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魁北克

魁北克人是加拿大人中的异数,近半数公民赞成独立,年轻人尤甚。每年6月24日的”国庆节” ,只要你到亚伯拉旱平原,便立刻能感受到他们要求独立的狂热气氛,”魁北克万岁!”的口号一呼百应。魁北克人还有高非婚同居率,高分居率以及公开的同性恋。
个人资料
正文

登富士山

(2011-01-29 07:22:12) 下一个

登富士山

 

20110118

 

有人说,登富士山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大事。当我从Google地球上看到富士山新雪时,十年前我独自攀登富士山的情景便历历涌上心头了。

那一年,我在阔别家乡两年后回国省亲,黄博士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便是,富士山你登了吗?我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好暗下决心:今生一定要登上此山,完成黄博士的夙愿。半年以后,机会来了,我从北海道飞到长野开会,会后立即乘火车去富士山北麓的富士吉田镇(山梨县),计划取道河口湖线(北线)登顶(登顶共有北线河口湖线、东线须走线、东南线御殿场线和南线富士宫线4条线路)。我曾经在东京高楼、箱根公园远眺过富士山,更从其火口上方飞越过。作为日本旅游的象征,樱花、新干线和冠雪的富士山的画面多次映入我的眼帘。现在,我来到了它的跟前。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回没有了妻女拖累,我志在必得,更何况我有过登泰山(1545米)而小天下的经历。

富士登山,每年只在78月两个月。青年旅馆里,大部分都是慕名而来的外国青年,这里可以自己开伙。旅馆的前厅,放满了各式的旅游小册子,其中包括登山路线图。我躺在木床上,仔细研究登山图,突然发现图上的富士山上部坡度达到七八十度,吓得我一身冷汗:这么陡的山路,明日如何攀登?

我赶忙跳下床,奔向室外,在晚霞的余辉下,富士山的侧影近在眼前,目测坡度只有约30度。那张地图上的侧视图被严重夸张了,我松了一口气。晚饭时,我们七八个来自各国的青年约定,明日结伴登山。

早在长野开会时,我便从中越教授那里打听到,富士登山,当天可以往返。我于是决定轻装上阵,只带一顿干粮、4升水和一部照相机。其他一切“登山必备”,如拐杖、雨衣、电筒、急救包、防沙眼镜等,我全没有。这一夜睡得如同作战前夜,一点儿也不踏实。

次日清早,大家伙儿早早集合,乘公汽沿盘山公路直达富士吉田口五合目(即从山脚到山顶的第五站),海拔2305米。沿途,大家伙儿默默地看着青木原树海(林海,面积3000公顷),看着这盘山公路,看着白云慢慢降到我们身下。这里是公路的终点,以后的1471米高差,就靠我们的双腿了。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有两个火口。其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7年。它以3776米(精测为3775.63米)的标高雄踞日本第一,成为美国航天飞机的地标。在不同年代的熔岩流上,发育着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生植被,这青木原由于在山脚,其森林已相当老熟。我在登山次日便租用自行车,只身入林考察其水青冈群落,见到了废弃房屋的遗迹。日后,我才知道这里也是日本有名的自杀地点,在《自杀手册》里被列为最佳自杀地之一。平均每年有50人入林自杀,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份,入林者更多。

富士山语出自爱奴人,即不死山、不二山,或神山(“圣岳”)。由于历来被日本人视为神圣地(禁地),其登山历史并不长,直到1872年女人不得登山的禁令才被解除。现在,平均每年有 20万人登此山。

这里立有当年开山者姓名的石碑。我们集体放水、留影后,开始登山。山上的厕所是要收费的(这是我在日本见过的唯一收费厕所),因为所有的垃圾要靠人力运下山去,山上的一切物品也是靠人力运上去的。这里虽是公路的终点,但登山道的宽度足以行车,坡度也不大。实际上,这里有马车供体弱者使用,当然价格不菲。马都是西洋种的高头大马,主人一手握鞭,一手拽着马尾以节省体力。我们精力正充沛,劲头也足,一边谈天说地,一边上坡,并不觉得费事儿。刚才还在云 杉森林里走,渐渐地森林就比我们的头还矮了。所有树干、树枝都被压缩并指向山坡,仿佛被魔力吸过去了似的。其实这是树木长期以来适应强风的结果。

到了六合目(约2600米海拔),树线结束。视线顿感开阔,富士山的丑陋也暴露出来了。富士山被远观时,山体圆滑周正,表面细腻。近看时,表面起伏不平,全是风化了的充满孔洞的砖红色或黑色火山岩,偶尔有蓼的斑块或苔草扎根于没有土壤的岩缝里,昭显着生命的顽强。道路上满是滚圆的碎岩,人踩在上面,如同踩在洒满豆粒的水泥地面,一不注意就会摔跤。尽管不少路段设有一根绳索作为栏杆,每年都有登山客摔死在登山路上,不可预测的横风更是加剧了这种危险,传说这是妖风在作怪。这里的山风足以将简易雨衣吹成塑料片。

山路越来越陡,也越来越窄。马车没了,但还有马供出租。我们前前后后拉开了距离,也不再说话,一心一意埋头走路。道路呈大的“之”字形曲折,我们也随其转向,似乎没有尽头。正在沉闷之际,隐隐约约听到上方有断断续续的口哨声,如同行军途中的“齐步走”哨,抬头望去,有两队人马在列队登山。哦,山还有这种登法?日本人的集体观念实在是太强了,我们不由得感叹道。在到达七合目之前,我们终于追上了这支列队的登山队伍,我于是经历了本次登山的第一次震惊:这是两大巴士的盲人在登山!他们由一根长绳串联,由明目的领队和断后者领着,摸摸索索、磕磕碰碰地向上蜗行,领队的口哨便是他们行动的方向。

我们与断后者攀谈,她说,登顶是不可能了,盲人们要的是登富士山的经历,这样这辈子也算没白活了!她为组织这样的活动而骄傲。我们受到鼓舞,告别他们,奋力向上登去。

现在的山体上,哪怕是零星的植物也不见了,更没有飞鸟。放眼前方,全是裸岩,丑陋得如同月球表面。往山下望去,要透过两层云看我们的住处和富士五湖也不容易。单调、重复的景色使我们早没了照相的兴致,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尽快登顶。西方的小伙子凭着人高腿长,早就走到我前面去了,我乐得与洋妞们同行。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由八合目到九合目的山路是最艰难的一段。那是怎样的一段路啊!马早就看不到了,巨大的火山岩如同皮肤瘤一样拥堵在前方,我们得手脚并用方可爬过去,如果不是“路”边有绳子作为标记,我会认为这满山遍野全是路,或者说根本没有路。这时每走一步都很困难,由于氧分压(在富士山顶的氧气含量相当于平地的70%)太低,我们如同“泛塘”的鱼儿张着口拼命喘气,却无济于事。眼看着同队的洋妞们都超过了我,我想加快步伐,但心脏在胸腔内怦怦乱跳,如同发动机空转,我仍感到大脑胀痛,四肢供血不足,此时我才痛切地体会到什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原先看运动员们登珠峰的电影,以为他们是在玩慢镜头,现在我懂了。

我在想,我这是为什么?我干吗要辞别亲人、绕道来此花钱买罪受?我为什么一定要登顶?我不能就此转身下山么?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嘛。我今后就算是吹牛说我登顶了,也没人会怀疑啊。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找一个滑滑梯,一口气从这里滑下山去。缺氧的滋味太难受了。

我回头盘算下山的可能性。但是且慢!我突然发现这是一条上山的单行道!道路窄得几乎不能并行。我唯一的出路是顺着人流往上走,别无选择。好在不久,在一个登山小屋前,我遇到了本次登山的第二次震惊:一块歌碑。这是一块不大、但富士山不产的岩石碑,碑上刻着日语汉字:“第39次登山纪念”。第39次?!日本民谚:登一次富士山是英雄,登两次富士山是笨蛋。那登39次是什么?我当时想的是,他能登39次,我就不能登这一次?!从此断了中途折返的念头。

时隔十年,此碑是谁在何年立的,我早已忘了。为写此文,我在网上搜索也不得要领,旅游书中没有介绍,登山史中没有记载,中国人登山游记中没有人提及这块碑。但当时确实是此碑坚定了我登顶的决心。

我们的人在前方避风处等我。我们吃了中饭,喝足水,准备登顶。尽管每个合目都有厕所(收费),但我是不需要了,几身汗一出,早把体内的水分控干了。额头和脖子上涩涩的,抬手抹时尽是细沙,也不知是盐粒结晶还是火山灰粉末。我现在缺的是盐分,这时要是能吃上一口四川榨菜该有多好!可惜我没有带。几乎所有的登富士山须知都说,尽量保持身体干燥。但这个目标何其难也!即使没有被飘忽不定的山雨所淋(就像我们今天这样),登山所付出的体力也早使人汗流浃背了。这时再被冷风一吹,这滋味儿……

万幸最后一合目的道路并不陡。当我们终于到达最后一站十合目时,我们站在了直径800米的火口的“锅”沿上。我是我们这队人马中偏最后上来的,用了5小时25分钟走完全程,属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我们累得恨不得躺倒在天街上。但是且慢!山顶的旮旯里还有去年的残冰;从太平洋吹来的强风让我们汗湿的衣衫凉得刺骨。小店的里外挤满了人,我们都没有地方避风。

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简陋的浅间神社,据说供奉的是“木花开耶姬命”女神,富士山的保护神。这外国的神仙,不知道也罢。圆木立的鸟居极其简陋,不能与山下任何一个神社的鸟居相比,但它的裂纹里镶满了日元硬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艺术品!我小心翼翼地向前探望深达250米的火口,只见里面有火山巨石,残雪和一汪碧水,还有垃圾。富士山到现在还没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据说就是因为垃圾太多造成的。山上居然还有类似推土机那样的大家伙,也不知是怎样弄上来的!

由于太冷,我错误地决定放弃沿锅沿走一圈的计划,否则我只要多花40分钟便可踏上静冈县的土地并返回山梨县(日本人称作“钵巡”,好像是在钵沿上巡视),也许还看得到南边的太平洋和东边的东京。这个决定让我后悔到现在,还将继续后悔下去。不过当时我还是赋诗一首:

五湖倒映入云峰,凌巅笑傲大洋风。

徐福子孙今又至,茫茫林海雾迷朦。

正当我们在天街徘徊,我又遇到了此行的第三次震惊,我惊得下颌都差点儿合不拢了:三个日本男青年,穿着短衣短裤,背着双肩背包,扛着山地自行车,浑身是汗地上来了。他们短暂休息后,即将骑车冲下山去!要知道山上全是之字形弯道,仅供步行者用的,几乎谈不上转弯半径,而且上面全是破碎的火山岩,不少地段干脆就没路……我想都不敢想他们将怎样下山。

下山之前,我挤进小店,花500日元买了一枚“富士山踏破证明书”铜牌,这种铜牌只有山顶上出售,以防假冒。我一边看着店员往上敲钢印,一边计划着何时将它献给我在中国的母亲。店员不急不徐,一锤一个数字:

20000729”。

登山五年后,因梦回富士山,得诗一首:

力拔山河兮出九霄,混沌惑星兮充地标。

巧拨重云兮窥火口,誓教锅底兮披绿袍。

登山十年后,写成此文。登富士山,确实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大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