根廷北方军司令。他扩大部队,严格训练,组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

  当时,西班牙殖民军的主力不在阿根廷,而在秘鲁的利马。直接从阿根廷到秘鲁困难太大,因而他决定首先从阿根廷进攻智利的西班牙殖民军,再由智利渡海去进攻驻扎在秘鲁的殖民军。

  1814年8月,圣马丁担任库约省长。但此时阿根廷发生了内乱,圣马丁便参与平定内乱的斗争。他由于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安第斯解放军总司令。

  1817年1月18日,圣马丁率5500多精兵向西邻智利进军。阿根廷与智利边界上是绵延的安第斯山脉,层峦叠嶂,峻岭入云,涧深水急,雾气弥漫,难见行人踪影,时有毒蛇恶兽出没。2月12日,圣马丁整顿好队伍,冲进恰卡布市,一举击败西班牙守军,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和粮食等。

  经过整日整夜急行军,2月14日凌晨攻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智利人民夹道欢迎。智利的爱国者们也组成了自己的部队,与圣马丁的军队并肩战斗。

  不久,圣马丁率领的安第斯解放军与智利爱国者的部队攻击驻在迈波的西班牙殖民军。西班牙殖民军凭山险顽抗,圣马丁便以智利爱国军为向导,带着一千余名安第斯解放军的黑人战士,绕到山后,寻找到直通山顶的小径,神不知鬼不觉地占据了山顶。随后,从山顶向盘踞在山腰的西班牙殖民军突然发起袭击。枪声大作,乱石纷纷滚下,打得殖民军头破血流,臂折腿断。圣马丁的大部队又从山下围了上来。西班牙殖民军溃败,死伤共九百余人,被俘二百余人。智利解放了!

  之后,圣马丁着手组建秘鲁解放军。这支军队由安第斯解放军与智利爱国军联合组成,人们也称它为海上联合远征军。圣马丁指挥匠人建造海上兵船。船头都装裹铁甲,每船安大炮三门,能载300余名士兵。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共造出兵船31艘,又把缴获的七艘西班牙兵船维修加固。此外,还从民间征购了若干艘运输船只。

  到1820年9月,秘鲁解放军15000余人乘兵船扬旗北上,在海中宛如长龙,顺风而进。乘风破浪行进了12天,在秘鲁登陆,占领了西南部的几个村镇。西班牙驻秘鲁的殖民军,从利马调出一万人阻击圣马丁的部队。圣马丁依山傍海与敌军展开拉锯战,一直打到1821年2月初,双方不分胜负。西班牙殖民军调集将近两万兵员,企图围歼圣马丁的部队。圣马丁探知秘鲁首都兵力空虚,便决定直取利马。于是,他命令一万多士兵登上兵船北进。2月7日秘鲁解放军兵临利马,一举攻占首都。几天后赶来增援的西班牙殖民军中了圣马丁的埋伏计,被一举击溃。殖民军的残兵败将逃往秘鲁东部山区。

  1821年7月28日,秘鲁宣告独立,由圣马丁临时主持秘鲁政府,废除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的弊政,安民强兵,准备消灭殖民军的残余部队。到1824年,由玻利瓦尔率军全歼了殖民军在秘鲁的余部23000余人。

  1822年,圣马丁把秘鲁政府交给秘鲁议会之后,途经智利回到阿根廷,不久到欧洲定居,于1850年8月逝世于法国的蒲罗纽。

  圣马丁把自己毕生为之奋斗而取得的,也是南美洲最光辉胜利果实与最高权力、荣誉主动让给了他的革命伙伴同时又是对手的玻利瓦尔。所以他受到了全世界许许多多人的颂扬。

  圣马丁是南美独立战争中的英雄。为了纪念他,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修建了圣马丁广场。广场中央耸立着圣马丁的塑像,他那纵马挥臂、英气勃勃、一往无前的雄姿,永远鼓舞着南美人民。

  “解放者”玻利瓦尔

  1810年,一场反对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巨大革命在海地首先爆发,然后波及整个拉美大陆。斗争形成三个中心:南美洲北部、南美洲南部和墨西哥。西蒙·玻利瓦尔是南美洲北部地区民族独立战争中最为重要的领导人,也是整个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中最为杰出的领袖。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功勋卓越的革命者,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光荣称号。

  1783年7月24日,玻利瓦尔出生于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城的一个土生的大贵族家中。在他的家里,除拥有大片种植园和1000多名奴隶之外,还有金矿、糖厂、房产以及呢绒商品等。与其他地主资本家一样,他的家庭既是压制人者,又是被压制者。对奴隶,他们压榨、剥削、奴役,凭借他们的金钱过着剥削人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又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歧视、压制。所以,这些土生地主资本家迫切希望推翻殖民统治,挣脱殖民枷锁。

  1799~1806年,玻利瓦尔先后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留学,吸收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道路。1806年,玻利瓦尔回到祖国,立刻投身于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去。1810-1812年,委内瑞拉第一共和国成立,玻利瓦尔因积极投身革命而成为领导人之一。第一共和国失败后,他重新组织力量,继续斗争。1813年,他率领革命军解放了加拉加斯等地区,打败了殖民军,建立了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他号召人民起来战斗,“向可恨的奴役者宣布一场决死战!”正是在这时,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称号。不久之后,第二共和国又失败了。玻利瓦尔不得不流亡于牙买加、海地等国家。

  当玻利瓦尔来到海地的时候,此时的海地已经挣脱荷兰殖民者的统治而独立了,所以他请求海地总统佩蒂翁支持他的革命斗争。他的愿望满足了,佩蒂翁非常支持推翻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活动,当即答应送给玻利瓦尔7艘船和大批武器弹药,玻利瓦尔非常感谢,表示要像海地那样,赶走殖民者。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1816年3月,玻利瓦尔率领一支200多人的爱国部队,乘风破浪,来到委内瑞拉北海岸的奥里诺科省登陆。这次登陆,玻利瓦尔吸引了前两次共和国失败的教训。他要率领战友们彻底赶走殖民者,他对战友说:“我们不仅要解放委内瑞拉,还要解放新格兰纳达(现在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被西班牙人奴役几百年的地区。我相信,只要南美大陆上的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经过准备,他们决定先袭击加拉加斯,然后占领它,再进军内地。但是,加拉加斯是军事要地,有西班牙军队重兵把守,经过激战,玻利瓦尔的部队伤亡惨重,不得不立即撤退,这次袭击又失败了。之后,玻利瓦尔认真总结经验,宣布了废除奴隶制的法令,号召全体黑人起来为争取自由而斗争。这样,就赢得了大量黑人的支持。同时,他还决定,没收西班牙王宫和反对派的财产,许诺分给革命军战士土地,取消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并保证分土地给他们等。这些措施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拥护,大大加强了革命斗争的实力。

  军事上,玻利瓦尔也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战略战术原则,他们不再去攻击大城市、与敌人硬拼,而是把部队引入了奥里诺科河流城的东部地区,对战斗非常有利。

  1818年10月,位于奥里诺科河下游的安哥拉徒城热闹非凡,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成立了。此时的玻利瓦尔异常激动,现在的革命爱国军队已今非昔比,黑人、农民、手工业者、城市小资产阶级都极力拥护并积极参与了抗击殖民军的斗争,草原牧民也组成抗敌队伍,与他们一道共同战斗,力量大大加强了。

  玻利瓦尔信心更强、斗志更坚,他决心率领各阶层人民坚决推翻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的独立与自主。早在欧洲留学时,他就立下誓言:“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我的手将不倦地打击敌人!”此时此刻,他仿佛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1819年5月,玻利瓦尔率领2000名革命军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了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他们的目的是突袭新格兰纳达地区的西班牙人并占领这个地区。安第斯山横卧在委内瑞拉和新格兰纳达之间,由委内瑞拉到新格兰纳达的通道早已被西班牙军队占领,玻利瓦尔只好率军走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中。战士们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顽强地走着,有时他们不得不手抓野藤、脚登险石,一个个轮流而过,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革命军由平原初到山地,因空气稀薄,呼吸困难,不少人走到悬崖峭壁时,头晕目眩,甚至有人一头栽落万丈深渊,为了社会的独立、人民的富强,贡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终于翻过了安第斯山,战士们欢呼雀跃,精神抖擞,准备以更加坚强的力量去打击殖民军。在新格兰纳达的一片高原谷地上,他们突然发现了敌人,玻利瓦尔立刻组织战士们向敌人发动突袭。随着“冲啊!”的呼喊声,革命军战士如猛虎下山,冲向敌人。

  面对从天而降的革命军,西班牙军队惊慌失措,匆忙拿起武器应战。但还未等他们转过身,就被革命军一枪打死了。不少还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西班牙人转眼之间成了革命军的俘虏,其中有不少军事指挥官。

  这次袭击大获全胜,玻利瓦尔乘胜追击,立刻向波哥大进军。波哥大的西班牙守军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艰苦的鏖战。最后,玻利瓦尔终于取得胜利,占领了波哥大,解放了哥伦比亚地区。接着,玻利瓦尔率军回师委内瑞拉,以强大的攻势横扫委内瑞拉全境,西班牙军望风而溃,不堪一击。玻利瓦尔把军队开进首都加拉加斯,随即解放了全国。

  委内瑞拉解放后,革命军南下厄瓜多尔,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英勇奋战,又大败殖民军,革命军占领了首府基多城,厄瓜多尔宣布解放。

  至此,南美洲西北部地区获得了解放。玻利瓦尔看到,应该建立更为牢固的革命阵地,组成坚强的抗敌部队,所以1819年12月,新格兰纳达、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共同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被选为总统和最高统帅。不久,革命军又多次出兵,扫清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境内的殖民军残余势力,南美洲北部地区得到彻底解放。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以后,玻利瓦尔仍然致力于抗击殖民军的革命事业。1922年7月,他又与南部独立革命领导人圣马丁会晤,联手解放秘鲁,为解放秘鲁,他率军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浴血奋战。秘鲁当时是西班牙势力最为顽固的地区,玻利瓦尔经过艰苦的战斗,以巨大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所以当秘鲁东部(又叫上秘鲁)被玻利瓦尔解放以后,就改名为玻利维亚,目的是纪念这个国家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在各方面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革命时提出的不少口号、诺言都没有实现,如虽宣布废除奴隶制,但实际上仍然存在,农民也未得到土地,甚至战士也长期拿不到军饷。而且,玻利瓦尔忽视了革命军的团结,在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他就把南美洲另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圣马丁排挤出革命阵营,使革命受到重大损失。所以,玻利瓦尔渐渐失去了群众基础。

  玻利瓦尔一生参加过大小472次战役,为南美洲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世界人民抗击殖民侵略树立了榜样。

  拉美独立革命取得胜利后,玻利瓦尔致力于巩固委内瑞拉的革命成果。1830年5月,玻利瓦尔辞去大共和国总统职务,同年12月17日,因病去世。

  美国约翰·布朗起义

  美国人赶走英国殖民者之后,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但国内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北方各州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南方各州仍然保留着奴隶制度。在南方各州的种植园中,棉花是主要产品,产量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三,欧洲的纺织业几乎全靠美国供应棉花。种植棉花需要大量劳动力,而黑人毫无疑问是廉价的劳动力。为了追求利润、追求金钱,南方的奴隶主们疯狂地扩充奴隶制,到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已从建国初期的60万人增加到400万人。

  在南方种植园里,黑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每天都要干18到20小时的活儿,还经常遭到奴隶主的毒打。他们像牲口一样在市场上被买卖,有时还戴脚镣在种植园里摘棉花。这种野蛮残酷的制度激起了黑奴的强烈反抗。黑奴们逃离种植园、杀死监工、焚烧种植园,甚至举行武装起义。同时,北方各州也掀起轰轰烈烈的废奴运动,广大工人、农民、黑人和有良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纷纷投入这一运动。他们到处演讲,印发书籍和各种小册子,揭露和抨击奴隶制,主张解放黑奴,废除奴隶制。

  废奴主义者还建立“地下铁路”,也就是秘密通道,像乘坐“火车”一样,把黑奴从南方蓄奴州分段护送到北方的自由州或转送到加拿大。

  约翰·布朗也是“地下铁路”的积极参加者。他1800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托林斯顿镇一个贫苦白人家庭。他的父亲就是坚决的废奴主义者,他的家就是“地下铁路”的一个中转站。因此,他从小就对蓄奴制深恶痛绝。他认真研究黑人的历史,了解黑人分布情况,积极参加地下铁路的工作,绘制奴隶逃亡图。约翰·布朗后来,他意识到要想解放黑奴必须要用武装斗争。为此,他于1850年建立了一个黑人武装组织——基列人同盟。为以后的起义作了组织上的准备。1854年,在南方奴隶主的操纵下,国会通过了反动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让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两地区的居民自行决定他们自己居住的地区应为蓄奴州还是自由州。南方奴隶主组织了大批武装匪徒,企图用武力控制选举,建立奴隶制。北方的废奴主义者也拿起武器,来到堪萨斯,决心把这里变为自由州。双方展开了搏斗。一次,当废奴派正开会时,几百名蓄奴派武装匪徒突然闯了进来,当场杀害了许多人。堪萨斯处于恐怖中,眼看有成为蓄奴州的危险。

  约翰·布朗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行动起来。他虽年过半百,身体还有病,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战斗的热情。他带着儿子、女婿和另外几名勇士来到了堪萨斯。1854年5月24日夜晚,布朗带人闯进匪徒们的巢穴,当场处死了杀害废奴主义者的五名凶手。随后,布朗带领手下的战士隐蔽在深山里,昼伏夜出,不断袭击蓄奴派的据点。匪徒们被布朗神出鬼没的游击队打得晕头转向。经过废奴派的斗争,堪萨斯终于成为自由州。

  1859年,约翰·布朗来到弗吉尼亚州,他决定在这里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要进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弗吉尼亚西部的哈泼斯渡口。因为这里位于马里兰州同弗吉尼亚州的交界处,又是波托马克河和申南多亚河的汇合处,周围是群山、沼泽和丛林,地势十分险要,是南北交通要道。而且,那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军火库,一旦夺到手便可把奴隶武装起来。他计划夺取哈泼斯渡口进入山区开展游击战,然后举行更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彻底推翻奴隶制。

  这支仅有22人的小队伍,以大无畏的精神勇猛地扑向哈泼斯,仅用了几个小时,他们便俘虏了全部驻军,控制了整个城镇,还擒获了当地的几个庄园主,派人把庄园里的黑奴都解放了出来。这时,闻讯赶来的军队包围了他们。布朗和战士们被困在军火库里。尽管敌人的力量非常强大,约翰·布朗只有22个人,但他们不畏强暴,与对方展开了生死搏斗。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大部分起义战士壮烈牺牲了,其中包括布朗的四个儿子。

  布朗依然没有屈服,他镇定地站在一个死去的儿子身边,一只手紧握另一个即将死去的儿子的手,一只手还在拿枪向敌人射击。最后他身负重伤被俘。

  审讯开始了。“你是受谁的指使?”弗吉尼亚的州长怀斯厉声问布朗。“是上帝,是正义!”布朗满身是血,挣扎着站在怀斯面前昂然回答。

  “你的目的是什么?”

  “我要解放黑人奴隶,因为在上帝面前,他们同样是人。”“你犯了杀人罪、煽动罪、叛国罪,难道你不知道吗?”

  “我没罪,我在为正义而战!”布朗义正言辞地回敬他。

  “你是疯子!”州长这时已找不到别的用语了。

  “我认为你们才是疯子,你们南方人竭立维护这种野蛮残忍的蓄奴制,还相信它会永远存在下去,这才是真正的疯子。”最后,约翰·布朗被判死刑,罪名是“杀人叛国,煽动黑奴叛乱”。

  1859年12月2日,约翰布朗在临赴绞刑架之前,挥笔留下了最后的遗言:“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用鲜血才能清洗这个有罪的国土的罪恶。过去我自以为不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约翰·布朗为黑人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他英勇就义的时刻,北方各州统统下半旗,高大建筑物上饰以黑色装置,教堂鸣钟致哀。

  约翰·布朗虽然牺牲了,他的精神却鼓舞了更多的人们,他们纷纷加入斗争的队伍,解放黑奴的呼声传遍美国的每个角落,不久,两种制度的决战——美国南北战争终于爆发了。

  林肯和南北战争

  1861年3月4日,亚伯拉罕·林肯宣誓担任美国联邦政府的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2月12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贫,林肯没有上学,每天跟父亲在西部荒原开垦耕种。他后来曾说过:“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

  林肯从小好学,常在沙地和木板上练习写字,甚至在放牛、砍柴、耕地时都揣着一本书。为了读书,他常在小油灯下苦读到深夜。

  成人后林肯开始离乡外出谋生。为了生活,他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邮员、土地测量员,还当过伐木工。但无论干什么,他都不放弃努力学习。他靠着刻苦自学,攻读了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书,通过考试,担任了一名律师,并渐渐地对政治感兴趣。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当时在美国,解放黑奴和蓄奴主义形成两大分明的政治集团。林肯坚定地站在解放黑奴的立场上。他在讲演中曾说:“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隶、一半自由的状态。”林肯的演说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使他赢得了很高荣誉。因此,在1860年的全国大选中,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就在林肯当选总统的前后,南方种植园的蓄奴主义者们发动了叛乱,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成立了所谓“南方邦联”,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声称“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正常的状态”。

  1861年4月12日,南方邦联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北军驻守的要塞萨姆特。当时,南方由于早有准备,军队强盛,武器精良,而北方只是仓促应战,所以节节败退,连首都华盛顿都差一点儿被南军攻占。

  林肯在发表演说面对危局,林肯当机立断,于4月15日发布募兵令,招募志愿军讨伐南方叛逆。广大美国人民热烈响应。林肯原想只招75000名,报名的人数却超过了10倍。这支部队士气高涨,作战勇敢,可惜没有出色的将领,第一仗就被南军打得大败,一直退到华盛顿城郊。美国舆论顿时哗然。

  “一定要解放黑奴!”林肯为了挽回败局,下定决心,在1863年1月1日,发布了《解放令》。命令规定,从即日起,美国所有奴隶都成为自由人,由政府和军队保护,他们可以平等地参加各项工作,包括参加军队等等。当他签署完毕,在场的人一片欢呼,纷纷拥上去同他握手。发布了解放令,黑人踊跃前来参军,总共多达四五十万。他们和白人一起,奋勇出击,在葛底斯堡和南军大战三日三夜,击毙了敌军上万官兵,获得了南北战争以来第一次大捷。美国人民兴高采烈,纷纷集会庆贺。

  但是,林肯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只有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林肯起用年轻将领格兰特做一个方面军的统帅,直下密西西比河出海口,封锁南方的水路交通。在林肯看来,只有格兰特才懂得指挥战争。

  7月4日,林肯收到了格兰特从前线发来的电报。果然不出所料,密西西比河交通枢纽维克斯堡四万南军全部兵败投降。林肯高兴万分,马上发出电报,把格兰特召进白宫,亲自授予他中将的军衔。当时,美国最高的军衔是少将,格兰特是美国第一个中将。同时,任命他为美军的全军统帅。

  格兰特兵分四路:派海军舰只封锁东面大西洋沿岸;派谢尔曼率领10万大军,迂回1000余公里,直插南军的后方;派谢里登率领骑兵包抄南军的西路;自己亲率大军在北线向南进击。四面围歼南军,务求一举扫平。

  任务最艰巨的是谢尔曼。他的部队要深入敌军的后方,长途跋涉,子弹和粮食谁来供应呢?10万大军出发了两个星期,一点消息也没有。林肯急得晚上睡不着觉,日夜盼望进军的消息。1864年的圣诞节到了,好消息也来了。谢尔曼攻下了佐治亚洲首府亚特兰大,又攻下了滨海城市萨凡纳,已经与海上舰队取得联系,将南军全部包围了!

  谢尔曼是怎样千里迢迢穿过南军后方的呢?他的法宝就是解放黑奴。每打到一个地方,被解放的黑奴就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没收了种植场奴隶主的粮食和武器,前来支援北军。有了人民支援,军队怎么会不打胜仗呢?

  南军这时乱作一团。“总统”连忙从海上逃跑;“总司令”急匆匆地带兵向西突围。但是,当南军只走出160多公里的时候,谢里登的骑兵已经赶到,封锁了他们的去路。南军无计可施,于1865年4月9日全部投降,整整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南军的彻底覆灭而胜利结束。

  但是,失败的南方种植主极端仇恨林肯,出于报复,他们花钱雇佣杀手。就在南方军司令投降的第5天,即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首都华盛顿第十大街的福特剧院里,正在上演流行喜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在二楼的一个包厢里,美国总统林肯和他的妻子也在看戏。这出戏演得非常成功,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戏剧的喜乐气氛当中。正在这时,一个人像幽灵一样偷偷潜入总统包厢,在距离林肯1.5米的地方扣动了手枪扳机,子弹从林肯头部的左侧射入脑后,林肯总统立刻倒入血泊当中。

  剧场里的观众被一声突然的枪响惊呆了,凶手趁乱逃之夭夭。事件发生后,全美国以至全世界都处于震惊和悲愤之中。林肯终因抢救无效,于1865年4月15日清晨7时22分与世长辞,年仅56岁。

  林肯去世的当天,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继任为总统,立刻布置追捕凶手。4月26日,凶手拒捕被击毙,原来凶手竟是喜剧团的演员约翰·威尔尼斯·布思。不久,布思的同谋犯人一一被拘捕,经审讯,人们才知道,这伙人是南方奴隶主派来刺杀林肯的间谍。

  4月19日,美国白宫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总统的仪式,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林肯,在赞颂这位总统为人诚信的同时,更怀念他为解放黑奴所做的丰功伟绩。5月4日,林肯的灵柩被安葬在斯林菲尔德地区山青水秀的橡树岭公墓。他的墓周围布满了由无数鲜花堆成的“花山”,这花山,表达了美国人民对林肯的无限敬仰。马克思还代表第一国际给林肯以极高的评价,称他是一位英雄。

  南北战争是继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第二次大战争,它对美国彻底废除奴隶制、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维护美国的独立统一,都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惠特曼的草叶之歌

  瓦尔特·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民族诗人,自由体诗的开创者。

  1855年,美国诗坛上出现了一本“奇书”——《草叶集》。薄薄的小册子只有94页,仅收录了12首诗。书内外都没有署名,只在书内扉页上印了作者的画像:歪戴着帽子;敞着领口;一手按着腰,一手插在裤兜里。这典型的工人形象与人们心目中温文尔雅的诗人形象大相径庭。而且他所写的诗句每一句都很长,不合当时流行的韵律,也不按常规使用标点符号。更让人震惊的是,诗中所宣传的呼唤自由、追求民主等思想,简直都是些“离经叛道”的内容。

  《草叶集》歌颂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对广大黑人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诗集体现了作者激进的民主思想和浪漫主义风格。这本“奇书”的作者就是瓦尔特·惠特曼,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他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科学与民主,并写下了大量反映社会内容和时代呼声的优秀诗篇。他的创作,不仅给美国文学带来勃勃生机和兴旺气象,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惠特曼生于美国东部长岛西山区的一户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11岁就辍学回家去挣钱谋生。他先后做过勤杂工、排字工、教师、编辑、蓝领工人……但终身的职业却是诗人。由于惠特曼出身“低贱”,他所接触的也全都是“低贱”的下层人:农夫、船夫、铁匠、木工、纺纱女工、黑人甚至妓女。他同他们来往密切,熟悉他们的悲惨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他们也为诗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素材。这就决定了惠特曼是站在人民立场上为人民而歌唱的诗人。

  惠特曼从小就向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自由”和“民主”。他希望蓬勃发展的祖国也变成一个充满“自由”与“民主”之光的国度。所以,他早期的诗歌,一方面以雄浑多彩的画笔描绘了美丽多姿的祖国山川,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另一方面也用奔放、真挚的感情,讴歌了劳动者。这一时期,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1861年爆发的废除黑奴制度的南北战争是惠特曼人生和创作的转折点。他的诗歌从此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减少了浪漫主义的情调,开始转向现实生活。这段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揭露奴隶主和种植园主压迫、对黑人和印第安人表示同情、歌颂自由理想的《软骨头之歌》、《我歌唱带电的肉体》、《自己之歌》等;有歌颂反对蓄奴制革命战争的《把战鼓敲起来吧!》;有号召人民起来参加反对奴隶制战斗、歌颂战士们英雄气概的《桴鼓集》;还有悼念惨遭暗害的林肯总统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当紫丁香最近在庭园中开放的时候》。

  南北战争转变了诗人的创作方向,也使诗人的健康受到损害。战争爆发后,惠特曼自愿加入了医护队,到前线医院里护理伤兵。不幸的是,在一次看护伤兵时他受了伤,又因伤口感染导致血液中毒,以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一直严重地影响着他的健康。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终于孤独而又痛苦地死在了一间简陋的小木屋里。

  南北战争结束后,诗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创作题材也更加广泛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批判美国资产阶级民主虚伪、资产阶级文明贫乏和国家机构腐化的《不,今天别向我提到那重大的耻辱》,还有歌颂欧洲革命运动和巴黎公社的《哦,法兰西的星!》及《神秘的号手》。

  惠特曼那部歌唱千百万如草叶般平凡、却又有草叶般顽强生机的普通人的诗集《草叶集》,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从1855年初版到1892年,《草叶集》先后重版了8次。每次都补充一些新诗,从最初的12首一直增加到最后的约400首。

  惠特曼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带给人们以强烈的震撼,而且在形式上也作了重大的革新。他采用民众的口语,打破因袭的诗歌格律,创作出一种新韵律的自由诗体,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确立了不受束缚的自由诗的地位,对以后美国及欧洲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草叶集》也因此而成为美国近代文学名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和美国民族文学的光辉典范。

  丹敦之死

  1794年4月初的一天,高高的断头台矗立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广场上。刽子手凶神恶煞般地站在一旁。广场周围人山人海,人们沉默着,目光流露出疑惑。这个断头台,斩过无数反革命分子的头,可眼下将在这里丧生的却是一个革命者。法国大革命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丹敦,却被革命的法庭以反革命的罪名判处极刑。临刑前,丹敦以他特有的大无畏的革命演说家气概,对刽子手说:“请你把我的头高高举起,拿给人民看看,它是为人民的,值得人民瞻仰!”丹敦死后三个月,发生了“热月政变”,雅各宾派倒台,把丹敦送上断头台的罗伯斯庇尔和圣鞠斯特也上了断头台。

  位于法国香槟省奥尔河畔的阿尔西小城,既有广阔无垠的草原,又有优美的森林。1759年10月,丹敦就出生在那里。他三岁时,父亲去世。从此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贫困的生活。丹敦很小的时候就坚信要成为一个伟大人物,必须经历常人没有经历的磨难。童年生活使他学会了勇敢和大无畏的挑战精神。中学毕业后,丹敦像同时代大多数青年人一样,幻想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但阿尔西只是一个偏僻小城,远离繁华。年轻的丹敦只身到了巴黎。

  狄德罗曾经说过:“在巴黎有一万桌筵席,但没有一个空位子会留给你;巴黎有的是鼓鼓囊囊的钱袋,金币满得掉出来,但不会有一枚掉进你的口袋。”来自阿尔西的乡下青年丹敦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他看到的无疑是地狱一般的巴黎:到处是贫民窟、流浪汉,到处充斥着饥饿和寒冷。但聪明勤奋的丹敦并没被这些吓住,他先在一家检察官事务所谋到一个办事员的差使,然后一步一步成为巴黎第一流的大律师。丹敦成了有钱有地位的人,理想仿佛已经实现,可以衣锦还乡了。但一场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过来,谁也躲不开它产生的强劲漩涡。

  7月14日,巴黎人民攻打象征着封建堡垒的巴士底狱,揭开了这场革命的序幕。丹敦没有参加7月14日的战斗,但他在前一天晚上发表了战前动员演说,号召人民拿起武器。第二天就加入了科德利埃区国民军,成为一名上尉。由于他的声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很快他又担任了区革命委员会主席一职,丹敦的表现令熟悉他的人大感意外。从此,他个人的生活融入了国家的命运之中。革命给他带来了桂冠与辉煌,使他天生的革命家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

  革命后的巴黎,成立了代表着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巴伊政府。这是一个软弱和妥协的政府,混杂着保皇派和一些新贵族。广大群众依然被饥饿和寒冷的阴影包围着,逃往国外的王公贵族带走了一切能带走的金银财宝,而留在巴黎的照样花天酒地。跑到凡尔赛的国王路易十六,大声咒骂高举革命旗帜的巴黎人民。巴黎人民被激怒了,丹敦发表了战斗檄文般的演说。10月5日,六千余人向凡尔赛出发,把路易十六抓回了巴黎。但巴伊政府只是把国王简单地一关了事,反而对到处进行宣传鼓动的丹敦充满仇视。他们说丹敦是英国间谍,是疯子,是挑拨离间者,是奥尔良保皇派的走狗。丹敦以沉默代替反驳。

  1791年6月21日上午,三声炮响和市政厅钟楼的钟声向巴黎人民通报了国王路易十六逃跑的消息。顿时,整个巴黎群情激愤。丹敦不客气地指责巴伊政府:“你们曾说国王不会出逃,结论只能是,或者你们出卖了祖国,或者你们愚蠢到了极点,两者必居其一。”6月23日,丹敦又在雅各宾派俱乐部发表演说,要求免除路易十六的王冠。路易十六不甘心就这样下台,他暗中勾结普、奥,企图引狼入室,恢复自己昔日的统治。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冲向土伊勒里宫,将路易十六废黜。巴伊政府也倒台了。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掌握了国家权力机构——立法会议。丹敦因获得票数最多,担任立法会议组织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临时执行委员会的司法部长。

  1792年8月19日,普奥联军越过边境侵入法国领土。23日,吉伦特派政府准备放弃巴黎逃往法国南部。丹敦在临时执行委员会抨击了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大声疾呼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巴黎。他把自己年过七旬的老母从阿尔西接到巴黎,表示要与巴黎共存亡。9月2日,凡尔登失守,通向巴黎的最后一道屏障被打开了。巴黎城内的吉伦特党人乱成一团。这时,高大魁梧的丹敦再次出现在讲台上,发表了他最著名的一次演讲:“警钟已敲响,但这不是报警的信号,而是向我们的敌人发起冲锋的信号。为了战胜敌人,我们需要勇敢,再勇敢!法国必将得救!”

  法国再次从危急的境地中走出。

  1793年英国也加入了反法同盟,联军对法国发起了新的进攻。这一年6月2日,由于吉伦特派对外战争连连失利,对内采取高压政策,巴黎人民再次起义,163门大炮对准了议会大厦。激进的革命党——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权力。虽然由于丹敦的革命表现他仍然被选进最高政府机关——救国委员会,但是他从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低沉的声音中听出了某种敌视情绪,预感到不祥。12月3日,丹敦在雅各宾派俱乐部遭到攻击。有人指责他脚踩两只船;有人指责他是革命队伍中的投机分子,扬言要对他的生活和个人财产进行调查。1794年3月30日,丹敦被捕。经缺席审判后,他被处以极刑。

  丹敦死后,雅各宾派专政的社会基础大大削弱了,人民对罗伯斯庇尔政府的不满日益加剧。雅各宾派的专政已处于严重危机之中。

  热月政变

  1789年至1794年历时五年的法国革命是世界史中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不仅对法国,而且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热月政变”,成为这次革命最大的逆转,热月党代替了激进的雅各宾派。这一次政变,发生在1794年7月27日,因为当时法国的“共和历”是共和2年热月9日,所以人们把它称为“热月政变”。

  所谓热月党人,就是发动热月政变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罗伯斯庇尔时那些人,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党。他们出发点不同,主张不同,起主要作用的是过去宽容派的人物。这次政变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自从1793年6月雅客宾派执政以来,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胜利。可是,就在热月9日这一天,面貌起了根本性的改变。

  国民公会照例是下午开会的。然而,这一天的上午11点,就有许多代表来到会场。他们在走廊里来回踱步,相互交换着眼色。一个脸形瘦削的代表,走到一个身躯肥胖的代表面前,握着对方的手说:“看,右派才是勇敢的人!”这时,旁边又走来两个代表,狡黠地笑着向他们点点头,表示对右派的支持。

  中午12点刚过,国民公会的议长就宣布开会。执政党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坐在会场正中的前排,面对着主席台,全神贯注地在听代表们的发言。

  “我要把黑幕揭开!”一个代表跳上讲台。他涨红了脖子,声嘶力竭地攻击着,把矛头指向雅各宾派。

  “打倒暴政者!”又一个代表窜上了讲台,唾沫飞溅,用一切恶毒的语言攻击罗伯斯庇尔。

  “逮捕罗伯斯庇尔!”两个代表像唱双簧一样齐声狂喊起来。会场一片骚动。

  “我要求发言!”罗伯斯庇尔端庄地站了起来。但是,当他刚要跨上讲台的时候,议长使劲地摇起铃铛。“叮零!叮零!叮零!”意思是禁止罗伯斯庇尔发言。

  罗伯斯庇尔回到座位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昨天,就在这个会场上,全体代表还全神贯注地聆听他的发言,他作了镇压反革命的报告。怎么过了一个晚上,情况完全变了,执政党的领袖成了被审判的囚犯!

  “逮捕他!”“逮捕他!”会场上又响起了一阵喧哗声。

  雅各宾派的代表怒不可遏,先后站起来要求发言反驳。但他们所得到的,仍然是议长的铃铛声。

  “杀人凶手的议长,你能不能最后让我发一次言?”罗伯斯庇尔激动地说。

  “叮零!”“叮零!”议长拼命地摇晃着铃铛。

  “逮捕罗伯斯庇尔!”会场里又冒出了一片狂喊声。

  “现在表决……好,通过!”议长的话还没有结束,一群宪兵冲了进来,把罗伯斯庇尔逮捕了。同他一起被捕的,还有罗伯斯庇尔的弟弟,以及雅各宾派的另外几名领袖。

  “共和国完了!强盗们胜利了!”当罗伯斯庇尔被押出会场时,他激昂地高呼着。这时是7月27日的下午五时半。

  为法国革命作出过卓越贡献,一生廉洁奉公的罗伯斯庇尔,怎么会遭到这样的不幸呢?是他,和其他革命者一起创建了法国的最高革命机构——国民公会,可是,今天他却被国民公会逮捕了。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得从头说起。

  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1758年生于法国北部的阿腊斯城。他在中学时,就以极大的兴趣熟读卢梭的著作,坚决拥护书中的无神论和民主自由学说。为此,他专程去拜访了这位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后来,罗伯斯庇尔当过律师和法官,因为法兰西王国的法律动辄判人死刑,他感到十分不满,就愤然辞去了法官的职务。

  1789年春,31岁的罗伯斯庇尔当选为三级会议代表,从而踏上了法国的政治舞台。他是一位争取民主的英勇战士,以斗争坚决、生活俭朴闻名,人们称赞他是“不可腐蚀者”。每当这位衣着整洁、瘦弱峻削、中等个子的青年出现在雅各宾俱乐部时,总会得到热烈的鼓掌欢迎。

  雅各宾派是当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左派核心。在废除国王的斗争中,在与右派(吉伦特派)的斗争中,在粉碎国内外敌人反革命武装的斗争中,内部是团结的。然而,当他们取得胜利、成为执政党以后,内部却分裂了。

  雅各宾派有三位杰出的领袖:丹敦、马拉、罗伯斯庇尔。丹敦因为主张妥协和温和,被罗伯斯庇尔处决了;马拉则被吉伦特派的女特务暗杀;唯一剩下的领袖就是罗伯斯庇尔。革命力量的削弱,给右派反革命势力以可乘之机,终于出现了热月九日的政变。

  罗伯斯庇尔被押进监狱不到一个小时,即在当晚6点多钟的时候,革命群众的队伍冲进了监狱,将罗伯斯庇尔接到市政厅。雅各宾派像欢迎凯旋的战士一样,高呼着口号:“罗伯斯庇尔万岁!”“消灭卖国贼!”到了晚上8点多钟,被捕的雅各宾派领袖们全部回到了市政厅。市政厅广场上聚集了许多武装的群众。如果这个时候罗伯斯庇尔马上组织起义,可能还有胜利的希望,但是,他犹豫了,到了午夜12时半,他还没有作出决定。群众纷纷回家,罗伯斯庇尔终于坐失良机。

  反革命力量很快组织起来了。半夜时分,议长对他的武装首领宣布了血腥的命令:“立即出发,要在天明之前把叛乱者的脑袋取下来!”凌晨2点,他们完成了对市政厅的包围。一名宪兵首先冲了进去,一枪打中罗伯斯庇尔的下颏。满脸鲜血的罗伯斯庇尔同他的22名战友,又被押进了监狱。

  第二天下午,罗伯斯庇尔他们在没有审判的情况下被送上断头台。三辆刑车在夕阳影子的陪伴下缓缓行进。宪兵用军刀指着身受重伤的罗伯斯庇尔。罗伯斯庇尔头上包着一块血污的布,但是,他仍然以端庄的眼光巡视着四周。5时正,罗伯斯庇尔和他的战友们被押上断头台处决。

  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结束了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的革命专政,同时,也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逆转。热月党上台后,在粉碎雅各宾派专政的同时,另一方面仍是坚持共和政体,保留了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土地法。为维护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镇压王党的复辟活动,在基本的方面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热月党执政后,也实行了恐怖政策,残酷镇压民主力量,致使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各地不断掀起反对热月党统治的斗争。

  青年拿破仑

  拿破仑·波拿巴

  在法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有名的君主。而最令法国人引以为豪,并且至今还在影响法国乃至欧洲的是拿破仑。拿破仑在向全欧洲传播法国大革命思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贵族家庭。恰好是这一年,本不属于法国的地中海科西嘉岛,划归法国管辖,或许,这对拿破仑来说是某种预兆。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曾热衷于政治,参加过法国的政党。1779年,拿破仑10岁,父母为了让他长大以后适应法国各种环境,多了解法国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和现实社会,把他送到了布伦纳城去学习。拿破仑怀着满心欢喜和满腔信心来到了布伦纳。

  在布伦纳拿破仑受了五年的文化教育。或许是对法语的特别陌生,或者是兴趣全无,拿破仑的法语学得非常糟糕,以至于影响了他的一生。到后来当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皇帝时,他的法语说得竟然很不流利!

  但这五年的学习,对拿破仑又确实很重要,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历史课学得很好,可以说很出色,他对法国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了如指掌,这也成了以后拿破仑引以自豪的资本!此外,数学课也他学得很好。

  15岁那年,拿破仑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进入了巴黎陆军学校学习。学习时间虽然只有两年,但对拿破仑来说,是思想发展、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受启蒙运动者的影响,他认真阅读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尤其是卢梭的作品,对他影响更大。从这些思想家的思想深处,他了解到人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一些独裁者严重阻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森严的等级制度,是制造人类极不平等的现实的祸根,而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荒淫,就是束缚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桎梏。所以,要彻底打败、消除封建统治,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和谐、幸福的人类新社会。

  拿破仑的这种叛逆思想,成了青年拿破仑奋斗、追求的指导原则,也成了他为之不懈努力的远大理想。

  巴黎陆军学院毕业后,拿破仑当上了一名少尉军官,可是,军校每年毕业数量可观的毕业生,在这些毕业生中,拿破仑与其他学员一样,没有更值得他的老师、同学特别注意的表现,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员而已。

  拿破仑的机会来了。1791年,阔别故乡几年后,他第一次回到故乡,任务是同科西嘉的保王党进行坚决的斗争,不允许他们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任何破坏。1792年,拿破仑第二次回到故乡,针对保王党内部顽固分子企图对革命反攻倒算,拿破仑采取了果断而有力的措施予以打击。经过这两次故乡之行,拿破仑非常自豪地感觉到,他像他父亲一样,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极其高度的热情。这使他在整个法国大革命时期,能够坚定地站在革命营垒之中,对革命予以最大限度地支持。尤其是在革命遭受挫折时,不少贵族出身的军官纷纷叛离革命,逃到国外去过安逸自在的生命,甚至积蓄力量,伺机向革命反扑。在这时候,拿破仑却仍然留在革命营垒中毫不动摇,他对叛变革命的贵族军官们非常气愤。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革命,准备随时为革命献出一切,甚至生命。

  与此同时,拿破仑参加了多次反欧洲封建联盟对法国革命的干预,这使年青的拿破仑有了充分的锻炼机会,他也充分地利用了这些机会。在斗争中,他越来越熟悉封建势力对革命运动所使用的方式方法,也越来越明白应该如何对付封建势力。这对他以后领导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终于,青年拿破仑有了独自率军作战的机会。

  1793年,拿破仑24岁,血气方刚,斗志正旺。这一年,法国保王党人在英国人的大力支持下,企图消灭革命军。他们一举攻占了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重镇土伦。拿破仑奉命迅速夺回土伦,击溃保王党。

  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土伦是南方大门,其防御工事非常坚固,而且,保王党准备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扩大战果,所以严加防范。拿破仑很明白这件事情对他的意义,如果失败了,以后可能永无出头之日!于是他尽了最大努力去准备。经过认真、谨慎地调查、准备,拿破仑认为,要以强火力攻克土伦。于是,他加紧修建大炮、训练炮兵。几个月之后,一支炮兵部队在拿破仑的精心策划下开到了作战地点。“准备作战!”拿破仑下达命令。“啪!啪!啪!”几声枪声后,拿破仑的士兵倒下了几个。原来,保王党们躲在暗藏的工事里,趁拿破仑不注意,率先向拿破仑的军队开火了。

  拿破仑一看,自己的士兵先倒下了几个,非常气愤,他所率领的炮兵战士,因大多是几个月前集训的,没有上过战场,看到这种场面,一部分士兵害怕了。拿破仑感觉到,要是不马上发起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

  只听见“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炮声袭向保王军阵地。一阵炮声过后,敌人倒下了一大片。拿破仑的士兵一看报了死亡士兵的仇,一下子来了劲,接着又是一阵“轰轰”的巨大声响。敌人的防御工事被摧毁了。经过激烈的交锋,拿破仑取得了胜利,占领了土伦。

  不出拿破仑所料,这次胜利使法国军官们对拿破仑这个年轻的下级军官另眼相看,而且为了表彰拿破仑为革命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被破格提升为将军。

  但革命政府中不少人对这个出身贵族家庭的青年将军表示怀疑。他们怀疑他参加革命的目的与动机,他们不相信这位连法语都说不好的青年是真正的革命者。有人甚至编造一些故事诬陷他,致使他遭受不应遭受的迫害。拿破仑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三年。

  1795年,保王党人收买了巴黎的武装警备司令,国民议会妄图复辟。拿破仑被重新起用,被任命为法国“内防军”司令。这年10月,拿破仑指挥6000士兵,去对付近3万人的保王党部队。这种情况对于年青气盛的拿破仑来说,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他反而认为,这正好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自己的才能。他认为,如果自己是3万兵力,而敌人只有6000人的话,那么,打胜了也不光荣。

  拿破仑在街上架起大炮,向保王党发动猛烈轰击。保王党在这个时候还在作战争准备呢,当他们听到隆隆炮声时,都慌作一团,匆忙去寻找武器反抗,但已经来不及了。拿破仑率军英勇出击,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把敌人全部镇压了。拿破仑以少胜多,又取得了一个重大胜利。这件事正好发生在共和历的葡月,所以,人们往往把拿破仑的这次胜利称为“葡月风云”。

  果然,土伦战役和镇压保王党战役,使拿破仑名声大震,法国国民革命政府对拿破仑委以重任。1796年,他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后又率军出征埃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充分显示了青年拿破仑的雄厚实力。

  “雾月政变”

  青年时期的拿破仑以卓越的指挥才能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天才。法国国民革命军政府,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大胆任用他到各地带兵,拿破仑也不负厚望,对欧洲封建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

  1796年,拿破仑被受命指挥法国驻意大利的军队。在1796年到1797年间,他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精彩的胜利。拿破仑同欧洲封建势力作殊死斗争,大大维护了革命政权所取得的胜利成果。

  正当他在欧洲各地扫荡封建势力的时候,革命政府国民议会中钻进来大批保王党分子,准备伺机推翻国民政府,恢复封建君主制。拿破仑非常仇视保王党人对革命的进攻,当他得到保王党人企图对革命大举反攻的消息时,就立即派军队回国,干预议会事务。经过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