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媒体:中美争夺“世界技术领袖”桂冠!!
在今年1月26日的讲话中,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到了恢复美国竞争力的必要性,并特别强调了保持世界技术领袖地位的重要性。几天之后,奥巴马政府提交了一份致力于推动创新的计划。对很多人来说,关于美国将丧失世界技术领袖地位的提法是意料之外的。实际上,主流看法是,美国是无可争议的世界高科技中心,周围并无重量级的竞争对手。
中国向高科技经济体过渡
根据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2008年1月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国很快将在科技发展和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方面超过美国。专家指出,中国正在从一个中低端技术的成功经济体向高科技经济体过渡。一位美国科学家则用两名篮球运动员来形容两国之间的技术竞争。美国就像一个40岁的经验丰富的球员,而中国是一个只有12岁,但已经有同等身高的对手。谁将会在长期内占据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2010年中国研制的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投入使用。同年,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也投入运行。从2009年起,中国走入世界技术专利国家的前列,预计2011年将超过美国成为科技论文最多的国家。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主席弗朗西丝·拜内克在2009年10月指出,在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竞赛中,中国“即将战胜美国”。
美国在倒退,中国向前冲
中国是如何在世界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悄然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模式转化为可与美国在尖端技术领域内抗衡的国家的?
虽然建设创新型国家是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才确定下来的任务,但这一目标在多年前就已浮现。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各不相同但相互关联的道路来实现的。首先,选择了17个重要的生产领域和一批关键的国有企业,作为努力、投资和协同工作的重点。其次,注重在研发方面的直接投资。10年来,这方面的投资实现了21%的平均增长率,预计到2016年将赶上美国。第三,通过在华外国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转让。第四,在海外收购拥有有用技术的企业。有媒体指出,最令西方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正在收购的企业类型中,中国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其拥有的技术。第五,为海外中国科技人才回国提供丰厚的待遇。第六,在科技干部的教育和培养上投入慷慨。
美国则走上了相反的道路。1995年以来,在科技方面的官方投资实际上并未增加。作为科技创新主角的美国企业将技术拱手相让,作为进入中国市场并从中获益的途径。虽然美国的大学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美国整体的教育体系并非如此,对65个中等和高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学生成绩进行比较的结果是,中国占据第一位,美国在第23-24位之间摇摆。
美国人在教育方面的放纵态度和中国人追求目标的韧性形成鲜明对比。奥巴马总统提出科技创新的迫切性问题也不无道理。他指出,美国正面临一个新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一切迹象似乎都表明,如果美国不尽快作出回应,中国将在不远的将来掌握高科技领域的统治权。就像当年与苏联之间的太空战一样,美国在倒退的时候,中国却在向前冲。
批评性思维对中国很重要
关于中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全球化世界中的超凡竞争力,没有人会提出疑问。但中国的成功也有局限性,那就是缺乏批评性和个性化思维。中国人的思维受铁的纪律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丧失了自由飞翔的能力。这样一个社会似乎更适合于在明确指令下的繁荣,即精英负责思考,其他人负责追随,而不太有利于鼓励个人的创造力。中国的制造业比服务业表现得更为出色并非没有道理。
中国的教育模式是造成中国在谋求霸主的过程中显得较为脆弱的最大原因。在这样的模式下,中国永远不能产生出像盖茨和乔布斯这样,学习成绩一般却是创意天才的人物。实际上,由于缺乏个人创新能力,中国似乎无法在夺取技术领袖地位上实现飞跃。
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中国通过并购西方企业大力推动技术转让。但这种依赖性只能进一步加剧中国的局限。学会批评性思维将是支持中国梦想的重要条件。但如果我们将批评性思维和坚持目标的韧性放在天平两端的话,后者一定是最终胜出的一边。
如果说帮助美国保持其技术霸权的最大盟友是中国的教育模式的话,那么中国领导人推动中国梦想实现的最大盟友就是西方企业的短视。
未来几年将是谁会成为天下第一的决定性阶段。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