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三大战役141天歼灭154万国民党军zt
(2011-12-15 05:04:22)
下一个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视野 > 中国革命 > 正文 收藏 | 复制 | 下载 | 缩小 | 放大
共享本文: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141天歼灭154万国民党军
作者:赵莹莹 来源:北京晚报 更新时间:2011-12-15 点击: 评论:
1946年6月爆发的全面内战,经过两年作战,国共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总兵力相比,已由战争初期的1比3.4上升为1比1.3。到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时,随着敌强我弱的悬殊情况的改观,解放军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由此,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运筹帷幄,正确果断地组织了史无前例的辽沈、淮海、平津3次大战役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141天歼灭154万国民党军
赵莹莹
1946年6月爆发的全面内战,经过两年作战,国共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总兵力相比,已由战争初期的1比3.4上升为1比1.3。到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时,随着敌强我弱的悬殊情况的改观,解放军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由此,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运筹帷幄,正确果断地组织了史无前例的辽沈、淮海、平津3次大战役。
为调整军事部署,1948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将“分区防御”改为“重点防御”,确定以北平(今北京)、西安、汉口、徐州、沈阳为5大据点,固守东北,确保华北和西北,集中主力同解放军争夺华中的作战方针。
中共为加快战胜国民党的步伐,做好迎接胜利的各项准备,于9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重要报告提出,大约需要5年左右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
会议强调要把战争打下去,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直到取得最后胜利。会后,解放军相继在东北、华东、中原、华北、西北各个战场上,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
在秋季攻势作战中,华东野战军在9月16日至24日进行的济南战役,是对整个战局影响最大的一次战役。济南战役共歼国民党军10.4万余人(包括起义2万人),活捉王耀武以下高级将领23人;解放军伤亡2.7万人。此役标志着国民党军以大城市为主的重点防御开始崩溃,由此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辽沈战役:中央军委批评林彪对作战方针犹豫不决
济南解放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因势利导,及时地组织了辽沈决战。是时,东北野战军(简称东野)有70余万人,加上地方部队共达105万人;国民党的总兵力为55万人,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3个互不相连的孤立据点,物资供应短缺,军心涣散,士气低落。
鉴于东北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毛泽东早就提出了在东北进行战略决战的构想,并断定打锦州是东北战场的关键所在,曾多次明示或暗示林彪南下北宁线。林彪虽复电表示同意,可是在先打长春还是南下控制北宁线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4月,林彪等以南下北宁线或入关作战道路和补给均有困难为由,向军委提出“目前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军委有保留地批准了先打长春的建议,同时指出“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
5月下旬,林彪认为,攻打长春可能遇到由沈阳、锦州北上的20万增援之敌的威胁,硬攻长春带有很大的冒险性,于是放弃攻打长春计划,改为对长春“久困长围”,决定以最大主力执行南下作战。,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闻讯大喜,于7月下旬复电,同意东野改为以主力南下作战的新建议。但林彪此时对南下作战的困难仍顾虑重重,故未能确定部队南下日期。
8月下旬,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下,林彪才开始拟定南下作战的具体计划。9月上旬,中央军委和东野经过反复酝酿与磋商,终于将作战方针最后确定下来。
辽沈战役于9月12日从攻打锦州开始。但在战役实施过程中,林彪举棋不定,反复无常。获悉国民党军将由葫芦岛登陆增兵锦州,林彪因敌情变化,对攻打锦州之决心又发生动摇,先是提议放弃北宁路作战,回师攻打长春,随后未待中央军委回电,又表示了“攻锦州”之决心。
10月3日,中央军委复电林彪等,要求“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并批评说:“又不敢打锦州,又不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林彪经过一度犹豫、顾虑后,才坚定了攻取锦州的决心。10月15日,东野攻克锦州。10月21日,长春和平解放。11月2日,沈阳宣告解放。
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及地方部队47.2万人;野战军伤亡6.9万余人。此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
淮海战役:毛泽东称“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国民党反动政权首都南京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显要。
早在1948年1月,粟裕经过慎重考虑,将自己逐步形成的改变中原战局、发展进攻战略、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构想,向中央军委“斗胆直陈”。中央军委曾电示粟裕率领3个纵队渡江南进。粟裕则认为,3个纵队渡江南进,会分散和削弱我军在中原战场的兵力,于4月再次向军委建议:3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是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河)准(河)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4月底,毛泽东在河北省城南庄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如何发展战略进攻问题时,采纳了粟裕的建议,改变渡江南进的设想,决定尽可能多地把国民党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六七月间,粟裕组织指挥的豫东战役,不仅创造了一个战役歼敌9万余人的空前战绩,而且证明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决策是正确的。
济南战役即将结束时,粟裕9月24日向中央军委及华东局、中原局建议,“即进行准海战役”。次日,中央军委发出两个电报表示同意。中原局当日也来电支持,并表示配合华野作战。中央军委在征询刘伯承、陈毅等人意见后,批准了这个建议。
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计划战役分3个阶段进行。随后,军委还接受了粟裕的建议,决定“整个战役统一受陈(毅)邓(小平)指挥”。
11月6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等发起淮海战役。此时已扩大了战役的原定规模,扩大到歼灭淮河以北全部敌军。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任书记,统一领导指挥淮海战役。
参战部队有华东野战军的山东兵团、苏北兵团、西线兵团等共16个纵队36万人;中原野战军共7个纵队15万人;华东、中原和华北冀鲁豫军区的地方部队,总兵力60万人。
淮海战役,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人,生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等高级将领。野战军伤亡13.4万人。准海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建立“重点防御”的计划。
粟裕在整个战役中,及时建议举行淮海战役,并促成指挥领导的统一,以及在战役中的深谋远虑和指挥艺术,为最终夺取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平津战役:创造了解决国民党军队的3种模式
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和淮海战役的捷报频传,使华北国民党在战略上陷于完全孤立的境地,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面临着华北、东北两大野战军的夹击之势。
傅作义集团共4个兵团13个军,连同其他部队约50万余人。1948年11月,傅作义将各地兵力收缩集中于西起张家口,东至北平、天津、唐山、塘沽、山海关一线,摆出“一字长蛇阵”,后又决定重点固守平、津、张地区,同时确保塘沽海口。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于11月下旬分3路提前入关。月底,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联合发起平津战役。参战部队有:华北2个兵团7个纵队及地方部队共20余万人;东北野战军14个纵队共80万人,总兵力约100万人。
1949年1月上旬,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领导和指挥平津战役。在整个战役中,创造出解决敌军的3种模式。
一是天津。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易守难攻。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兼防守司令中将陈长捷自吹天津城防“固若金汤”。尽管东北野战军完全有能力用武力占领天津,但为减少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仍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天津问题。但在陈长捷拒绝走和平之路后,东野1月14日对天津发起总攻。经过29小时战斗,胜利解放天津。
二是北平。北平是国民党军在华北最大的战略要地。傅作义在兵临城下孤立无援、欲战不能、欲守不得、欲逃无路的情势下,只有接受和平谈判与和平改编才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国共双方进行了3次和平谈判。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三是绥远。北平解放后,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兼绥远保安司令官董其武中将向傅作义表示,愿意追随傅走和平道路,并为实现绥远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此时,中共为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国民党残余力量中的主要部分,有意地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它原封不动或者保持中立,然后经过一个相当的时间之后,再将这部分军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9月,董其武所部4万余人宣布起义,华北地区全部解放。
附录;三大战役的伟大意义
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 948年9月至1 949年1月,历时141天,共歼敌正规军144个师(旅)、非正规军29个师,俘虏86万人,毙伤25万余人,起义5万余人,投诚12万人,改编25万人,合计共1 54万余人;野战军共伤亡24万人。
三大战役的胜利,为渡江战役乃至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大大缩短了原先预计的解放战争进程。
经过三大战役以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国共两党军事实力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军由战前的565万人降至204万人;人民解放军由战前的280万人增至557万人。到1948年11月,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的状况,提出“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1 949年4月,渡江战役一举成功,终于结束了蒋家王朝在大陆22年的专制统治。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20期,据《北京晚报》)
关键字: 解放战争 三大战役
责任编辑:执中 文章录入:
扩展阅读:
解放战争启示录:开战初期没人认为中共会..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郭建波:英明睿智的决策——毛泽东解放战..伟大的辽沈战役——全东北解放的号角解放战争时期朝鲜对我国的支持辱灭崇高、逻辑不通的毛岸英朝鲜战争镀金说1948年的五路大捷歼敌对比
共享本文: 收藏|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您对本文的评价: 查看点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