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魏延屈死

  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勇猛过人,善待兵士。每次出征,总是请求诸葛亮给他1万人马,与诸葛亮分别行军,再在潼关会合,但诸葛亮约束他而没有允许。魏延常说诸葛亮胆怯,为自己没有建功立业而叹息遗憾。

  杨仪为人干练机敏,诸葛亮每次出兵,杨仪都负责筹措安排粮草,每次都做得非常好。军马的节制调度,都依靠杨仪办理。

  魏延性格骄傲,当时大家都避而让之,只有杨仪不理不睬,魏延认为他最可恨,二人势同水火,互不相让。诸葛亮爱二人之才,不想因为偏袒一方而使另一方遭到埋没。

  费祎出使东吴,吴主酒醉问话:“杨仪、魏延,牧童一般的小人物,虽然曾经立过小功,但是既然已经任用他们,势必不能再让他们受到轻视。如果一旦诸葛亮不在了,他们肯定会引发祸乱。

  “你们不加以防备,难道这就是所谓留给子孙去解决的吗?”

  费祎回答道:“杨仪、魏延二人不和,是由于私人矛盾,而没有英布、韩信那样的反叛之心。如今正要北伐,功业需要人才来成就拓展,如果舍弃他们这样的人才不加任用,而预防他们将来引发祸患,这就是舍大取小,不是能够一直使用的办法。”

  诸葛亮病危之时,与杨仪还有司马费祎等安排自己死后军队撤退之事,打算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军命,大军就自行出发。

  诸葛亮去世,杨仪秘不发丧,让费祎去魏延处揣度他的意思。魏延说:“虽然丞相不在了,但我还在。相府亡人将遗体送还归葬,我会在这儿统率各路军马攻击敌军,为何因为一人之故而废弃天下的大事呢?何况我魏延是何等人,哪能被杨仪所约束,做断后的将军呢?”他就私自和费祎一起商议后事、下令西征,让费祎亲笔和自己签名签在一起,传告下面的将领。

  费祎骗魏延说:“我去向杨仪解释,杨仪是个文官,不懂军事,一定会同意此举的。”费祎出来,策马飞奔而去。魏延马上后悔,但已经追不到费祎了。

  魏延派人探听到杨仪等人计划按照诸葛亮之计,各营依次领军撤回。魏延大怒,抢先率领所属部队径自先行南归,每经过一个地方就把栈道烧断。

  魏延、杨仪各自上表陈说对方反叛,于是。蜀汉后主就此事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两人都相信杨仪而怀疑魏延。

  杨仪等人命令砍伐山林打开通道,跟上魏延。魏延先到,占据南谷口,派兵迎击杨仪等。杨仪让何平前去抵御魏延。

  何平叱责魏延:“诸葛公死,尸骨未寒,你们怎敢如此!”魏延的部众知道主将理亏,不肯为他卖命,纷纷逃跑。魏延只和他的儿子几个人逃往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击,斩杀了他们,并灭了魏延三族。

  蒋琬率军北上处理纷争,走出几十里,听到魏延被杀的消息传来,于是返回。

  当初,魏延想杀杨仪等人,希望得到的舆论支持自己代替诸葛亮辅政,所以不向魏投降而前去攻打杨仪,其实并无反叛的意图。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