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张良圯桥进履

  张良字子房,是汉朝开国功臣,因功封为留侯。他以善于谋略、运筹帷幄著称,与长于协调政务的萧何、擅长排兵布阵带兵打仗的将才韩信一起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

  战国时期,张良家族世居韩国,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韩国的相国。张良身为贵族公子,热衷于建功立业。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情刚毅傲岸,行事有江湖侠客风范,意气风发,敢作敢为。秦国兼并韩国以后,张良发誓为韩国报仇,以此来报答韩国君主的恩德。

  张良准备趁秦始皇出游时派人刺杀他。他通过一个名叫仓海君的人,找到了一位大力士。大力士被张良的勇敢和忠诚所感动,同意参与刺杀秦始皇,报韩国被灭之仇。张良为这位大力士打造了一个重120斤的大铁锤,让他日夜练习武艺,然后派出大量人员,探查秦始皇出游的踪迹。一次,秦始皇离开都城咸阳,到东方地区游玩。张良得到这个情报后,与大力士一起埋伏在博浪沙准备袭击秦始皇。秦始皇一行经过他们的埋伏圈时,张良一声令下,大力士扔出铁锤。可惜当时车马太多,都一样华丽,张良判断失误,大铁锤砸到了另一辆车上。秦始皇受到惊吓,极为紧张,派出大批人马,紧急搜查刺客。全国上下一片紧张,折腾了10天也没查出刺客是谁。张良改名换姓,到下邳隐居避风头。

  在下邳生活时,张良经常到一座桥上漫步。这座桥称为圯桥。有一位老者,身着粗布短衣,同样时常整日闲坐在桥边。这个老人头发花白,慈祥睿智,长期观察着张良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一天,张良又像往常那样,悠然自得地走了过来。老者正在桥头栏杆上坐着,等到张良来到身边时,一抬脚,把鞋子掉到了桥下泥地上,冷冷地对张良说:“年轻人,到桥下给我把鞋子捡回来。”张良吃了一惊,看了看老人,默不作声也没有动弹。老人又说了一遍。张良看着老人花白的头发,微微笑了一下,走下桥头,把鞋子捡了起来,然后走上桥头,在老者身前停住把鞋子放下。老人板着脸,把脚一伸,说道:“给我穿上。”张良简直要被惹毛了,他有些愤怒了。老人又说了一遍。张良想了一想,低下头,给老人穿上了鞋。老人又说:“把带子系好。”这下张良被气坏了。他蹲下身子,又给老头系好鞋带。老人站起身来。笑了一下,一言不发,傲然离去。张良觉得非常奇怪,站在那里,目送老人离去。走出去一里多地了,老人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转身走回来。张良注视着老人,没有动弹。老人走到张良身边,淡淡地说道:“年轻人,我看你是个可塑之才。5天以后天亮时,到这里和我见面。”张良态度恭谨地回答:“好的!”

  第五天早晨,天色一亮,张良就赶到桥头,而老头早就来到桥头坐着等他了。老人生气地说道:“跟老人见面,不应该迟到。5天以后再来!”到第五天时,张良听到鸡叫,就赶忙去了桥头,只是老头又早早地在桥头坐着等了。老人再次批评张良,让他5天以后过来。这次到了第5天,张良索性不再睡觉,夜里就去了老地方,坐在那里等待老人。过了好一会儿,老人才从远处走来。他看见张良在桥上等他,非常高兴。夸奖了几句以后,老头交给张良一本书,让他好好攻读;读透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帮助君主建功立业。张良感谢一番,将那部书收下。这部书叫《太公兵法》,是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打天下时所使用的各种计谋的汇编。送书的老头,人称黄石公,他认为张良是可造之才,便通过实际行动,把张良身上的锐气、傲气打磨下去,让张良知道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张良非常聪明,有悟性,很快就明白了老人的良苦用心。《太公兵法》多次强调了忍耐与克制的重要性。张良下工夫对《太公兵法》反复认真研读,详细反思总结了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他认识到,秦始皇只是秦国的一个国君,即使刺死他,韩国也难以复兴。只有推翻整个秦朝的残暴统治,才能为韩国报仇。从此以后,张良变得温文尔雅、审慎理智,改掉了以前意气用事、争强好胜的毛病。过了几年,天下大乱。张良竭尽自己的超凡才智,积极协助刘邦,最终推翻了秦朝统治,建立了汉朝政权,实现了自己为韩国复仇的夙愿。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