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章 日本帝国的败亡

  日本帝国终于走到了尽头,1945年8月15日宣布战败投降。日本的右翼只说“终战”,不讲“投降”,说什么是日本自己结束战争的。这是睁眼瞎说的无稽之谈。

  在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雷霆万钧的打击之下,日本帝国已经一败涂地,穷途末路。军部虽然叫嚷“本土决战”,但是并没有取胜的力量和希望。据战后美军有关方面对日本投降前各方面情况的调查、估计,即使不投原子弹、苏联不出兵、盟军不登陆作战,日本苟延残喘最多也拖不过1945年,甚至在10月就不得不投降。

  日本帝国的覆灭宣告了日本近现代历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

  太平洋上力量悬殊的战争

  珍珠港遭袭后,3艘航空母舰安然无恙。山本五十六总感骨梗在喉,觉得是一个后患,企图趁日本海军占有优势,进攻珍珠港西面的中途岛,把美国航母引诱出来加以摧毁。但海军省不同意,怕冒风险。

  正在这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军方决定教训日本一顿,打击它的嚣张气焰。1942年4月中旬,美军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尽可能地向西行驶,到了距日本1100公里的海域,舰上16架B—25空中堡垒飞行,轰炸了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等地,然后飞往浙江迫降或跳伞。这次轰炸给日本方面造成极大的心理恐慌,军部感到不能保证天皇的安全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决定攻占中途岛,以扩大防卫圈,使美机不能轰炸日本。

  6月的中途岛海战极富戏剧性。日军认为万无一失的密码被美军破译,中途岛美军安排了对策。自以为必胜无疑的日军特混舰队落入美军圈套,正在手忙脚乱地调整部署时,遭到美军飞机的轮番轰击,出动的4艘大型航母全被炸沉。此后,日军只剩大型航空母舰3艘(一艘须维修,一艘为准大型)、轻型的3艘,丧失进攻能力。

  接着,美军于8月登陆瓜达卡纳尔岛。瓜岛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南部,只有数百日兵驻守。对于美军登陆,日本军方起初并不在意,认为只是侦察行动,没有想到美军的反攻会这么快。待美军一万多人登陆,日本军方才反应过来,派兵增援,但为时已晚。美军源源不断而来,90多架飞机调来岛上,很快站稳了脚跟。陆续上岛的6万美军和3.6万日军激战,有的战斗极为惨烈。双方舰队进行几次海空战,美军与对手打消耗战,日军航母特混舰队难以支撑,飞机损失尤为惨重,为保存力量而退出战斗。美军完全掌握瓜岛一带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岛上日军弹尽粮绝,饿死病死9000人。1943年2月美军攻克瓜岛,日军仅撤走1.1万士兵。太平洋上的战局发生转折。

  此后,美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麦克阿瑟指挥,有英、澳、荷军队参加,沿新几内亚北岸西进;一路由尼米兹指挥,先完成所罗门群岛的战斗,然后向太平洋中路近发——从1943年11月开始,依次进攻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所罗门的战斗有一个插曲: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要从拉包尔基地去布干维尔岛视察,为驻守的日军鼓气。有关他行程的电报被美军破译,美军知道山本有严格遵守时间的习惯,果然山本的座机准时到达布干维尔上空,遭到美军飞机的空中伏击,机毁人亡。

  瓜岛之战后,以美军为主的盟国军队打得日军节节败退,1944年10月两路军队会合进攻菲律宾,于次年2月攻克。日军由胜转败为何如此之快?为何兵败瓜岛后就节节败退呢?

  近卫文

  战后写的回忆录《失去了的政治》中,记叙了1941年9月初天皇与参谋总长杉山元的一段对话:“陛下问杉山参谋总长:‘一旦日美开战,陆军确信多久能够解决?’总长回答说:‘若仅在南洋方面,估计三个月左右就可解决。’陛下进而又对总长说:‘你是支那事变爆发时的陆相,记得那时你作为陆相曾说过,’事变一个月左右就可解决‘。然而一拖四年不是还未解决吗?’总长惶恐了,絮絮叨叨地申辩说,支那土地辽阔,无法按预定计划作战。这时,陛下对总长厉声说道:‘如果说支那土地辽阔,那太平洋不是更辽阔吗?怎么有把握说三个月解决呢?’总长只是垂头无法回答。”天皇对杉山的责问显然是对的,可是别人出来为杉山帮腔,强调对美战争不得不打,不惜冒险一战,天皇也不再坚持自己的看法。

  日军迅速由胜转败的首要原因,是战场过大、战线过长,只能在有限的地方配置重兵,从而留下许多薄弱点和空隙,转为被动挨打。这种状况的造成,与日军的疯狂性、冒险性分不开。军部为了孤注一掷,对于这种常人也可估计到的后果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美军正是利用了上述日军弱点,集中兵力,避实就虚,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失败转为胜利。美军总结实战经验,采取了越岛进攻、蛙跳战术,即越过、跳过日军重兵驻守之处,如所罗门群岛的拉包尔、太平洋中部的日本海军基地特鲁克岛,而是攻占它们前方或旁边的岛屿、据点,然后用飞机轰炸去摧毁它们,主要是割断它们同外界的联系,让它们孤立地自生自灭。这极大地加快了美军反攻的速度,如攻克马绍尔群岛后,不去进攻特鲁克、帛琉群岛,而是一下跳跃1000海里,进攻马里亚纳群岛,又一次让日军猝不及防。

  另一重要原因是日美国力悬殊,日本方面对此严重认识不足。两国的人力、物力都相差很大,尤其是美国经济、科技的发达远远超出了日方的估计。美国建造一艘万吨轮船,1942年初需时6个月,到9月就缩短到1个月。1943年一年内,美国建成并投入战斗的大小航空母舰共39艘,而日本战前战时全部建成的大小航母仅有25艘。美国的航母一部分派往大西洋,其中主要是轻型的护航航母,留在太平洋的航母大大超过日本。1940~1945年日本制造的飞机数量仅占同期美国的23.6%。日本军部天天讲总体战,可是并没有真正懂得,现代总体战争根本上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这是因为军部过于迷恋武力了。

  在雄厚国力的支持下,美军进攻吉尔伯特群岛时,已有一支强大的两栖作战部队,它由三部分组成:前头是数万陆战队和护航舰队,包括8艘护航航母;其后是一支担任掩护的航母特混舰队,有大型航母12艘,舰载飞机700多架;殿后的是一支庞大的后勤舰队,包括武器弹药船、油船、医疗船、各种物资供应船,从绷带到炸弹,从草莓、冰淇淋到飞机零件,应有尽有,还有水上船坞可提供一般性修理。这支两栖作战部队共有舰船200多艘,以后还不断大规模地扩充,可以保证长驱远征,连续作战,攻无不克。

  日军军事思想的守旧、落后,也是失败的主因之一。日本军部死死抱住日俄战争和一次大战的经验,奉行大舰巨炮主义,耗时费资造了两艘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特大型战列舰大和号、武藏号。它们于1941年12月、1942年8月建成,排水量6.9万吨,120门炮,包括主炮9门,口径46公分,射程30公里,每次发炮那么大的军舰都被震得摇晃起来。但是,二次大战的海战已经表明,航空母舰和空军起决定性作用,海战双方的胜负主要不靠舰队相互炮击,而是靠飞机攻击对方舰队,制空权决定制海权。

  尽管如此,日本海军当局仍然抱住大舰巨炮主义不放,中途岛吃败仗后才开始重视训练飞行员,真正重视航空母舰和飞机的作用,要到1943年下半年。但是临渴掘井,已经难以补救空军的不足。问题不在制造飞机,日本战时制造了大量飞机,像零式战斗机性能也不错,主要困难是短期不可能培养大批熟练的飞行员。从瓜岛之战开始的1年7个月中,日军损失了8000架飞机和很多熟练飞行员。

  美国早就注重空军的建设,配备了多种新式战机,训练了众多熟练飞行员,美军还有雷达等新式武器装备。在1944年夏的马里亚纳战役中,日军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已为数不多。美日特混舰队各为航母15艘和9艘、舰载飞机891架和439架。美军先发制人,以轰炸和空战几乎全歼岛上日军飞机672架。然后双方舰载飞机进行一场让鬼泣神嚎的空战,飞机呼啸,炮声震天,一架架日军飞机冒着火焰黑烟,像秋风落叶一样纷纷往下掉。美军戏称这是一次“火鸡大射猎”,日军舰载飞机所剩不到100架。日军舰队退出战斗逃遁,美军特混舰队乘胜追击,日军舰载飞机仅剩25架。日军还损失航母3艘,4艘航母受伤。美军仅损失航母1艘、飞机117架(80多架是天黑返航降落时损坏的)。日军已基本丧失制空权制海权。

  1944年10月,650艘军舰组成的美军舰队进攻菲律宾,在莱特湾及其附近的三天海战中,日本仅存的4艘航母全被击沉,武藏号被美机击中19枚鱼雷和17个炸弹而沉没,大和号也受重创,被击沉的还有其他军舰20多艘。日本经营了几十年的海军几乎覆灭,又损失飞机约400架。美军仅损失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3艘、巡洋舰、驱逐舰各2艘,飞机100架。

  早在1943年9月,日本军政当局不得不决定收缩防线,划定了必须死守的“绝对国防圈”,它从千岛群岛起,经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印度尼西亚、马来亚,直到缅甸。1944年7月上旬到8月中,美军取得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战斗的胜利,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打破了日本的“绝对国防圈”。日本统治层大为震惊、恐慌,东条英机遭到反对,7月中旬东条内阁被迫辞职,小矶国昭内阁取而代之。1945年2月盟军攻占菲律宾,进逼日本本土。在这次战斗中,美军得到菲律宾人民抗日军的协助。

  日军在亚洲的战争败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仍是对日的主要战场。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在浙赣、鄂西、常德、闽浙等重大战役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从1940年特别是1941年起,日军对华主要战略是巩固占领区,对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治安战”,进行反复的“扫荡”、清乡“,实行残暴的”三光“政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要把中国占领区变为南进的基地、兵站,扫荡、清乡更为频繁。解放区军民反扫荡、反清乡的英勇顽强战斗,使日军遭受极大的消耗。1942年冬,日军不得不承认,”治安战“已告失败,在占领区内,”丝毫不能说治安提高了,相反却呈现出恶化而又复杂化的倾向。

  1944年4月~12月,日军调动50万兵力,在豫、湘、桂三省发动“1号作战”。

  日军占领区兵力空虚,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发动局部反攻,导致了敌占区的动摇。1945年初,日本大本营指令侵华日军收缩兵力,5月下令日军撤出湘桂、粤汉铁路沿线占领地区,将兵力集中华中、华北,以对付可能登陆中国的美军和北边苏军的威胁。在华日军已陷于四面楚歌。

  中国抗战对打败日本发挥了重大作用。一、中国在世界上最先高举反法西斯战争的旗帜,抗战时间最长。直到1943年,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后来,日军把大部精锐兵力逐步调往太平洋战场,这时中国战场仍是抗击日寇的两大战场之一。二、中国全民抗战打破了日军的速战速决,使日本深陷战争泥潭,迫使日本用冒险扩大战争来摆脱困境,从而多方树敌,四面受攻,加快了日本帝国的败亡进程。三、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击毙日军44万多人,占二次大战中战死的日军总数113万的39%。中国对于打败日本起了不可忽视的直接作用。四、中国坚持不懈的抗战有力地配合、支援了太平洋战场的盟军作战。中国抗战粉碎了日本企图“以战养战”,把占领区变为太平洋战争的基地、兵站的计划;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在华日军兵力占其总兵力的70%,到日本战败投降前夕,中国战场仍牵制日军总兵力的55%,使日军不能抽调更多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当年,美国罗斯福总统曾对他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你想一想有多少日本师团的兵力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亚洲的另一重要战场是缅甸、印度战场。1942年5月日军占领了缅甸,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切断滇缅路,断绝美国对重庆国民党政权的援助。但在此后,美国方面又在印度东北阿萨姆邦的印中边界处建立基地,开辟了通往中国重庆的“驼峰”航线,美国运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源源不断向中国提供援助。日军无论如何要切断这条航线。

  1943年10月,中国军队向缅甸北部日军发动反攻,次年3月美军加入反攻。日军对盟军的反攻估计不足,为了破坏从印度通向中国的空运,决定入侵印度,攻占阿萨姆。1944年3月,缅甸日军进攻印度的英帕尔,指挥者是挑起芦沟桥事变的牟田口廉也,他口吐狂言:“陆军现在已达到天下无敌的地步,太阳旗宣告我们在印度肯定胜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他派出10万多军队(内有亲日的印度国民军2万人),但只携带了20天的给养。

  缅印边境一带,山峻林密,道路恶劣,瘴气弥漫,容易染上疟疾、霍乱之类疾病。日军攻入印度,英印军队得到增援,顽强抗击。英军掌握制空权,不断进行空袭,日军只能夜间行动,白天躲进山谷,一再重演夜里进攻,白天退却。日军的给养补充被英印游击队切断,弹尽粮绝,疫病流行。7月日军败退,战死、病死者无数,大批不能行走的伤病士兵被日军军官活活枪杀,道路上、密林里、溪流中日军尸体狼藉。10多万军队只剩3万人,狂妄自大、盲目冒险再次让日军尝到惨败苦头。

  这时,云南中缅边境的中国远征军抓住战机,于5月强度怒江天堑,向缅甸日军反攻。缅甸北部的中美联军也趁机进攻,扩大了缅北控制区。次年1月,中国远征军与与缅北中国军队会师。缅甸北部完全被中美盟军控制。

  1944年11月,英印军队趁英帕尔战胜之势,越过缅甸西部的亲敦江,12月攻占英多,与缅北盟军会师。然后英印军队挥师南下,1945年3月缅甸共产党为首的抗日力量总起义,配合英印军队控制了缅甸中部地区。5月初日军被逐出缅甸。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抗日武装斗争、抗日运动也在积极进行。

  战时经济的恶化破产

  保证资源供应,维持战争经济,是日本南进的重要目的。但是,日本占有了东南亚的资源,却不能拿到所需数量的资源。重要原因之一,是日本的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运载量500吨以上的商船总共600万吨,开战时一半以上被军队征用,普通商船不满200万吨。当时估计,为满足物资运输需要,起码应有商船300万吨。军部打算初战获胜后可归还大部分征用船只,不料才归还一小部分,就遭遇中途岛战败和美军瓜岛反攻,不仅停止解除征用,又进行新的征用,商船仍然低于200万吨。1943年9月起,数十艘美军潜艇在西太平洋袭击日本商船,后来英军潜艇也加入战斗。日本海军力量不足,商船缺乏有效护航,每月被击沉的商船占总吨位的20%,为新造船的三倍。日本的造船业赶造军舰都来不及,商船制造大受限制,商船量不断锐减,1943年底仅150万吨左右,战败投降时只有60万吨。

  由于运输能力不足,军需生产所需的重点物资输入量年年下降,1941年为4872万吨,1942年为4052万吨,1944年锐减为1713万吨。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供应得不到保证,原油输入量1942年比1941年略有增加,但1944年比1941年减少了约30%。资源不足,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无法提供足够的军需。这又一次暴露了当年日本不自量力、疯狂冒险的窘相。

  此外,长期的大规模战争夺走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破坏了原来强壮熟练的劳动队伍。侵华战争已出现兵力紧张,挑起太平洋战争更使兵力严重不足。1943年修改兵役法,征兵年龄从20~40岁改为19~45岁,还实行“学徒出阵”,对文科学生停止缓征。从1940年到1944年,现役军人从172万扩大为537万,1945年多达719万,强壮熟练的劳动力所剩有限。为了弥补工人不足,除实施国民征用令外,还强制学生参加劳动,先是部分学生部分时间参加劳动,1945年3月从国民学校(即原先的小学)高年级到大学的学生全部停课劳动。这样拼凑起来的劳动队伍,大都是不熟练的,生产效力不高。政府还决定,把大批朝鲜人、中国人抓到日本去充当劳工,因为过度强迫劳动和非人的劳动条件而死亡的达7万人之多。在农村,除征兵外,不少劳动力流向军需部门,农业劳动力更显不足。

  财政经济方面的竭泽而渔和畸形发展,破坏了经济自身的运行机制。1937年起,军费支出无限制膨胀,军费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率达69%,次年超过70%,1941年超过75%,1944年竟达到87.6%。军费总支出中,占绝大部分的是1937年开始的临时军事费,其总额近1700亿日元,而同期正常财政支出不到870亿日元(包括正常岁出中的军费90多亿日元)。膨大的军费来源,除了增加捐税外,绝大部分靠滥发公债和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为确保军需生产,1943年实施《战时行政特例法》等法令,指定钢铁、煤炭、轻金属、造船、飞机制造为重点产业,授权首相进行集中统一领导。政府指定的军需企业,得到各方面的特殊照顾。1942~1944年整顿企业,纤维、金属、燃料、食品等民需工厂从24.4万个减为11.5万个,停产企业的财、物、人转向军需企业。1937~1942年棉纱生产减少了四分之三,以后还在继续削减,纱厂设备当废铁熔化了造军火。依靠经济统制,把财力、物力、人力集中用于军需生产,虽然暂时保证、促进了军需生产,但是取东墙补西墙,严重破坏经济平衡,必将导致工业生产、包括军需生产的衰退。

  1944年6月起,美军B-29飞机从中国基地起飞,空袭日本本土。美军攻占马里亚那群岛后,11月下旬美军111架B-29飞机从新建机场起飞,轰炸了东京,此后美机空袭不断。1945年春美机改用燃烧弹进行频繁轰炸,每架可装载8吨炸弹,每月平均3000架次。3月10日334架B-29空袭东京,2000多吨燃烧弹倾泻而下,东京烈焰腾空,河水发烫,死亡、失踪9万多人,无家可归的100万人。到6月,主要都市焦土化。正常的生产无法维持,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害,连皇宫内也多处被烧毁。

  战时经济环境的恶化是日本的战争政策、战争冒险所必然招致的。1941年工矿业生产下降,军需生产的总体水平以1944年初为最高点,重点的舰艇及飞机制造分别于9月、12月下降。因劳动力和农用物资不足,1940~1945年各种农产物产量几乎年年低于1937年水平。

  国民的生活持续恶化,困苦不堪。工人每天劳动10~12小时,但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证。1931~1944年,工人实际工资下降了将近一半。生活必需品匮乏,配给品一年比一年少。主食是糙米,还要配搭薯类、豆饼等杂粮,配搭比例不断上升,达到50~60%。1945年7月主食配给量削减,橡子、艾、薯叶、南瓜藤、桔皮、谷糠、桑叶等等都成了人们的食粮。黑市盛行,物价腾贵,黑市米价比公定价格贵几倍,后来竟贵70倍。国民营养不良,健康受损害,肺结核病患者特别多。政府提倡穿着节省布料的“国民服”,1944年3月全国主要剧场、影院、高级餐馆、酒吧都关门停业。

  穷兵黩武导致经济破败,经济恶化决定日本必将战败。著名经济学家大来佐武郎当年曾对友人说,早在明治十五年(1883年),“一个叫柏约特的英国人打了个比方告诫当时的人,他说有一个贫穷的卫士想买一身高级的铠甲,又苦于没钱,于是便从饮食中省钱,拼命积攒,几年后终于如愿以偿。不久,战争爆发,他勇敢上阵,但终因身体虚弱承受不住铠甲重压而败给对方。今天的日本就是这样。”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鼓吹“强兵万能”论、“战争万能”论,如山县有朋、陆军小册子的论调,到后来终究物极必反,自食恶果。

  天皇“玉音”广播:终战投降

  小矶国昭内阁成立时,日本战败已确定无疑。内阁主张“一击讲和”论,企图倾其全力打一胜仗,以求得有利的讲和。但是,得到的不是胜利,而是更惨重的失败:菲律宾失守。1945年3月下旬,盟军出动1500艘舰船,包括19艘航母(舰载飞机1160架),以及18万多兵力,进攻冲绳群岛,打到了日本的大门口。4月初小矶内阁辞职。

  铃木贯太郎内阁接替上台,日本帝国已危如累卵,一击即溃。在国际上,日本的盟国意大利早在1943年9月已经投降,纳粹德国也于1945年5月崩溃,日本面临反法西斯国家倾注全力的最后打击。但是,日本军部坚持进行本土决战,内阁也主张以本土决战求得“体面讲和”,铃木高呼“要有在天皇马前讨死的决心”。6月8日御前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这个机构是小矶内阁时成立的,它取代了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由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和参谋总长、军令部总长六人组成。这次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决定,必须“不遗余力地发扬帝国传统的忠诚之心”,“以七生尽忠的信心为力量的源泉”,迅速加强本土决战的准备,并决定组织“国民义勇队”,以确立“举国一致”的本土决战体制。6月下旬国民义勇队成立,15~50岁的男子,17~40岁的女子全部参加,进行战斗训练,号称“一亿总武装”,扬言“一亿总特攻”。法西斯国民统制达到极端,大政翼赞会及所属的翼赞壮年团随之解散。

  “本土决战”喊得震天响,但是实际的战斗力如何呢?

  菲律宾莱特湾海战时,日军首次出动55架特攻机,让驾驶技术并不熟练的人,驾着飞机连人带炸弹冲向对方的军舰。冲绳战役时,日军出动2000多架特攻机。日军称此为“神风特攻”,实际上是绝望的疯狂挣扎,拿人的生命作赌注,美军恰当地称之为“自杀机”。特攻机战果不大,大部分被盟军飞机或军舰炮火击落,盟军大型军舰炮火猛烈,特攻机很难进行有效攻击。总共出动特攻机2700多架,死亡3700多人。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命中率仅约20%,仅击沉美舰48艘,其中轻型航母1艘、护航航母2艘、驱逐舰13,余为小舰只,击伤美舰310艘。海军也把能出航的舰只集中起来,向冲绳派出特攻舰队。刚修好的大和号装上单程的豆油燃料出发,但在中途就遭美机轰击,沉没海底。其他舰只也一去不复返,日本帝国海军彻底覆没。

  1945年2月盟军攻克菲律宾后,日本与东南亚的海运被盟军潜艇、军舰、飞机切断,东南亚石油、物资的输入完全不可能。6月与华北的航运断绝,日军掳掠来的物资只能堆积在中国港口。6月下旬冲绳失守。7月美军军舰游弋日本沿海,以舰炮轰击沿海城市的军需工厂;美军出动飞机2万架次进行轰炸,祸及中小城市,废墟比比皆是。外来物资断绝,工厂被摧毁,军需生产陷于瘫痪,战争机器的崩溃近在眼前。

  本土作战的兵力号称270万人,另有飞机3600多架。但是,防守本土的师团中,太平洋战争前组建的只有7个,绝大部分是1944、1945年临时纠集起来的,除残废者和重病号,符合应征年龄的几乎全被动员入伍。这些新编部队的训练很差,装备严重不足,有些部队一半多的士兵无步枪,子弹不到定额的五分之一,或者有大炮而无炮弹。本土拥有的飞机,半数以上为特攻机;空军的败绩已经证明,再多的飞机也不足以改变战争进程。至于国民义勇队,许多人都是拿着竹枪在操练。总之,本土作战的战斗力是不强的。

  确保石油供应是现代战争的命脉,石油断了来源,库存即将告罄,是本土决战的致命伤。为克服石油不足,1940年政府就制订人造石油的计划,到1945年的生产目标是400万公升。人造石油有重重技术难关,投入巨资,竭尽全力,1943年的产量最高,但不过27万公升,无济于事。海军决定从松根提取松节油,1944年10月农商务省发动全民挖松根,计划一天出动125万人。全国作了47000个干溜罐,但是精制技术不过关,战败前只生产了飞机用汽油480公升。后来,美国占领军曾在吉普车上试用,因焦油和灰太多,只几天发动机就坏了。

  铃木内阁一些成员对本土决战的信心并不强,他们为了求得“体面讲和”,把更大的希望寄托于苏联出面调解。他们心想,当苏德战争初期苏联最危难的时刻,日本遵守日苏中立条约,按兵不动,今天希望苏联也能帮日本一把。内阁的主张得到天皇支持,前述6月御前会议后与苏联方面交涉,但一直没有进展。其实,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以美国满足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其中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为条件,苏联答应战胜德国后,尽快对日作战。

  7月26日,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必须“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否则“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对于波茨坦公告,日本当局需待摸清苏联的态度后再表态,铃木首相向记者宣称“不予理会”。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下原子弹,一闪光之间广岛被摧毁,炸死炸伤14万人。日本当局大为震惊,但他们仍在等待苏联表态。

  8月8日,日本驻苏大使好不容易等到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接见,满怀期待的日本大使听到的,却是莫洛托夫宣读了苏联对日宣战书。9日凌晨苏军和苏蒙联军出兵中国东北,猛攻关东军。日本期待苏联调解的幻想破灭,陷于绝路。9、10日,毛泽东、朱德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发起大反攻。在中国东北的朝鲜人民革命军也配合苏军发起反攻。越南抗日军民正在准备总起义,印尼人民也在准备推翻日本的军政统治。

  首相铃木、外相东乡茂德、海相米内光政(预备役海军大将、前首相)主张尽快结束战争。8月9日上午10时召开御前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主战主和各3人,双方争论激烈,相持不下。11时美国在长崎投下原子弹,死伤7万人。御前会议开到下午1时仍无结果,暂时休会。夜里11时再开御前会议,到凌晨2时还是意见不一。

  铃木首相起身请天皇裁决,天皇发表简要讲话,其中明确指出:“虽然一直尽听有取胜自信的话,但是到现在为止,计划和实践并不一致。又据陆军大臣所说,九十九里滨的防御工事要在八月中旬完成,但是还没有完成。即使编成了新的师,但是应该发给他们的武器还没有备齐。”天皇所指的九十九里滨工事,位于东京以东、千叶县东境海滨。天皇接着强调说:“这个样子,要对付有那样机械化程度的美、英军队,没有胜利的希望。”天皇认为再打下去只能让国民生灵涂炭,他支持外相的主张——在保持国体(天皇制)的条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

  外务省通过中立国瑞士、瑞典向同盟国发出相关电文,12日晚接到由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拟定的同盟国复照,其中对于天皇制写道:“按照《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愿确定之。”13日上午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会上对复照中的上引文字有不同理解,外相东乡认为:“即使是由人民投票决定政府形式,大多数国民都是忠诚的,恐怕没有人想改变我国的国体。因此,应该完全接受。”但强硬派反对,认为保持国体并未得到保证,仍坚持本土决战。下午的内阁会议也议而不决。

  天皇破天荒地主动提出召开御前会议,14日上午开会。听完三名强硬派的发言后,首相请天皇“圣断”。天皇表示,“朕的看法仍和上次谈过的一样,没有改变。”接着指出,“关于国体问题,听说有各种疑虑,但据朕理解,通过这一复文的文意来看,对方抱有相当的好意。”天皇希望“忍所难忍,耐所难耐,团结一致,以求将来的复兴。”

  15日中午12时,广播了天皇宣读诏书的录音。人们早晨就得到通知,准时围在收音机旁,普通日本人是首次听到天皇的“玉音”。诏书中没有认罪、忏悔的片言只字,竟说日本发动战争是为“臣民康宁”、“东亚解放”;诏书也没有“战败”、“停战”、“投降”之类的字眼,只是宣布接受同盟国的“联合公告”即波茨坦公告,实际上就是承认战败投降。虽然诏书的字句和天皇的语音不太好懂,但大家还是领会到了所说的意思。少数日本人已料到这一天的到来,多数国民犹如晴天霹雳,许多人失声哭泣,不少人惊得呆若木鸡,大批人跑到皇城前广场,跪着嚎啕痛哭。

  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9月9日,侵华日军当局在南京签署投降书。近代天皇制的日本帝国经历了头尾78年,在速兴之后又骤然地覆灭了,它的覆灭过程如果从“昭和恐慌”或“九一八”事变算起,不过十四五年。在不到80年的时间里,日本帝国8次发动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包括日本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中国人民受害最为深重。

  明治改革的不彻底、不平衡,明治体制的封建性、军事性,一些决策的两重性、局限性,特别是寄生地主制,“强兵富国”的选择,天皇制的专制性和军部独大,就蕴含着日本帝国覆灭的根源。明治改革和决策的缺陷,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其实,任何国家的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后进国的改革所受的限制更大。前面提到,大久保利通曾经说过,国家体制必须顺应“人情、时势之变化”,“不可固守也”。他的后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更为严重的问题。明治宪法尤其是“国体论”把体制固定化、绝对化了,并在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大刮复旧风,如教育敕语、维护父权家长制,这些不能不妨碍以后进一步的改革。尤为严重的是,到了大正年代,国内外情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问题已经尖锐地暴露出来,而且统治上层也已看到必须有所变革,但是不论藩阀内阁还是政党内阁,都已基本丧失了改革的勇气,倒幕斗争和明治前期的那种改革进取精神丧失得无影无踪了。为了维护统治的稳定,除了加强了政治高压(如治安维持法),就是一味实行救济性通货膨胀政策,以致社会经济长年动荡不安。九一八事变后就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对外侵略扩张和国家法西斯化,明治体制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消极面恶性发展到极点,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狂妄冒险暴露无遗,使整个国家在毁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继九一八事变后的全面侵华战争使日本陷入深渊,挑起太平洋战争使日本走向毁灭,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扩大。正是穷兵黩武,贪得无厌,疯狂冒险,与亚洲人民和世界各国为敌,终于使日本帝国自取覆灭。

  还需要指出,前面曾提到,日本不太有文化包袱,乐于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这只是一般而言、相对而言的。其实,日本同样有着沉重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包袱。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两重性,如乐于吸取外来文化的长处是正面的、积极的,如神国思想、军国主义是负面的、消极的,如群体观念、国家主义、尊皇思想,危机感、忠诚观、使命感,在不同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有时积极面是主要的,甚至能起十分积极的作用,有时消极面为主,甚至与神国思想、军国主义一起,都恶性发展,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历史文化传统究竟起何种作用,决定于历史条件,国家行为的方向和性质,关键在于统治层的选择和引导。回顾历史经验教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化传统,是不可回避的课题。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