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一船星梦

(2011-05-02 19:24:10) 下一个
     马克吐温最著名的小说《哈克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起笔于1876年,完成于1885年。作者亲历了解放黑奴的美国南北战争和此后数十年间的种族纷争,加上自己童年在南方蓄奴州的各种回忆和思考,用创新的第一人称写法,生动地记录下一段原汁原味的美国历史。此书在美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对后世的众多作家有着启发性的影响。有这样的说法:此后的美国文学多多少少都有该书的影子,而马克吐温因此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一部以一个十四岁孩子为主角,并以他自己的话说出来的小说,为什么会如此重要?

    因为这个孩子在随河而下的过程中发展出的独立自主的精神,悲天怜人的情怀,和为了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所作出的最大努力。这正是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比如幽默,比如口语化,比如风土人情。。。

    美国精神的组成有多方多面,也有各种各样的文学描述,可是被后世反复强调的,恰恰就是独立和平等。

    哦,原来是这样来的啊。 

  顺河而下的航程,就是一个成长的历程。没有什么是一开始就拥有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且挣扎的过程,对和错,平等还是对立,善与恶,一切来自亲历,答案源于内心。

   长河流淌, 一船星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clearskie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breezebrook的评论:
甭注视了,又不是不知道我写的慢。。。点滴情浓哈:)
breezebrook 回复 悄悄话 回复clearskies的评论:

说的是啊。所以塞涅卡(古罗马皇帝尼禄的家庭教师)在“论交往” 中说过这么几段话:

“我回家时的道德品质,一定不会同我出门时完全一样,内心中已经达到平静的东西,有些又变得漂浮不定起来,某些早被驱逐的思想,又重新出现在脑海之中。。。”

“所以我们需要钟情于某些好人,时刻不让他们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这样我们就如同在他们的注视下生活,如同在他们的目光下做一切事情。。。”

我就在你的目光下生活好了。但你那个原野上的梦好像没作完哈。
clearskies 回复 悄悄话 回复breezebrook的评论:
哈哈,那老爸是可怜,只是他也不是善类。有其父必有其子哈,偷鸡摸狗的事儿真没少干。别的没啥感觉,只是在漂流过程中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正改变,我觉得是很了不起的。我很喜欢那一份成长。人总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变好还是变坏也是一个过程,不只是结果。我看到好些例子,年轻和年老好象变了个人。尤其是在国内,受大环境的影响太多。倒不如这小孩,在流放中学懂了独立自尊,忠于自己的内心。
breezebrook 回复 悄悄话 以前看过这书,其他的都不太记得了,但小哈制造的光荣牺牲的那一出可真够损的,让他可怜的老爸吃尽了苦头。还有那个小H朋友的口语也让人笑掉大牙,他的命运让你在哈哈大笑之余感到一种透心的悲凉。自由不管对谁都太重要了,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