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收编“绿林”袁文才

  毛泽东完成“三湾改编”之后,10月3日,率部到达宁冈县古城。宁冈县就在井冈山下,再跨一步,就可以进入井冈山了。

  此时,一道棘手的难题,摆在毛泽东面前:井冈山上下,有两股土匪,怎么办?

  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力取,二是智取。很多人主张力取。这两股土匪,不过百把人,几十条枪,倘若用武力解决,轻而易举。

  毛泽东表现出他的过人之处。他力主智取文攻。他幼时熟读《水浒》,同情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在他看来,这些“山大王”可以引作同盟军。再说,那两股土匪是本地人。消灭了他们,也就埋下仇恨的种子,使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立足不稳。

  毛泽东初显他的统战才略……

  那两股土匪,头目分别为袁文才和王佐。袁文才驻扎在山下的宁冈茅坪,王佐则在山上——井冈山茨坪,山下山上互相呼应,成为掎角之势。两人结为拜把兄弟,唇齿相依。

  袁文才此人,二十九岁,宁冈茅坪马源坑人。他幼时念过私塾,有点文化。宁冈茅坪附近,有座半冈山。袁文才十九岁那年,半冈山上的胡亚春等人啸聚山林,组成一支马刀队“。所谓”马刀队,是因为他们没有枪,只有梭镖马刀。

  “马刀队”以“吊羊”为生。“羊”,土豪电。“吊羊”,也就是绑架土豪作为人质,索以巨款。

  袁文才也参与“马刀队”的“吊羊”,加入绿林。他有文化,后来成了“马刀队”的参谋长,以至成为首领。

  毛泽东来到宁冈古城,一位特殊的人物前来求见。此人穿着一身西装,只是未系领带。在那山沟沟里,此等洋派的人物极为鲜见。他年仅二十二岁,本地人,名唤龙超清。此人乃富家子弟,曾由小县城宁冈到江西省会南昌求学。两年前,他在南昌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出任国民党南昌市党部组织部长。开始北伐时,他受中共派遣回乡发动群众,迎接北伐,而他回乡的公开身份却是国民党特派员。他回到宁冈后,担任中共宁冈支部书记。

  龙超清跟袁文才有旧,曾与袁文才结拜生死之交。1926年9月,他策动袁文才在宁冈举行暴动,任命袁文才为“宁冈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并吸收袁文才加人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率部抵达宁冈,自然使龙超清欢天喜地。经过这位穿西装的青年介绍,毛泽东得知袁文才原是中共党员,收编他的部队也就容易得多。

  龙超清说及,袁文才眼下最缺的是枪。毛泽东当即慷慨答应,送一百零八支枪给袁文才。

  龙超清当即把喜讯转告袁文才。“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向来讲究义气的袁文才,也就答应送给毛泽东部队六百块大洋。

  如此这般,“山大王”袁文才投靠了毛泽东。毛泽东的“文攻”,取得了第一步胜利。

  袁文才主动请求毛泽东派中共党员前去训练他的部队。毛泽东派出了徐彦刚、游雪程、陈伯钧前往袁部。

  几个月后,袁文才部队接受改编,加入了中国工农革命军。

  收编另一个“山大王”——王佐,要比袁文才曲折……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