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舒语

枫泽润目绘春秋, 林韵拂耳诉欢愁。 舒眉展颜瞻星月, 语尽回眸返部洲。
正文

美国过节戴绿帽子和中国差生戴绿领巾

(2011-10-23 07:08:00) 下一个

万圣节给孩子准备节日服装是妈妈的必修课。我从 COSTCO 买了套消防队员的服装。自己很是喜欢:质地致密,做工精良。下小雨可以当雨衣,还有挡雨的帽子。学校再有活动请来消防车参观时,穿个制服冒充消防队员多拽!去看焰火,穿上这个,既保暖,衣服上的荧光条在晚上还扎眼。。。真是一衣多用,自己得意得不得了。。。

                        

“我要当 Luigi !” Luigi 是 Super Mario 的兄弟,就是戴顶绿帽子的那个。“干吗非要当 Luigi ?当 Super Mario 吧,红帽子多好看!” “不!我要当 Luigi !”真麻烦,这么点小孩哪里懂得绿帽子的深刻含义?

过两天又问:“当警察叔叔怎么样?抓坏人,很勇敢的。” “不!我要当 Luigi !”看人家心意已决,就去店里逛逛,有两种,买回来一套好点的:除了衣服、胡子和绿帽子,还有是手套和一个充气的大肚皮。小东西马上穿上,这个美呀,对着镜子左看右照,整个一个“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得了,去把多用消防服给退了吧。

再想想 St Patrick’s Day, 好像是个绿帽子盛行的节日,戴就戴了吧,还聚众游行招摇过市。唉,这文化差异咋解释涅? 
             

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嘴边的 “ 绿帽 ” 最早是唐朝一个叫李封县官发明的,据说他任职延陵县令期间,规定若官吏有罪,可不加杖罚,但须令头裹绿头巾以羞辱,且期满后才能解下。这大概就是 “ 绿帽 ” 的最早来源了。 至元明时,政府部门更要求娼妓家中的男人都得戴绿头巾。《 元典章 》更是规定规定,娼妓之家长和亲属男子须裹青头巾。从此以后,就用戴绿头巾、绿帽子等来讥讽妻子有外遇或淫行的男人。于是女人红杏出墙,自家的男人便戴起了绿帽,所谓红花还得绿叶配,一红一绿交相辉映,真乃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也!

“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 ……” 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表情尴尬。(《华商报》 10 月 18 日)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戴绿领巾的孩子都是被学校认定为学习品德表现差的学生。并且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对于家长的愤怒,校方辩解说:绿领巾的含义,就是要告诉学生加油。 给 “ 差生 ” 戴绿领巾,是对 “ 差生 ” 歧视,由此产生的恶果显而易见,说其是 “ 教育暴力 ” 并不为过。


  人类历史上,以刺字、服饰等标记区分人的身份的做法屡见不鲜。其前提是蔑视个体的平等和独立,将人区分为三六九等,等而下之者备受侮辱和欺凌。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以校方的名义作出规定,虽只是一个校规,却含有 “ 组织 ” 的庄重与严肃意义,而这种庄重与严肃却产生错误的示范和引导,传递出差别、歧视、侮辱等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暴力理念,所以,它既是一种 “ 教育暴力 ” ,也是一种 “ 暴力教育 ” 。这个意义而言, “ 暴力教育 ” 的受害者不只是 “ 差生 ” ,其他学生耳濡目染,从小接受这种思维的教育和毒害,怎么能指望培育出健全的人格?

“校园冷暴力”大多是指教师讽刺学生、同学间的刻意疏远行为 . 校园冷暴力实质上就是对学生精神的虐待,是对孩子一种变相的惩罚,属于隐蔽性的伤害,既可能致使孩子出现退缩型人格,也可能造成孩子爆发型人格。

据《扬子晚报》报道,校园冷暴力已经成为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增长最迅速的导火索。在对前来咨询的青少年心理分析之后,南京相关心理咨询机构提供的统计信息显示,同比去年,由于校园冷暴力引起的青少年心理疾病人数猛增了 30 %。教师言语不当成为校园冷暴力最突出的表现形式。老师或同学一个歧视的眼光、一句偏见的话语,都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甚至自暴自弃。近来,孩子因心理压力过重极易产生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心理疾病。

有的绿帽子戴在头上,有的绿帽子戴在心里。


更多对家暴说不博客文章:

情绪(情感)虐待的行为模式

为男性受害者解读情感虐待(也建议女性受害者阅读)


男性家庭暴力受害者书籍推荐和常用信息

读“两次婚姻,两种不同的感受”之后的感受与行动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enyu的评论:
风景墙头独好~`

问候,在墙那边不要太腐败~~
tenyu 回复 悄悄话 你好林枫翻墙过来看看你!很喜欢你发表的文章!周末愉快!!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zqy68的评论:
谢谢月朗姐姐喜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小朋友讲明白其中的文化差异~~
御树林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焕华的评论:
简单讲, 在儒学中“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内在核心。

任何形式的暴力就是“不仁”,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欢迎焕华!
zqy68 回复 悄悄话 枫妹好文! 读后长了见识也长了知识。

周末愉快!
焕华 回复 悄悄话 说得好。
其实古人在很早以前便在 礼 字里面告诉了我们呵。
周末快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