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0章 斯诺登上天安门!中美解冻北京城(20)

  在整个1976年中间,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一直不令人满意,虽然这一年中间发生了1月间周恩来去世及9月间毛泽东去世,10月间“四人帮”被粉碎等事,华盛顿从未履行它保证要做的重新评估中国大陆稳定情势的工作。相反的,各种报导显示,与关系正常化有关的工作在白宫和国务院仍旧照常进行。一位接近福特的消息人士私下说,如果福特8月末能赢得共和党提名,他会很快地与北京关系正常化,以便完成尼克松开始的事;如果在11月间,他竞选失败,他会在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中国问题;另一方面,福特如能赢得大选,他可能会再等一会才走最后一步。但是只要基辛格继续担任国务卿,福特一定会在1978年底以前与北京完成建交事宜。

  在1976年夏天,据一些报道说,国务院一群官员认为在新政府次年一月就职以前――不论是民主党或是共和党执政――美国不会立即采取承认行动。这些人认为美国至少应该等到毛泽东去世以后,看继承问题如何解决以后再说。

  1976年华盛顿最热闹的场合是庆祝美国建国200年活动。第二大吸引人们注意的事是两大党的提名大会,民主党7月在纽约,共和党8月在堪萨斯城举行。与1972年在迈阿密举行的提名大会比较,这两次大会算是很平静的。所有刺激热闹的场面都在大会场之内。提名大会对于让人了解美国政治制度运作的帮助很大。除了那些有如马戏班式的气氛外,党提名大会事实上是美国政治过程中的一环。当然,外人不可能参加那些秘密的党团会议,获悉各种政治交易。但是去大会能查证新闻和电视报导的正确性。另外的好处是可以遇到在美国政坛活跃,可是不住在华盛顿的人士。这些人大都是工商金融界著名人士,捐助竞选经费,对党的政纲和政策有相当发言权。

  在纽约,卡特获得提名。但是在堪萨斯城,情形大不相同,福特―里根的竞争一直平分秋色,直到最后投票前几分钟才解决。然后,里根却把镜头抢尽,发表了一篇文辞并茂的承认失败演说。为了显示党内的团结,福特向里根作了预期中的拜会,但是他并未邀请里根作他的竞选伙伴,他的副总统人选是堪萨斯州的杜尔参议员。

  在堪萨斯城大会中却没有基辛格的影子,他是尼克松以及福特外交政策的主要策划人。事实上,他是在大会最后一天,才从华盛顿搭专机,陪同一些外国使节前来,据说这些使节想要听福特的接受提名演说,以及参加随后的庆祝活动。

  1976年上半年,美国人忙于筹备建国200周年纪念,下半年全心全意于总统选举;而中国则困于内部事务,因此在这一年中华盛顿与北京关系正常化问题一直没有进展。

  第八节 小小银球再度出击,卡特摘取前任果实

  由于这次旅行,我们已经开始了在这个鸿沟上搭起一座桥的漫长过程。

  周恩来知识非常渊博,他补充说:“赫鲁晓夫登过广告,小蒋也登过呢。”

  黄镇笑着说:“舞文弄墨,吼声震天,都改变不了事实。”

  正当中美关系顺利发展时,美国发生了“水门事件”。

  邓小平机敏而风趣地问:“博士阁下,这几本手册有几吨重?”

  由于美国国内形势的需要,需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

  黄镇站起身举杯祝酒:“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干杯!”

  美国舆论界惊呼:又一轮乒乓外交开始了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月28日下午9时,乘总统专机“七六年精神号”,从中国回到华盛顿郊外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受到美国副总统阿格纽和几乎所有美国领导人及数千名群众的热烈欢迎。为选择这个电视观众最多的时间回华盛顿,尼克松中途在阿拉斯加呆了9个小时。

  路透社记者认为这是华盛顿最大和最欢乐的一次迎接仪式。副总统阿格纽致欢迎词说:“由于你的访问,我们今晚感到安心了。”

  在一片欢呼声中,尼克松发表电视谈话说:

  “由于这次旅行,我们已经开始了在这个鸿沟上搭起一座桥的漫长过程,甚至我们现在的情形已经比没有战争还好一些。我们不仅完成了历时一周的在最高级进行的深入的会谈,而且建立了一种程序,使我们可以在将来继续进行讨论。我们已经表明,有着很深的和基本分歧的国家可以学会在不放弃各自原则的情况下,心平气和地、理智地、坦率地讨论这些分歧。这是一种和平的结构的基础,在这种和平的结构中,我们可以就分歧进行会谈,而不是因分歧而进行战争。”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举世震惊,标志着中美打破20余年的隔绝状态,进入了加快正常化进程的新阶段。

  周总理2月29日由上海返回北京,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叶剑英、李先念等党政领导人和5000名群众的热烈欢迎。群众手捧鲜花,高呼:“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这场面说明,中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切,将更加积极地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中美首先把在巴黎的磋商和接触制度化了。1972年3月13日,中国驻法大使黄镇命人打开使馆的大门,把一批记者迎进使馆,笑容可掬地宣布,根据中美联合公报,双方一致同意把巴黎作为两国接触的正式渠道。

  美国驻法大使沃林接受美国国务院的指示,专程从华盛顿飞回巴黎,同黄镇进行50分钟的会晤,然后热情地会见记者称:“我们进行了非常友好和热烈的讨论,我们希望这是许多讨论的开端。”

  为表示对中国友好,美国同日宣布,美国批准向中国出口价值约为228万美元的卫星地面站设备。

  4月9日,尼克松总统和美国人民赠送给中国人民的一对麝香牛由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主任里德博士等护送到北京,这两只产于北部寒冷地区的稀有动物被放置在北京动物园;我国赠送的大熊猫玲玲和星星运抵美国,放置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美国很快掀起了“熊猫热”,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4月12日,庄则栋率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抵达美国访问,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正式的访美代表团。该代表团团长原拟由李梦华担任,周总理提议庄则栋任团长,还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做了重要指示。

  美国人民对曾经三次获得世界冠军的庄则栋印象很深,在华盛顿、底特律、威廉斯堡、马里兰州、纽约等地,代表团都受到热烈欢迎。

  尼克松总统派总统特别顾问约翰?斯卡利到机场欢迎,国务卿罗杰斯等亲自观看,尼克松4月18日在白宫玫瑰园接见了中国代表团,很有感慨地说:

  “仅在1年前,一个美国乒乓球队在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欢迎,这是改善两国关系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我对你们的来访给予高度评价,因为你们开创的人民对人民的接触,而取得很大胜利的是美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我们两国伟大人民之间的友谊将意味着实现和平的机会有所增加。”

  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美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体育界,而在全美掀起中国热,增进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推动美国政府加快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步伐,美国舆论界惊呼:中国又一轮“乒乓外交”开始了。

  1972年6月19至23日,基辛格第四次访华,作为美国总统特使与周总理进行了五次限制性会谈,通过中美权威性级别的会谈接触,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

  基辛格未走,美国民主党、共和党领袖博格斯、福特又来到中国,两人动身前曾与尼克松总统举行早餐会议,白宫发言人齐格勒特意发表谈话说:“博格斯、福特的这次北京之行,对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关系正常化来说,又是一个贡献。”

  周总理同博格斯、福特6月28日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指出美国支持蒋介石并派军舰占领台湾,导致中美关系中断22年,周恩来又严肃提出:杜勒斯的思想指导了你们整个50年代,杜勒斯时代的思想要变了,他好像认为什么都是铁板一块,这怎么可能?

  博格斯、福特都表示,过去美国对中国的看法有错误,现在尼克松打破了过去的错误,打破了过去的成见,根据新的情况决定问题。

  周恩来阐明中国态度道:“这正是我们两国能够达成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因,如果不是尼克松总统改变政策,还执行杜勒斯时代的政策,我们两国当然就不能接近了。并不是说,写在公报上的现在都实现了。我们并不要马上把台湾归还我们。因为你们承认了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尼克松总统创立中美两国来往,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这是你们两党都赞成的。不管你们哪一个党当权,我们都是一样的态度,我们不会改变的。”

  正当中美关系趋向缓和时,美国支持南越扩大侵略柬埔寨的战争,悍然轰炸停在越南北方海面的中国商船,炸死中国五名船员,使中美关系又起波澜。中国坚决支持印度支那的抗美斗争,毛泽东接见越南南方临时革命政府外长阮氏萍,表明中国坚决支持越南人民打到底。周恩来也通过各种途径向美国领导人表明中国的原则:美国恢复对北越的轰炸,肯定会影响中美关系。

  周恩来在接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和《纽约时报》联合主编索尔兹伯里时,两人向周恩来询问打开中美关系僵局的良方,周恩来说:“我向尼克松总统提出一个简单的劝告:要果断。”

  费正清连忙问道:“总理阁下必有良策,愿闻其详。”

  “尼克松要学艾森豪威尔。”

  “学他什么?”美国教授大为惊诧。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1952年竞选总统时曾做出保证,如果当选总统就一定结束朝鲜战争。他说话算数,当选总统后,很干脆地使朝鲜战争停下来了。”

  美国朋友对此赞叹不已,周恩来又道:“贵国还要记住麦克阿瑟的一句箴言。”

  这话又使两位美国人大吃一惊,谁不知道麦克阿瑟是中国的对头,怎么反而受到称赞?不禁投来疑惑不解的目光,周恩来双手抱在胸前侃侃而谈:

  “当年,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大冒其险,甚至一度想轰炸中国,但他去世前曾说‘美国决不能在亚洲大陆上进行战争’。中国有句古话,叫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美国今天很可以深思的一句箴言。你们几位将军说得好,如果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那将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进行的错误的战争。”

  费正清和索尔兹伯里回国后向尼克松做了详细汇报,尼克松很重视周恩来的意见,出于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与越南签署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及其附属议定书。中国《人民日报》第二天发表议论说:

  “认真执行已达成的协议,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这不仅符合越南人民的利益,也符合美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这对于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的缓和,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共同对付一个王八蛋

  尼克松见中国称赞他的外交政策,备受鼓舞,派基辛格2月19日再次访华。

  基辛格第五次踏上中国国土时,发现迎接他的外交部部长姬鹏飞、副部长乔冠华对他较前明显热情,中国卫兵也有礼貌地向他立正敬礼,不再请他看革命样板戏,代之以中央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

  更使基辛格惊喜的是他同周恩来的会谈,在轻松愉快的玩笑声中开场。基辛格半是敬服,半是开玩笑说:“我想总理能看得出来,我一到您跟前就感到特别拘束。”

  周恩来含笑反问:“为什么?”

  “因为我看到您对报界说过,敝人是惟一同您讲了半个小时的话而什么也未能讲出来的人。”

  “我记得我说的是一个半小时吧?”

  玩笑开过,两人言归正传。由于美国在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扫除了改善中美关系的最大热点,双方便主要讨论台湾问题。基辛格说美国设想在尼克松第二任期的头两年削减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力量,后两年以类似日本的方式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为推进中美关系,双方决定在北京和华盛顿互设联络处,享有外交特权。接着重点探讨对苏战略,周恩来问基辛格:“如今越南战争已经结束,美国是否准备对苏联扩张主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还是有意安抚苏联,把苏联这股祸水东引?”

  基辛格深知这是中国最关心的问题,便格外认真地回答:“美国不对苏联的动机抱有幻想,希望中方不要因为美国的战略有时需要做一些策略上的动作而产生误解。存在两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其一是苏联领导人真地愿意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如今情况似乎更多地朝着第二种可能性发展,那就是苏联决定采取比较灵活的战略以达到它的目的。总理先生一定注意到了,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对于苏联的直接挑战,美国一律做出了最强烈的反应。”

  周恩来和基辛格的会谈取得成功后,毛泽东打破外交礼仪,在中南海会见了基辛格。寒暄既毕,毛泽东以特有的幽默说:

  “杜鲁门、约翰逊前不久都去世了,过去美国对中国、对越南的政策也已经埋葬起来了。那个时候,你们反对我们,我们也反对你们,所以彼此是对头。”

  基辛格急忙接口申明:“过去的对头。”

  毛泽东将大手一挥说:“以前的对头,现在我们的关系说是叫做什么,FRIENDSHIP(友谊)。”

  基辛格为毛泽东首次把中美关系称为友好关系而兴奋。毛泽东说:

  “中国对外交往有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不讲假话,不搞鬼。要把定大前提,不要为小误会伤感情。只要客观目的一致,你们不损害我们,我们也不损害你们。难免有时候要批评批评你们,你们有时候也可以批评批评我们。那种情形,你们总统认为是观念思想不同的缘故。”

  毛泽东一番话使气氛极为活跃,毛泽东开玩笑似地对基辛格说:

  “你的文件我们是不偷的,你故意放在那里试试看嘛。我们也不搞窃听器那一套,搞那些小动作没用,有些大动作也没用。”

  基辛格聪明过人,马上接着话茬说:“我明白主席这番话的用意是在提示美国人,发展中美关系应该着眼于大的方面,耍手腕搞小动作是近视的政策。”

  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对基辛格说:“你的事情干得好,到处飞,你是燕子,还是鸽子?越南问题可以算是基本解决了。”

  基辛格说:“我们感觉是这样,我们现在需要一个走向平静的过渡时期。”

  毛泽东对此表示同意,然后提到尼克松访华时对中美关系做出的解释,又手指基辛格的座位说:“你们总统坐在这里讲的,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手握手)!”

  基辛格完全明白这句话的分量,就郑重表达说:“我们双方都面临同样的危险,我们可能有时不得不运用不同的方法,但目标相同。”

  毛泽东极感兴趣地说:“这就好,只要目标相同,我们也不损害你们,你们也不损害我们,共同对付一个王八蛋。”

  基辛格对毛泽东用如此坦率的语言阐明中美关系的实质,对毛泽东的胆识和气魄都无比钦佩。

  为对付苏联扩张主义,毛泽东提出联合抗苏的国际统一战线的战略构想说:

  “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谈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

  基辛格对此极为赞成,他对中国在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方面的坚定立场表示钦佩,说:“我曾告诉过周总理,你们的行动方式比我们直截了当,更英勇一些,我们有时要采取复杂的方法,这是由于美国国内的形势造成的。”

  基辛格稍作停顿,又特别强调说:“不管公众舆论如何,我们对基本目标会有决断的。如果称霸的意图活跃起来,那么真正的危险会发展。不管哪里存这种意图,我们肯定都将予以打击。总统曾对主席说过,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我们本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对任何人表示善意。”

  毛泽东笑着说:“博士讲的是老实话。”

  基辛格第五次访华取得巨大成功,中国很快释放了两名在越南战争中入侵中国领空被俘的美军飞行员,释放了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约翰?唐奈,了结了冷战时期留下的最后一笔老账。

  黄镇“差一点”指挥美国三军

  为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中美决定在双方首都互设联络处,以部长级外交官黄镇和布鲁斯为联络处首任主任。

  临行前,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接见中国驻美国联络处正副主任黄镇和韩叙。毛泽东眯缝着双眼盯着黄镇,以轻松幽默的语气开场说:

  “你从法国调到美国当联络处主任,是升了官还是降了?”

  毛泽东不等黄镇回答,深深吸一口雪茄,笑着说:“我看是升了官,联络处比大使馆还大使馆啊!联络处主任嘛(CHIEF),元首也是这个词呀!”

  周恩来拍了下沙发扶手,从旁介绍说:“是部长级!”

  毛泽东把烟灰弹到烟缸里,开始对黄镇提希望:“十年前任副部长,又当了近十年驻法大使,现在任主任,为部长也毫不过分,而是理应如此。美方布鲁斯是著名外交家、前辈,比部长声望还要高。你到美国工作要像阿庆嫂,不卑不亢,不要搞轰轰烈烈,不要大登什么广告!”

  周恩来知识非常渊博,他补充说:“赫鲁晓夫登过广告,小蒋也登过呢。”

  1973年5月28日,黄镇一行到达纽约,又乘飞机前往华盛顿,被安排在五月花旅馆。当晚,美国国务院便举行有外交礼仪的晚宴,给予不同寻常的礼遇。

  第二天,黄镇被尼克松总统请进白宫。尼克松亲自到白宫耸立着白色圆柱的北门迎接黄镇,彬彬有礼地陪同他来到白宫二楼的黄色椭圆形会见厅,告诉黄镇希望不久有再次访华的机会,对布鲁斯在北京受到的欢迎表示感谢,特别强调说:“布鲁斯担任过的高级职务比美国历史上任何大使都要多。”

  黄镇趁机提出希望说:“我们知道布鲁斯先生是著名外交家,比部长声望还高,我希望我的工作能与布鲁斯先生对等。”

  尼克松说:“希望黄镇大使在华盛顿好好安顿。”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