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学杂志

巴黎文学杂志由陈湃先生创办于2000年。是巴黎中华文学社刊物。
正文

梦在巴黎 情在祖国

(2011-03-28 00:29:38) 下一个

梦在巴黎 情在祖国

文 / 愿做一滴水

  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节,是大地飘香的季节,更是仲秋团圆的季节。

  入秋以后,北方连续几天三十度以上的高温,让人不得不怀疑秋天是否真的来临,人们从心底渴望着一场秋雨的到来。 1 7日夜间,一场秋雨喜从天降,驱散了恋恋红尘的暑热,滋润着人们干渴的心田,为目光中的秋色涂抹了一层葱郁。此时,一个喜讯也不期而至:身居法国的巴黎文学圈圈主陈湃夫妇应邀参加今年的国庆庆典,并于 19 日专门在京宴请众圈友和老战友。

  当看到陈先生在搜狐博客上给我的留言及发来的邀请函时,我由衷地被感动着。为他多年来对中法友谊做出的贡献,为他对弘扬中华文化做出的不懈努力,为他不远万里对祖国的眷恋和对友谊的真诚与执着。

  天津距离北京只有五十多分钟的城铁路程,面对一个飞跃万水千山的前辈,我有何理由不能前往呢?虽然因中秋节休假的原因,国家临时规定 19 日为正常工作日,我还是向单位请假了,因为,先生的一片盛情实在令我不可以拒绝。

  虽然我是一个唯物论者,但却一直相信“缘分”。与“巴黎文学”结缘或许是一年多以前的偶然,发展到今天的友谊和博友之间的真实相拥应该说就是必然了。不为其他,因为有一份“真诚”始终穿梭其中。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拥挤的城市人流中,有些人或许离得很近,彼此天天相见,但心却远隔天涯;相反,有些人或许离得很远,但彼此的心一直聆听,一只温暖着,那么,再遥远的距离也会变得近在咫尺。常常感叹人世间这份美好的情谊:它是阳光,是空气,是花朵,它们丰盈着那些热爱真诚和友谊人们的平凡生活。

  有幸成为“巴黎文学圈”的一名成员,有幸曾作为一名圈主为众圈友服务,有幸结识那么多的前辈老师和好朋友们。让我时时感受着温暖的抚慰,感受着“大家庭”的温馨。一天的行程却像是浓缩了一个世纪的故事,快乐的相聚,团聚的愉悦,胜似亲人的情谊深深地、深深地印刻在我生命的记忆中……

  陈先生夫妇已定居法国二十多年,完全是靠白手起家,不懈努力和奋斗才有今天的。先生和夫人经常帮助朋友,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却是十分简朴。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法国巴黎甘甜纯美的红酒,精美的《巴黎文学》杂志,更带给我们来自异国他乡的儿女一颗炙热滚烫的赤子之心。我们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们因“巴黎文学”而相聚在一起了,彼此的祝福,碰杯声与欢笑声交响出友谊的平平仄仄,大家提前品尝着中秋节的月饼,那种感动啊是文字难以言表的。没有一点生疏的感觉,没有一点拘束,像是多年的老朋友,又像是相聚在节日的自家兄弟姐妹。

  巴黎,浪漫的城市;北京,东方文明的古都。不一样的城市天空下生活着同样的炎黄子孙,他们的心是相同的,他们的情是相融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今天在北京相聚,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法国的巴黎再团聚,因为那里有塞纳河,那里有埃菲尔铁塔,那里有巴黎圣母院,那里有瑰丽的梦在飞翔……那里更有一对热爱着祖国、热爱着中华文学、积极传承中法友谊的老人。

  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即将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我和“巴黎文学”的众位圈友再一次对陈先生夫妇的盛情邀请和友谊表示衷心的感谢!祝福“巴黎文学”的明天!祝福先生和夫人健康快乐每一天!!

  这次到京聚会的有:来自陕西的上世纪,来自辽宁的T ina ,来自石家庄的殊筠,来自廊坊的彼得罗,来自北京的徐文洋,来自河南的翰林墨香,来自天津的太行老土,愿做一滴水,冰山雪莲。此外,还有陈先生的好朋友人民日报社的记者李岩,陈先生的老战友杨战玉先生,腾讯 QQ 的两位负责人等。

  晚上回到家,立即发上一组今天在北京相聚的图片,送给大家。祝福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