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八章 电报局之争

  很快,这两个人想到了办法。他们找到了一位朋友邵友濂。邵友濂主管江海关的税收。他对胡雪岩的印象也并不好,而且与李氏一派。闻听了此事,他的脑筋一转,计上心来,给两个人出了个馊主意。

  他觉得现在胡雪岩在左宗棠的面前地位越来越低,说话的分量也渐渐不如以前了。现在不如暂时忍耐下来,等有了机会,再好好的整治他一番。好让他爬不起来。

  当然,他提醒这两个求教的人,可以把军火的事情推掉。此外,他们还可以在上面加上一笔,那就是这件事情本来福克想给自己一成回扣的,但是他们没有同意。现在这件事情交给胡雪岩去办,那么这一成回扣应该扣掉的。

  当然,至于为什么要交给胡雪岩去办,理由是充分的。他们讲这西征军的军火生意,本来就由胡雪岩一直经手。而且只有胡雪岩能让福克听话。李观察说,在福克与自己谈的时候,要了很高的价格,他们不同意,所以他们没有谈成这笔生意。

  这样一来,胡雪岩就算是办理这件事情,也不可能捞到好处了。既然他们在奏报中明确提到了提成的事情,胡雪岩自然没有什么油水可捞。所以说,这一计使得很毒。

  当然还有更毒的。那就是与福克的合约,将来付款的时候,需要从江海关的税收中进行提款。到了提款的时候,如果邵友濂借自己手中的权势,拖上一段时间不给福克钱,那么他一定会去找胡雪岩,这样一来,胡雪岩就会非常为。他们的计划也就成功了。挤兑胡雪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左宗棠收到这份奏贴之后,当然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他只好交给胡雪岩去办。这件事还没有弄明白。

  盛宣怀又来找胡雪岩的麻烦了。

  要说这盛宣怀,那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业奇才。他和胡雪岩,真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而盛宣怀的背后,就是李鸿章做靠山。恰好,这也是胡雪岩倚傍的左大人的对手。

  我们前文讲过,胡雪岩前几年一直给左宗棠筹措粮饷,从民间为他拉拢一些民间资本来进行注入。所以,盛宣怀与李鸿章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盛宣怀最初投奔李鸿章的时候,也和胡雪岩的作用是一样的。他负责淮军的军需。如果李鸿章的军队需要买什么物资,或者做什么其他事情,大都交给盛宣怀来做。

  这样一来,盛宣怀与各界的接触就越来越广泛了。而且他也有了层层面面上的关系网。

  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李鸿章,这主要是因为他本身是正经学过军事知识的,受过专门的训练,他所带的兵也都是清军原来就训练好的,那可是正规军。

  而李鸿章的淮军,却不是这样的。他们当初是在民间招拢的一些人员,而且在最初组织这支部队的时候,只发米面,不发军饷,只是一支民间组织。虽然后来被朝廷收编了,到底根路不正,让左宗棠瞧不起。

  那么胡雪岩又是如何与盛宣怀开始第一次正面交锋的呢?

  最开始的时候,电报由洋人传到了中国。对于当时的社会而言,传递讯息还停留在用马匹传信的阶段。纵使路程再远,那也是由人力来进行传递。边疆的信息,也是如此,由一些士兵们快马加鞭来进行传信息。

  如果能引入洋人的电报,那么这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于是,李鸿章和左宗棠同时向清廷提出建议,要设立电报局。可是当时的执政者是慈禧,她的观念比较守旧。故而,她一举否决。也就是说,第一次提议,遭遇了失败。

  我们知道,商人的嗅觉比较灵敏,他们早就知道如果办电报或者电话局,一定可以谋求丰厚的商业利润。胡雪岩与盛宣怀都想接手此事。不过经由慈禧否决之后,他们没有做成这件事情。

  在当时,胡雪岩就知难而退了。可是盛宣怀却另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试着在李鸿章的防务区,也就是京津一带架设了第一条电话线,从塘沽海港可以一直联系到天津城里边。试行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都纷纷给予了赞美。这话当然很快就传到了慈禧的耳中。刀子听了之后,觉得这事情也是可行的,于是就交给李鸿章去办理。

  可想而知,这电报局的好处,就落入了盛宣怀的手中。不久,他开始创立了清朝的第一个电话局。

  电话局开设之后,确实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而胡雪岩便想插手。他想既然北方由盛宣怀来进行承办了,那么南方是否意味着就是属于自己的地盘了。胡雪岩去找了左宗棠,表示愿意做这件事情。

  左宗棠凭借自己的势力,还真的是把这份工作揽了下来,他交给胡雪岩去办。就在胡雪岩来进行细细筹划的时候,盛宣怀显然明白,胡雪岩将会成为自己商业上的对手。于是,他找到了那些供应电话电报材料的洋人。因为在当时,中国没有这生产这种材料的厂家。所以,就算是胡雪岩去办,他也得求助于洋人。

  这样一来,就被盛宣怀钻了空子。他专门找到了这些卖电报材料的洋人,向他们讲明,千万不能将这些材料卖给胡雪岩,如果他们答应自己的条件,那么他下次会用三倍的价格来买这些基础物资。

  洋人一听,当然乐意。

  就这样,胡雪岩没有能够买到基础物资。不过,他是很能干的,通过四处查访,他还真的是找到了一位可以供货的客商。这个人是个德国人,答应可以给他一笔电报器材。胡雪岩欢天喜地的买了下来,谁知一试用,原来却是假冒伪劣产品。

  大清国一下子赔了很多银子,胡雪岩的事情也没有办成。

  而李鸿章还借此良机,大大的在慈禧的面前参了左宗棠一本。于是,关于往长江以南架电线的问题,就又转到了盛宣怀的手中。

  这盛宣怀与胡雪岩的第一次交战,算是胡雪岩失败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