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11)
2008 (219)
2009 (121)
2010 (101)
2011 (161)
2012 (183)
2013 (99)
2023 (1)
2024 (1)
首先声明,本人曾是个影迷,但对于电影艺术,尤其是导演艺术一窍不通,如此自不量力和“大师”叫板,纯粹是自找板砖。
要拍一部好电影,总首先要有一个标准。二战的题材,巅峰之作不外乎是《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之类,感觉老谋子也在参考,有些手法是在仿效,用我熟悉的术语说是在翻译。
翻译,讲究“信达雅”,我就用这三个字作为标准吧。
我给十三钗打了60分,看来高了一点,因为,信达雅之中,只有雅还算合格,老谋子的电影,从美学的角度看都是不错的,声、光、色,尤其是色运用的恰到好处,比如英雄和黄金甲里的几个镜头完全可以作为摄影系学生的经典教材。《十三钗》在人物的妆扮,服装的色彩和背景的掌控上,也做到了美轮美奂,可以打满分了,那么总体就是33.33分,因为,在信和达上,就很糟糕了。
为什么?说白了,就是老谋子把“色”运用的太好了,反而伤害了信和达。
我们知道,《辛德勒名单》基本上是一部黑白片,它之所以成为经典,用的不是色彩,那种残酷的杀戮场面,黑白更加震撼,更能突出主体的深沉和凝重。不过,只有能将色彩玩弄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大师才能驾驭黑白,可惜老谋子离开色彩也就完蛋了。
所以,娇艳欲滴的红唇和色彩斑斓的旗袍无论如何与残酷的大屠杀不沾边,而现实是,当日本人进城后,年轻女子往自己脸上抹锅灰都来不及,还有啥闲工夫抹口红卷头发扭屁股呢?
过分夸张的“雅”破坏了“信”。所以如果我拍《十三钗》,一定要大幅度地运用黑白,但愿我有这个能力驾驭。
《十三钗》的信之不信,就不赘述了,多得很。
达,老谋子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这部电影应该反映真实的人性和人情。但愿老谋子也是这么认为的。
说《十三钗》里没有一点人性人情也不客观,但是这样的题材是不是可以作的更好?
老谋子太注重外表了,从女学生和妓女的妆扮上,我觉得非常的脸谱化,难怪大家要把这个电影和妓女文化,色情救国连在一起。
小说和电影不同之处在于,小说可以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力,而电影引进了视觉效果和音响效果就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浓妆艳抹的妓女在观众眼里很难和舍身取义的爱国情操连在一起。
从我收集的资料看,旧时的妓女打扮并不都是这样华丽的,何况在战争的硝烟里。那样的皮草,丝绸似乎只有官太太和富商的姨太太才置办的起,妓女的穿戴也就比平常人稍微干净整洁一些罢了。(原作中这样描述妓女豆蔻的打扮:“身上穿的都是姐妹们赏的,没一件合身,还有补丁。”)
所以,如果我拍《十三钗》,就不会刻意突出某类人群的外部形象,而是先将一群外表并没有多大差别的人放在一个空间里(教堂是个不错的地方),保持原作里的真神父而不是改成假神父,忠实原著的宗教气氛和宗教力量。
人物除了妓女学生还有三教九流,让这些人面对刺刀,面对生死,演绎出内在真实的人性——有勇敢,有懦弱,有忠诚,有背叛——他们开始都彼此不知道相互的身份,随着故事的展开,人物之间相互的了解众生相才一点点明朗:衣冠楚楚者可以是禽兽,无情的婊子也可以大义凌然,年幼的学生也能初生牛犊不怕虎……。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有必要通过原著阿多那多这个双重身份的神父,审视中国人在大难临头之际的国民性和精神世界,让观众自己思考:中国败在哪里?
当然,我一下子编不出这样的故事。其实,讲故事一向是擅长玩弄色彩的张艺谋的软肋,《十三钗》缺少一个好的编剧,这或许是这部电影失败的根本原因。
老谋子的大脑似乎进水了
老谋子的大脑似乎进水了
Florian Gallenberger, 2009, John Ra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9Rgsc6U1Ps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