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司马冏居位被杀

  “八王之乱”时期,赵王司马伦废黜了晋惠帝司马衷,自己称帝。齐王司马冏首当其冲,起兵反对,各藩王也纷纷响应。讨伐胜利后,司马衷重新当皇帝,任命司马冏为大司马,加赐九锡。

  虎蹲炮

  当时成都王司马颖与司马衷关系最近,也立下大功,原本应该和司马冏一起扶持君主处理国事。但司马颖听从司马义的建议,以母亲有病为由回到了封地。于是朝野上下一致赞誉司马颖。

  司马冏得志以后,逐渐开始骄纵蛮横,独揽大权。他拆除公私房屋几百处,大规模地修建府第,规格与西宫相当,在朝廷内外逐渐失去人心。他还沉湎于声色犬马,不去朝见皇帝,坐在自己的府第里任命官员,任意发命令,而且亲信小人。

  许多人向他劝谏,他都不听,还把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主簿王豹打死了。王豹临死前说:“把我的头颅悬挂在大司马府的门前,我要亲眼看到他四面楚歌!”

  司马冏十分忌恨河间王司马甬,因为他原先依附司马伦。梁州刺史皇甫商与司马甬的长史李含有矛盾,李含被征召担任翊军校尉,这时皇甫商为司马冏出谋划策,李含心里不安稳,而且又和右司马赵骧有过节,于是单身骑马逃奔到司马甬那里,假称接到密诏,让司马甬诛杀司马冏。

  李含又借机劝司马甬说:“成都王司马颖是皇帝的近亲,又有大功,却甘愿返回封地,很得人心。与司马冏跟皇帝的关系相比,司马颖跟皇帝更亲些,司马冏却独揽朝政,朝廷中人都有点看不起他。现在给长沙王司马义发出檄文,让他讨伐齐王,齐王一定会诛杀长沙王,我们就以此为由去讨伐齐王,一定能够抓住他。除掉齐王,拥立成都王,除掉傲慢的人,拥护仁德近亲,安定社稷,是一件大功。”司马甬赞成了。

  司马甬上奏,将司马冏的罪行一一列举出来,并且说:“我率领10万军队,要在洛阳与诸王会合,请长沙王司马义废黜司马冏,把他赶回自己的府第,朝政之事让司马颖来辅助。”

  然后司马甬就起兵,让李含任都督,率领张方等人奔赴洛阳。同时邀请司马颖参与起事,司马颖打算响应,参谋卢志劝阻,司马颖不听。

  晋太安元年(公元302年)十二月,司马甬的奏表送到洛阳。司马冏十分惶恐,惴惴不安,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说:“我首先发起义兵,做臣子的节操,神明自然看到了。现在二位藩王听信谗言起兵发难,该怎么办呢?”尚书令王戎说:“您的功绩的确很大,但是有功劳的人却没有赏赐,因此众人都心怀不轨。现在二位藩王兵力强大,难以抵挡。如果您现在以藩王的身份退隐回家,交出权力,恭谦退让,大概可以求得安然无恙。”

  司马冏的一个手下属官生气地说:“尚书所说的,压根没有从齐王的角度出发。赏赐延缓,责任不在王府。轻信小人之言密谋以下犯上,应当共同讨伐,怎么就能根据伪造的书信,而让齐王回自己府第呢?汉、魏以来,王侯退隐回家的,有谁能保全妻子儿女呢?可以杀了有这种想法的人!”文武百官惊惶失色,王戎装作药性发挥作用,故意掉进厕所才得以逃脱。李含在阴盘驻扎,张方率领两万军队在新安驻扎,发旨令给长沙王司马义,让他对抗司马冏。司马冏派董艾袭击司马义,司马义带领身边100多人骑马进入皇宫,关闭所有宫门,要挟天子攻打大司马府。董艾在皇宫布置军队,放火烧毁千秋神武门。

  司马冏派人举着皇帝的驺虞幡呼喊,说:“长沙王司马义的诏令不是皇帝颁发的,是他假造的。”

  司马义就宣称:“大司马造反。”

  这一夜,洛阳城内展开激战,箭如雨下,火光冲天。司马衷出来察看,箭一直在他面前落下,群臣尸横遍地。

  混战一连持续了三天,司马冏的部下惨败,大司马长史赵渊把司马冏逮捕并带他一起投降。司马冏被押到宫殿前面,司马衷很伤感,不想让他死。司马义喝令随从赶紧将司马冏牵出去,在阊阖门外斩首,他的头颅被拿到各军队展示。司马冏的党羽都被诛灭三族,死了两千多人。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