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七节 司马睿迁都

  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丞相、琅邪王司马睿听闻长安被占,愍帝被捕,带领军队露宿野外,亲自穿上铠甲,并向各地发送檄文,约定时间北上征讨。

  督运令史淳于伯因漕运没有及时到达而被斩首。行刑以后,刽子手在柱子上擦刀,血沿着柱子往上流,一直到两丈多高的柱子顶端才流下来,众人都为淳于伯鸣冤。

  丞相司直刘隗进言说:“淳于伯没有犯下滔天大罪,不应当斩首。”于是右将军王导等人上书归咎于己,请求辞职。

  司马睿说:“政令和刑罚失当,都是由于我的昏聩造成的。”没有怪罪任何人。

  次年二月二十八日,平东将军宋哲到达建康,自称接到愍帝司马邺诏书,让司马睿执政。

  三月,司马睿出宫,居丧三日。于是西阳王司马羕和官员、掾属等共同奉上皇帝尊号,司马睿不同意。

  司马羕等人坚持请求,不肯罢休,司马睿感慨流泪,说:“我身为丞相,没有做好分内之事,是有罪之人。倘若你们一定要这样,我只好回琅邪封国去了。”然后传呼私人奴仆,命令准备车驾,要返回封国。

  司马羕等人就请求司马睿依照魏、晋旧例,称晋王。司马睿最后终于答应了。

  初九,司马睿即晋王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武。设置朝廷,建立宗庙社稷。

  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三月初七,建康听闻愍帝已死,晋王穿上丧服,移居倚庐。百官请求奉上皇帝尊号,司马睿不允许。

  纪瞻说:“晋朝嗣统中断,到现在都已两年了,陛下应当继承大业。纵观皇家子孙,还可以推让给谁呢?陛下如果荣登皇位,那么祖先的牌位和举国上下都会有所依靠。如果忤逆天命,失去人心,大势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

  “现在洛阳、长安两座京城都被焚烧洗劫,刘聪在西北自立尊号,而陛下却不肯称帝以示正统,这就如同要您救火,您却作揖谦让啊。”

  司马睿还是不同意,让殿中将军韩绩撤掉准备好的登基宝座。纪瞻呵斥韩绩说:“皇帝的座位与天上星辰相应,敢挪动的斩首!”司马睿很感动。

  奉朝请周嵩上书说:“古代的帝王,道义周全然后择取,谦让完备然后拥有,因此能统治国家千秋万世。现在愍帝的梓宫还没有归国,故都还没有恢复,义士泣血,士民子女惊惶不安。

  “陛下应当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忠言,训练士卒,整治兵器,先洗雪大耻,满足天下人的共同愿望,那代表天下的帝位还会落到什么地方呢!”

  周嵩说的不符合司马睿的心意,于是他被贬出京城,担任新安太守;后来又因为抱怨被免除了官职。

  初十,司马睿即皇帝位,文武百官陪立两列。司马睿让王导与自己同登宝座,王导坚决拒绝,说:“倘若太阳与世间俗物无异,怎么能普照众生!”司马睿于是不再坚持。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兴。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