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章 支持收复新疆

  事实上,左宗棠在船政局创办不久,便被调任,去了陕甘上谕这些地区。

  对于这次官职的变迁,左宗棠感到非常兴奋,虽然事发突然,可是在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快就做出了反应,兴高采烈地开始准备上任的事情。

  可能有的人会不理解。在当时新疆那么穷苦的地方,而且地处偏远,怎么他反倒这么高兴去呢?

  这里面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点:

  首先,左宗棠饱学史书,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书中所写的那样,用平定西域来建功,成就自己一代名臣的身份。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当然希望能紧紧抓住这样的机会。

  其次,去边疆不比在中原剿匪。在中原剿匪的话,由于捻匪和太平军直接威胁到帝都,对于那些王公大臣和皇帝而言,就算不是心腹大患,那也是如鲠在喉,不得不除之而后快。所以,这些作战行动那一定是刻不容缓,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迅速见效,才能让朝廷满意。而边疆就不是这样了。天高皇帝远,皇帝不会三天两头地找你来办事情,而且由于公事来的时候,也会比较迟缓,处处都可以行个方便。

  再者,按照大清的惯例,那些去平定边疆,收复叛乱的,都是一些皇帝的亲信或者当朝的贵族。现在轮到了左宗棠,可见他现在在朝廷中的地位已经非同小可。如果此次平定叛乱建立了功勋,那可真的是要与曾国藩的地位相差无几了。

  可是,听到这个消息,胡雪岩却显得有些不高兴。他不仅不高兴,而且还显得忧心忡忡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有一种失去了依傍的感觉。

  虽然他的表面看上去非常从容镇定,可是神色间却难掩一丝慌乱。

  当然,他的这些表现肯定是光不过那些足智多谋之人的眼睛。有这样一个人叫做吴观礼,他是左宗棠的幕僚,与胡雪岩的关系非常好。因为当初,他就是被胡雪岩推荐进入左宗棠的府第当幕僚的。

  此人才华横溢,后来深得左宗棠的器重。他现在担任总理营务处的职司,是闽浙总督衙门唯一参赞军务。吴观礼曾经数次帮助左宗棠运筹帷幄,均有不俗的表现。

  吴观礼看到了吴雪岩的表情,便立刻洞察了他的心事。

  吴观礼开始替他进行分析,将左宗棠调任的好处分析得头头是道,最后,胡雪岩终于开颜一笑。他想通了。左宗棠此次调任,地位更稳,权力更大,而且这个靠山的前途,也变得更加远大。他有什么不高兴的。再说现在经营西北,也全靠东南的支持,他以后去上海,岂不是肩上的担子更重?

  可是,左宗棠毕竟要走,船政局的主管就要换,左宗棠离任的时候,船政局一定要交给新上任的沈葆桢。

  左宗棠虽然调任,但是他当然不肯半途而废,他需要把船政局办下去,而且还要办好。当然,他要这样想,那也是出于好胜之心,他希望能够胜过李鸿章,最后不被李鸿章所嘲笑。就算是他离开,这船政局的事情,也要搞得清清爽爽。要做到这一点,那么非胡雪岩不可,因为这是他非常信任的人,而且也确实有能力,他觉得胡雪岩所做的一切,非常令自己满意,他当然希望能够继续下去。

  胡雪岩却不这样想,他非常担心,以至于有些害怕。因为新来的沈葆桢,他还真的是没有打过交道。

  左宗棠也看出了他的担心,于是说了一句话:“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而主政之人,非沈葆祯不可。”

  这位沈葆桢,是赫赫有名的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不仅重视西方科技,主张发展民族经济,而且在洋务派中的威望非常高。他为人沉毅清廉,虽然明明知道这件事情一接手必然有无数困难在前面等着自己,但是却迎难而上,准备做出一番事业来。来到船政局之后,他不仅自己亲身到车间关注生产,而且还努力学习掌握西方的造船技术。为了搞清楚技术上的问题,他还经常不耻下问,向技术人员请教,时隔不久,他便成为了一个当时最杰出的海防专家。

  眼看着船政局的事情步入了正轨,胡雪岩又有了新的责任。

  原来,左宗棠被朝廷派到了新疆后,由于那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情况比较复杂混乱,而且由于边疆的气候比较恶劣,当地的居民比较穷困,所以军需供给非常困难。要打起仗来,也许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没准会打上八年十年也说不定。在这种情况之下,胡雪岩就又有了新任务了。

  左大人把他叫回来的目的,就是要求助于他,让他帮忙筹集军饷。

  胡雪岩当然明白自己的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

  这几年以来,由于连年打仗。在收复太平军占领的失地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且各种各样的军需不断进行支出,早就让国库变得空虚起来。就算是能凑一些钱,也是不能应急的。现在,左宗棠可能连军饷都很难筹集得到。他只要求助于胡雪岩想想办法了。

  如果想判断这个人有没有才能,往往要在危难的关头才能看出来。这胡雪岩就是在此时此刻爆发了自己能量。他又一次没有让左大人失望。他给左大人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找洋人借钱。

  不过找洋人借钱是需要人担保的。而江海关当然是最好的担保人。只不过,如果真的借钱的话,一些守旧的大臣们或许会出来反对的。因为这是一个天朝大国,居然向洋人借钱,这不是有辱大清国的尊严吗?

  可是左大人此时没有办法了,他也不管那么多了,他只是让胡雪岩去借钱,剩下的事情,只能胡雪岩自己去想办法。也许他当时没有想过,这次借钱,会让胡雪岩受到致命的伤害。

  为了取得朝廷的支持。左大人决定亲自去一趟北京,然后争取获得慈祥太后的首肯。

  当西太后问起西征的军费耗费的时候,左宗棠说出了一个数字--两百五十万两白银。

  这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但是,请不要忘记,新疆的面积非常大,相当于十六个浙江。

  果不其然,一些大臣们开始反对了,他们认为朝廷连年征战,国库已经是非常空虚,如果此时再去借钱,能不能还上还是个问题。

  不过,最后,西太后还是下定了决心,要进行西征。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借银子了。

  胡雪岩准备开始与洋人打交道。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