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66章 天安门风雨见证!如磐夜曙光在前(21)

  这时候,陕西当局控制的《西京日报》在显著版面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歪曲各地学运的报道。5月23日,“中央社”还发表了“陕二百余人民团体,拥护《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的消息。26日,“中央社”又以同样手法,盗用“全陕各院校”的名义,发表了《全陕各院校通电全国拥护“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简称《通电》)。对这样的荒谬报道和强奸民意的行径,西大学生非常愤慨,26日晚,纷纷要求召开学生代表紧急会议。27日晨,民主墙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我们没有脸见各地的青年”,“我们的意志被强奸了”,“我们要向各界表白”。20多个进步社团还张贴声明,坚决反对《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要求追查《通电》起草和发表的真相。为了把学生的力量组织起来,各社团一致要求成立学生自治会,首先组成班代表联席会议。

  27日早餐后,西大操场上聚集了愤怒的学生,主席宣布开会意义后,学生们一致怒吼:“我们不能再容忍了。我们要用行动来表白我们自己。”在学生的一致要求下,通过了“罢课”。

  班代表联席会议于27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公推江焕礼为主席,常继增为自治会筹备会主席。会议由江焕礼主持,他讲述了争人权、争自由的必要性、重要性,讲述了支援南京“五二”运动,以及“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这个口号的现实意义;接着,各班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进步学生纷纷驳斥了“青年军联谊会”有些人的奇谈怪论,举行表决后通过了罢课宣言和成立学生自治会的决议。会议还委派蒋震方、相得伸代表班联会到《西京日报》追查《通电》的真相。经蒋、相的努力,弄清《通电》原来是在三青团陕西分团部书记长杨尔瑛授意下,由西大法商学院学生、三青团区分部书记张某某,与西工、西农几个三青团骨干炮制的。

  《通电》真相大白后,西大和其他高校学生掀起了抗议三青团和中央社强奸民意、炮制《通电》的浪潮。5月下旬,国统区许多城市的高校纷纷响应华北“反饥联”“六二”反内战日号召,这些院校的宣言、告同胞书等宣传品像雪片一样寄到了西大。在这样的形势下,经中共关中地委和西安工委的同意,西大班代表联席会决议6月2日举行示威游行,并派人到西工、西农串联统一行动。

  西安“六一”大逮捕

  西安党政军当局(“乙种会报”)接到南京“官邸会报”即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关于以暴力镇压“六二”的指示后,立即作了部署,紧急动员军警宪特一齐下手,由西安市长王友直主持拟定逮捕名单和行动计划。

  5月29日,西安风雨交加,恐怖气氛倍增。西大和其他学校学生正紧张地进行“六二”罢课游行的串联,“大地学社”和学运中的骨干赴武功、咸阳等地与西工、西农及西医、师专、商专联系,要求采取共同行动;西农、西工则派人到西大共商行动计划。西大各系学生积极赶制“六二”罢课游行的大幅横标和标语小旗,有些学生则赶印《文化新闻》等宣传品,打算在游行时散发。与此同时,军警宪特加紧镇压部署,西大国民党、三青团控制的“长春学社”还向进步学生投了不少恐吓信,有的信内还装了子弹。6月1日城固时期被当局开除的学运积极分子王宗义来西大报信说:“今晚要抓人。”“大地学社”当即分头通知大家注意防范。

  深夜,大批军警宪特包围西大,封锁了由学校进城的所有通道,城墙上架起机枪,对准西大校内,特务钻进学生宿舍搜查抓人,捕去学生葛世民、江焕礼、吴燃然、张韦华等四人。特务把被捕学生架到大操场,反绑起来,蒙上眼睛,拳打脚踢,直至昏迷,然后装入麻袋,扔上囚车拉走。这次大逮捕,除西大外,还有西工、商专等校学生和历史学家武伯纶、作家郑伯奇以及国风日报记者李龙白等,共200多人。

  西大决定取消“六二”游行,但继续罢课三天。西大由学生自治会筹备会出面,要求校长刘季洪营救被捕学生。西大被捕学生被关押月余后才获释。

  平津:六二――恐怖气氛中的搏斗

  如前所述,定“六二”为反内战日,是北大首先提出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5月15日晚,清华学生召开代表大会,一致认为“反饥饿必须反内战”,决定罢课。16日,清华致电南京中大:“我们全体同学已经决定以罢课的行动,响应你们。愿我们携起手来。”清华罢课消息传到城里,北大于17日召开院系代表大会,决定罢课三天,并提出“六二”为反内战日,通电全国,号召各界罢课、罢工、罢市,举行反内战游行。

  5月20日,北平“五二”游行后,队伍回到北大沙滩广场,领导运动的华北“反饥联”常委会中几个党外激进学生,向围坐在广场上的大中学生汇报了向行辕请愿没有结果后,接着提出:接受北大定“六二”为反内战日的建议,全场热烈鼓掌通过。此后,即以“反饥联”的名义,拟定宣言,通告全国。

  规定“六二”进行这样全国性的反内战统一行动,而且公开通告全国,显然是一个轻率而冒险的决策。当时在场的一部分地下党员、民青成员和进步学生对此就持保留态度。后来,北平各校特别是北大学生对“六二”建议曾进行了辩论。“反饥联”负责人、“华北学联”秘书长孙清标回忆说:当时,赞成者认为,“现在民主力量这样强大,反动统治者早已失去人心,革命正处于高潮,形势十分有利,因此,对群众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定要设法争个青红皂白。因之主张进行更激烈的斗争,主张‘六二’不仅要在全国范围内号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而且还要上街游行示威,打击国民党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下屠刀”。反对者认为,“当时的局势正处于‘调处’失败,美方和我方人员全部撤离国统区,蒋介石已横下一条心,坚决要用军事手段解决国内问题,因之对民主势力正在采取极为残酷的高压手段,这样情况下,我们事先宣布‘六二’为全国反内战日,不顾各地具体情况,统一举行全国反内战大游行,把我们的行动计划暴露在敌人面前,在敌人做好准备的优势下,我们又将大队人马拉上街头硬拼,那不是正中国民党当局的‘下怀’吗?因之主张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保存有生力量,隐蔽精干,以利再战。因此,认为‘六二’反内战日的号召,既不适合当时的局势转变,也不符合群众运动的规律,主张取消‘六二’的游行示威。”

  北平地下党学委,不论南系还是北系,都不支持“反饥联”的决定。萧松、马句、宋柏回忆说:“事情发生后,萧松同志立即把这事情的经过向南系学委袁永熙、王汉斌同志作了汇报。他们作了研究,认为根据群众临时动议,作出这个决定是不策略的……但考虑群众已经通过决议并已宣布出去,不好硬性改变群众的决定,因此决定先看一看,根据情况的发展再作决定。”北系领导大学工作的同志也认为这是很不策略的,“当时误认为是南系党组织的决定,后来知道南北两系党组织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是一致的,才消除误会。但这一号召已公开宣布,并得到多数同学拥护,于是决定尽可能说服情绪激昂的同学,避免流血事件。”

  “反饥联”发出“六二”号召后,国民党最高领导连日召开“官邸会报”(中央党政军联席会报)研究对策,决定乘此机会对学生运动来个大镇压,为此,作了紧急部署,制定了《“六二”镇压方案》,布置了一次全国性的大逮捕,即“六一大逮捕”。

  北平行辕和北平警备司令部5月26日接到“官邸会报”紧急密电后,也加紧部署镇压“六二”措施。

  “五二”游行后,北平当局实际上已开始了对进步学生的镇压:

  5月22日下午,军警宪特2000人包围朝阳学院,闯入校内疯狂殴打学生,开枪打伤学生11人,抓走学生十多人。

  同一天,北大工学院十几个学生回母校(市立四中)与同学开座谈会,宣传反内战反饥饿;大批武装警察立即包围会场,把十几个学生逮捕并捆绑起来。四中学生奋力保护被捆绑起来的北大学生,不让警察带走,四中一个学生被警察的刺刀扎伤。“反饥联”、北大工学院和四中当局派人到现场交涉,被捆绑的学生要求北平市长何思源亲自为他们松绑。经“反饥联”抗议交涉和四中学生坚持斗争,当天傍晚,北平市政府一位秘书主任拿着何思源的名片,代表市府向被捕学生道歉,给他们松了绑,并答应慰问受伤学生。为了抗议军警的暴行,本拟在22日休止罢课的清华、北大、中法等校学生,宣布继续罢课,一直到5月26日才宣告休止罢课,以准备迎接“六二”反内战日。

  北平国民党、三青团加强了镇压“六二”的舆论准备。他们散布谣言,胡说什么中共地下组织要搞“三罢一惨”的暴动;还说什么“共产党北方局为策动暴乱,已拨款一亿五千万元,分别交清华等校,犒赏参加游行的同学(每人)五万元,热心工作者每人十七万元。”(中央社)5月26日,北平各报刊登了北平警备司令陈继承致各校校长函,说什么“学生决定‘六二’游行,与本部缴获中共地下工作路线、纲领(按即所谓‘三罢一惨’)之情报吻合”,严禁学生罢课游行,不服从者“依法严办”,表示将对“六二”活动进行血腥镇压。北平当局还在清华等许多学校的校门前张贴了《戒严法》;北平宵禁提前到每晚10时;午夜,全市突击清查户口。

  在北平警备司令部紧急部署镇压“六二”措施期间,“反饥联”正忙于组建华北学联:5月24日,“反饥联”执委会详细研究了华北学联的章程与组织细则;27日,通过了章程草案和工作细则的建议。30日前,平、津、唐各校学生自治会的代表讨论和通过了章程草案和工作细则,并选出华北学联的代表。30日,又举行了华北学联第一届代表大会,推选了华北学联执委委员,组建了执委会,从而完成了华北学联的组建工作。

  在这期间,燕京、清华、北大、艺专、师院、中法、南开和北洋等校教职员586人签名,于5月27日发表的《呼吁和平宣言》,对于时局的指陈,危机的论述,语重心长,可谓一字一泪。5月30日,北大清华教授102人签名发表《为反内战运动告学生与政府书》,赞扬北平大中学生在“五二”游行中“情绪热烈,精神勇敢,行动严整而有规律,至其动机天真纯正,诚如胡适先生所指出,尤值得予以同情,而不容稍加曲解或诬蔑。”但是,他们并不理解爱国师生的一腔爱国热情,不辨黑白地说道:“近来有人喊出六月二日为全国反内战日的声音……我们一方面对于运动表示同情,但另一方面又感到事态险恶……亲爱的同学们,允宜慎思明辨,稳健以行,国民党当局则应深切省悟……今竟纵任暴徒凶殴,动员宪警逮捕,喋血于都市,逞威于青年,并进而禁止请愿,封闭报馆,自乱法纪,自毁道德,民主何有?宪法云何……此后务以切实制止一切类此的暴行。”

  由于在华北学联组建过程中,各校派到“反饥联”中的地下党员、民青成员做了细致的说服工作;也由于教师的劝说;特别是北平当局决心残酷镇压“六二”游行的险恶形势已十分明显,因此,华北学联召开了紧急会议,对“六二”反内战日的问题重新作了讨论,终于根据地下党的指示,作出了相应的决定:取消“六二”游行,只在校内开群众大会,举行抗议活动。

  6月1日,华北学联所属北平各大专院校代表和北大学生2000人集合在北大沙滩广场,正式命名沙滩广场为“民主广场”。下午2时,大会开始,先由清华“大家唱”歌咏队合唱《和平光明之歌》,然后由朝阳学院代表献“民主堡垒”旗子,随后,华北学联执行主席致简短开会词,接着一幅绿绸白字的“民主”大旗,在热烈的欢呼声、口号声中冉冉上到灰楼屋顶。接着,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受伤学生进入会场,邓宵头上还扎着绷带,女生代表向他们献花,受伤学生代表致词,表示决心为民主事业奋斗到底。最后,主席向大会宣布华北学联决议:取消“六二”游行示威,在校内举行反内战抗议大会,“六二”继续总罢课一天。他说:“这是在各校教授殷殷关切劝告和同学们互相磋商下决定的。这些措施,决不表示我们的畏惧,我们也决不受当局反动法规的约束。”

  “六二”这一天,北京各城门紧闭,公园停止开放,中学被勒令放假,小学生进校后整天不准外出,商店在“不准借故停业”的命令下半开着门,街上行人稀少,商贩绝迹,从西直门到海淀,一路岗哨林立,到处是便衣特务,大学之间电话已被割断,北大、清华等校校门外设置了铁丝网和沙包,学校周围布满了武装军警和便衣特务,真可以说枪上膛、刀出鞘,一片白色恐怖,显然,军警宪特已摆好了血腥镇压的阵势。

  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北平学生沉着、镇静,按捺住心头的怒火,执行华北学联的决议,没有上街游行,只总罢课一天,并在校内举行集会抗议。在民主广场举行的“六二”大会,定名为“反内战死亡烈士和内战中死难的无辜军民追悼大会”。会场庄严肃穆,广场上的民主旗下半旗,民主墙贴满了挽联、悼词,祭台上悬挂着由松枝花环围绕的“一二?一”四烈士遗像和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遗像,祭台当中的横幅上,写着八个大字:“你们死了,还有我们。”上午9时,追悼大会开始,默哀后,唱挽歌,诵祭诗,祝死去的同志安息;悼烈士,表誓言,未竟之业由我们承担。一个女生在会上叙述了抗战以来争民主的运动,控诉了国民党当局的暴行。大会还邀请了各派名流参加,北大校长胡适讲了话,他说:“政治腐败,而又没有人来从事改革的时候,提倡改革的政治责任自然就落到青年人身上,这次学生运动,也是这样产生的。”周炳琳教授在讲话时愤怒指出:“有‘五四’就有‘六二’,假如今天有游行,我们也要参加的。”最后,华北学联执委梁畏三慷慨陈词,并宣读华北学联为“六二”反内战日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严重声明。

  “六二”这一天,北平许多大学(如清华)也举行了同样的追悼大会。清华学生自治会宣布继续罢课三天,组织纠察队在校内日夜巡逻,劝告同学不要外出,并决定如果一个清华同学被捕,全体清华同学一起跟着去坐牢。清华学生900多人(其中女生全体)自愿绝食一餐,用以捐助外地受伤同学。

  燕京在“六二”上午九时,鸣笛三分钟,为八年抗战、两年内战中的死难同胞致哀,并继续罢课两天。

  3日晚,清华、燕京联合举行晚会。4日,清华、燕京宣传队600多人下乡宣传和访问校内工友,这更加激发了学生自己对人民的革命责任感。

  当武大“六一”惨案的消息传来,北平学生为抗议武大“六一”惨案总罢课一天,清华等校还举行了“六一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清华周刊》一篇为武大“六一”三烈士致哀的文告中说:“你们的死告诉我们:今后的道路,不应该是消极的呼喊和要求,而应该是坚强的行动。”

  可以说,这是北平不少学生在“五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中自己得出的结论。

  “五二”游行后,5月21日,天津南开、北洋等校学生继续罢课。南开学生印制了大量传单、标语,组织宣传队,分赴市区散发,还到其他大中学校演讲。许多中学进步师生主动协助南开学生散传单,贴标语,维持秩序,通风报信,保证宣传活动的展开和安全。

  天津警备司令部贴出布告:禁止罢工、罢课、游行示威,如发现,“当严予制止,依法惩处。”这是针对南开学生而发的,因为南开学生五二游行受阻并遭围殴后曾决定:“如不释放被捕同学,明日继续罢课游行。”21日,上午10时,天津市长杜建时邀了南开、北洋、工商、女师、水产、河北工学院的校院长、训导长、教务长等谈话,研究“劝导”学生的办法。

  下午,南开、北洋、河北工学院和南开中学、工商附中、耀华、广东、浙江女中等校代表,在南开大学开联席会,筹组“华北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联合会天津分会”,并决定赴各校联络,把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引向深入。

  5月22日,南开学生自治会召开学生大会,决定就《凯旋》演出被“伤兵”扰乱会场和“五二”血案致函市政府和北平行辕,还决定本周内联合本市各校再次举行游行。

  5月23日,南开反饥饿、反内战行动委员会开会,决定下周为“反内战宣传周”,“六二”为“反内战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