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57)
2013 (97)
2014 (84)
2016 (43)
2022 (1)
最近看了有关张导的新片介绍,尽管赞誉的话听到很多,我还是不太认同这部片子的基调,拿一批妓女去换一批处女的逻辑性,说不出为什么觉得那样牵强,难道这就是张导梦寐以求的奥斯卡所要求的普世的人性关怀?
为什么千挑万选要找到一群妓女呢?这在当年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当时的人去找还不一定找得着,怎么分辨出妓女和普通女人的不同?那确实是很专业的问题啊。于是,我就联想到很多其他的中国艺术家,都喜欢秦淮风月女,包括画坛的大腕陈逸飞,都把穿着旗袍的民国风月女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题材。尤其是,这些老中艺术家,都喜欢以“群像”的方式去表现这些风月女,这在世界艺术舞台,也是独树一帜的。
我并不是在这里反对这样的题材,而是当我看到连形式上朴素的老张也掉到风月女群里去了,有一种沦陷感。
我当然不是道德卫道士,但是有一些现象,我觉得奇怪。在巴黎,有个叫红磨坊的地方,是一个色情表演的地方(可能不对,我没有去过,说不具体),凡是去法国旅游的中国人必去,领导干部也都去,没有人质疑;美国有个拉斯维加斯,任何来美国的旅行团都要去,据说也有色情秀(我没有去看过,不甚了然),中国的中老年人也都去看,赌场也要去玩,好像一下子,中国人都在海外呈现出和国内形象相反的特征 - 好像是一种入乡随俗?还是自欺欺人?其实西方人也不随便去色情场所的,有身份的人须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不是?
那么,这些风月女的群体表现,出现在艺术作品里面,是不是中国中老年艺术家的某种一厢情愿的性意象的结果呢?为什么他们都喜欢那种卖弄风情的画面呢?这种奇怪的取向,用现在高档的质料的服装和道具越来越恣意地显摆出来,还要象选美一样地遴选出符合他们庸俗趣味的女人来,创造什么?一个虚假的变态的“繁华”的沦丧故事。
很多人在谈民国的事儿,民国真的那样美好吗?不是,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民国可以有的那些东西。民国有妓女,更有妻妾,红楼梦给很多这样的趣味的人提供了一个放得上台面的体面的镜子,大观园里面的众多女子,是很多中国中老年文人艺术家的神往;把一个妓女的“群像”搬到屏幕上去,在形式上真的是中老年导演最可能过瘾的活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