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体系中有两个基本的观点,一个是时空的整体性,一个是时空的相对性。比如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时空的四维空间里的,因此物体在时空里的轨迹不但表明了事物的空间运动,也表明了事物在时间上的演化,它们之间是不可分隔的,爱因斯坦将这种表示事物变化的轨迹称为WORLDLINE(世界线)。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有一条WORLDLINE,沿着它,你可以上溯到中国的春秋时代。借用狄更斯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烽烟四起,百家争鸣,造就了很多英雄,也成就了很多思想。其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因为我认为其思想可以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
他的名字叫尸佼,他和亚里士多德大约同时出生,先于爱因斯坦将近2300年吧。那时候,他就揭示了时空的整体性与相对性。他对宇宙的解释是这样的:“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既包括了“上下四方”的空间,也包括了“往古今来”的时间,宇宙是时空的统一体。不但如此,他还进一步阐述说明了时空中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为了说明空间的相对性,他用当时九州最南面的荆州作为例子,他是这样说的:“荆,非无东西也,谓其为南,南者多也”。就是说,虽然人人都认为荆州在南面,其实对很多人来讲,它是在东面的,对另一些人来讲,它又是在西面的;即使对一些人它确实在南面,但是还有很多地方比荆州还更南呢。他用这一浅显易懂的例子,清晰地说明了他关于“四方上下”相互之间的位置是相对的这样一种观点。为了解释时间,他说,“草木无大小,必待春而后生”,“人之生亦少矣,而岁之往亦逮矣”。就是说,对于草木来说,它生命的相对计时是从春天开始的。而在人的生命中,年龄的增长也正代表了所剩岁月的减少,而消失掉的岁月也同时表明了岁月在不停地到达新的起点(逮:到达,追及)。
尸佼不但对时空的理解上有如此超前的思想。对社会管理也颇具当代的法制思想。他提出“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民莫不敬”。也就是说如果法律条款清晰可据,并且切实依法行事的话,正气自然会上升,社会自然会稳定,人民自然会肃然守法。这和目前大力提倡的法制思想不是如出一辙吗? 在对对如何创新上,尸佼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主张“积学而生”的渐进式创新,而不是凭空而想的漫无边际的创新。其实,这种思想正是目前工业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的一种思想,因为它不但实用,而且稳健。
尸佼有这么多独特的创见,怪不得当时秦国的宰相商鞅“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可以说,秦国能灭诸侯而一统天下,和尸佼的思想与远见是有直接关系的。
记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在她的自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光天化日之下,找不到什么新鲜的东西,现在一切所提倡的或被人们正在实践着的,早已经被中国人试过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吾辈能身在其中,幸也。
太对了,第四维就是那一往无前的时间。
阿阮语录, 流水作业, 人生的风景, 摄影 风光 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