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一节 伯仁因我而死

  晋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造反。王导带领堂弟中领军王邃、左卫将军王虞、侍中王侃、王彬以及各宗族子弟20多人,每早在大殿请罪。

  王导像,图出自清顾沅辑《古圣贤像传略》。

  周正准备入朝,王导叫住他说:“伯仁,王氏宗族100多条性命都在你的手里,你可要慎重啊!”伯仁是周的字。

  周大义凛然地走进去了。见到晋元帝司马睿以后,周述说王导的忠诚,极力为他申明。司马睿听从了他的话,周非常兴奋,以致喝醉了酒。

  周走出宫门,王导还在门外等候,又呼唤周。周像没听见一样,只顾对旁边的人说:“今年杀掉这些乱臣贼子以后,就能得到斗大的金印,挂在胳膊后面。”回去以后,又向皇上启奏为王导开罪,言辞十分恳切。王导不知道这些事,对周非常憎恨。

  三月,王敦攻克建康,司马睿要求百官去迎候。王敦对周说:“伯仁,你对不起我!”

  周说:“你通过战争做大逆不道的事,我亲自统率六军,结果没有成功,让君王的军队溃逃,这就是我无颜见你的地方。”

  元帝在广室召见周,对他说:“近来发生了大事,但二宫毫发无损,大家都还平安,这是否表明大将军王敦本来就是众望所归的呢?”

  周说:“二宫的情况,正像陛下说的那样,然而我们会如何做,现在还不知道。”

  护军长史郝嘏等人劝说周避让王敦,周说:“我作为备位大臣,如今朝野走下坡路,难道能躲在草丛中求活,然后出外投靠胡、越吗?”

  王敦的参军吕猗,曾经做过台郎,是阴险小人。戴渊担任尚书,非常讨厌他。吕猗劝王敦说:“周、戴渊蜚声天下,足以蛊惑众人,近来他们的言谈又毫无惭愧的意思,您现在不除去他们,将来恐怕还会再有需要讨伐的时候。”

  王敦向来对周、戴二人的智谋有所顾虑,心里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不动声色地问王导说:“周、戴渊,是天下人所尊敬的,应该让他们担任三公,大概是没有问题的。”王导没有回答。

  王敦又说:“倘若不让他们出任三公,难道只让他们担任令或仆射吗?”王导又不回答。

  王敦说:“如果不这样,就只能杀了他们!”王导还是沉默不语。

  二十三日,王敦派部将邓岳抓捕了周和戴渊。

  在这之前,王敦对谢鲲说:“我打算任命周为尚书令,任命戴渊为仆射。”

  这一天,王敦又问谢鲲说:“最近人们的看法怎样?”

  谢鲲说:“明公的做法,虽然是想保全社稷,然而人们却认为不合道义。如果能任用周和戴渊,就能安抚宽慰大家的心意了。”

  王敦大怒,说:“你疏忽了吧!这两人徒有虚名,已被我逮捕了。”谢鲲大吃一惊,怅然若失。

  参军王峤说:“‘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名士怎么能说杀就杀呢!”王敦勃然大怒,要把王峤斩首,众人都害怕得低头不语。

  谢鲲说:“明公图谋大业,不诛杀一个人。现在王峤因为劝谏不符合您的心意,就要诛杀他,不是太过分了吗?”王敦这个时候才饶了王峤,把他贬为领军长史。周被捕,经过太庙的时候,大声说:“乱臣贼子王敦,企图以下犯上,乱杀忠臣,神灵有知,就应当赶快杀掉他!”捕卒用铁戟刺伤周的嘴,鲜血一直流到脚后跟,但他镇定自若,旁观的人都哭泣流泪。周和戴渊都在石头城南门外被处死。

  元帝派侍中王彬犒劳王敦,王彬向来与周走得很近,他先去哭吊周,然后才去见王敦。王敦奇怪他神色凝重,就问他原因。

  王彬说:“我刚才去哭吊伯仁,不能自己。”

  王敦发怒,说:“伯仁受刑是自找的,而且一向视你如路人,并无特别待你,你为什么去哭吊他?”

  王彬说:“伯仁是长者,也是兄长你的亲友。他在朝的时候尽管称不上刚正不阿,但也没有结党营私,却在天下人都被赦免后被处以极刑,我因此而伤痛惋惜。”然后发怒,数落王敦,说:“兄长违抗君命,有违臣子之德;杀戮忠良,图谋不轨,你已死到临头了!”言辞慷慨激昂,声泪俱下。

  王敦大怒,厉声呵斥他,说:“你狂悖成这样,你觉得我还能饶你吗?”

  当时,王导也在旁边,为王彬担心,劝王彬起来认错。

  王彬说:“我脚痛不能起来,再说我说的是事实,没什么错的!”

  王敦说:“脚痛和脖子痛比较,哪样更痛?”

  王彬毫无惧色,最终也不肯下拜。

  后来王导清理中书省的旧档案,看到周帮助自己的文书,拿在手里,流下了眼泪,说:“伯仁虽然不是我杀的,却是因我而死。我无颜面对他啊!”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