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钓鱼岛新抗战的整体战略构想

(2010-09-23 08:18:20) 下一个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战略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均需运用国家的整体资源,包括政治,经济,金融,军事,外交,文宣,资源,战争意志,民意等等等等。。。单一依赖某种资源,军事,或外交,或经济,相对大国间的博弈是很难奏效的。

钓鱼岛之争乃国家疆界之争,面对的是经济实力上世界第二/第三的日本。除去经济实力,日本的军事实力也不可小觑。虽然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人数不多,但海上实力,特别是其反潜实力世界一流,对此,本人二十年前便对日本的军力做过研究,并曾专文叙述,并非无知。所以,要在当前的钓鱼岛之争有所斩获,必须要认清本次钓鱼岛事件的本质,不可按孤立事件处理,以放人为终极目标,要上升到疆界之争的高度。更重要的,处理每一次的对日争端,都要看成大的战略的一部分。求胜之道的思考,也要放到世界格局的大背景下,并运用所有的国家整体资源的所有方面/层面。

思考钓鱼岛争端的破解之道,除了看成是一次危机,更应看成是一次机遇,甚至是一次等了六,七十年的绝好机遇。

所谓新抗战,因为此次钓鱼岛之争,非当年抗战之延续,而是新一轮有关国家疆界(海疆),国家资源之争。谓之抗战,是为抗击日本对中国疆界之企图。日本人的一贯做法,就是不断利用,甚至制造事端,以不断试探,不断登鼻子上脸,以小胜求大胜,并利用每次事端一小步一小步地逐步挤出战略空间,集腋成裘。所以对待每一次争端,都要看成日本大的企图/战略的一部分,而且一定要锱铢必较,否则针尖大的窟窿也会酿成斗大的后患,不可不察。

这里用了疆界,而非传统的疆土,实为不得已。虽然二十余年前学界前辈便呼吁,在国家安全战略思考中要有“海洋观”,然而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一说疆土,便自然想到陆上疆界内的国土,也因此,当国人思考国土,非有土不重视,很轻易的,会对海洋领土资源的保卫掉以轻心。然而,当今中国领土利益上最大的挑战,几乎全在海上,从东海,到南海,处处亮红灯。

从国际大格局看中日钓鱼岛争端以及破局之道

一般人不小心的话,很容易将此次争端看成一个孤立的偶发事件。日本人也千方百计的想把事件描绘成孤立的偶发事件,以突现中国小题大作,并由此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然此次事绝非偶然,绝非孤立,而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改变事件处理方式,用国内法处理争端,以造成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既成事实。所以,事件的完美解决,必须包括让日本的企图流产,仅仅达到放人的目的就是中了日本人的圈套。

日本人企图拉美国人的大旗做虎皮,希望利用日,美安保条约拉美国一起趟这趟浑水,图谋借美国的大块头以嚇阻,消弱中国维护国家领土的意志和决心。这也恰恰迎合了美国用营造在亚洲地区抗衡中国扩张作用的形象,来加大自己在本地区影响力的企图,双方一拍即合,配合默契。而美国呢,也不说是,也不说否,挑着双方争斗,以求在双方争斗中取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因日本营造的钓鱼岛事件是偶发,孤立事件的假象,其它世界强权无不摆出一付置身事外的架子。也因此,日本有拉偏手的美国,中国没有任何帮手,只能孤军奋战。于是中国急火火的要求无关各方不要插手。然此招极可能是败招,话明显的是说给美国听的,表明了认定了美国或外部的任何介入只会对中国不利。其实未必,要看战略上如何发展,如何运筹。

从时机上看,日本人挑了个不大有利的时机挑事。整个世界现在还在经济危机中挣扎,虽然美国刚刚做了学术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危机过去了的宣示,但美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很差,是否会有二次危机都还在争论不休。再看欧洲,经济危机势头更不如美国,甚至是岌岌可危,更担不得多大的风吹草动。此时世界第二,第三的经济体互相发难,不但会对各自的经济造成伤害,也因为双方都是世界经济中的大块头,双方的经济损害又可能拉整个世界经济下水。也因此,欧洲以至美国并没有那么大的本钱,可以气定神闲的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拣便宜。

中国这次是遭遇了一次暗算。当事件发生了相当一段时间后,并没有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一直到日本人宣布要用国内法审判中国船长,才意识到坏事了,但已让日本人占了先手。不过这也许并非一定是坏事。

中国要扭转败局,就一定要下决心陪日本人玩到底,即便事件演变成大的经济冲突,甚至军事冲突,甚至是局部战争,甚至是全面战争也在所不惜。要向日本,以至全世界充分展现中国的敢于斗争,敢于抗争,敢于捍卫自己宣誓的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句话不是句片汤话。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展现出不怕打破瓶瓶罐罐的决心。否则这次输的,就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宣誓的可信性。给国人丢脸事小,由此引发的,会是人人都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以后的麻烦,可以预见的会层出不穷。这个世上,混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敢以命换命的才有胜利的机会,也才配赢得胜利。

一国军事力量的作用,不只在于其数量和质量,甚至更重要的是使用军事力量的决心和意志。否则再大的数量,再高的质量都是形同摆设,只配做银样锡枪头,不会赢来任何人的尊敬和敬畏。很不幸的是,在日本人心里,甚至在亚洲其它小国心里,对中国军事力量在这点上都不敢恭维。一个凡事“克制”,“负责任”,以避战为唯一目的的军队,怕它作甚?

实际上,“中国威胁论”并不一定是坏事,至少别人对你还有敬畏,也才有威懾的可能。倒是如果中国军队哪天让人看成是一只只可爱的熊猫组成的军队,这支军队倒真就完了。军队就是为打仗的,一个不敢打仗的军队不会为任何军人,甚至任何人尊敬。没有尊敬,军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谓不战而曲人之兵,是建立在敢战,善战,能够打败任何敌人的气势和能力及这种能力和决心的充分展示的基础之上的。凡事避战,只会招来更多的战争,这是中国近百多年来不断的用事实证明了的不二真理。反之,才能以战止战。中国五十年多前决定参加那场战争的决心,就是来自打得一拳去,防得百拳来的判断。事实是该战的战了,而且战得有决心,有狠心,才赢得了后面几十年的和平。今天,中国军队的战争意志,战争决心,敢战的能力再一次遭到世界的质疑,何去何从,不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了么?

打破打破瓶瓶罐罐,在今天这个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绝不会打碎的只是自己屋里的瓶罐,对手的也不会幸免,而且可能更多,更大。而且还不光是对手的,世界经济的老二,老三打起来,怕是连老大的,老四,老五,老六,老八都幸免不了。不是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吗?这话是真的还是假的?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如此不稳,如此岌岌可危的现实下,难道别人就一定看到中,日相争而仍坐得住?坐不住了就要讲话吧?冲谁讲,日本人在西方列强心里就是条狗,你说到了想嚷嚷的时候他会冲着谁?特别是日本是此次事件的始作俑者?真嚷嚷了,就有化被动为主动的机会了。

所以,没必要一上来就认定了外部的介入一定就对自己不利,外部真介入起来,还说不定谁倒霉呢?

但重要的是,在拉开了架子开打之前,一定要先把宣传做到家。这次摆明了是日本先动的手,先无事生非,中国是自卫反击。所以这事可得在世界面前花大力气先讲清楚,讲明白了,要让大家都知道,然后才好办事。

直到今天,世界股票市场还没有一天因为中日钓鱼岛争端掉过,更别说大掉了,更别说掉得爬不起来了,这正好说明,可做的,该做的,还都什么都没做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