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章 英魂已逝南联盟!中华奋威不可侮(3)

  上午10时整,从贝尔格莱德返航的我国政府专机缓缓停落机场,舷梯慢慢靠拢,红色地毯徐徐展开,威严的礼兵持枪守护在舷梯两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和丁关根、张万年、钱其琛、罗干、曾庆红、布赫、王忠禹、胡启立等领导同志,臂缠黑纱,胸戴白花,肃立在舷梯一侧,迎候英灵。

  舱门打开,在两名礼兵的引导下,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名遇难记者生前的同事,怀抱烈士的遗像,19岁的曹磊手捧母亲的骨灰,年过半百的朱福来两臂环抱着女儿和女婿的骨灰,步履沉重地走下飞机。三只骨灰盒上都覆盖着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祖国人民感谢你们!”胡锦涛副主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江泽民主席,向所有死难烈士致以深切哀悼,向受伤人员和他们的亲属致以亲切问候。

  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默默随同他们走向灵车,目送英灵远去。

  早已在停机坪一侧翘首以盼的遇难者的亲属,此时此刻再也忍不住悲痛之情,失声痛哭。迎候的群众中也一片呜咽。

  邵云环的弟、妹,几乎不忍与痛失母亲的外甥曹磊的目光对视,他们低头抽泣,“姐姐,姐姐,我们替妈接你来啦!”

  “虎子,咱们回家吧!”许杏虎憨厚淳朴的父母一声撕心裂腑的呼喊,一直强忍着的泪水已是满面纵横。两位老人是在两个女儿陪同下前天才从江苏老家赶来的,他们今天一早就来到机场候机室,丧子之痛虽刻骨铭心,但他们却不肯轻易流一滴眼泪。

  连日的悲痛使朱颖母亲的身体已十分虚弱,目睹丈夫抱着儿女的骨灰步履维艰地走来,她只说了一句“还我女儿啊!”就支撑不住倒了下去。

  仅仅在5天之前,他们还都拥有最幸福的家庭,有引以为自豪的儿女、慈祥的母亲、友爱的兄弟姐妹。而5月8日凌晨突然炸响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导弹,永远地粉碎了人类最珍视的骨肉亲情。

  在场的每一个人、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与他们同悲同愤。几天来,全国人民发出了一声声抗议、一声声怒吼,送来了一封封唁电、一句句问候,要求严惩战争罪犯,希望能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魂兮魂兮归故乡!血洒异国他乡的英烈们回家了。

  5月8日袭击中受伤人员和部分使馆工作人员,今天也回到祖国的怀抱。任宝凯、杨永丰、刘锦荣、曹荣飞四位重伤员由担架抬下飞机,刘鑫泉、郑海峰在医护人员搀扶下走下舷梯。胡锦涛走上前去,紧紧握住伤员们的手说:“你们受苦了!祖国人民一直牵挂着你们,欢迎你们回来!”

  这些在炮火纷飞的贝尔格莱德一直坚守岗位的硬汉们,在祖国的土地上流下了热泪。特别报道: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同志悼念仪式在京举行“健笔斥强权,英魂萦祖国”。为悼念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残暴袭击中国驻南使馆时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同志,新华社、光明日报社今天下午分别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送别三位为国捐躯的优秀记者。

  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向烈士敬献了花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分别参加了新华社、光明日报社举行的悼念仪式,向光荣牺牲的三位同志表示沉痛哀悼,向他们的亲属表示深切慰问。他说,三位同志的光辉形象将永远印在全国人民的心上,永远印在全国新闻工作者的心上。

  邵云环同志今年48岁,是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主任编辑。在新华社参编部工作的20多年里,她主要从事有关南斯拉夫情况的翻译和调研工作,今年3月15日被派往南斯拉夫。今年年仅31岁的许杏虎是光明日报驻南联盟首席记者,他的夫人朱颖28岁,是光明日报驻南联盟记者、光明日报广告部美术编辑。1998年7月,两人一同赴南斯拉夫工作。邵云环和许杏虎、朱颖夫妇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999年5月8日,三位烈士同时遇难。

  在新华社新闻大厦的一楼大厅内,鲜花翠柏簇拥着邵云环同志的遗像。遗像下,今天刚刚被迎回国的邵云环同志的骨灰盒上覆盖着的神圣的国旗,是祖国母亲给予自己英雄女儿的殊荣。遗像前,是她受伤的丈夫曹荣飞携儿子曹磊敬献的花圈。大厅里,放满了社会各界敬献的花圈、花篮。大厅两侧悬挂的白色横幅表达出参加悼念仪式人们共同的心声:“强烈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炸我使馆杀我记者的野蛮暴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其野蛮暴行承担全部责任!”

  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郭超人在悼念仪式上致词。他说,1999年5月8日,这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也是每一位新华社职工都会永远记住的日子。就在这天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邵云环同志壮烈牺牲。全国各族人民、全社广大职工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侵犯中国主权、肆意践踏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罪恶行径义愤填膺,对邵云环同志的不幸遇难万分悲痛。

  郭超人说,邵云环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新华社优秀的驻外记者。她在新华社20多年,工作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今年3月,当南斯拉夫局势极其紧张,科索沃战火一触即发的时候,邵云环同志主动请缨,再次勇敢地奔赴报道第一线。到达贝尔格莱德后,她不顾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深入现场采访,及时、准确地发回大量有价值的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赞扬。今天,在深切悼念邵云环同志的悲痛时刻,血的事实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丑恶面目,看穿了它妄图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罪恶阴谋。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此次罪恶行径,江泽民主席、胡锦涛副主席的重要讲话和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充分表达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心声。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学习和发扬邵云环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为把新华社建设成为一个更大更强的世界性通讯社而努力奋斗。

  许杏虎、朱颖同志悼念仪式的会场设在光明日报社主楼七层大厅。通向会场长长的甬道上放满了社会各界敬献的花圈、花篮。参加仪式的代表和烈士的同事、家乡亲人神情肃穆地向并排而列的烈士遗像鞠躬志哀。两位烈士的骨灰盒上覆盖着神圣的国旗,表现出祖国对自己英雄儿女崇高的敬意。

  光明日报总编辑王晨在悼念仪式上致词。他说,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哀悼我们的战友许杏虎、朱颖同志。许杏虎、朱颖同志是我报常驻南联盟的优秀记者。自科索沃危机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悍然发动轰炸以来,他们俩人不畏艰险,互相鼓励,以大无畏的英雄精神,坚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迅速、准确、鲜明地发回了大量的战地报道,有力地揭穿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实行狂轰滥炸的丑恶面目,报道了南斯拉夫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他们主持正义、呼唤和平、谴责侵略战争的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也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杏虎、朱颖同志被无辜杀害,这是对我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2亿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也是对世界公认的新闻工作权利和准则的粗暴践踏和蹂躏。我们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最强烈的抗议和最严厉的谴责!

  王晨说,许杏虎、朱颖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愧为新闻工作者的光辉榜样,不愧为新时期知识分子的楷模。我们一定要学习和发扬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努力的精神,要像他们那样,刻苦勤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和人民需要的新闻工作者。许杏虎、朱颖同志英勇牺牲了。他们用鲜血谱写了人生最灿烂的乐章。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追求理想、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范将与世长存。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利益和正义的事业奋斗。

  丁关根、曾庆红与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市、中直工委、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社、新闻出版署等单位、烈士的家乡所在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向烈士敬献了花圈。

  特别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就向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同志下半旗志哀发出通知国务院办公厅5月11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为沉痛悼念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同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国务院决定:1999年5月12日,北京天安门、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在地,新华社澳门分社所在地下半旗志哀。

  第二节 袭击是出于失误吗

  五枚北约导弹接连袭击中国大使馆主楼和大使官邸。在美国眼中,随着苏联的解体,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盟友”价值也随之降低,代之而居的是“假想敌”的位置。

  血的事实说明,袭击我使馆绝非无意

  据5月12日最新报道,当地时间5月7日夜11时50分,5枚北约导弹接连袭击使馆主楼和大使官邸。第一枚导弹由上至下从使馆主楼楼顶一直穿透到地下室,把存放在地下室的煤气罐引爆,把发电机房内存放的柴油引燃。第二枚导弹沿水平方向飞来拦腰击中使馆主楼,并把大使官邸楼顶掀起。第三、第四枚导弹攻击使馆主楼的两个角。第五枚则飞向大使官邸,但没有引爆。

  事件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辩解说,它“并非有意对准中国大使馆”。但巧舌诡辩掩盖不了血的事实。

  导弹落点是经过精心测算的从使馆被破坏情况看,此次袭击是一次经过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和蓄意安排的军事行动。稍有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相交的两条直线决定一个平面。就攻击使馆的弹着点而言,三枚沿纵轴、一枚沿横轴,以使馆主楼的重心为交叉点,可以保证主楼准确无误地被摧毁。另一枚飞向大使官邸的导弹所幸未爆炸,没有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针对两座相邻建筑采取这样的袭击方法,从军事技术角度讲是十分严密和周到的,可见袭击的指挥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在巴尔干常驻的人都知道,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使馆。由于地区小国家多,中国驻在有些国家的使馆只有一座小楼供外交人员办公,而驻南斯拉夫使馆除办公外,许多外交官还可以在那里食宿。

  驻南斯拉夫的中国使馆约有大半个足球场大,由铁栅护围,院正门朝向东南。院内的主要建筑物有两个:办公楼和大使官邸。其中办公楼是一个五层建筑,并配有约100平方米的地下室。办公楼与两层的大使官邸由一个走廊相通,办公楼的西南是一个篮球场,官邸和球场之间有花园和花房。

  然而这一切都面目全非了。办公楼的部分墙体在袭击中倒塌,窗户被炸碎,大使官邸屋顶被掀飞。由于当时地下室内放有许多战备储存汽油,还有一些煤气罐在袭击中被纷纷引爆,加重了对房屋结构的破坏。劫后的中国使馆满地都是钢筋水泥的碎块,导弹的爆炸给院内留下了一个长10米、宽5米、深2.5米的大弹坑。人民日报驻南联盟记者吕岩松在接受北京电视台电话采访时是这样描述的:“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我曾到科索沃采访过,也到过日本大地震后的现场,但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废墟……”

  使馆周围没有军事目标

  从地理位置讲,我使馆坐落于贝尔格莱德的西部,萨瓦河左岸的诺维比奥格拉德新区。从这里到市中心步行大约需要40分钟。总体上看,使馆四周比较开阔,特别是在使馆的西北和西南部,居民较少。与使馆正门隔条马路是一片豪华住宅商业区,平时到那里购物的人很多,使馆的西北面是秀丽的萨瓦河,从使馆步行到河边大约只需10分钟。许多在使馆工作过的人都证实,使馆周围绝对没有军事目标。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北约在南联盟拥有强大的情报系统:在太空和空中,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卫星、U2间谍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随时都在监视着南联盟的军事行动。美国的卫星提供高清晰度图像,这些图像可立即送去进行分析。美国“猎人”无人驾驶飞机不断用180度的照相机拍摄地面照片,经计算机处理的地面图像可以及时送到执行轰炸任务的飞行员手中。

  在地面,先进的电子设备被用来监视贝尔格莱德的情况,执行秘密任务的特种部队将北约飞行员引导至“预定”目标。在先进的情报系统支持下,北约在南联盟许多次打击都定位得极为精确。例如南斯拉夫的内政部大楼被炸毁时,西方通讯社自己都说“大楼外面树上的叶子几乎未受干扰”。

  在如此严密的情报系统监视下,北约方面说他们不知道将被攻击的目标是中国使馆,是无法令人信服的。更何况我国在南斯拉夫建馆又非一年半载,北约的情报工作不至于愚蠢到连一个国家驻外使馆的位置都搞不清楚。

  5月7日、8日两天是北约对南空袭最为猛烈的两天,空袭中北约多次对已遭破坏的南联盟空军司令部和内务部大楼进行连续轰炸,而许多外国使团驻地恰恰就在这两个军事目标附近,但却没有遭到附带破坏和人员死伤。那为什么距离这些军事目标相当遥远的中国使馆反而受到袭击呢?

  不存在炸错目标的可能

  从军事角度说,北约方面在袭击前是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据分析,北约袭击我使馆使用的很有可能是激光制导导弹。这是一种可以提供高精度、可在夜间发射的导弹。该种导弹射程远,可以超低空水平发射,并且速度很快。它命中时产生巨大的能量足以摧毁严密设防的坚固目标,一般说来导弹速度可达1.4马赫,穿透钢筋混凝土的厚度可达2米,轰炸精度在1.5米左右。加之辅以全球定位卫星导航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导弹的命中概率,即使能见度为零,导弹仍可准确命中目标。

  一般说来,空对地导弹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导弹针对不同类型的目标。有的是专门用于攻击雷达、通讯设施等电磁目标的,如AGM-78型导弹;有的是专门用于攻击坦克、运兵车等移动目标的,如ZAGM-64A型导弹;而这种激光制导导弹则最适合用于攻击建筑物等固定目标。

  这些导弹的命中概率都比较高。即使偶尔出现误差,也是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出现的。例如4月29日发生的北约导弹击中了索非亚近郊楼房的事件,是因为飞行员意识到飞机已被塞军雷达探测到,发射了导弹。由于塞军突然关闭了雷达系统,那颗靠雷达波引导的导弹偏离目标而落在保加利亚境内。再如海湾战争中发生的盟军误伤事件,是因为通讯联系不畅,没有及时进行敌我识别应答而导致的。而我使馆被袭击时,并不存在这些特殊情况。再说即便导弹真出了毛病,也不会那么巧五枚导弹同时出错,又同时坠落到一个地方。

  北约言辞实录

  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三人死亡,20多人受伤。事件发生两天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挖空心思推脱罪责。在北约总部每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记者提问,北约政治和军事两位发言人轮流上阵,时而强词夺理,时而答非所问,妄图以狡辩来洗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罪恶行径,但这只不过是欲盖弥彰而已。

  北约发言人狡辩说:“导弹不是故意针对中国使馆。”(按:北约每天都在吹嘘导弹的准确性,标榜“只要锁定目标,就不会丢掉”。5月7日深夜,五枚导弹从三个不同方向打向中国使馆。北约显然是“锁定了目标”,袭击中国使馆是有意而为。)北约发言人狡辩说:“不知道导弹怎么会飞向中国使馆。”(按:北约轰炸南联盟一个多月来,一直鼓吹凡是打击目标都经过“精心选择,不是平民目标”,“而是必须摧毁的战略目标和战争机器”。既然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目标,北约怎么可能不知道导弹的去向?)北约发言人狡辩说:“不知道中国大使馆在那个地区。”(按:北约一直声称,它的情报是“最准确的”,北约怎么可能不知道中国大使馆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不知道”的说法,纯属无赖撒泼,蛮不讲理。)北约发言人狡辩说:“中国大使馆距离北约的打击目标太近。”(按:根据这一说法,北约杀害中国使馆人员,炸毁中国使馆反而有理了;中国使馆反而错了,因为它“距离北约打击目标太近”。这就好比强盗杀了人,还要说被害人拦了他的路。)北约发言人狡辩说:“我们的情报部门失误,弄错了建筑物,是误炸。”(按:发言人声称,北约误把中国使馆当成了“南联盟军工总局大楼”,“是误炸”。这是北约的惯用伎俩,每当它轰炸南斯拉夫平民建筑、滥杀无辜百姓时都以“误炸,误杀”来开脱罪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欠下血债,也以“误炸”来搪塞,岂不是欺人太甚了吗?)北约发言人狡辩说:“轰炸中国使馆不是犯罪,只是一个错误。”(按:轰炸一个国家的使馆是侵犯一个国家的主权,是国际法公认的犯罪行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竟然把犯罪说成是“一个错误”,能不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吗?200多年前,提倡自由民主的法国哲人卢梭说过:“邪恶进攻正直,总是戴着某种诡辩的面具,还时常披着某种道德的外衣。”卢梭算得上西方民主的老祖宗,他的话不是恰恰活画出打着“民主人权”幌子、行侵略干涉之实的美国和北约的邪恶面孔么?)

  让历史告诉未来

  北约在3月24日至25日对南联盟发动的空袭中,击中了南联盟50多个军事目标,有10人被炸死,38人被炸伤,1人失踪。

  4月5日小城阿莱克西纳茨30多名平民被炸,北约发言人将这一事件的原因称之为“一颗炸弹偏离了目标”,同时又诡辩说炸毁的只是一个“小居民住宅区”。

  4月11日北约飞机轰炸了南联盟科索沃自治省库尔舒姆利亚尔区,当地居民中6人被炸死,23人受伤。在被炸死的人中,有一个年仅11个月的女婴和她的父亲。

  4月12日北约飞机将一列正行驶在贝尔格莱德以南270公里处的国际列车炸毁,造成几十人伤亡的严重后果,北约仍称之为“一次意外的失误”。

  4月14日北约飞机向行驶在科索沃贾科维察地区返回家园途中的阿族难民车队投下了罪恶的炸弹,75人惨遭杀害。一天之后,北约发言人解释说:“剧烈的空中打击造成无辜平民的伤亡和民用设施的毁坏是不可避免的失误。”

  4月21日北约轰炸了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内的塞尔维亚社会党总部所在的大楼。大楼内除塞尔维亚社会党总部外,还有数家电台、电视台以及20多家公司。

  4月22日北约飞机炸毁了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官邸。

  4月23日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塞尔维亚电台电视台大楼被北约的巡航导弹击中,正在播放的三套节目立即中断,至少有10人丧生,18人受伤。

  4月26日北约飞机炸毁了诺维萨德市横跨多瑙河的最后一座大桥。诺维萨德市的另两座横跨多瑙河的大桥此前已先后被北约飞机炸毁。

  4月27日北约飞机再次轰炸了南联盟执政党塞尔维亚社会党总部和20多家大公司所在的大楼。大厦顶部及六家电台和电视台的无线电设备被炸毁。同一天,北约飞机还轰炸了苏尔杜利察、莱斯科瓦茨和黑山共和国首府波德戈里察等地的居民区。苏尔杜利察区的近十座民宅被彻底摧毁,数百栋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名无辜的平民被炸死,其中11名是5至12岁的儿童,另有100多人受伤。

  4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北约飞机先后轰炸了贝尔格莱德市郊区阿瓦拉山上的电视塔,以及位于市中心由反对党塞尔维亚复兴运动控制的贝尔格莱德独立电视台的发射塔。同一天贝尔格莱德宣布,轰炸36天来,共有536座首都民房被摧毁,其中有502座在莱科察区,那里驻扎着军营,所以一直是北约轰炸的目标。

  4月30日北约飞机轰炸了科索沃自治省贝兰地区的一座公路桥和一个工厂,五人被炸死,八人被炸伤。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