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最不道德的结果:侧室姚冶诚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夕,蒋介石在上海滩活动期间,结识了姚冶诚,纳为妾。蒋介石对此并不讳言。

  姚家祖籍安徽,兵乱中逃难迁移江苏,历有数代,族谱称谓是吴兴郡南熏堂。姚冶诚生于1887年,其父姚阿宝只有这么一个独养女儿,从小视若掌上明珠。姚冶诚小名阿巧,眉清目秀,聪明伶俐。但不幸的是,刚初谙世事,父母便双双故去,为叔叔姚小宝收养。

  姚冶诚到及笄之年时,姚小宝膝下并无所出,遂将侄女认作女儿,并托人撮合,将在漕湖畔上方港村以种租田为业的沈家次子沈天生招入姚家,与阿巧成婚,沈天生也随即易姓叫姚天生。姚天生与姚冶诚婚后夫妇感情尚好,双双去上海谋生。姚天生在西藏路八仙桥一带跟随叔父奇祥、云祥从事殡葬、脚力等体力劳动。这时的姚天生生活较为宽绰,常到浙江路宁波路口“朝阳楼”吃茶,吸食鸦片烟。他渐渐地染上这些恶习后,既花尽了血汗钱,又耗身损志。喝醉了酒,稍不如意就对姚冶诚拳打脚踢,毫无怜惜之情,由此夫妻感情日益恶化。

  随着烟瘾越大越大,姚天生人不敷出,终至穷困潦倒。姚冶诚无依无靠,只得到上海五马路群玉坊的一家堂子做娘姨,又称小大姐。那爿堂子只有一个“先生”(对高级妓女的称呼,这种妓女能诗会词,善弹唱应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两个娘姨服侍她,姚冶诚负责管理“先生”的衣物首饰,为“先生”梳头,并做招待客人等轻巧活,称细作娘姨。这时,她的花名怡琴,姚冶诚是结识蒋介石后为蒋所改的名。“冶”取自姚氏出生地吴县冶长径河,“诚”,则取最诚恳真挚的意思。虽然姚冶诚称不上是绝代佳人,但是皮肤白皙,面目娟美,体态丰腴,修长适度。加上她待人随和,心灵手巧,不少居沪之闻人名士争相与之相识。

  关于蒋介石与姚冶诚的结合,1927年10月18日天津《益世报》曾有过如下报道:

  女士出身寒微,当南北和议告成时,蒋氏随陈其美居沪,陈每过北里,蒋亦与偕往,怡琴在法租界某妓处作房侍,在筵席间见蒋氏,刻意奉迎,终至以身相托,被蒋纳为妾室。

  蒋介石与姚冶诚做了露水夫妻之后,居住在上海法租界蒲石路新民里13号蒋介石的秘密住所。但此事很快为姚小宝知悉,他为自己招赘续嗣考虑,坚决不同意姚冶诚与蒋介石的结合。为了避免事端,姚冶诚四处避着姚小宝。当时,姚小宝的堂房哥哥姚云显在上海做裁缝,生意兴旺,乡下家属也陆续到了上海,他的大女儿姚月英嫁给了做房地产生意的富商殷能章。有一次,姚月英在某戏院包厢里看戏时,恰巧碰到姚冶诚。经过姚月英等人的从中调解、劝说,姚小宝承诺了这门亲事,并由蒋介石出面补办了喜酒,姚氏遂正式成为蒋介石的侧室。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前的蒋介石先生》也不讳言“纳妾姚氏”这一事实。姚小宝自姚冶诚嫁给蒋介石后,为了后继有人,又把姚云显哥哥的儿子姚春芳立作嗣子,常住在堂侄女姚月英的家里,天天早晨要去“长乐”茶馆吃茶,生活费用由姚冶诚补贴。

  姚冶诚嫁与蒋介石后,姚天生复姓仍叫沈天生,作为补偿,蒋付给沈一笔巨款叫他重讨一个老婆。沈再婚后不久,夫妻即反目,新妇离沪去杭。沈沉湎于鸦片之毒不得解,很快死去。姚冶诚与蒋介石婚后感情甚好。辛亥革命后,蒋介石奔波于各地,筹措反袁事宜,踪迹不定,姚氏不仅安心随蒋,而且把平时省下的积蓄资助他。因此,姚冶诚虽然出身低微,又没文化,但蒋介石对她始终怀有感激之情。

  那时,蒋介石在上海与戴季陶、张静江过从甚密。蒋介石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家中雇佣一个厨子(蒋小品),一个当差(毛延寿)和一个女佣翠娥,工资常常发不出来。蒋介石友人中,以张静江为最富。张是湖州(今浙江吴兴)南浔镇四大豪门之一,浙江财界著名人士。蒋介石在上海活动的经费及其个人的生活费用,均靠张静江资助。据说由蒋介石经手向张静江陆续支用的钱,竟达10余万。后来蒋介石暗使姚冶诚拜张静江为过房爷,从而使张对这笔钱无法开口,不了了之。

  蒋介石与姚冶诚结合的第二年,将姚氏送回奉化溪口家中,与蒋介石的发妻毛氏一同住在丰镐房。由于毛福梅的宽容大度,加上姚氏乖巧,对婆婆王采玉十分孝敬,对毛福梅也极尊重,从不“僭越”,因而一家人相处融洽。

  因为姚氏不识字,蒋介石聘请刚从湖州育婴师范毕业的陈志坚为家庭教师,教姚氏学文化。那时蒋介石尚未发迹,住的仍是两间一弄祖遗老屋,姚氏随蒋母王采玉住在后半间,陈志坚与毛氏同房。毛氏与陈志坚原有同学旧谊,自然极表欢迎。

  姚冶诚与蒋介石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子女。后来蒋介石在上海收养了戴季陶过继来的儿子蒋纬国。1919年蒋纬国4岁时,被送回奉化溪口,交由姚冶诚抚养。

  相较而言,蒋介石更喜欢乖巧伶俐的蒋纬国,对此毛氏颇为不满,加之丰镐房添丁加口后已显拥挤,蒋介石便将姚氏和纬国迁居奉化城内,后又相继迁往宁波、上海等地,陈志坚也一并随往,同时兼作姚氏母子的家庭教师。

  就在这一时期,蒋介石与姚冶诚的夫妻关系开始出现矛盾。蒋介石性格暴戾,说一不二;姚氏出身风尘,难免好玩好赌,语出失利,于是两人吵骂时有发生。蒋介石暴跳如雷,几次欲甩掉姚氏。由于张静江、戴季陶等人从中劝解,尤其是考虑到纬国要有人抚养,蒋介石考虑再三,终未马上与姚冶诚分道扬镳。

  在姚冶诚携蒋纬国搬至上海,住在张静江的别墅时,蒋介石的新欢陈洁如也在上海。蒋纬国有时去陈洁如处,称她为“庶母”、“陈家姆妈”。

  自从蒋介石新娶三夫人陈洁如后,尤其是1924年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离沪赴穗,与陈氏长住广州,姚氏带纬国留居上海,蒋介石便对姚氏彻底疏远、淡忘了。姚冶诚有时为了见蒋介石一面,不得不略施小计。她知道蒋介石钟爱纬国,于是就给蒋纬国拍了一张照,并用纬国的名义写了一封信,一同给蒋寄去。信中说:“我已好久没有见到亲爱的爸爸,心里非常想念,如果我能插上翅膀,我一定飞到广州探望您老人家了。”

  蒋介石接到信后,读了又读,颇受感动,拍电报要蒋纬国立刻到广州来。这样,姚冶诚就带着纬国不召自至,堂而皇之地住进蒋公馆。姚氏的到来,令原来的女主人陈洁如十分难堪。最后蒋从中周旋,说服陈洁如先回上海,留姚氏暂留广州照顾蒋纬国,才把这个难题解决。但是,姚氏虽可暂代主妇之位,在社交场合则无法随蒋抛头露面。没过多久,蒋介石就把陈洁如从上海接回。姚氏无可奈何,又惮于兵荒马乱,被迫回了奉化。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为夫妻后,姚冶诚带蒋纬国回苏州居住,后又到重庆、上海,病逝于台湾,养子蒋纬国侍母甚孝。

  1927年,蒋介石为了和宋美龄结婚,先行宣告与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仳离。从家庭关系上说,蒋纬国是蒋介石的儿子,不能让姚氏带走,故托养给吴忠信(又名礼卿,安徽籍人,蒋介石留日同学,曾任贵州省主席),拜吴忠信及其夫人王唯仁为“干爹”、“干娘”。这样,姚冶诚就离开上海,移居苏州,事实上仍与蒋纬国生活在一起,由蒋介石负担生活费用。姚氏初到苏州时,先暂居凤凰街吴忠信宅第里,后来她在南园的蔡贞坊选中了一块地皮,建造新居。1929年,新居落成,迁入,当地人称之为蒋公馆。

  蔡贞坊是十全街南端的一条小巷,因弄口有块牌坊而得名。蒋公馆在蔡贞坊门牌是第七名,占地十余亩,有前后两个大门。前大门正对木杏桥,一泓碧水潺潺萦绕,河对面是宽广的农田。后大门在公馆的西侧,除斜对面有一爿小型的益华布厂外,居民寥寥无几,姚氏一家一般都从这个门进出。大门旁还有扇小门,有苏州警察局派来的两名门警值岗。蒋公馆的主建筑为三层楼三开间的青砖洋房,二楼东西两间是卧室,中间是会客室,姚氏和蒋纬国及其亲属均住在二楼;底楼的东房间为书房兼重要宾客的休息室,西房间为西餐厅和食品间;三楼较低矮,放置物品。主楼的北面有座天桥通另一栋楼房。楼上为女佣的住房,楼下为炊事房和就餐室。楼房东侧建有自来水塔一座,水塔东面建有3间平房,是姚氏念经的佛堂。主楼周围环有3个大小不等的荷花池塘,数个假山亭子。还有一个花园,遍植果树及花卉。

  蒋公馆的人员不多,除姚氏、纬国母子俩外,还有姚冶诚的侄子姚金和为蒋纬国伴读,以及家庭教师陈志坚。

  姚冶诚在苏州居住期间,与蒋介石经常有书信往来,也见面有接触,但不同居。有时蒋介石路过苏州,姚氏即携纬国去车站与蒋面晤小聚。1937年蒋经国携妻挈子由俄返国回奉化家乡时,姚氏特地带纬国赶往溪口丰镐房团聚。姚氏本一字不识,但经陈志坚指点教授,进步很快,佛经和书信一般都看得懂,但字写得歪歪斜斜。姚冶诚给蒋介石的信,一般都叫蒋纬国写。

  抗战爆发后,姚冶诚携蒋纬国随蒋介石去重庆,住在南温泉。蒋介石不时以探望纬国为名,与姚氏母子聚首。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姚冶诚又搬回苏州南园居住。此时,蒋纬国在国民党部队服役,姚金和在上海工作,姚氏的生活就由次侄姚觉和负责照料。

  姚冶诚与蒋介石结合不及10年,即遭遗弃,其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惟一给她安慰的是养子蒋纬国。她一向视纬国为己出,悉心抚育,而蒋纬国与养母感情深厚,事母极孝。

  1947年8月26日,为姚冶诚60寿辰,那时她和蒋纬国住在上海。祝寿之日热闹异常,蒋纬国夫妇以及丰镐房账房唐瑞福夫妇等均赶来参加。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姚冶诚在蒋纬国安排下一并前往,同行的尚有姚冶诚的侄子姚觉和侄媳王桂宝。姚冶诚到台湾后,先住在桃园大秦纺织厂附近,与她的亲家石凤翔为邻。石静宜难产惨死后,姚氏即迁往台中。蒋纬国再娶后,住在清泉岗基地,与姚氏住处相距不远,便于就近照顾。姚冶诚于1966年病逝。

  出于维护蒋介石和宋美龄形象的考虑,姚冶诚的丧礼由蒋纬国主持秘密举行,对外也严格封锁了消息。直到1990年,蒋介石、蒋经国都已过世,蒋纬国在台北的善导寺为其养母姚冶诚举行了百岁冥诞纪念追悼会。公开纪念蒋介石的侧室、蒋纬国的养母姚冶诚,这在国民党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颇受各方注意。台湾舆论指出,此举可见宋美龄明于时势,体恤人情,而不得不默许。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