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0章 北平方式和平路!握手言和中南海(5)

  稍加停顿,傅作义解释说:“国防部的意见与我们所拟制的第2个作战方案相似,也就是‘适时放弃承德、张家口、保定各大城市,以一部分兵力暂时控制北平,将主力集中津、沽,而坚固守备之,确保华北的滩头阵地,以便尔后行动自如’。南京会议确定了‘坚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16字方针。”

  傅作义看到大家正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接着说:根据这一方针和蒋委员长的指示,现作出如下部署:

  1.将驻承德、保定、秦皇岛、山海关地区的部队,撤至北平周围地区。

  2.将中央军全部摆在平津塘地区,将我们的察绥军放在北平至张家口之间和平绥线中段。

  3.制定一个扩军50万人的计划,第1期为3个月,扩军20万;第2期为2个月,扩军30万。

  4.司令部派出先遣指挥所到塘沽,并派人到天津去找杜建时市长,为总部从北平东移勘察地方,也为我们张家口、北平的一些家眷迁往天津做些准备。

  “关于部队的行动和部署,由参谋长负责提出方案,扩军由总参议提出计划,3天内给我。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与会的人沉默无语,没有一人持有异议。等了良久,傅作义说:“没有不同意见,那就散会。”

  大家离去后,傅作义独自留在会议室里,时而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时而站起身在室内来回踱步,时而停步低头沉思。他想起了南京会议上的争论,想到了蒋介石多次强调“我全力支持你坚守平津”的讲话,想到了新的部署和扩军计划……看来,自己已被牢牢捆在蒋介石的战车上,即将与共军在华北进行决战了。

  傅作义拖着沉重的步了,回到自己的寝室。他感到身心疲惫,想早些休息,可躺在床上又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蒋介石虽然同意和支持自己坚守平津,但随着时局变化,蒋介石肯定会变卦,把华北军队撤至江南,以加强长江防线。如果南撤,自己寄人篱下,一定没有好果子吃。可要真正守住平津太难了,而且这种难度与日俱增,但在目前情况下,也只好选择这条比岌岌可危的独木桥能多维持几日的路。再说,东北共军不可能马上入关,有时间进行准备,加上美国援助、坚固城防、当年守涿州经验,还可以与共军抗衡一番,就是与共产党言和,也多一些谈判的资本。如果谈不成,北平又守不住,就带弟兄们回绥远老家,既能保存实力,又可控制西北,伺机东山再起。

  一连几天,傅作义经过反反复复的劳神苦想,犹豫徘徊,权衡利弊,请师问贤,终于形成了这样的腹案:大张旗鼓地收缩兵力和加强津塘地区防务,让蒋介石相信华北军队正在加紧积极备战;把中央军摆在北宁线附近的平津塘地区,让他们首先迎战入关的东北共军;把察绥军布防在平绥线中段和北平至张家口之间,让自己的部队处于既靠近平津又可西去绥远的有利地位;尽快给毛泽东发出要求和谈的电报,秘密派人与共产党接触,早日举行和谈。

  这时,由李世杰负责拟制的兵力部署方案和由张濯清负责制定的扩军计划都已按时送到傅作义手中,并经傅作义亲自审定,正式开始执行。

  傅作义的扩军计划是先组建4个军,即由河北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和天主教各负责编组一个军,兵员由各省自行征用,干部从总部干部训练团及河北、察哈尔、绥远各省干部训练团抽调,武器装备由总部军械委员会负责电请国民党军联勤部调拨。此外,还拟编组一个全部美械装备的机械化师,并与战车第1团、战车第3团以及炮兵第12团合编一枝快速部队,以便对付东北共军。

  傅作义的兵力部署有3个重要防区:一是张家口防区,以张家口为中心,包括张北、怀来、崇礼、万全、柴沟堡等城镇,由傅部的第11兵团部与第105军和第35军一部担任防务,总指挥为第11兵团司令孙兰峰;二是北平防区,以北平为中心,包括怀柔、密云、平谷、昌平、顺义、南口、涿县、八达岭、门头沟、房山、通县等城镇,由蒋系的第4、第9两个兵团部与第16、第31、第13军,傅部的第35军大部、第101、第104军及新编第4师等部担任防务;三是津塘防区,以天津、塘沽为中心,包括唐山、杨村、栾县、崔黄口、芦台、廊坊等城镇,由蒋系的第17兵团部与第62、第86、第87、第92、第94军担任防务,总指挥为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陈长捷为副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此外,以1个军守归绥,1个师守大同。

  这样,东起滦县,西至柴沟堡,形成一条中心多、长达1000余里的战线。傅作义的千里长蛇阵,表面上看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但实际上反映出他脚踏两只船、进退两难的犹豫心理,也预示着他内心真正的空虚。

  傅作义处在深重的矛盾中,处在十字路口。

  11月上旬的一天,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傅作义让其长女傅冬菊(天津《大公报》记者、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后改名傅冬)通过中共北平地下党电台给毛泽东发了一个密电。这份电报就是几天前由王克俊和刘厚同一起协商草拟的那个示意要与共产党和谈的电报,这是傅作义向共产党、毛泽东进行和平解决华北问题的试探。

  电报发出了几天,没有任何回音。

  傅作义纳闷,又于11月中旬指派彭泽湘(中共早期党员,后自行脱党)、符定义(毛泽东在湖南上学时的教师)到石家庄找中共接洽。

  傅作义的求和意图,是在研读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并受国民党地方势力和平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承认共产党领导、以实力派资格参加联合政府,在华北与共产党平分秋色,分庭抗礼。这种保存势力的打算当然不会被中共所接受。

  尽管求和之举只是试探,但毕竟在通向黎明的路上迈出去了第一步。这对傅作义来说,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胆量……

  第二节 运筹帷幄西柏坡合拢铁钳求和平

  周恩来插话说:“华北不是40万,而是60万,再加上东北80万,140万大军,以这个绝对优势战胜敌人!”毛泽东吐了一口烟,对周恩来说:“电告杨成武,暂时不要与郭景云纠缠,欲擒故纵嘛!”傅作义接到报告:东北共军已入关作战,围攻密云,分路向沙城、南口、怀来挺进。东北解放军的8个纵队正像洪流一样涌进关内,秘密地向冀东的遵化、蓟县、玉田一带集结。

  毛泽东运筹西柏坡,朱老总大念紧箍咒

  西柏坡,河北省平山县境内柏坡岭上的一个小山村,自1948年5月起便成了中共中央、解放军最高统帅部的代名词。

  这个小山村不足百户人家,低矮的瓦房排列得井然有序,滹沱河的清清流水绕村而过,四周峰峦上松柏常青。

  1948年11月的某一天深夜,大地在沉睡,一切都格外恬静。然而,在毛泽东那间极为平常的小屋里,解放军的统帅们正在运筹着即将开始的平津大战。

  周恩来说:“这些天平津方面的情况有些异常,有好几封电报都反映了傅作义部队的频繁活动,他是不是要搞点名堂出来?”

  毛泽东披着一件旧棉袄,坐在木凳上抽着烟,没有说话。

  坐在一旁的朱德总司令,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说了一句:“啥子傅作义,那是蒋介石要搞名堂了!”

  周恩来把脸转向朱德说:“是的,现在国民党在全国还有4个战略集团,但只有傅作义集团可以用于机动。”他把目光移向墙上的地图,接着说:“华东刘峙集团正忙于徐蚌会战,又损失了20万人,自顾不暇。西安胡宗南集团负有掩护四川和西南的任务,已被我西北野战军紧紧拖住,不敢移动一步。华中白崇禧集团只有23个师,独自扼守武汉和长江中游,更不敢随便调用。这样,蒋介石就剩下傅作义集团可以指望了。”

  毛泽东把烟蒂按灭,从木凳上站起来,边踱步边说:“东北一解放,华北的傅作义就变成了惊弓之鸟。如果不抓紧战机,就地予以消灭,敌人就有可能从华北逃跑。华北的蒋、傅军队多达60万,不管跑到哪里,对我们迅速解放全国都是不利的。”

  他停下步子,把目光盯在了地图上的北平、天津处,继续说:“为了加速敌人在全国的总崩溃,马上发动平津战役,是当前华北战场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说毕,他又点燃了一枝香烟。

  周恩来完全赞同毛泽东的意见,说:“傅作义集团目前已处于我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的夹击之中,是坚守还是撤退,一时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我们乘其尚未撤走之机,就地包围歼灭为最好。”

  朱德略加思考,走到地图前,说:“目前傅作义要是逃跑的话,确是跑得掉的。我华北40万野战军要阻挡60万蒋、傅军队逃跑,恐怕会有困难。根据这种情况,必须抓住傅作义守撤两难的时机,让林彪率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一起消灭华北敌人。”

  周恩来插话说:“华北不是40万,而是60万,再加上东北80万,140万大军,以这个绝对优势战胜敌人!”

  周恩来的话音刚落,毛泽东紧接着说:“不能让傅作义跑了!他们目前正在犹豫不决,是个很好的时机。从全局看,我们把傅作义集团就地分割包围,然后逐一消灭,一来有利于我东北野战军就近入关作战,二来将加速敌人的全面崩溃,使蒋介石无法组织江南防线。如果让蒋、傅军队南逃或西窜,我们虽然不战而取得平津,但对今后的战局是很不利的。”

  他吸了一口烟,继续说:“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为了不让敌人逃跑,我们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只要塘沽和平张线之敌被消灭,全局就活了。”他看了看周恩来、朱德,又说:“可是,东北野战军主力离天津有1600余里,加之大战刚完,部队疲劳,需要争取个半月的时间才好。所以,留住傅作义成了关键。”

  周恩来看着毛泽东说:“傅作义的本意,不愿不战而放弃华北。根据地下党组织的判断,傅作义集团今后动向不外有3种:一是死守平津;二是南撤;三是蒋军24个师南逃,傅军20个师西逃。但从目前情况看,敌人从徐州、郑州、西安、绥远各路逃跑的可能性很小,最重要的是防止敌人从海上逃跑。为此,东北野战军入关时要注意隐蔽,以免打草惊蛇。”

  朱德说:“利用傅作义的心理,先麻痹他,然后出其不意攻其要害,转移他的注意力,掩护我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另外,要让各级指挥官都了解中央的意图,第一步就是分割包围敌人,一般采取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第二步则是将敌一一消灭。必须向全体指战员强调,第一步的任务很重要,只要对敌人实行了分割包围,我们就主动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毛泽东兴奋地说:“好,就贵在麻痹和出其不意上……”他边踱步边说:“为了稳住傅作义,我各大野战军要密切配合。在反动派那里,我东北野战军是伤了元气的,需要休整几个月时间。敌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而过低估计我军。恩来,朱老总的这个‘出其不意’可是个关键啊。”

  周恩来望着地图沉思,不时地转动手中的红蓝铅笔,没有马上回答。他作为解放军的总参谋长,正在考虑从何处开刀。

  朱德不紧不慢地说:“傅作义的长蛇阵有意思哩,足足有1000多里长。”

  这时,周恩来抬起头来,语调坚定地说:“既然是蛇,那我们的第一下子就打它的七寸。”说着,他把手里的红蓝铅笔往图上的平张线一指。

  毛泽东和朱德的目光顺着周恩来指的地方停了一瞬,同时沉吟顷刻,又同时颔首微笑。周恩来接着说:“东北程子华兵团已按军委的命令秘密入关。可让他和华北杨得志兵团、杨成武兵团共当此任。至于具体部署和打法,我想打电报跟聂荣臻同志商量一下,拿出一个妥当的计划来。”

  毛泽东提示说:“这计划要管到东北野战军主力抵达平津地区。”他又说:“这一战役由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共同完成,为了统一领导,便于协调,我建议组成一个总前委,成员有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由林彪担任书记。”

  周恩来、朱德相视一下,同时点点头,表示同意。

  周恩来以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身份说:“我看这一计划可行,为了争取时间,应马上电令林彪、罗荣桓切实执行。”

  毛泽东补充说:“还要告诉他们,如有新情况,或执行中出现什么问题,要他们及时上报,以便修改变化。”

  停了停,毛泽东沉思着说:“傅作义跟蒋介石矛盾很深,其他方面也不同于蒋系的将领,他在抗战中为民族立过功,还一度拥护过我党的主张。他有头脑,为人也算正直。考虑计划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周恩来心领神会,笑着问道:“主席的意思是争取傅作义?”

  毛泽东略微点头,深深地吸了口烟。他总是深谋远虑,洞察秋毫。

  朱德说:“如此说来,得先消灭傅系的主力,打破傅作义不切实际的幻想。”

  毛泽东挥了一下右手,说:“对,以战逼和,争取让傅作义给反动派做个榜样。”

  朱德带着疑问的口气说:“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出其不意的作战行动外,还需要随时掌握傅作义的思想状态,了解他的行动动向,可是这样似乎难度很大。”

  周恩来胸有成竹地说:“可以办得到。北平地下党的力量是强的,工作有成效,连傅作义的亲属都有我们的党员。”

  毛泽东和朱德相视一笑,眼睛都闪出了兴奋的光芒。

  正在这里,屋外传来雄鸡报晓的声音。周恩来抬手一看表,已经凌晨5点了。

  中共的统帅们又工作了一个通宵。

  伟大的平津战役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1948年11月18日,毛泽东亲自为中央军委分别起草了两份电报。一份是给华北第2兵团领导人的,一份是给东北野战军领导人的。

  给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的电报指出:由于徐州作战的胜利进展,在华北的蒋、傅两系军队有分向西、南两方撤退呈集中向南方撤退的可能。所以,已命令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兵团停止攻击归绥,其3个纵队位于绥东地区,坚决阻止傅系军队向绥远逃跑;命令徐向前、周士第兵团停止攻击太原,以免刺激傅作义早日逃跑。现命令你们所部在阜平待命,准备随时向张家口附近出动,协同杨、李、李兵团阻止敌人西逃。

  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绝密电报指出:傅作义派彭泽湘和符定一前来接洽起义,人已到石家庄。中央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稳住傅作义不走,以便迅速解决“中央军”。望你们立即令各纵队以一二天时间完成出发准备,于21日或22日全军或至少8个纵队取捷径以最快速度行进,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不使其逃跑,并争取使中央军不战投降。

  看来,中共统帅们的战略意图是从西线开刀,稳住傅系,断其西逃之路,掩护东北大军秘密进关,稍后在东线动手,抓住蒋系,防止蒋、傅系军队南逃,将华北国民党军就地分割包围,一一歼灭。

  11月27日2时许,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签发了“中央军委关于平张线作战部署”的电令。这是中共统帅们在正式发动平津战役之前所作的一个全面的指示。电令中写道:

  为了在12月份吸引傅作义部几个军于平张线上,并歼灭该线各军之一部或大部,借此使我东北野战军主力进到冀东以后顺利地切断平津、津塘诸线,歼灭数部敌人,打开主要地区的战局之目的,部署如下:

  1.以程、黄所率东北第4、第11纵队及1个骑兵师,杨、罗、耿所率华北第2兵团的第3、第4、第8纵队,杨、李所率华北第3兵团的第1、第2、第6纵队,再加上詹大南地方兵团(冀热察军区地方武装――笔者注),组成平张线战役的兵力,以上各部受程、黄统一指挥。

  2.杨、李率所部已于25日由绥东地区东进,30日左右集中于柴沟堡、怀安附近地区,然后以迅速动作抓住并包围柴沟堡、怀安,或张家口、宣化诸点之敌1个军左右的兵力,并相机举行攻击,吸引东面敌人向西增援。

  3.杨、罗、耿率所部已于26日由石家庄以北曲阳地区出发,12月1日集中于易县西北紫荆关地区隐蔽待命,然后准备以5日行程进至涿鹿地区相机作战。

  4.程、黄所部务必于数日内在平谷地区集中,准备完毕,待杨、李在柴、怀、张、宣地区抓住几部敌人之后,迅即超越密云、怀柔、顺义线上之敌,向延庆、怀来地区前进,相机作战。

  华北、东北解放军各兵团立即行动,奔赴指定目标。

  平津战役的第一枪即将在平张线上打响了。

  张家口频频告急,王牌军瓮中之鳖

  塞外冬来早,11月下旬已下过几场大雪。天地之间清清爽爽,四野皑皑白雪,寒风劲吹。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